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人、华侨具有一些特殊的优势:一是华人、华侨身居海外,具有爱国爱乡的民族情结和民族凝聚力;二是华人、华侨在中外交流合作中具有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三是华人、华侨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科技知识;四是华人、华侨具有人口数量和分布状况的优势。广西壮族  相似文献   

2.
程希 《民族译丛》2006,(5):30-37
在对华侨、华人的研究中,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一直是基本的出发点和主要的关注点。在考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时,侨乡是考察和理解华侨、华人“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参照坐标。这不仅因为侨乡是华侨、华人与中国进行经济合作的主要区域,是海外移民影响祖籍地社会、文化的“独特风景线”,还因为侨乡研究是透视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的实证性研究。虽然海外移民并非中国特有的现象,但侨乡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外移民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正基于培养侨乡研究领域的年轻学术骨干,培育高质量侨乡研究学术成果的主旨,由五邑大学中国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台湾海外华人研究会、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和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16首届侨乡研究工作坊"于2016年8月23日—26日在江门举办。本届工作坊的主题是"侨乡社会治理",邀请厦门大学的李明欢和郑振满、中山大学的刘志伟、台北市立大学的徐荣崇、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的张秀明和五邑大学的张国雄等诸位  相似文献   

4.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于 2 0 0 0年 6月 14日举行了以“侨乡发展道路”为中心议题的学术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侨联副主席林明江、郭麟恭、李祖沛 ,中国华侨历史学会顾问肖岗、彭光涵 ,副会长周南京、巫乐华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中国侨联其他部门的专家、学者及相关工作人员三十余人。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副所长赵红英在开场白中简要地介绍了本所今年将举行四期(按季度 )“海外华侨华人研究学术座谈会”的源由、目的 ,认为举办…  相似文献   

5.
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国外华人社会、历史和当前侨情的研究,目的是为了了解海外华人社会的过去和现在,以便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做好华侨华人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对国内侨乡的研究,即通过调查访问,了解侨乡的形成、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的现状以及海外华人与侨乡的联  相似文献   

6.
2012年11月19—20日,由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亚裔学系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在五邑大学举行。来自美国等七个国家和来自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60余名学者参加了研讨。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张春旺副所长在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开展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  相似文献   

7.
神户华侨华人二三代的中华文化认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侨华人二三代已成为神户华侨华人社会的主体。他们虽有归化的倾向 ,他们的文化认同虽呈多元化 ,但是 ,他们仍然有中国人意识 ,主要认同中华文化。而且 ,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年轻的并不比年长的明显减弱。认为华侨华人二三代已经认同所在国文化的说法应当仍有商榷的余地。神户华侨华人二三代认同中华文化的原因很多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日本社会的歧视或不平等对待。该原因在短期内是很难消除的。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以来,随着世情、国情、侨情的深刻巨变,华侨华人的认同越来越多元化。中国的发展激发了华侨华人的民族自豪感,他们对祖籍国的认同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海外华裔重新"发现"了自己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论文认为,除了中国的发展这一宏观背景外,全球"汉语热"及华文教育的复兴与发展、侨务部门开展的中华文化教育活动以及华侨华人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居住国对华人贡献的肯定等因素,都推动了海外华裔对祖籍国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论文提出,海外华裔的文化认同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如何增强海外华裔对祖籍国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神户华侨与广东侨乡的关系分为近代和当代两个时期 ,指出近代神户华侨社会与广东侨乡关系的四个特征 ,认为近代神户华侨与广东侨乡的关系是以火柴贸易和生产为中心的关系。改革开放后 ,虽然神户华侨华人与广东侨乡的关系有了恢复和发展 ,但这种关系缺乏坚实经济关系的基础 ,是一种“根”在神户的关系 ,而不像新中国成立以前那种“根”在中国的关系 ,这是神户华侨华人与广东侨乡关系在近代时期和当代时期的主要差别 ,这种差别的产生主要是神户华侨华人社会本身变化———即落地生根的结果。不过 ,未来新华侨华人与广东侨乡关系的动态却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移居欧洲的中国人急剧增长,加上原有的移民,目前欧洲华侨华人已达200多万人,欧洲已经成为海外华侨华人的重要聚居地之一。一方面,华侨华人的文化和经济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多元文化和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其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对当地社会带来较大冲击,引发了一系列冲突。这些事件引起人们对欧洲华侨华人与当地社会关系的极大关注:他们的经济环境如何?他们的政治参与状况如何?他们融入和适应当地社会面临什么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1.
有关缅甸华侨华人族群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缅甸华侨华人是一个重要的族群。然而 ,长期以来却受到了忽视 ,成为华侨华人问题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从缅甸华侨华人的人数、籍贯构成、经济状况的发展演变和文化等几方面 ,勾勒了缅甸华侨华人社会的大致轮廊 ,并分析了二战后缅甸华侨华人社会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2013年9月14—16日,由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广东华侨史》编委会共同举办的"广东华侨与中外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东汕头召开。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与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张应龙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所长赵红英、  相似文献   

13.
论文对华侨华人民间文献的定义、种类、特点、价值等方面做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华侨华人民间文献是中国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世界性、多样性、分散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并具有历史凭证价值、学术研究价值、思想教育价值和文化传承等多重研究和利用价值。目前除了侨批、侨乡族谱、公馆档案等进行了有序的收集整理外,绝大多数的华侨华人民间文献散落在私人或非官方组织手上。对华侨华人民间文献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侨乡在短短的20年间发生了很大变化。侨乡的变化与海外华侨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学者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并由此向前延伸,讨论整个20世纪海外华侨华人与侨乡之间的关系。应该说,这方面研究的著述逐年增多,成果喜人。但是,全面、系统地研究海外华侨华人与侨乡之间关系的著作却不多见。2006年9月,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了郑一省博士的新作《多重网络的渗透与扩张——海外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互动关系研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多重网络的内容、结构及其在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互动关系中的作用.本文认为,多重网络是侨乡和华侨华人之间存在的一种关系网络.这种网络形成于两者的互动关系之中,且在互动中渗透和扩张.正是这种多重网络的存在和活跃,促使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的关系更紧密、更持久.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以英国华裔青少年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国电影在海外华侨华人中的接收情况,探讨了电影对中华文化在海外华侨华人中传播的作用和效果。论文认为中国电影是华侨华人接触和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知渴求,希望从中国电影中获取关于中国"言"、"象"、"意"的多层次、多元认知,他们对历史和当代中国的情况并重,对中国电影的解读体现出其文化间性。电影作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窗口,应该增加其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摆脱题材的单一性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用中国的话语讲好世界的故事,以摆脱文化弱势的处境,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被华侨华人和世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17.
20 0 5年 1月 7日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中国华侨历史学会邀请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亚洲研究系朱梅 (MetteThun)博士发表题为“华侨华人在丹麦的移民历史和生活情况”的演讲 ,分析和报告华侨华人在丹麦的生活现状、人口概况、移民历史以及丹麦华侨华人在当地的经济活动和发展趋势等。朱博士指出 ,学者们通常强调中华文化是东南亚华侨华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华侨华人特有的勤劳、朴素与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是他们在海外赖以谋生和发展的基本信念 ;正是因为中国文化和中国语言 ,华侨华人很容易适应国外的新环境 ,在工作方面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论文基于华侨华人"本体"的视角,分析了欧洲右翼民粹主义的反移民特征、影响以及华侨华人对右翼民粹主义的认知、应对特征及相关性。研究显示,欧洲右翼民粹主义的回潮对华侨华人生存与发展环境带来多层次、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华侨华人对右翼民粹主义的认知和应对倾向在个体和结构层面存在着多样性与差异性等特征。华侨华人自身、住在国和祖(籍)国各界,不仅要提高对右翼民粹主义及其影响的认知与理解,同时在文化认同、经济竞争、制度结构、舆论宣传等方面要有所改观,以进一步消解右翼民粹主义的负面影响,推动和谐族群关系与健康社会环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文对巴西华侨华人研究的文献做了全面的梳理和综述,特别介绍了巴西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巴西华侨华人的数量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其地缘特点。研究显示,根据2012年数据估算,巴西华侨华人总人口在25~28万人之间。巴西华侨华人主要来自广东台山、浙江青田以及台湾省。与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一样,巴西华侨华人的跨国流动性不断增强,很多人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身份证。大多数华侨华人由于长期居住在巴西,与巴西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他们的后代由于受到良好的教育,有不少人移民去了美国或加拿大。  相似文献   

20.
近代广东侨乡社会受海外华侨华人的影响,其社会生活方式与风俗文化都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首先,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出现了渐趋"洋化"的生活方式;其次,在风俗文化上出现了传统习俗基础上结合"出洋"的怪异习俗;最后,在社会风气上,一方面出现了奢靡腐化的现象,另一方面新的文明之风突起.本文以潮汕、五邑为例,探讨海外华侨华人对近代广东侨乡生活方式与社会风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