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并不满,但人的心却装得满满的。好不容易放个假,却偏偏忍不住寂寞,硬是出来逛逛这夫子庙风光。早上的一场雨,装点了一番秋色,淡远了夫子庙“小桥流水人家”的情调。朦胧的月光笼罩在一片片欢腾摇曳的叶子与花上,可原来一幅深沉而祥和的画面却不偏不倚地被热闹喧腾的良宵取代。早听几个朋友说夫子庙有小吃节,像我这般馋的人自然不会放过。人头攒动,好容易挤进香港有名的“煎烧”小吃摊位旁,一边吆喝一边注意着脚,生怕又被人在隐隐作痛的脚上“雪上加霜”。“老板,五串鱼丸!”拿着鱼丸大喊开路,呵!那心情甭提多惬意,多爽快! 吃了一个鱼丸,也不是很特别啊!唉!现在一旦哪个小吃或是酒楼出名了,人们便趋之若鹜,越是人多,越是守候,好  相似文献   

2.
陈华清  木子 《旅游》2012,(4):10
到一个地方旅游,能够与美食为邻,枕着美味入眠,这实是一件幸事。在六朝古都南京,我就是一个这样的幸运者。"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南京自古繁华地,其美食一样名扬天下。到南京寻美食、特色小吃,夫子庙可是个好地方。这里是金陵小吃的发源地,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明清两代更是兴盛。现时的夫子庙更是金陵的一张名片,饭馆、茶社、酒楼、小吃铺遍地开花,商铺林立,商贾云集。  相似文献   

3.
夜游夫子庙     
正提到南京,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夫子庙,它就像是南京城的一张名片,众所周知,家喻户晓。夫子庙不仅有让人垂涎三尺的各色小吃,有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的"乌衣巷"、"朱雀桥",有曾令多少才子心向往之的江南贡院,还有那久负盛名的秦淮河……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和妈妈选择在晚餐后去夫子庙走走。入夜的夫子庙,退去了白天的喧嚣和浮华,让人感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似文献   

4.
5月6日晚7时20分,应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邀请,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亲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当晚,宋楚瑜一行在夫子庙品秦淮小吃、游夫子庙夜景。7日上午,拜谒了中山陵。中午,省委书记李源潮会见了宋楚瑜和夫人及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下午,代表团赴上海继续访问。8日省委、省政府在徐州召开沿东陇海线开发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方略,对建设沿东陇海线产业带进一步作出总体规划和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5.
广州人的嘴     
广州人的嘴在食物方面,可谓讲求至极,故此有食在广州之称。试看饭馆食肆那么多,谁都知道是供给那张嘴的,就像东堤陈塘的酒楼,即使在战乱时期,  相似文献   

6.
南京人特别喜欢吃鸭子,据说南京人每天消费的鸭子达上万只。常见的有盐水鸭,鸭头鸭颈,鸭翅,鸭肫,鸭爪,这些都是极好的东西。南京人特别会做,也很敢做,于是才会出现“嗜血”成风这一在国外被视之为野蛮的局面。其实鸭血在南京小吃中一直占有不可或缺的席位,其中以鸭血汤为尤甚。但是,这些年来鸭血汤的做法倒是有很大的改观。记得小时候去夫子庙,那时候并没有什么太多  相似文献   

7.
《广西地方志》2002,(3):59-59
风味小吃(“饮食”节下的一个目) 梧州面靠西江水,与港、澳、粤毗邻,历来商风炽盛,市井繁华,不仅酒楼饭馆的肴馔丰富多彩,而且大街小巷摆卖的小吃也品类繁多。在广西,长期流传着“食在梧州”的说法。  相似文献   

8.
《福建旅游》2005,(8):143-143
原家小吃是由邓世奇和原冬英夫妇博采历史上汉唐时期流传下来的沙县传统小吃制作技艺,历经17年对间精心研究创新出原家系列小吃品种,现已有被中国饭店协会评为“中华名小吃”的品牌13个、  相似文献   

9.
“侃茶”     
“侃茶”■文/丁冰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已是我国人民常见的生活习惯。公元前二千七百多年前,我国已发现了茶树,初为药用,后发展为饮料。古城金陵在六朝时期已普遍饮茶,明清两代更盛。旧时夫子庙地区街头巷尾的茶馆就有几十家,如贡院街上的“迎...  相似文献   

10.
小吃大中国     
中国美食节在杭州连续举办了七届,在所有的活动项目中,最受欢迎的是小吃展。展会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最多时一晚云集了30万人。还有什么食品的吸引力能胜过小吃?纵览全国,小吃展比比皆是,如火如荼,不少地方以小吃来吸引游客和投资商,有的房地产开发商在楼盘还没有结顶,业主根本没有入住,就异想天开举办了小吃展,小吃的人气被用来借花献佛,吸引购房者。满汉全席、鲍翅燕肚,喜欢的人固然有,但小吃几乎人人喜爱,无论是腰缠万  相似文献   

11.
在月明星稀的夜晚,独坐孤舟,慢慢地漂浮于夫子庙秦淮河之上。轻柔的风拂过脸颊,带来远处高楼上悠远动人的歌声。闭上双眼,任心沉入河底,寻着那歌声,追寻历史的踪迹,文化的源流……这样的梦,不知做过几回了。像一首耐人寻味的古体诗,一朵忧郁迷人的紫丁香。但再多优美的词句也不足以形容她——夫子庙的韵味。我是一个充满乡恋的人,冥冥之中和南京是那么心心相印,不可分离。而这一份乡恋却偏心地都寄放在了夫子庙。或许是因为我家就住在秦淮河边,从小到大,我注视着她,她注视着我,日久情生。记得小时候,我对夫子庙喜爱得很单纯,因为她有甜到心里的糖葫芦,灯火通明的夜市。稍大点,我开始欣赏夫子庙。它与众不同的建筑,虽不是很高大却庄严,透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令人向往  相似文献   

12.
一个城市总会有一两个看点,透过它们窥见整个城市的面貌。夫子庙无疑是南京最重要,也是最具说服力的看点了。这里也许不是城市的心脏,但是却可以在这里把握城市的脉搏,感受城市的呼吸。衣。要想知道时下最流行的衣着是什么,现今最cool的妆扮怎样,那你就去夫子庙吧。从走在夫子庙步行街上的人们身上你会了解到流行趋势,时尚风向。不用去看什么最新的流行杂志,或是什么时尚节目。因为在你身边一切正在流行。当然夫子庙的街头不会是统一的流行什么穿什么,而是将自己的个性融于流行之中,赋予流行个性。因为当今这个时代是个讲究张扬个性的时代,夫子庙作为流行之发源地也会更加充满个性与活力。它的个性既不艳俗也不超脱,它自有不同于任何一个地方独特的韵味。它既迸发着青春的活力,也同时拥有成熟雅致的内涵。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要想一尝南京的美味  相似文献   

13.
市文学总社第八届“金秋笔会”征文题目为“采风夫子庙”,我觉得这个题目好。夫子庙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又是现代中外文化的看点,也是古城南京的窗口,林林总总,气象万千,可写的东西很多,而且都容易直接展现时代的主旋律。但要想写得出彩,就非得再去夫子庙走一趟,再去参考点资料不可。如此一来,笔会便成为“走”读”“写”三位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十分有意义的自主探索的研究性学习。这些我们从下面发表的一组文章可以看出。这组文章共十五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南京人再熟悉不过的夫子庙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和热烈的抒情,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共同演奏了一组魅力无穷的咏叹调。  相似文献   

14.
居住南京,夫子庙是我最常去的地方。夫子庙的主建筑以秦淮河为泮池,以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这条照壁的长度,至今还是全国之最。世事沧桑,曾经四毁五建的夫子庙凝聚了  相似文献   

15.
六朝居南京曾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古都,人称"菜佣酒保皆有六朝烟水气"。夫子庙地区自明清以来就是著名的繁华之处,十里秦淮从夫子庙前潺潺流过,两岸楼阁河中画,"长留画幅天地间"。如此得天独厚之地,成就了夫子庙旁的一家茶社——"六朝居茶社"(今秦淮剧场)。六朝居曾是南京最大的茶社,楼上下可放置数百张  相似文献   

16.
老娇口的人都有这样的说法:“饿不死的陞基巷,干不死的大火路”.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陞基巷吃的东西多,大火路喝的东西多.陞基巷在汉正街下段,横连汉正街与大夹街之间,巷子东面是原老凤祥金号的侧面和沥泉池浴池,没有其他门面.西面整条巷子都是餐馆和熟食店,先后有老大兴园酒楼、新大兴园酒楼、景阳酒楼、张汉记牛肉馆、爱雅亭粉面馆、芙蓉川菜馆、黄天兴酒楼等.南面巷子口有一家煨汤馆,北面巷子口有一家熟食店卖生煎包子和蒸饺.因此,该巷也就由于吃的东西多而得名.  相似文献   

17.
“万户赤酒流霞”的宋代泸州城里,每年征收酒税接近1万贯,不仅酒户人家众多,更有供人登临饮酒的众多的大小酒楼。《永乐大典》等古籍,对于这些大大小小的酒楼,曾有所记载,从中可窥当年风貌。爰就旧籍试加考证之,谨此就教于国内外古建筑和酿酒史的专家们。 与全国一样,宋代泸州城里的酒楼,也有官家经营和民户经营两种,其中官营的是大多数。这与宋代行榷酤之制,申严酒禁的政策,是相一致的。民户经营  相似文献   

18.
豆丝     
豆丝是武汉的特产小吃。它的普及率,是仅次于热干面与米粉的,也许是因为它的制作,要比面与米粉复杂一些的缘故。豆丝的主要原料,其实是米,然后是绿豆。米一惯是很谦虚的,从稻谷时期起,就沉甸甸地垂着头呢,因此就让豆丝姓了  相似文献   

19.
居住南京,夫子庙是我最常去的地方。夫子庙的主建筑以秦准河为泮池,以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这条照壁的长度,至今还是全国之最。  相似文献   

20.
热干面     
一个地方的小吃,其实是最能体现地方文化、地方风情、地方特色的。武汉的小吃之丰富多元,应该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吧?我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单是武汉的传统小吃, 便有二百多种,真是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吓一跳。这些个传统的小吃,其实应该算作是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应该在我们的保护之列的。但是,却很少有人去关心经理弘扬武汉的小吃文化。其中的缘由, 大概是我们中国的文化人,关心的都是天下之大事,比如“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还没得到解放,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至于我,从小大概是饿怕了,所以对小吃非常的感兴趣。说起来好笑,我小时候最宏伟的理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用一根竹签一次串三个面窝,让我一次吃个够。所以,当这个理想最后实现了,我就想写一本关于武汉小吃的书。架势拉开了,资料等身了,可是一写起来, 才觉得水好深。再加上自己也逐渐成了个文化人,逐渐地就被“水深火热”之类的天下事缠住了,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书即使写出来,谁跟你去出呢?现在的市场其实只需要一个宝贝:“方便面”。开水一泡,马上就一大碗,这样的“快速”食品, 是中国商家快速发财的宝贝啊。于是,写了十几篇后,就将《武汉小吃》的计划,封存起来了。今年初春,小琴来访,谈起这个封存的计划,小琴非常感兴趣。于是去寻找当年的旧稿,可惜很多已经遗失了。现将能够找到的,作为引玉之砖先抛出来,以期有同好慨然响应,纷纷投笔从吃,则武汉好吃佬之幸也,武汉文化之幸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