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小丽  王福生 《攀登》2010,29(2):71-75
我国封建时代一些持续不断的改革基本上是修补式的、局部的、单项的改革,而社会制度转型方面的改革只有商鞅变法和戊戌变法,商鞅变法是我国封建时代唯一成功的社会转型式改革。戊戌变法拉开了中国第二次社会转型的序幕,当代改革是戊戌变法以来面向现代化的未竟之社会转型的延续。  相似文献   

2.
战国时期的社会改革,是中国历史画卷中光彩夺目、激动人心的篇章。自公元前445年魏文侯改革起,经楚悼王吴起变法、秦孝公商鞅变法、韩昭侯申不害改革、齐威王邹忌改革、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燕昭王乐毅改革,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变法之风席卷中国大地。这场改革,自上而下地完成了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飞跃,其兴起之普遍、历时之久长、根源之深厚、内容之丰富、成效之卓著、使命之重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三次大 规模的变法改革运动,这就是战国时期 的商鞅变法,宋代的王安石变法和明代 的张居正改革。它们分别出现在封建社 会的早期、中期和后期,各自反映出封 建社会在其产生、发展乃至衰亡过程中 所出现的剧烈矛盾和变动。而发生于晚 明时期的张居正改革,就是在封建社会 走下坡路时,由统治阶级内部的有识之 士发起的一场挽救危机的运动。 改革背景:“势不容于不变” 建立于公元1368年的大明王朝,在延续了一百多年之后,至明代中叶,已经犹如一座年久失修的大厦,千疮百孔,破败剥落,呈现出末世之相。土地集中,财政困难,吏…  相似文献   

4.
正宋神宗是一位"改革皇帝",他在位期间一直在推动着改革,前期有"熙宁变法",后期有"元丰改制",但人们提到他时往往只会想到"王安石变法"。这说明,他在那场改革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显然被低估了。一、帝国的财政困境宋神宗赵顼是宋英宗赵曙的儿子、宋仁宗赵祯的孙子,出生于庆历八年(1048年)四月,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宋英宗驾  相似文献   

5.
欧阳修一生经历了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两次社会改革,早年他是新政的支持者和参与者,晚年他却曾反对变法。如何看待他政治态度的变化?是进步、保守,或者先进步,后保守?历来论者颇多歧异。本文从其思想和实践两方面对此作一分析。通过其吏治、财用和兵备三方面改革主张的概述,说明他具有切中时弊的改革思想,又通过他在两次社会改革中的实际行动的考察,辨明这样一个事实:早年他是庆历新政的决策人之一,并曾切实督察新政的实行,晚年他反对青苗法是从此法的实行有弊无利的实情出发,故他始终是一个坚定而稳健的改革实践家。他在政治上是一贯积极进步的。  相似文献   

6.
试论北宋变法派军事改革的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北宋变法派军事改革的成功赵涤贤在王安石变法研究中,以往人们总是认为:变法的最终目标“远未达到”,因为它没有改变“以社稷为忧”和“惧于夷狄”的局面,所以“失败”了①;或者认为:将兵法“未见实效”,保甲训练“实效甚微”,“宋朝在对付‘外患’威胁方面,...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无数次改革(变法),有的属于经济体制改革,有的属于政治体制改革。任何一次改革,无不经历曲折,斗争总是尖锐的,因为改革都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在旧体制中受益的人,常是反对改革的。改革中的倡导者,常遭到政治迫害,或杀头、或坐牢、或流放。但改革的成功,都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8.
17世纪末、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实行欧化政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俄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19世纪末,中国维新派康有为(1858—1927)积极向光绪帝(1871—1908)建议,学习彼得的欧化改革,在中国实行西学变法。1898年6—9月,在康有为和梁启超(1873—1929)、谭嗣同(1865—1898)等人的推动下,光绪宣布变法,发动了百日维新(即戊戌变法),结果遭到了失败。 为什么康有为等人和彼得同样是效法西方,实行改革,彼得取得了成功,而康有为等却  相似文献   

9.
改革难     
叶超英 《文史月刊》2013,(12):78-78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国耻使慈禧痛定思痛,思想上开始从血腥镇压变法向富国强兵转变,自图变法。1901年1月29日,慈禧在一篇以光绪帝名义颁布的“上谕”中指出变法之难:“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  相似文献   

10.
一包拯生活的年代,正是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局面形成之际,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统治集团中一批开明有识之士,目击时弊,疾呼改革,从“庆历新政”到王安石变法,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改革潮流。包拯也积极投身于这股潮流之中,并针对宋仁宗年间经济领域的种种  相似文献   

11.
继《中国古代改革家》一书之后,顾奎相和陈涴二同志新近又推出一部感时主力作《中国古代改革史论》,这是第一部关于中国古代改革史研究的专著。该书的问世,说明了对中国古代改革史研究又取得了新的发展。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其拥有一份丰富的有其自身发展特点的改革文化遗产。从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至明清,改革贯穿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始终,一直是民族文明发展的主旋律。然而对这份丰富的改革文化遗产始终缺乏系统而全面地研究和整理,对改革史的研究也很薄弱,以往的研究多限于某个历史时期的变法、改制,而对改革史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却无人问津,至今似乎还没有一部有分量的学术专著问世,而《改革史论》一书则从改革的角度,对中华民族古代改革的历史作了全面而系统、深刻而详尽的研究,把历史上某朝某代的单个变法事件都纳入到改革史这一体系当中去探讨,力图勾勒出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改革框架及其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进程及特点,从而勾画出中华民族改革的全貌,寻求出改革史的发展规律。该书的问世,可谓填补了改革史研究的这一个空白。  相似文献   

12.
张方平为北宋中期政治家,在庆历新政期间,主张改革,但思想上又趋于保守,又反对王安石变法。其改革思想与实践存在很大矛盾。本文试图探讨张方平矛盾之处并了解其生活时代情况。  相似文献   

13.
“庆历新政”是北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所主持的一次短暂的变法改革。这次改革的中心是整顿吏治。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所提出的前四条: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择长官,都是针对当时选拔、任用、考察、升迁官吏中的积弊而发。虽然这次改革的时间很短,收效甚微;但这些建议中所体现的改革精神以及改革中的矛盾斗争,或不无可资借鉴之处。因而,值得加以探讨。在论述这些改革以前,有必要先说明一  相似文献   

14.
康有为是戊戍变法的领袖,所谓变法就是改革开放,以西方资本主义为榜样,改革中国的封建制度。所以,戊戍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改革家,是中国最早主张改革开放的先进思想家和政治家。  相似文献   

15.
战国时期的秦国变法,是中外历史上社会改革的一个成功范例。秦国变法的最终成功,不仅在于秦孝公、商鞅切中要害的变法举措,初步改变了秦国的社会制度,取得了富国强兵的成效,更在于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对商鞅变法的继承与发展,克服种种阻力,把变法继续推向前进。孝公、商鞅死后,"秦法未败"的历史经验是:用改法为律把变法原则细化为法律法规,以客卿制度克服宗室贵族专权的倒退逆流,用整饬吏治确保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即通过法制度建设、用人制度、整饬吏治等一系列举措保证了社会改革路线与政策的连续性,直至取得最终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王莽变法时期,曾就奴婢问题宣布过一项改革,即把私奴婢改为私属,一律禁止买卖。由于王莽改制的失败,多年来人们大多认为他的奴婢政策没有实际意义而持否定的意见。对此,本人认为,从当时的历史发展看,这一政策有值得分析肯定的一面。现试述如下。一王莽奴婢改革的社会根源和思想基础汉代的债务奴隶是随着土地兼并的不断加剧而日益增长的。它的存在和发展,是西汉后期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并日益走向衰亡的原因之一。因此,王莽在改革中涉及奴婢问题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和进步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温家宝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引用了王安石的名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媒体上一片叫好声,我却感受到一种隐隐的不安与悲凉。从商鞅到光绪,中国历代变法领导者的命运都是悲剧性的,天变(自然灾害)、祖宗(僵化的意识形态)和人言(对改革的抨击分别来自左、右阵营),恰恰反映出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闲境。  相似文献   

18.
康、袁交往与戊戌维新政治格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康有为、袁世凯在戌戌维新运动的前期,即酝酿期,其思想和行动基本上是一致的。康有为频频上书皇帝的同时,袁世凯向光绪皇帝上了一个13000字的条陈,还向当国的翁同稣连连上了两个说帖。他们殷切希望朝廷迅速变法,挽救民族危机。这一时期。康、袁间的交往与合作是愉快的,他们思想及行动上的一致性,有利于维新运动的迅速开展。戊戌维新运动的后期,即实行期,在怎样变法的问题上,二人又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变法的力度和范围问题上,康有为主张大变、全变,并把政治改革作为变法的关键。袁世凯力主变法,变法范围限定在军事、经济等方面,反对政治改革。在变法的方法和步骤上,康有为主张由上而下,先从中央政府开始,凭借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而雷厉风行。袁世凯则认为,变法应由下而上,先地方后中央。二人思想上的不同导致了行动上的分离,袁世凯早已从康有为变法阵营中游离出去。而康有为不察,不能不说是一大失误。对于袁世凯告密,我们在谴责他政治品格恶劣的同时,忽略了他和康有为思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变法改革。秦国大规模的改革,是在秦孝公时期(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88年)实现的。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过两次变法,不仅增加了秦国对外兼并的实力,而且为其以后  相似文献   

20.
戊戌改革的社会氛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戊戌改革给19世纪末的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震动。官僚、士子、贵胄、布衣等纷纷登上政治舞台,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演出了一幕幕风云变幻的时代活剧,历史呈现出大变动时期特有的沸腾景象,使变法成为了群众性的社会行为。不研究戊戌时代特有的情绪和氛围,就很难理解百日新政时期出现的种种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