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说:“永昌郡,古哀牢国。”即保山在西汉以前,是古哀牢国地。而南诏则是在唐代——以今大理为统治中心的新崛起的国度。但在《蛮书》、《白古通纪》、《南诏野史》等史籍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说:“南诏”本“哀牢”后裔。其渊源历史根据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读《水经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这次读《水经注》是用陈桥驿教授点校的本子,陈先生说“我所采用的底本是商务印书馆的四部丛刊本,……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殿本中,无疑是最好的本子”。最好的本子加上陈先生的点校,当然是现在通行最好的一种版本。不要说“校”,标点古书也并非易事。过去,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本和《国学基本丛书》本  相似文献   

3.
李公 《云南史志》2000,(3):40-43
据《南诏野史》的记载:“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彩云见南中,云南之名始此。”《自古通记》则说:“唐玄宗问张俭成(南诏宰相)住何处?答日:南边云下,因命为云南。”许多云南地方古籍,都认为“云南”之名始于汉、唐时代,并且都是因为“彩云南现”而得名。这些虽有一定道理,但多是明、清时代后起的传说,不足为据。  相似文献   

4.
《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问世后,称誉者众,指疵者鲜.笔者于戏曲未窥堂奥,遂视为津梁.翻检所及,随时摘录,用敢献疑如次,以就教于方家达者.一、个别条目未及引用新出材料第232页[吕天成]条评述《曲品》的两种本子云:“万历三十八年(1610)的通行本,记载戏曲作者90人,散曲作者25人,传奇作品192种.万历四十一年(1613)的增补本,戏曲作者增至95人,传奇作品增至212种,……”  相似文献   

5.
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方南生先生校点本《酉阳杂俎》是目前唯一一本既有校又有点的《酉阳杂俎》本子,也可以说是目前最好的《酉阳杂俎》本子。但是此本在点校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诸如失校、误校、标点错误等方面的问题,本在参照脉望馆本、《学津》本、《津逮》本、《稗海》本的基础上,力求对方先生本子的校点作部分订补。  相似文献   

6.
唐初诗人卢照邻的《幽忧子集》(以下简称“卢集”)、杨炯的《盈川集》(以下简称“杨集”)虽传世已久,但从刊刻的情况看,明代张燮、童佩所编的本子是较早且较全的。一九八○年,徐明霞同志即以四部丛刊影印的这两个明刊本为底本,以别的本子和类书、总集作参校,由中华书局合为一册出版排印点校本,名为《卢照邻集、杨炯集》,为唐代文学的研究者和读者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校勘较精的印本。然书中疏漏,仍所难免。兹掇拾点校本中未出校者十二条罗述于下: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七年,在安徽省阜阳县双古堆一号汉墓中发掘出一批汉代简牍,阜阳汉简整理组从中整理出一百七十余条《诗经》残简,其中有今本《诗经》《国风》中的六十五首,《小雅》中《鹿鸣》、《伐木》等四首。由于简片破碎严重,所见各诗仅存残句,有的则仅存篇名。尽管如此,它也使我们窥到了迄今为止,《诗经》最古的本子的一些原貌。 阜阳汉简整理组的胡平生、韩自强两位同志将阜阳汉简《诗经》与今本《诗经》及今已亡佚的鲁、齐、韩三象《诗》做了比勘,认为它不属于鲁、齐、韩、毛中任何一家《诗》的传本,“是否与《元王诗》有关也无从考证”,因此“只好推想它可能是未被《汉志》著录而流传于民间的另外一家”。李学勤先生在《马王堆帛书与楚文化的流传》一文中曾推测阜阳汉简《诗经》也许是“楚国流传下来的另一种本子”。 古代文献最初成书或抄写的年代虽然距今已很久远,但是由于不同时代使用的文字形体有所不同,即使同一时代而不同地域的人在用字习惯上也有所不同,再加上我国古代又存在着避讳这一独有的历史现象,这就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其最初成书或抄写的时代印迹。根据这些印迹,我们就有可能判定一部古代文献成书或抄写的时代。阜阳汉简《诗经》当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大学》原是《小戴札记》中的一篇,后为宋人朱熹抽出,重新加以整理,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且被列为“四书”之首。朱熹认为汉代人所传的《大学》,章句上有错简,他便另行考订,将《大学》分经一章,传十章,并认为《大学》之“经”为孔子之言。因此,今之《大学》有两种不同的版本,一种为戴圣所传,一种为朱熹所订。这两个本子除在文字排列方式上有较大不同之外,内容基本相同。《大学》开首第一段(即朱熹所谓的“经”)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  相似文献   

9.
《史记》的刊本很多,宋刻本也不少。关于宋刊本《史记》,各家书目和藏书志,都有所记载。但是,他们记载的,往往只限于他们见到的本子,而对于亡佚的本子,很少提到。这篇文章想对于宋刊本《史记》,无论存佚,都就所见到的材料,简略地记录下来。这篇文章包含五个部份:(一)集解本、(二)集解索隐本、(三)集解索隐正义本、(四)百衲本、(五)伪本。关于现存各本中,宋讳的避缺,以及在文字校勘方面的价值,贺次君先生在他著的《史记书录》中,已经提到,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相似文献   

10.
孙愐《唐韵序》曰: ……一诉愚心,克谐雅况,依次编记而不别番。其一字数训,则执优而尸之,劣而副之。其有或假,不失元本,以四声寻译,冀览者去疑,宿滞者豁如也。又纽其唇齿喉舌牙部仵而次之。有可纽不可行之及古体有依约之,并采以为证,庶无壅而昭其冯。…… 在今存诸种《唐韵序》中,卞令之《式古堂书画汇考》所录仅为今存全序的上半部分,王国维考订为开元本《唐韵》序,而今存全序为开元本序与天宝本序(下半部分)之合体,这段文字抄自下半部分,因而卞氏所录无之。其它诸本中,“有可纽……以为证”一句,有的本子有,有的本子无,未知诸本孰是,姑且略述而不详论。其它各句,则诸本皆同。我们要讨论的是“纽其唇齿喉舌牙部仵而次之”一句。这句话引用者颇多,然皆未得其实。 陈澧《切韵考》卷二曰:“孙愐又曰,纽其唇齿喉舌牙部,仵而次之。仵者参错无次第也。韵有一东二冬三锺四江之次第而声则无次第,如东字冬字舌音,锺字齿音,江字牙音而皆可为韵部之首也。今於清声二十一类,浊声十九类,但以所见之先后为次第,亦所谓仵而次之也。“白涤洲《集韵声类考》(《史语集刊》三本二分)引孙愐序亦断  相似文献   

11.
1967年,台湾省学者李霖灿先生著《南诏大理国新资料的综合研究》一书,首次发表了两个《画卷》的照片及《南诏图传·文字卷》的资料,并对《南诏图传》和《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画梵像卷》作了专题的研究。该书的发表对于学术界正确了解、研究两个《画卷》有着重要的帮助。《南诏图传》由画卷和文字卷两幅长卷组成,现藏日本京都有邻馆。画卷纸本彩绘,长约5.73、宽约0.3米。从《南诏图传·文字卷》的记载和画面上的题记来看,此画作于南诏“中兴二年戊午岁三月十四日”,即唐昭宗乾宁五年(898年)。由南诏官员信博士内掌侍酋望忍爽臣张顺、巍山主掌内书金卷  相似文献   

12.
对《三国演义》思想倾向的探讨,从五十年代的“封建正统”说到八十年代的“伟大的民族悲剧”说,大多以毛本即通行本为依据。然而,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是至今所发现的最早的一个接近罗贯中原著的本子。毛本对嘉靖本作了较多的增删和修改,其中特别是在创作的指导思想方面,两种本子是大相径庭的。因而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根据毛本所归纳提炼出来的思想倾向,不会全是罗贯中的,其中必然渗透着毛氏父子强加于罗贯中身上的东  相似文献   

13.
正承德文津阁《四库全书》原有七部,其中藏于圆明园文源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的三部毁于战火;传世的四部(大内文渊阁、盛京即今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文溯、文澜二阁本已有残缺)中,文津阁本原存于避暑山庄,今藏于国家图书馆,现有商务印书馆影印本。在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原件现存台湾)已经由台湾商务印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先后影印问世以后,仍然有必要影印文津阁本《四库全书》者,是因为这两种本子的《四库全书》差异实在很不小。在《四库全书》的七个本子中文渊阁本成书最早,名气最大,  相似文献   

14.
胡德坤同志的《也谈太平洋战争前夕中国战场的若干问题——答袁鸿林同志》(《世界历史》1986年第10期,以下简称《也谈》)一文,对拙文《关于太平洋战争前夕中国战场的若干问题——与胡德坤同志商榷》(《世界历史》1986年第5期)进行了反批评。笔者仅择其要者,再作商榷。 一、“清乡”与“治安战”的关系《也谈》认为,“清乡”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占领区进行“治安战”的一种形式并认为笔者将两者“对立起来,划分为两种不同的范畴,是说不通的”。首先,从逻辑上讲,两种区分为不同范畴(即类型)的事物,  相似文献   

15.
《永乐大典》本宋《吏部条法》是南宋理宗景定时期修纂的一部重要法典。本文对《吏部条法》与《吏部条法总类》的关系,对《吏部条法》中的《淳佑令》、《淳佑格》、“申明”、“通用令”以及今本《吏部条法》是否足本等问题作了考述。认为《吏部条法总类》是在《吏部条法》基础上修纂而成,两者不能等同,今传本《吏部条法》实际名称应为《景定吏部条法总类》。在修纂《景定吏部条法总类》时,已将旧的《嘉定吏部条法总类》中的庆元海行法,根据新制定的海行法《淳佑敕令格式》作了修正。今本《吏部条法》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本子。  相似文献   

16.
《搜山图》流传有好几种本子,有白描粉本,也有绢本设色长卷。白描纸本中,有宋代的稿本(即所谓《道子墨宝》中的一部分残稿),也有明代传摹本。设色绢本在国内已见两本,一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在昆明云南省博物馆。以故宫藏本年代较早,是元代早期作品。昆明一本较全,时代则已较晚,当为明代临本。  相似文献   

17.
大理国主段思平家世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理国主段思平家世考段玉明大理国的开国君主为段思平。段氏之先,诸本《南诏野史》引《哀牢夷传》称为云南土著:哀牢山下有妇名奴波息,生十女,九隆兄弟娶之,立为十姓,段姓其一。然而,此一记载显不可信:第一,根据《华阳国志》诸书所载,汉晋之际的南中大姓之中并...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一直认为敦煌写本《高兴歌》不是以“五言长城”闻名的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 ,而事实上 ,恰是这位中唐著名诗人在任江州刺史期间写的。只不过在流传过程中又经敦煌文人修改润色而已  相似文献   

19.
蒲松龄《聊斋志异》现存十余种重要的版本,不但编次小同,字互异不少外.甚至共有多少篇目,也有很大的差别。今以196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张友鹤辑校“会校、会注、会评”本《聊斋》计,卷一前标目有四百九十一篇,连同全书末“附录”九篇,共为五百篇,比一般通行本多近七十篇?章培恒在张友鹤辑校本的《新序》说是“目前最完备的一个本子。”  相似文献   

20.
从动词后缀“子”的运用推测《金瓶梅》的作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金瓶梅》的作者是谁,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疑案。过去比较流行的看法是:《金瓶梅》是用山东方言写成的,它的作者是山东人。最近几年,对这一问题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同的意见。戴不凡先生认为“改定此书之作者当为一吴侬。此可于小说中多用吴语词汇一点见之。”但他又认为“全书又是以北方语言为主。此一矛盾现象,或是作书者本为北人,而经吴人润饰所然。”张惠英先生认为“《金瓶梅》的语言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方言,其中,吴方言特别是浙江吴语显得比较集中。”她列举了《金瓶梅》中众多的吴方言词汇以及语音和语法现象,指出:“《金瓶梅》既然是声称写山东地面的人和事,为了使描写能达到‘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色’,也为了达到匿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