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州旭光砖瓦厂出土青铜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九八三年四月,随州市城郊公社旭光大队砖瓦厂做砖取土时,发现了古代青铜器。我馆闻讯立即派员前往调查,得知铜器出土地点为一墓葬,墓坑已遭破坏,长、宽大约为3.2×2米,葬式葬具皆不明确。共收集出土文物十六件。简报如下:铜簋2件。器物形制,纹饰、大小完全相同。子母口带盖,盖顶有圈足形捉手,圆鼓腹,腹部铸对称的两兽首形附耳,有珥,圈足下有三个兽面足。器口沿饰窃曲纹,盖顶,器腹则饰瓦纹,圈足间饰垂鳞纹。通高23.5,口径17.5,腹深10.3,壁厚0.3厘米(图一)。  相似文献   

2.
河北新乐、无极发现晚商青铜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1985年,我们在新乐县中同村征集到两件青铜器,一鼎一簋。鼎敛口,立耳,深腹,圜底,柱足。颈部饰一周圆涡纹,间以四瓣花纹。沿下腹内铸有阴铭,自上而下为"月(?)且丁"四字。腹部有两块补疤,下腹及足部有烟炱,当为实用器。口径13.4、腹深9.8、通高17.7厘米。完整(图一、二、三、四)。簋敞口,扁腹,圜底,圈足。颈部饰一周(?)纹,间以两只兽首。腹部和圈足上饰饕餮  相似文献   

3.
陈丽 《文物》1999,(11)
河北师范大学文物室从50年代初开始征集文物,现将其中几件青铜器介绍如下。爵 1件。流较长,流根部置对称菌状柱,三角形尾亦较长。深腹,圜底,腹壁较直,兽首形鋬。三足,下部外撇。腹中部饰饕餮纹一周。一侧的柱至腹壁上铸有铭文:“白作父癸”(图四:1)。通高21.2厘米,重0.92公斤(图一)。该器为商末周初遗物。鼎 1件。敛口,平沿外折,口沿立双耳,腹微鼓,圜底,三柱形足。口沿下饰夔纹,间以圆涡纹,腹部饰勾连纹。鼎内壁有铭文“戈己”  相似文献   

4.
枝江县近年陆续出土了一批周代青铜器,出土地点确切,有一定特点,分别介绍如下: 柱足鼎一件。1987年春出土于百里洲赫家洼遗址。通高22.7厘米,口径26.2厘米,腹径24.8厘米,腹深11.6厘米、长方形附耳,耳外饰凹弦纹两周。口沿斜折、尖唇、三柱足。腹部饰窃曲纹,底部有烟炱。腹部一侧残损,口沿不规整,底部有三角形合模铸痕,器型及纹饰体现春秋早期作风(图一:1)。  相似文献   

5.
河南博物院收藏一批精美的西周青铜器,它们是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平顶山应国墓地发掘出土的。现选其中的几件介绍如下。 ■鼎(图一),口径、通高均为26厘米。立耳,平折沿,腹部下垂且较浅,圜底,三蹄足不甚明显且内侧各有一个平面。口沿下饰三组中点作扉棱突起的饕餮纹,并被另外三个扉棱等距离隔开,腹部饰一周凸弦纹,三足上部各饰一兽面纹,兽面中部突起一个竖向扉棱。鼎内壁一侧有坚款四行铭文,共27字,自右至左为: 唯八月初吉丁丑 公乍(作)■■鼎■ 用易(赐)眉寿永命 于子孙孙永宝用 (享)散鼎的底部及纹饰间积有很厚…  相似文献   

6.
文博简讯     
《文物》1973,(11)
1972年,我馆征集了各类历史文物四百余件,其中有青铜器百余件(大部分为车马饰、生产工具和兵器),现选出西周青铜器三件介绍如下: 1.白夸父盨(图一):通高16、口长24、宽17、腹围86厘米。通体布满一层翠绿色铜锈,器口、盖口沿均饰有重环纹,两耳有螭首,盖有四足,可却立。从器形和纹饰看为西周晚期之物。盖底有铭文六字(图二):  相似文献   

7.
浠水县博物馆馆藏东汉铜洗浠水县博物馆浠水县博物馆珍藏有六件东汉铜洗。铜洗为解放初征集所得。现简介如后:1.汉安平阳侯洗2件,形制大小一样。敞口,沿外卷,通高7,口径19厘米,浅平底,圈足,足径8.5厘米。(图一,1)洗内底饰双鱼,头异向,体相对,双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上海博物馆从香港古玩市场购得为数不少的青铜器,其中有一件形制特殊的青铜瓿,颇为引人注目(以下简称上博瓿)。这件瓿口微敛,折沿,颈、肩几乎浑为一体,且斜伸至腹最宽处,然后急收到与留足交界处,肩饰夔龙纹,上下以连珠纹为界栏。腹最宽处饰一圈连珠纹,腹部饰斜方格的百孔雪纹,也称乳钉雷纹,这是一种几何形图案的连续排列,乳突较长而尖锐,留足饰云雷纹和连珠纹。高21、口径197、腹径28.5厘米(图一)。通常的瓿有折肩.圆启等样式,颈、肩、腹比较容易区分,而这件瓿的肩部亦可称为上腹部;实际上两者没有什…  相似文献   

9.
安徽宣州市孙埠出土周代青铜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1年10月,安徽省原宣城县孙埠乡正兴村农民挖沙时,发现4件青铜器,随后献给国家。现将这4件青铜器介绍如下。鼎2件。其中1件立耳,折沿宽唇,下部微鼓,重环纹一周;圜底,三蹄足,足上部起扉棱,饰饕餮纹。通高21.3、耳高4.3、脚深9.5、直径22厘米。重3900克(图一)。另1件器形小。立耳,折沿宽唇,脚较  相似文献   

10.
石柱  冷健 《文物》1981,(11)
西藏自治区文管会藏有一件青花藏文高足碗。碗通高11、口径16.5、足高5、足径4.9厘米。敞口,腹微内收,足细高,足底缘外侈(图一)。器壁内、外均饰青花釉彩。内壁自上而下饰有三层花纹:口沿下饰两道弦纹;腹部有一圈藏文;底部饰两道弦纹,其正中有一组梵文图样(图二)。外壁自上而  相似文献   

11.
1998年8月,河北丰润卢各庄村民在村南还乡河中取沙时,发现1件铜鼎。该鼎通高43.3、口径35.3、腹径34.8、壁厚约0.6厘米,重11公斤。为侈口,圆唇,直耳,束颈,三柱形足,器底外部三角形范痕明显。颈部饰弦纹三周。外底部有烟炱痕。器底有一直径0.4厘米的沙眼(图一)。该鼎的形制有明显的商代青铜器特征,与河北唐山地区,青龙河流域等处发现的商代晚  相似文献   

12.
刘慧 《文物》1990,(11)
1973年12月,莱芜市西上崮村农民在村西南120米处的南寨顶取土时,发现一批青铜器。当时的莱芜县文化馆闻讯派员赶到时,现场已被破坏。经了解,铜器出自几座墓葬。现将收集到的51件铜器及2件双凤牙梳介绍如下。鼎 3件。分2式。Ⅰ式1件。直口,折沿,方折形立耳微外撇,圜底,三蹄足。腹上部饰窃曲纹一周,中部有凸弦纹一道,下部饰垂鳞纹二周。通高22.5、口径21.8、腹深10.5厘米(图一:1;二)。Ⅱ式2件。有盖,喇叭形捉手。鼎身子母口内敛,球腹,方折形附耳略向外曲侈,圜底,三蹄足。盖面饰蟠螭纹,捉手用密  相似文献   

13.
■公盨铭文初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 为保利艺术博物馆所徵集的西周青铜器。器横截面作椭方形,圆口缘,腹壁较直;圈足较矮,足跟外侈;两侧壁上部近口沿处有双兽首形小环耳。口沿下饰对称的长卷尾鸟纹纹饰带一周,腹部饰瓦纹。比较特殊的是,其腹内壁也随外壁的瓦纹凸凹而相应地作凹凸状,这在同类器型中是少见的。器内底有铭文十行九十八字。  相似文献   

14.
1981年10月21日,宣城孙埠镇正兴村的村民在挖沙时,发现了4件青铜器。除了1件夔纹青铜铙[1]外,另有铜鼎2件、鬲1件。其中铜容器的范铸痕迹清晰,器底遗留浓厚的烟炱,应属实用器。现将青铜器介绍如下:夔纹铙体扁圆而短阔,铣口内凹,圆筒状甬。鼓部中央有一个五边形突起,鼓两侧饰重环纹。钲部饰夔龙纹,作两两顾首状。夔龙张口,卷尾,长角,眼睛凸起,形成4个乳丁。该乐器风格独特,为春秋时期铜器(封二∶1)。重环纹鼎方唇,平折沿,半球腹,圜底,3个兽蹄足,立耳,耳外侧饰两道凹弦纹。口沿下饰两周弦纹,弦纹内饰重环纹。通高21·3、口径22·4厘米(图一∶1…  相似文献   

15.
1987年12月,安徽宿县褚兰区桂山乡谢芦村的群众兴修水利时,在平山村附近深约3米的地下发现青铜器5件。介绍如下。鼎 1件。敛口,长方形立耳,鼓腹,圜底,三蹄足。耳外侧对饰(?)虎纹,腹上部饰窃曲纹,中部饰一周弦纹,下部饰兽面纹。腹外壁有3条范铸接缝线。一足较短,足根的内底对应处有一圆补钉,系脱落后的焊接痕迹。器高24.5,口径25厘米,重3.97公斤(图版伍:1;图一:1~4)。  相似文献   

16.
关于细颈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夫德  李凯 《文博》2007,(2):38-39
陕西宝鸡市金陵河西岸的北首岭遗址,1958年的发掘中,除出土一件精美的船形彩陶壶(图1)之外,还出土有一件可以和船形壶媲美的鸟鱼纹彩陶细颈瓶(图2,3)。瓶高21.6cm,腹部直径20.7cm,口部内径2.1cm,外径9.6cm,底径8.4cm。器形略似一只葫芦,唯口部略大,下腹略收。口沿部饰放射状纹  相似文献   

17.
《文物》1978,(5)
1952年前后,新乡市博物馆先后从安阳、辉县收集到七件青铜器,铭文完全一致,皆为"妇(?)(聑奜)",经故宫博物院唐兰先生鉴定为一组铜器。七件器为:鼎一、卣一、尊一、簋一、角一、爵二。现分别介绍于后。鼎:通耳高23、耳高3.7、口径18.4厘米,重2320克。深腹,圜底,直耳,柱足。两耳和足不在一条垂直线上。铭文位于口沿内壁下。颈部饰兽面纹,以雷纹为地,器底有方格状铸痕(图八、九)。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六年八月,湖北省襄阳地区随县西四十华里的安居公社车岗九队,出土了一批青铜器。其中一件青铜单鋬尊(图1)铸有铭文,现介绍如下。此尊体略呈椭园形,敞口,长颈,腹下部稍鼓,(?)底圈足。腹部有一兽首鋬,鋬下有小珥。鋬的两旁各有四个“(?)”形纹。腹部饰凸弦纹间隔稍远。圈足内敛,近腹小饰凸弦纹一道。腹内底部铸有铭文,二行八字:“鄂侯弟(?)季作旅彝”(图2)。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季卣铭文相同。(见《文物》1964年第七期马承源的文章。)尊高19.5,口径  相似文献   

19.
《文物》2020,(1)
正夏商周三代青铜器是郑州博物馆主要馆藏门类之一,郑州博物馆新近修复和整理出了几件夏商青铜器,这些铜器此前未见著录或报道不详,现简要介绍如下。1.网格纹斝1979年春郑州荥阳西史村农民在村南平整土地时发现。斝为圆体,敞口,高颈内收,圆鼓腹,圜底,下承三圆锥状袋足。口沿处略厚,沿上立有两个三棱形短柱。器身一侧有弧形鋬,鋬对侧腰部饰两道凸弦纹,其间夹以网格纹,呈带状分布半周。器身有多处补铆痕迹。口径14.6、高25.8厘米,重1千克(图一~三)。  相似文献   

20.
四川绵阳博物馆收藏一件“大明万历年制”款青花瓷碗(封底,图一)。该器口径21.2、足径9.1、高10.5厘米。侈口,小折沿,深腹,圈足较高,略成直形;胎体从口沿至圈足,逐渐由薄变厚。碗里外皆饰花纹,外口沿下端和圈足外端各施两道弦纹,主题纹饰为四朵花苞相间两朵菊花,近圈足处饰一道蕉叶纹带;内口沿有三道弦纹,内腹中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