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的"邛"究竟是族名还是地名,曾有一些不同看法.关于"邛竹杖",也历来看法不一.文中对此作了探讨,认为"邛都夷"人属古濮越系民族,"邛竹杖"则由于年代久远现已不甚明了,可能"邛人"所居地方所产之竹杖皆可谓之"邛竹杖".  相似文献   

2.
古代西南地区“杖”制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杖是出现在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一种文物,它表明西南地区的一些民族在商周至秦汉时期曾有过用杖习俗。在这种习俗中,杖是权力的象征物,巫师和拥有巫师身份的部落首领是杖的使用者。“西南夷”杖与“蜀”杖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原因是两者之间曾经存在过某种程度上的同一宗教文化背景,而两者的杖在数量上的多寡则源于古蜀国与西南夷诸族在社会结构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见到蜀布、邛竹杖,始知蜀至身毒早已有道相通。这就是“蜀一身毒道”,它已引起了中外学者注目。然而,还有一条与此道相连,直通荆楚的“黄金之路”,至今无人知晓. 本文从文献和今人著作中找出线索,证之以考古资料,证明了先秦时代楚曾有一条穿越夜郎,巴蜀的“黄金之路”,它与“蜀一身毒道”相连。“黄金之路”对楚国的强盛起过直接推动作用。由于楚国灭亡和各国史书及诸书百家毁于秦火,“黄金之路”遂淹没无闻。恢复“黄金  相似文献   

4.
南宋孝宗乾道年间(1165—1173年),所铸乾道元宝铜钱有真篆两种书体,并有光背与星月之分,别见背铸“正”字者;铁钱则有背“同”、“松”、“春”、“邛”诸字,是为纪钱监名。  相似文献   

5.
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大墓的墓主究竟属于春秋时期的哪个小国,为中国考古学界出了个难题,目前已有多位学者提出好几种说法。通过对墓中出土的青铜盂铭文"邛"字的分析,结合纪王崮春秋大墓的具体地理位置,笔者以为邛国最有可能是指《左传》中提到的项国,并对此说法进行了论证说明。  相似文献   

6.
专业志要不要“因事系人”?目前在修志者中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新志设有专载人物的专志、专篇或专章,记事门类不必“因事系人”。另一种看法认为,各行各业的兴衰起伏,无不是以人为中心的活动,因此,记述一方事业、行业的专业志,必须“因事系人”,把人物的活动贯穿于全志的各个门类之中。还有的虽然在认识上同意要“因事系人”,但碰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诸如“因事系人”系谁,标准难定;所系人物引起争议,官司难打;所系人物今后出事,责任难当等等,于是绕道而行,这也是“因事系人”薄弱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7.
一《贵州文史丛刊》1989年第4期刊载的《从发现威宁彝文印章谈夜郎国族属问题》(以下简称《问题》一文,称《史》、《汉》“西南夷传”中有夜郎、滇、邛都“此皆魅结,耕田,有邑聚”的记载,便认为此处所讲的“魋结”,即彝族的“天菩萨”或“英雄结”,因而将古夜郎的主体居民认定为今彝族的古代先民。其中涉及的问题很多,我们不打算一一讨论,仅就“魋结”这种发式与夜郎的族属关系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1984年9月,简阳县轻机厂扩建厂房挖地基时,发现一件宋代的“邛州印牌”。现由简阳县文化馆收藏。 铜质印牌呈青绿色,牌面微凸,重800克,长23.5、宽6、厚0.6厘米。牌的上端有丙肩,丙肩之间有一圆穿,似作系绳之用。下为锐角,素面。牌上面正中竖写“邛州印牌”四字稍大, 右下边竖与“至道元年”,左下边坚写“十二月铸”八字稍小。背面中部横写“印牌”、“入入”、“牌×”“出出”四排七字。  相似文献   

9.
著名的寿星银饼制作非常简朴。正面图案是一位人们所熟悉民俗画人物寿星杵杖图,左边用篆书刊写“道光年铸”四字,右边也用篆名刊写“足纹银饼”四字,中央底部纪值“库平柒式”即七钱二分和“户局”叠写字样。反面中  相似文献   

10.
对《左传》隐公八年所追溯周代的“因生以赐姓,制度,一般都用传统的“因所生”、“因所由生”理解“因生”,于是就有之以其人所生地的地名、其母吞食的物名、其母所践的神迹为不同实例的解说。对于“赐姓”,则认为其为新王朝建立时,对旧有族姓或新封的诸侯、卿大夫的故姓于以再次赐的制度。杨希枚先生通过对古代姓氏制度的系统研究,在分析各家解说与史实异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全新的观点。我接受杨先生对姓、氏的训义和对姓族、氏族所做的新解释,同意他关于“命姓、受氏与祚土是先秦政治封建制的三要素”的看法。但对杨先生用“因功臣生时而封建之,而不死后追封”来解释“因生以赐姓”,以及对所赐之姓的地位的估计,有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临高人”是指散居在海南岛西北部,其中包括临高县全部及海口市、琼山县、澄迈县、儋县一部分地区讲“临高话”的五十余万居民。近年来发表的文章依据临高人的语言与壮语有同源关系,认为“临高话”接近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泰语支的壮语,主张将“临高话”定为壮语的一种方言;“临高人”应当与壮族认同,即是壮族的一支。本文认为仅依据语言即断定“临高人”的族属是欠妥的。本文拟就临高人的历史渊源、语言、体质、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资料进行综述,对“临高人”的族源和族属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汉“邛都南山出铜”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邛都是汉代越嶲郡郡治所在地中的一个县。该县始设于公元前111年,为汉武帝通西南夷后所置。其地北接巴蜀,南通滇池、洱海,交通便利,盛产稻谷,自西汉中叶以来一直是川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且为兵家所必争。 有关“邛都,南山出铜”的情况,虽然《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和《华阳国志·蜀志》等,早有所载。然长期以来,史载的“南山”究竟在今何处,其地又是否真正“出铜”?却是一个颇有争议而又一直未能得到证实和解决的问题。由于这个问题既直接关系到对汉代冶铸史的研究,同时对本区的早期开发和“南方丝绸之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丹徒大港背山顶春秋时期吴王余昧墓中出土一件鸠杖,青铜杖首上立一鸠,枝镦的末端有一裸身跪坐的人像,其胸、背、臀部和腿部皆刻划花纹(见本期《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发掘报告》).类似的铜杖镦也出现于谏壁青龙山春秋大墓中.背山顶墓中一件青铜悬鼓的环座上还铸有四个跪坐的人像,额前短发,身上也满刻花纹.这些对研究古吴、越人的“断发文身”习俗有极大意义.历来文献记戴,吴、越地区的土著居民流行“断发文身”的风俗.《论衡·四讳篇》云:“吴越之俗,断发文身”.夏禹时期吴地称为“裸国”,《风俗通义》曰:“裸国,今吴郡也,被发文身,裸以为饰”.  相似文献   

14.
位于川西成都平原西陲之邛崃,古称“临邛”、“邛州”,与成都、郫城以及江州(今重庆)同筑城于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公元前311年)。其境内遗存有固驿瓦窑山、白鹤大渔村、南河十方堂、西河尖山子以及西河柴冲、孔明黄鹤村等一批古窑遗址。这批古窑址构成了南北朝至宋代临邛地方性民间青瓷窑系,按学术惯例称作“邛州窑”或“邛窑”,其中尤以南河十方堂邛窑遗址为其代表。因其保留面积最大,烧造延续时间最长,产品种类最丰富,产品最精美,传播也最广而成为“邛窑系”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今天,劳动、生息在祖国境内共有五十多个民族,它们之间相互交往已有悠久的历史了。但在古代,边境地区少数族是在“中国”之内还是在“中国”之外?秦汉以后,少数族统治者所建立的“国”是“中国”之内与汉族王朝并存的政权还是“外国”?这些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在论述这些问题时,着眼点又不一致;有的同志认为,论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就空间范围来说,应以今天的中国疆域版图为准。这种看法,似有道理,但仔细推敲,它无异是将历史上“中国”疆域和今天的中国疆域划了等号,也无异认为中国的疆域自古至今都是一成不变。另一  相似文献   

16.
释“大同”     
《礼运》《大同篇》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说明天下一体,人所共有,非一人、一族、一党、一国所得而私。“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即“内部要民主,对外要和平”。“夫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这就超越了家庭、家族。“使少有所长,壮有所用,老有所终”。其重点在壮有所用,有所作为,才能做到少有所长,老有所终。“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就是说要由社会来解决问题,那就必须发展社会生产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既称  相似文献   

17.
印江是贵州建县较早的县份之一 ,早在唐武德年间 ,境内就建有思王县(今朗溪镇所在地遗址)和思邛县(今县城西郊甲山村遗址) ,境内思邛水源远流长 ,思邛山文物古迹众多 ,珍稀动植物不为鲜见 ,特别是唐宋以后 ,当时的思邛山后改称的梵净山得以陆续开发 ,形成了独到的佛教文化 ,发展到明代就已列入国家级名胜 ,明平播以后 ,梵净山大量古刹遭到破坏 ,明万历四十六年由万历帝之母李皇后倡修 ,以皇室规格题碑序 ,界涉全国十三个布政司(即省) ,题首“赐” ,成为明代皇家留于西南的宝物 ,有其极高的文物价值 ,另外境内明清被誉为皇庵的护国寺、…  相似文献   

18.
河南道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古代丝绸之路在形式上就是出甘肃省玉门、阳关后的三条平行向西的线。事实上,丝绸之路是一张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内容深邃的网络。河南道便是构成这张网络的一个有机部分。如果说西汉张骞通西域“凿空”的通道是一条官方阳光大道,那么河南道便是民间往来、生生不息的一条羊肠小路。2100年前,张骞在大夏(今阿富汗一带)见到邛竹杖(四川邛崃山竹)和蜀布时,就曾怀疑在他明修栈道时,还有人在暗度陈仓。其实,人类文明的通道永远是开放的。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走到五胡十六国,魏晋南北朝纷争天下时,无数条如同历史久…  相似文献   

19.
燕行使基于“满汉差异”之比较,形成有关清代盛京满洲群体的族际认知,其对满洲人“满洲本色”的捕捉折射出盛京满汉社会文化的交融与张力。相较满洲群体,由于“华夷”意识与“异质”文化的冲击,燕行使站在“汉本位”立场,对盛京蒙藏群体的质疑与批判更为强烈,并带有明显的文化偏见。“燕行录”叠合“他者”与“异域”的历史镜像不仅呈现出跨族际的文化汇聚与碰撞,同时亦对思考清代边疆民族带来更多启发。  相似文献   

20.
“文化大革命”期间.仙游延续三年的“扛杉”热潮.至今令人记忆犹新.感慨万千。年终岁末、春耕之前,数以千计的乡村农民,不分男女老少,自带干粮、绳索、雨具、钩杖,纷纷奔向西苑、凤山、书峰、社硎、钟山、游洋、石苍等公社抢购杉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