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粤东北社会环境与围龙屋建筑文化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龙屋大量出现于粤东北客家民系生活区,与几乎同时出现在客家大本营的赣南方围屋、闽西圆土楼形成了文化空间上的明显分异。据赣南的初步统计,现存的方围屋分布62个乡镇,总数在600以上;而围龙屋分布仅8乡镇,总数40座以上①。闽西圆土楼分布于闽西10县,仅南靖县现存就达  相似文献   

2.
自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参加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省西部的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又先后开辟了闽西、赣南革命根据地。1931年9月,在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围剿”后,中国近代史上称为“中央苏区”的闽西、赣南革命根据地连成了一片,地城包括瑞金、安远、宁都、兴国、会昌、长汀、龙岩等20余县,  相似文献   

3.
闽西土楼、粤东围拢屋和赣南围屋,是闽粤赣边客家大本营里具有各自特色的客家民居。闽西土楼高四层,外观或圆或方,大悬山、厚土墙,体量巨大,强调的是聚合性;粤东围拢屋高一层,前方后圆,前低后高,门坪前有一口半月形的水塘,采光、通风、排水俱佳,强调的是可居性;赣南围屋高二至三层,外观方形,四角构筑炮楼,短硬山,砖石墙,壁垒森严,强调的是防御性。 但是,作为一种建筑形态,土楼和围拢屋,自明代产生后一直延续到今都在兴建,成为一种传统的建筑文化,而赣南围屋自明晚期产生后,到民国初年便断然消失。那么,明代晚期至…  相似文献   

4.
客家以其独特的族群特色和区域文化特性自20世纪初始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发展至今已成为众多学科的研究兴趣所在。然而透视客家研究的现状,从地域而言,粤东、赣南、闽西一直是重点探讨地区,就粤东而言,梅州向为客家研究的关注焦点,而河源、韶关等客家重镇却为研究者所忽视,  相似文献   

5.
唐中叶以后,随着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闽粤赣三省交界地(以下简称交界地)的开发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一开发从赣南方面(明清两代包括赣州府、南安府及清代乾隆年间从赣州府分出的宁都直隶州)汉时已设县而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赣县、于都及其隶属地兴国、宁都、石城等县开始,沿闽西  相似文献   

6.
客家传统服饰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燕 《广东史志》2002,(3):63-63,68
由于历史的原因,客家人从中原长途跋涉,一路披荆斩棘,拓荒创业,来到闽西、赣南、粤东广大家乡僻壤定居,这就决定了他们的衣食住行必须简易、方便、实用、可行,在服饰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正>武平位于龙岩市西南部,南与广东梅州相连,西与江西赣州接壤,是闽西、粤东、赣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中转、集散地。全县总面积2630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219个村(居),总人口39.2万。作为低山丘陵地区,平均海拔274米。境内有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7月,经国家环保部环境质量监测总站测评,武平以植被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好、生态系统稳定而居福建省84  相似文献   

8.
在闽西有两个红十二军,它们先后成立,情况比较复杂,易于混淆。因此,理清新老红十二军的来龙去脉及其关系很有必要。 一九三○年六月,活动在赣南闽西的红四军和赣南、闽西的  相似文献   

9.
《一年使用杂字》是清雍正年间一部研究客家方言及客家风土人情、道德、文化、教育、科技的“古代客家民间小百科全书”,是客家先贤智慧的结晶,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该书于雍正7年(1729年)首刊,并一再翻印。广泛流传于闽西、赣南,粤东客家人聚集区。历经数百年而不衰,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蕉岭县地处粤东北,毗邻闽西南地区,是梅州市三大盆地之一。蕉岭四面环山,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从县城往东北方向驱车54公里,沿一条蜿蜒的山路和扑面而来的林海,约50分钟就来到一座古老的客家山村——南磜镇石寨村。这里北邻福建省武平县象洞乡,东靠福建省上杭中都、下都乡,南接广东省梅县松源镇,西依海拔上千米的皇佑笔、金山笔,居于闽粤交汇处,可见客家南迂足迹,尽显闽西与粤东客家文化之精华。  相似文献   

11.
韩江自古以来就是闽西、粤东、赣南的商贸大动脉,韩江航运带动了上下游之间的商贸交流.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航运贸易为客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是在行商途中也面临诸多的风险,如官吏勒索、艇户讹诈、牙商侵渔等.为了谋利保命,客商们赴官申控、建立会馆公所、设立船局来规避风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小资料     
中央革命根据地又称“中央苏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主要革命根据地。位于江西南部、福建西部 ,由赣南、闽西两块革命根据地组成。根据地最大时拥有江西的瑞金、会昌、寻邬、安远、信丰、于都、兴国、宁都、广昌、石城、黎川和福建的建宁、泰宁、宁化、清流、归化、龙岩、长汀、连城、上杭、永定等 2 1个县城及其广大农村 ,面积约 5万平方公里 ,人口 2 50万 ,成为当时全国最主要的苏维埃区域。 1 92 7年和 1 92 8年 ,共产党人赖经邦、李文林、郭滴人、邓子恢等先后领导了赣西南地区和闽西地区武装起义 ,建立了革命武…  相似文献   

13.
《神州民俗》2009,(7):15-15
中华民族,尤其是汉民族,都以龙的传人自居,客家人承继了古汉族的传统,更把龙的文化演绎得有声有色。在闽西,有游大龙等习俗;在赣南,更有丰富多彩的竹竿龙等等;在粤东,丰顺的埔寨火龙,可谓精彩、火爆,吸引眼球,当年拍《客家女》的长篇电视连续剧,笔者还特地叮嘱务必拍上“火龙”,终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14.
闽西流通券     
闽西流通券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闽粤赣边区军民合作社闽西分社发行的流通券简称,是一九四九年六月至十二月流通于闽西和粤东北一带人民民主政权的合法货币。背景  相似文献   

15.
在苏维埃革命中,以毛泽东、朱德等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以瑞金为中心.包括赣南、闽西的全国最大的一块苏维埃革命区域,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土地革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众所周知,赣南和闽西是中国客家人的聚集地区,95%以上均为客家人。毫无疑问,客家儿女在苏维埃革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赖晨 《文史天地》2012,(11):48-50
1929年3月至6月,毛泽东、朱德等人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来到闽西,并开辟了闽西苏区。翌年10月,又开辟了赣南苏区。  相似文献   

17.
铜鼓嶂坐落于梅州市丰顺县砂田镇。 梅州市地处粤东北部、华南丘陵东端,境内山水纵横。大片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坡地中,有三列山系、三列山地异峰突起,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140多座,其中最高者,是莲花山系中段的铜鼓嶂。  相似文献   

18.
围屋民居与围屋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闽粤边山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赣南围屋,闽西土楼,粤东围拢屋,分别代表了各自的民居特色。其基本特征都是聚族而居,注重防卫,中轴线对称布局,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映成辉。共同构成了客家民居的奇异文化景观。然而,过去言客家民居,必称土楼、围拢屋,论其建筑文化则必谓闽粤,而不及赣南客家围屋,有鉴于此,本文试将围屋的基本状况,成因和文化背景,作一初步的分析,似神人们全面正确地认识客家围楼民居的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一、围屋的概况和建筑艺术围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了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每间房子的承重外墙…  相似文献   

19.
一个民族的民歌,是该民族特性生动的、艺术化的演绎。它能完美地从听觉上将一个民族的形象深深印在人们的脑海里。作为汉民族一个支系的客家民系的民歌也是如此,它充分表达了客家人的性格、民风、生活和追求,从而引导人们去关注客家,了解客家;同时也向人们展示客家音乐的一些特色与规律。在“五里不同声,十里不同风”的情况下,能否在无数的山歌、小调中找到那么几首能够代表整个客家地区风格的民歌呢我认为《交情歌》应该算为一首。它不仅在赣南、闽西和粤东、粤北广为传唱,还衍生出了许多变体,甚至发展成了戏曲、曲艺唱腔。本文…  相似文献   

20.
李玉林 《湖南文史》2013,(10):65-66
平伙宴是普遍流存于客家地区民间的一种颇具特色的饮食习俗,方言称之为“打平伙”,闽西、赣南客家人称之为“打斗伍”,粤东客家人叫做“打斗四”或“打斗八”,在台湾客家地区,它叫做“打斗叙”。这是民间自愿凑份子聚餐的一种形式。朋友相聚,农闲时节,该种的种了,该收的收了,囊中又有点闲钱,便邀集起来聚餐,一饱口福,而且还可借此喝酒聊天,畅叙友情。它不但吃前分摊了开支,吃前还人人动手,分摊了宰杀、除毛、挑水、烧火的全部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