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放前曾任汉口市市长的徐会之先生,是黄埔一期生。1937年8月15日,我从军委会政训处派到保定行营政训处(徐会之任该处处长)起,以后调武汉行营、五战区、四省边署、桂林行营、四战区、及军委会政治部第二厅(张治中任部长,徐任二厅厅长)等7个高级军事机关,在徐会之先生身边工作6个年头,曾耳闻目睹有关徐会之先生对国共合作、部队团结所做的几件事,分述如次。  相似文献   

2.
解放前曾任汉口市市长的徐会之先生,是黄埔一期生。1937年8月15日,我从军委会政训处派到保定行营政训处(徐会之任该处处长)起,以后调武汉行营、五战区、四省边署、桂林行营、四战区、及军委会政治部第二厅(张治中任部长,徐任二厅厅长)等7个高级军事机关,在徐会之先生身边工作6个年头,曾耳闻目睹有关徐会之先生对国共合作、部队团结所做的几件事,分述如次。  相似文献   

3.
民国政要梁寒操是广东省高要县人,少小即有"高要才子"之称。1923年他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后加入国民党。历任国民党中央党部书记长、中央执行委员、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部长、中央宣传部部长等职。1949年去台后,任"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关于他的一些政治生涯,都已广为  相似文献   

4.
抗战期间,周恩来曾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部长是陈诚。我在政治部看到周恩来,大半是在做“总理纪念周”的时候。陈诚常在前线,回渝时必主持总理纪念周,而周恩来也在此时必定到会。那时的常规,讲台上无座位,仅是主持人站在台上讲话,与会的人一律  相似文献   

5.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引起了我国的全民抗战.当时的国民政府,成立了抗日统帅部.以军事委员会为统帅大本营,内设八大部,其中国民党中央党部改为第六部,以陈立夫为部长.省一级党部撤销,各行政区设第六部指导专员办公处,指导各县的党务.主要任务是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参加全面抗日战争,以应战时需要.当时湖北省就是这样安排的.我经人介绍随第六部湖北省第六区指导专员黄宝实到宜昌任该处秘书.当时第六区的行政督察专员是李石樵,宜昌警备司令是蔡继伦.党、政、军三巨头,各行其事,互不合作.三位从来就没有在一起开过会,共同商讨宜昌地区的军政大事.每逢三巨头会议,黄宝实总要我代表他出席,李石樵、蔡继伦也常常不到会.我同蔡继伦直接打交道较多,蔡的一些处长同我有私交,因此知道蔡的许多内情.  相似文献   

6.
1937年我从苏联考察回来,到北平的当晚(7月7日)即发生芦沟桥事变。我回国原想在科学上为国家做一番事业,但此愿望随着平津的相继失守而落空。我到南京后,临时参加了军事委员会农产调整委员会,任专员。随着上海、南京告急,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农产调整委员会先搬到武汉,不久又搬往重庆。那时有许多共产党员、进步人士集中在武汉,我和一些朋友商量打游击,但自己又不懂得怎么打。我既痛心,又焦虑,怕亡国。恰在这时,我碰到族妹杨刚(解放后任过周恩来同志的主任秘书,《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她当时是《大公报》记者。杨…  相似文献   

7.
我1946年在西南联大西方语言系毕业后,在父执辈丁贵堂(上海解放时起义,后调北京海关总署副署长)任副总税务司的江海关当翻译。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秘书。  相似文献   

8.
王郁昭 《百年潮》2013,(5):66-70
1982年4月初,中共中央决定变动安徽省委领导班子。决定由张劲夫任国务委员兼国家经委主任、党组书记,免去其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周子健代理省委第一书记,王郁昭等任省委常委。1982年7月7日,中共安徽省委发出通知:经中共中央批准,免去王郁昭的滁县地委书记职务;吴炎武任滁县地委书记,免去其滁县地区行政公署专员职务;陈庭元任滁县地区行政公署专员。从此,我正式调离滁县地委到省任职。1982年10月24日至  相似文献   

9.
刘进才 《文史博览》2007,(10):43-43
1942年,我在八路军120师晋绥军区卫生部政治处任组织干事。初秋的一天,为了按时向军区政治部送实力报表,我一大早就上路,直奔位于山  相似文献   

10.
丁国钰大使1929参加革命,历经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曾任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十四师政委,第四野战军四十二军一二四师政委,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二军政治部主任。1953年任朝中代表团志愿军首席谈判代表,同年7月朝鲜停战后任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志愿军委员。1955年回国后任我国驻阿富汗首任大使,驻巴基斯坦大使。1966年起任国务院第八办公室负责人、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市政协主席等职。1980年任我国驻挪威大使,1982年任我国驻埃及大使。中共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11.
陈公博是抗战爆发后随汪精卫投敌的大汉奸,曾任南京伪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是汪伪政权的第二号人物。1944年10月,汪精卫在日本暴卒之后,他接替汪精卫任伪国民政府主席,并兼任伪行政院长、伪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及政治部长、伪上海市长等职,成为伪政府的头号大汉奸...  相似文献   

12.
正我的堂哥郭维城少将(1912—1995),辽宁义县人,满族。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同年入东北军,先后任张学良机要秘书、鲁苏战区秘书室主任、政务处处长等职。1942年任新一一一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后任山东行政委员会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齐齐哈尔铁路局局长、西满护路军司令员、东北野战军铁道运输司令员、衡阳铁路局局长等职。1952年任中朝联合新建  相似文献   

13.
范守恕 《江淮文史》2007,(4):157-161
沈默君笔名迟雨,安徽寿县人,出生于江苏常州。1938年参加新四军,在火线剧社任演员、导演。1948年任华东野战军总后勤部政治部文工团团长。1954年任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室电影创作组组长。1962年任长春电影制片厂编剧。1979年任文化部剧本委员会委员兼创作组组长。  相似文献   

14.
正1934年8月中革军委调朱瑞担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自1930年6月组建至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其间在1935年7月至11月曾经改称过第一军及陕甘支队第一纵队。这是一支由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部队组建起来的英雄部队。先后担任过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的有六人,朱瑞自1934年9月至1936年12月任政治部主任,是六个人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人。朱瑞在红一军团任政治部主任时期,也正  相似文献   

15.
自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驻川参谋团(以下简称参谋团)于1934年12月27日入川,到刘湘出川抗战,再到1938年1月20日刘在汉口病死。在这期间,发生了许多蒋介石与刘湘勾心斗角的事。1935年蒋介石与刘湘互相利用,矛盾重重;1936年刘湘阴谋“送客”,想把蒋介石政权驱逐出四川;1937年蒋介石对刘湘的军事部署完成,压迫刘湘,想把刘湘搞垮。当时,我在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任办公室主任,亲历其事。兹就记忆所及,概略述之。蒋介石、刘湘互相利用蒋介石与刘湘互相利用,有一个共同目标,都是反人民、反革命、妄想消灭红军。蒋介石不利用刘湘,不能进入四…  相似文献   

16.
1938年秋天,我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第一期学习结业,回到了晋西北岢岚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任动员剧团导演。第二年春夏之交,山西土皇帝阎锡山向人民发难,在陕西秋林会议上提出解散动委会,第一次反共高潮开始了。我离开剧团到游击二支队任政治部宣训股长,在晋西北神池、五寨一带与日军打游击。“十二月政变”前,随南汉宸同志带领的100多位动委会军政干部,从岢岚出发,通过北同蒲铁路的封锁线,到达晋察冀边区敌后,由中共北方分局分配到西北战地服务团。  相似文献   

17.
郭沫若是1926年4月,在广东大学(中山大学)任学系教授时认识周恩来的。当时周恩来任中共两广区委书记,瞿秋白曾向他举荐和转达郭有参加北伐军之意,立即引起周恩来的重视,周亲自约郭沫若谈话,两人谈得很投机,均有相见恨晚之感。后由周恩来举荐让郭担任北伐军政治部宣传科长。他没有辜负周恩来的期望,三个月后升为政治部副主任,一度代理政治部主任,出发时是上校,后晋升为中将军衔。  相似文献   

18.
何友良先生在《抗日战争研究》2 0 0 2年第 2期发表的《蒋经国“建设新赣南”思想简论》一文 ,对在蒋经国的政治生涯中具有转折意义的时期———江西省赣南任专员时期的革新思想进行了系统地考察和分析 ,读后颇受启发。但该文关于蒋经国在赣南 (江西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的任职及时间问题 ,笔者认为不够准确。根据笔者掌握的有关资料 ,现作两点补正。一 关于蒋经国在赣南是否仅任专员问题蒋经国在赣南除了担任国民党政权全国性的三青团江西省的领导职务、三青团中央干部学校的领导职务等外 ,就赣南行政督察区的职务是否仅专任专员一职 ?何先…  相似文献   

19.
翁文灏,字咏霓,浙江慈溪人,早年在比利时留学,学地质专业。回国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任教,并在北洋政府农工商部任技监、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1932年去南京,不久,国防设计委员会(它是资源委员会的前身)在南京正式成立,蒋介石亲自出任该会委员长,翁文灏任秘书长。1934年4月,国防设计委员会改组为军事委员会资源委员会,由翁担任主任委员。1935年翁兼河南焦作  相似文献   

20.
重庆时代,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腾,致军公教人员及一般百姓生活艰苦,一般人对政府产生信任危机,特别对孔宋财阀不满,各类团体应运而生。 一九四三年秋,马博庵(金陵大学教授)、孔大充(江南政治学院教务长)、李宗义(中央政治学校教授)、张鸿钧(社会部司长)、杨玉清(中央政校教授)、杨显东(财政部贸委会专员)、孙濂泉(四川某区专员)、杨开道(某大学教授)及我(时任军委会政治部设计委员)等,于重庆贸委会杨显东(定青)兄寓集会,一致同意成立一团体,以“畏友、益友、契友”为旨趣。团体名称,马博庵、张鸿钧二兄主用稷社之名,孔大充、李宗义二兄则主用行政管理学会,最后会中同仁决定对内称稷社,对外则以行政管理学会之名(后稷社名称不用)。并决定积极发展会员,凡军工商界者,荐任以上,或大学讲师,经会员二人介绍,即可入会成为会员,此为团体成立之始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