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续修和重修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考察了方志编纂史上续修和重修的具体情况 ,并指出 ,续修和重修关键取决于前志的质量 ,续修是方志编纂的主流。新方志的编纂也是如此 ,下届修志是续修还是重修 ,涉及到对首届志书的总体评价问题 ,而首届志书从总体上看是值得肯定的。因而下届修志主要是续修 ,有严重质量问题的志书则要重修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 ,中国地方志有持续编纂和不断创新两个特点。传统的志书有重修、续修、创修等多种名称 ,除开创之志外 ,主要有两种修法 ,一为别出新裁全部改撰 ,一为因仍前志但纂续编。而单纯继承、简单填补前志 ,不可能修成佳志 ,续修应在前志的基础上因时因事而变。文章联系传统修志经验 ,对下届修志的组织形式、体制格局、名称内容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志书因上限和方法不同,其编纂方式也就各异。旧志有创修、新修、重修、补修、增修、整修、鼎修、备修、续修、续编、续纂、续记、续增等不下十几种。合并旧志提法的同类项,结合目前方志界相对较为集中的提法,第二轮志书的主要编纂方式有:创修、续修、补修、重修。不同的编纂方式决定着不同的志书类型,而不同的志书类型又有不同的名称、断限和取材标准。因此,一地在制定修志规划时,首  相似文献   

4.
三、充分认识续修模式在修志中的地位 从近几年方志界的争论可以看出,关键的问题不单是修志的几种模式和相关的概念如何确定,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认识各种模式的地位和选择修志模式的问题.由于创修只有一次,所以如同余绍宋、刘盼遂等学者分析过的那样,修志模式的选择主要还是对续修、重修两种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从近几年方志界的争论可以看出,关键的问题不单是修志的几种模式和相关的概念如何确定,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认识各种模式的地位和选择修志模式的问题。由于创修只有一次,所以如同余绍宋、刘盼遂等学者分析过的那样,修志模式的选择主要还是对续修、重修两种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方志有续修的历史始于宋代,此后历朝历代都承续这个传统,绵延不断。20世纪80年代初,大规模的新方志编修开始,至90年代中期各级志书陆续出版,随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编修,此即正在进行的第二轮新方志编修。新一轮的修志主体是续修,此外有少量的重修,个别的增修,以及部分的新修、创修。  相似文献   

7.
修志是一种具有连续性的文化现象,由于志书需要不断地增新内容,以适应和反映不断变化的地方情况,就要不断的续修、重修。虽然人们对续修的起源有不同认识,但续修在两晋时期已经出现乃是有史可证的事实。如果将图经也算入方志,那么志书的续修还会更早。宋代以后,方志的体裁体例不仅成熟了,而且形成了若干年一修的传统,基本形成了一种制度化的文化现象。但是,由于各个时期各地的情况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修志模式。模式不同,相应的概念和所修志书的称谓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正>第二轮修志主要采取续修、重修两种方式。因首轮志书疏漏、差错较少,为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多数地区采取续修,但也有少数采取重修。采取续修的地区在编纂志书中会遇到时空范围、内容重点、体例创新等难以把握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把握不好,也会影响志书质量。为此,笔者就如何把握  相似文献   

9.
一人能参加两届修志,真是千载难逢的大好事,而且又处在世纪之交,更值得庆贺。本人以为要做好续修志书的工作,必须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实事求是,认真总结上届修志经验,努力提高续修志书的质量。一、关于指导思想问题。下届修志是本届志书的续修,这已成定论,无可争辩。何谓续修?条件有二:其一是同一朝代,其二是同一区域,接连撰修两部以上志书。后一部或几部是前一部的续修。续修志书古人有之,不是什么创造发明,如:清同治七年(1868年)编了《南安府志》32卷,到了清光绪元年(1875)又编了《南安府志》补正12卷,…  相似文献   

10.
全国性铺开续修志书,是第二轮修志的修志形式,前所未有。其实,从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到省政府的文件,都没有明确提“续志”二字,我们只是依据修志形式就这么称呼。旧志编纂上虽基本上是重修,却多以前志为蓝本,实可看为续修。本文试从参照旧志续修的不同类式,以饶宗颐《潮州志》编纂体例的创新格为典范,谈谈《潮州市志(1992-2005)》在续修上如何处理篇目设置创新的编纂构思。  相似文献   

11.
三、充分认识续修模式在修志中的地位从近几年方志界的争论可以看出,关键的问题不单是修志的几种模式和相关的概念如何确定,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认识各种模式的地位和选择修志模式的问题。由于创修只有一次,所以如同余绍宋、刘盼遂等学者分析过的那样,修志模式的选择主要还是对续修、重修两种模式的选择。唐以后,特别是宋代,方志从体例到内容完全成熟了,志书续修也呈现出一种制度化倾向。如《成都古今记》,百余年间凡五修,其中三次续修。宋熙宁七年(1074),赵齫修成《成都古今集记》30卷。绍兴三十年(1160),知成都府王刚中以“自熙宁迄今几九…  相似文献   

12.
<正>第二轮修志,大多数地方采取续修,极少数地方采取重修。采取续修,静态事物是否入志记载是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如果静态事物需要入志记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李铁映指出:“一届志书完成之日,就是新一届志书开修之时。”到本世纪末,全国将基本完成首届修志任务,从新世纪伊始,即将转入下届志书的编修。为此,各省、地、市、县,特别是首届志书已出版的地方,从现在起,就要着手做好续修方志的基础工作。这是续修志书启动之前和启动初期的主要任务。下面分五个方面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盛世修志,已经取得第一阶段的恢宏成果。从先后出版了的近百部省志专业志看,经济部类占1/2稍强,专业结构不同于历代,重点突出,符合唯物史观。其中不乏精品力作,虽然也有稍嫌平淡,并且下限参差不齐。续修省志,实属惯例所需;总结提高,正是当务之急。初读省志续修篇目草案,提出若干意见,谨供思考。首先,续修还是重修,有待斟酌。重修无异推倒重来,费工费时,碍难实行;仅是续修,又未纠疏漏,留下遗憾。可行之策,当以续修为本;与此同时,不妨有所补正,力求共臻完善。下限宜划一,是否截止于2005年,达到步伐整齐。其次,卷篇结构要有调整,定下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15.
孟庆斌在《河北地方志》2 0 0 0年第 5期《续志漫议》一文中认为 ,方志史上续修者少 ,创修者多。社会主义首届修志以后 ,虽然续修志书已成为一项连续不断的文化工程 ,虽然社会主义制度不会改变 ,但经过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之后 ,重修新志也是一种必然现象。这是由两种因素造成的 ,一是客观因素。是由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非匀速性造成的。当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之后 ,原来的志书模式必然会与这种变化了的社会不相适应。对前志有一定继承性的续志虽然能够进行自身调整 ,但面对巨大的社会变化也会无能为力。这是造成志书重修的主要原因。二是主…  相似文献   

16.
陈华 《宁夏史志》2005,(2):8-12
我国第二轮修志工作已经拉开帷幕,但对于此轮修志应采取何种编纂形式,重点是续修,还是重修,方志界存在争论。有些主张应以重修为主,如浙江大学教授、方志学家仓修良认为重修“是我国古代方志编修所共同采用的方法或形式”,“历史上许多方志精品,无不是建立在前人成果基础之上”。此外,湖南岳阳史志办的何培金也认为“‘重修’的形式值得肯定并应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从第二届修志的启动来看,如何总结第一届志书的得失,第二届修志是续修,还是重修?在这之前已经有各种文章对此作了分析,总体来看各有不同,但人们从志书编纂的工作思路、志书的篇章节目体式上谈得多,从地方史志多元化、信息化的层面则谈得少。  相似文献   

18.
千锤百炼著佳章--新志续修的一些想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忍之同志提出 ,新志续修的两大任务 ,一个是续 ,一个是修。下届修志应该做到既续又修 ,不能偏废。首届修志由于是初次修志 ,编修人员没有经验 ;加之思想尚未解放 ,“左”倾思想影响尚未肃清 ;又由于修志初期有些要求不太明确 ,各省的修志领导水平高低不一 ,所以已经出版的志书质量很不整齐。续修时应该从实际出发 ,按照王忍之同志讲话的精神 ,检查已经修好的志书 ,是否还有遗漏内容需要补充 ,已写的内容是否有错误需要更正 ,在续志中加以补充更正 ,再作续写。质量较高、内容相当完善的志书 ,则可以直接续修。  相似文献   

19.
以左宗棠为首的湘军镇压西北回民起义之后,一方面着力办理地方善后,恢复和发展甘宁青地区的地方经济,同时为了恢复和保存甘宁青地区的文化资源,对甘宁青地区的部分地方志进行了重修、续修和创修等活动,以期复苏和振兴被战争破坏的地方文化。湘军在回民起义战后撰修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志有五种。  相似文献   

20.
目前 ,各地第二轮修志工作已陆续开展。对于续修方志 ,方志界有不同理解 ,其中主要有两种认识 :一种认为“续修”就是前后二轮修志工作相承相接 ,继续进行第二轮修志。如王志邦认为 ,纵观方志编纂的传统 ,重修是主流 ,后志接前志的续修是支流。“续志”应作“续修方志”解 (《续修方志与方志学学科建设———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思考》 ,《中国地方志》1 998年第 1期 )。另一种则认为“续修”是承续前志的下限 ,在第二轮修志中编纂续志。因此 ,在模式选择上便各有主张 ,前者提出应选择“统合古今”的通纪体方志模式。翟屯建在《续志应该统合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