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代表作之一——话剧《茶馆》,自上世纪50年代搬上舞台以来,在国内外共上演了400多场,为我国话剧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2.
西南联大和《茶馆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景山 《炎黄春秋》2003,(10):71-73
我第一次坐茶馆是在四川。那是抗战初期,随家逃难到重庆,在郊外化龙桥住校读复旦中学。家住市内,每逢周六下午回家,必到嘉陵江边的公路上等进城的车,车未到时,就在路旁的茶馆小坐。虽说是茶馆,其实很简陋,也就是竹杆子搭起个茅草篷而已,多半是戴斗笠穿草鞋的挑夫、小贩、抬滑杆的,在这里喝口水,歇歇脚。抗战中期到贵阳马鞍山读国立十四中高中,周日外出,每在水口寺位于水上的茶馆里逗留,看清澈见底的南明河水徐徐流过,岸边巨大的水车缓缓转动,常常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3.
张宏图 《满族研究》2007,(1):115-120
长久以来人们始终认为《茶馆》有较强的政治色彩,是在批判旧社会,兼有对优秀文化的凭吊。其实,老舍是以凭吊为主要目的,附会了一些政治目的的。从作者的用意来说,是在凭吊满族衰落的历史,为传统文化的消失谱写挽歌。充分体现出其浓重的满族情结和对民族文化的诉求。  相似文献   

4.
茶馆     
去年在这里的《中央日报》副刊上,我发表过一篇题为《茶馆》的文章,记述成都茶馆之多,川人喜欢喝茶的情形。当时的结语是"茶馆无妨坐,卢仝不可学",怀乎"殷忧启圣,逸豫亡身"的古训,终日泡在茶馆里似过于逸豫,在平时已不大好,在战时更要不得,这许不是我独创的见解,有心人想都有此感。  相似文献   

5.
《茶馆》作为老舍先生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通过对旧中国半个世纪风云变幻的描绘,埋葬了三个可诅咒的时代。这是一部悲剧,但作者独具的幽默特征和喜剧品格却在作品中得到充分的表现,从而使这出悲剧带上浓厚的喜剧色彩,作品更加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6.
杜青洋 《风景名胜》2021,(4):0348-0348
本文以老舍剧作《茶馆》为文本,以茶馆这一清末重要公共活动空间为切入点,研究文中所述从清末民初、军阀混战、至建国前夕三个年代近五十年北京公共空间及生活的变迁,探索茶馆中的“老北京”城市记忆。  相似文献   

7.
以茶水供客的茶馆,开设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钱大尹智勘绯衣梦》中“自家茶博士,开了这茶坊”的台词,恐怕是关于茶馆的最早记载吧.茶馆亦称茶坊、茶社、茶肆、茶庄、茶园、茶楼等等.自唐宋以来,中国人饮茶日益普及,到清末民初时,到茶馆品茗聊天成为一种时尚,因此,茶馆业十分兴盛.九省通衢的武汉,商业贸易发达,千余家茶馆分布在三镇的大街小巷,供人们休憩、品茗、歇脚、候友、洽谈生意,联络私谊.武汉的茶馆,按其规模的大小,设施的好坏,可分为大、中、小三种户型.一般较大的茶馆,象汉口的楼外楼、江南春、怡心楼、一洞天、武汉第一楼,临城等茶馆,为了雅致、舒适,都设在楼上,大茶馆设有  相似文献   

8.
闲话茶馆     
正著名作家老舍曾写过话剧《茶馆》,通过对裕泰茶馆的兴衰和众多茶客的描绘,三教九流千姿百态,真善美丑毕现其中,反映了北京社会的变迁。古邑兴化清时隶扬州府,府"领二州(高邮、泰州)六县(江都、甘泉、仪征、兴化、宝应、东台)"(张舜徽《清代扬州笔记》),兴邑为"扬八属"中佼佼者。若问佼在何处?君不见"扬州学派"中有兴化任大椿、顾九苞,"扬州八怪"中有兴化李复堂、郑板桥,皆为其中砥柱中流的人物。兴化受扬州先进文化的影响,两地文人相得益  相似文献   

9.
南京茶馆溯源文/马学仁茶馆.又称茶肆、茶坊、茶舍等,是供顾客饮茶的店铺,一般都兼售点心之类,具有休闲、娱乐、交易、联络四大功能。关于南京茶馆起源,有以下三条记载:一、明朝顾起元《客座赘语》"徐十郎茶肆"条曰:"徐常侍铉无子,其弟锴有后,居金陵摄山前,...  相似文献   

10.
漫话甜茶馆     
初到拉萨时,诧异于遍布大街小巷的甜茶馆。同样是藏族,也在藏区长大,但这以前却绝少喝过甜茶。在老家时,街上几乎看不到专以卖茶为业的茶馆,最多也就是三朋四友聚在某一人家品  相似文献   

11.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闻名遐迩的汉正街已是汉口繁华的主要标志,呈现出“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的繁荣景象。明崇祯八年(1635年)汉口修筑“袁公堤”(今长堤街)后,居民区迅速扩大,河下帆樯林立、市廛日盛,楼馆酒肆进一步发展,汉正街出现“北货南珍藏作窟,吴商蜀客到如家”的兴盛。  相似文献   

12.
茶馆撷趣     
上了年纪的武汉人,大概对旧社会布满三镇街巷的茶馆、茶楼、茶园、茶社、茶坊.茶肆印象犹深、以笔者为例.在街上走路时就时常勾起“这里原来是家茶馆”的回忆.三镇的茶馆始于哪个朝代,恐难考证.但清道光年间叶调元写的竹枝词其《市廛》和《后湖》等卷中,关于茶馆的诗句颇不少,如“无数茶坊列市阛,早晨开店夜深关”、“沿河馆比后湖高”、“客到先争好座头”、“沿湖茶肆夹花庄”、“茶香烟雾袅灯光,为恋清歌不散场”、“鼎锅水沸白如波,三碰茶呼渭水河,更有下茶诸果品.提篮闲汉穿如梭”等.民国4年(1915年)出的《汉口小志》,也有过《后湖茶社远眺》诗,“逭暑呼佳茗,寻诗倚曲棂.幽情羡渔者,歌桨度前汀”,就更有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3.
茶馆李妈     
叶子烟浓厚稠密的烟雾和焦苦刺鼻的烟味儿弥漫在空气里,加上昏黄黄的灯光、竹靠椅、小方桌,还有大红桌、长条凳,白瓷盖碗、长嘴锡壶,再加上小八桂跑堂添水的应答、瞎子的说唱讲古。这是李妈的茶馆,与这份热闹相衬的,还有李妈的古道热肠。兴隆东巷的茶馆就是李妈家堂屋。抗战期间,"坐茶馆"成了新贵阳人(抗战时期避难来到贵阳的人们)的一种特别嗜好,他们怀想叨念故乡之时,茶馆是最解思乡愁之绝佳处了。那时,贵阳的茶馆遍布城乡各个角落,兴隆东巷当然也不例外。李妈茶馆的独特,是外面的茶馆没法比的。因为她家每天都有瞎子来  相似文献   

14.
民国茶馆业     
饮茶的习惯,在中国是有相当悠久的历史的。至少在唐代以前,饮茶就成了不少人共同的嗜好了。茶馆产生的确切年代,已不可考。但从宋代杭州地区茶馆业兴盛的状况来分析,茶馆这种供人品茗之处的出现,是远远早于宋代的。据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南宋时,在杭州城里.不仅街巷坊弄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的,而且已有  相似文献   

15.
茶馆,是中国茶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饮茶的公共场所,自古以来有许多称谓,如茶寮、茶室、茶坊、茶肆、茶楼、茶摊、茶担、茶园、茶亭等。它的历史渊源、类型、以及功能是什么?迄今为止没有人对此作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力图对这一大众化的文化现象作些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6.
走南闯北时,在那大大小小的茶馆里憩息,不难发现积淀了古代悠久历史的茶馆,不仅体现着茶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也泛起着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茶馆正成为现代人丰富休闲生活,相互传播现代文明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茶馆,又称茶肆、茶坊、茶楼、茶室、茶社等。茶馆历史悠久,究竟起于何时?很难查实。不过,远在六朝时,江南品茗之风就很盛行,一些人崇尚清谈,以茶代酒。市场上出售茶水的记载,最早见于《广陵耆老传》:“晋元帝时(317—323年)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住市鬻之,市人竟买”。而开设茶馆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自邹、齐、…  相似文献   

17.
“老苏州茶酒楼”在苏州的酒楼饭店中当排列第几?没人作过调查统计。但因为它是著名作家陆文夫开的茶馆,且是地道的“苏式”,于皇,“老苏州茶酒楼”便成为苏州传统饮食文化的一个窗口。“美食家”为你点将苏帮菜,老苏州茶酒楼当姓苏。以一部中篇小说《美食家》驰名海内外的陆文夫,对于苏州传统的饮食文化自有一番独到的研究。而在他发起建造的老苏州茶酒楼,更是集正宗苏帮菜肴、点心之精华,甚至散落于苏州民间之菜系。这座位于苏州古城区东南角十全街上的老苏州茶酒楼,为一座约六百平方米的仿古建筑。抬眼所见,门楣上方高悬一丈余…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城市史、日常生活史研究领域,王笛的《茶馆》~①是一部极具影响的著作。其方法论价值,尤其值得关注。在问题意识上,该著既从茶馆史研究本身进行突破,更追求宏大的理论意义,关注国家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冲突。在理论与方法上,打破传统史学路径,凸显了微观史和新文化史的叙事风格和民众与公共生活之间的关系。在结构上,既考察了茶馆历史本身的纵向变化,也注重茶馆与国外类似公共空间的比较,特别是二者的近似性。在解释上,认为政府权力与地方社会之间是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并深入分析了茶馆长期延续的原因。当然,无论在理论、概念还是叙述方式、问题阐释上,该著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老舍与《茶馆》〔摘录〕──纪念老舍诞辰95周年赵起扬【编者按】:为纪念老舍诞辰95周年,本刊特从赵起扬的“征求意见稿”中摘成此文。因未及与作者商酌,其正副标题均为编者改加。那是1957年春天,老舍先生把他新创作的一部歌颂新宪法的四幕六场话剧交给北京人...  相似文献   

20.
“茶意即禅意” 饮茶成为风尚最初始于唐代的寺院。那时佛教盛行,寺院专设有茶堂,是众僧讨论佛理,招待施主宾客饮茶品茗的地方。法堂西北角设有“茶鼓”,以敲击召集众僧饮茶。僧人每日都要坐禅,坐至焚完一炷香就要饮茶。另设有“茶头”,专门烧水煮茶,献茶待客。这大概就是最早的较大规模的集体饮茶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