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协商民主是推进党内民主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勇泽 《攀登》2008,27(1):58-61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党内协商民主是党内民主的一种新的治理形式,也是推进党内民主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阐释党内协商民主的内涵,分析了党内协商民主的现实可能性及其准确定位,提出了促进党内协商民主应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2.
协商民主:重要的民主形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君如 《世界》2006,(9):4-5
既然我国的民主政治起步历史还比较短,我们更有责任来推进它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选举和协商两种重要形式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是我们明确的目标,这点应该是没有异议的。问题是中国这样的国情,包括在这样的历史文化传统条件下,应该实行什么样的民主形式,这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大问题。不  相似文献   

3.
樊金山 《攀登》2009,28(6):37-42
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实现党的团结和统一,对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党内仍然存在着影响党内民主讨论环境的诸多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探求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的对策是推进党内民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的协商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制度的实践经验,都为基层党内协商民主提供了理论和现实基础。在当前中国特色的党内民主建设基础上,论证基层党内协商民主的发展可行性因素,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推进基层党内协商民主,在新形势下为推进党建工作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张海云 《沧桑》2011,(1):22-23,34
作为西方民主的最新发展,协商民主是对传统代议制民主的完善和超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主要体现的是代议民主,但协商性也是其重要的民主特征。为了充分发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制度优势,要更加积极地把协商民主应用到人大代表选举、人大立法、人大审议重大问题作出重要决定、人大人事任免、人大代表工作等方面中去。  相似文献   

6.
李童 《区域治理》2021,(27):75-76
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之一就是协商民主,而协商民主体系中的关键部分就是基层协商民主,在基层协商民主中农村占了很大一部分.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村民参与意识淡薄、参与协商能力丢失、农村协商形式落后、缺乏监督系统等问题.未来在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从多方面...  相似文献   

7.
文斌 《沧桑》2013,(2):101-105
党内民主建设环境研究是执政环境研究和党内民主建设研究的交叉领域。党内民主建设环境是指由推动党内民主建设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的各种因素的组成的系统总称,主要涵盖政治生态环境、市场经济环境、体制机制环境、历史文化环境等子系统。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表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坚持党内民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出适合政党本身特色的理论和实现党内民主的道路,并将其与党外的政权建设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基层组织远远大于中层和上层的巨型金字塔结构,发挥了巨大的组织凝聚功能。本文从党内民主的性质入手,认为党内民主有竞争性和参与性之分,在梳理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内容、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解析其性质,更深刻理解其功效。  相似文献   

9.
何颖 《攀登》2012,(2):72-76
协商民主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政治家和学者所热衷的一种民主理论.传入中国后,引起了中国政治学界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反思与探索.国内学者在对西方协商民主理论解读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应用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0.
董前程 《攀登》2009,28(3):36-40
20世纪后20年,一种新型的民主理论一协商民主在西方政治学界开始兴起、发展,并成为人们讨论和研究的焦点。作为一种可能的新型民主,从理性分析的视角来看,协商民主能够化解自由与秩序的矛盾,维护社会的平等和正义,能够在公开的理性下实现政治的合法性,解决现有民主制度的困境与挑战。  相似文献   

11.
协商民主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政治家和学者所热衷的一种民主理论。传入中国后,也激起了中国政治学界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反思与探索。在对西方协商民主理论解读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应用和理论创新。协商民主在中国的研究和实践正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2.
朱启友 《攀登》2003,22(2):13-17
现阶段党内监督不力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党内民主不足、党内民主制度不健全.因为党内民主是党内监督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大力发展党内民主,才能保障党内监督的有效实现.因此,要加强党内民主观教育,提高监督意识;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党的代表大会制、党内集体领导制和党内监督领导体制等,从而真正建立起一套科学、权威、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3.
协商民主作为一种参与式民主,它既不同于社会精英控制下的“独裁”决策,也不同于以简单多数决定和依靠政治力量大小分配好处的政治选票“票决”.协商民主所主张的这种由广大公民参与、讨论和协商,必然增强公民的“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意识,更好的体现了民主的真谛即人民作主.也有利于政治决策和执行的正当性与合理性,这是协商民主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4.
霍毅斌 《攀登》2004,23(1):14-15
党内民主是党的代表大会价值目标的本质规定。发展党内民主的关键是确立和维护党的代表大会的权威。而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则是维护党的代表大会权威并使其发挥党内最高领导机关职能作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书林 《攀登》2009,28(1):38-43
十六大以来党内民主的发展趋势日渐明朗,学术界和理论界关于党内民主的研究也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关于党内民主发展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到一些深层次和比较敏感的问题。本文从党内民主发展的突破口、党内民主与党的民主化、党内民主论的温和派与激进派三个层面,对党内民主研究的相关前沿性问题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6.
李娟  高兰 《攀登》2008,27(1):62-64
党内民主意识,是全体党员关于党内民主及其现象的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也是由此而产生的关于政治情感和民主心理的民主思想体系。党内民主意识是党内民主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化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党内民主意识,对于推进党内民主的深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放 《炎黄春秋》2007,(1):9-11
温家宝总理《同文学艺术家谈心》,我读后心情非常激动,深感他其实也是同我们社会科学家谈心,备受鼓舞。只可惜我国迄今尚未建立中国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中国社会科学家协会这样的全国性学术机构,否则中国社科联、中国社协的全国代表大会,也就有机会亲聆温总理的亲切教诲。  相似文献   

18.
李勇 《攀登》2014,(1):78-83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概念,表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在自身实践的基础上,在民主政治领域开始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六个主要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政治文化基础;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发挥群众路线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引领作用;加强政协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要平台作用;创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拓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协商领域.  相似文献   

19.
薛红焰 《攀登》2014,(6):19-23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当代中国政治建设中的一个新的思路和重大举措,也是西部民族地区政治建设,乃至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特色优势所在。本文结合新的社会阶层发展问题,就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协商民主的深远意义、现实条件、重要主体、推动因素、制度依托和实践思路等问题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20.
刘菊香  顾榕昌 《攀登》2014,33(4):30-34
在协商民主视阈下,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关键是要不断提升其所蕴含的民主性价值。因此,加强我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明确我国政党制度的协商民主价值功能;健全和完善我国政党制度的协商机制和模式,推进党际间的政治协商;加强参政党民主协商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参政党的政治协商职能;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积极价值,增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包容性是其发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