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继续与发展。为了打破法西斯侵略者,维护国家的独立,民族的生存,国共结束十年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怍。中华民族坚持抗战,浴血奋斗,既粉碎了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灭亡  相似文献   

2.
一、实现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是我们必须完成的民族任务今年九月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四十周年。这个胜利是值得海内外十亿多炎黄子孙共同庆祝的,因为抗日战争是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侵略、争取民族解放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并且是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是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进行并取得胜利的。我们知道,在这以前,在一九二三年到一九二七年的国共第一次合作中,中国人民曾取得了大革命的巨大胜利。但是从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胜利,又使我们想到了争取第三次国共合作,以“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式实现台湾回归、祖国统一这样一个现实的伟  相似文献   

3.
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指出了三点:第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第二,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共提出并且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了民心。抗日战争只有发动蒋介石、国民党参加,才可能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推动全国抗战的开展,才可能有全民族的抗战。第三,从民族战争政治条件来看,在抗日战争中,始终存在着国民党、共产党两个领导中心。在抗战历史演变过程中,国共力量的消长发生着变化,总的趋势,是人民的力量、共产党的力量逐渐增强,并且历史性改变了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与斗争贯穿于抗日战争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但同时它又是在全民族神圣抗战前提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与斗争。这决定了国共矛盾具有双重性———基本面是人民内部矛盾,但又有一定程度的敌我矛盾。在处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关系问题上,国共两党分别为历史树立了正反两方面的典型。  相似文献   

5.
长征结束已经整整五十年了。对这场气壮山河的远征的意义和影响的认识,仍然没有结束。从一定意义上说,认识长征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需要站在由时间流逝而达到的历史高度才能做到。今天,当我们将历史的焦距瞄准抗日战争前的国共关系和  相似文献   

6.
袁军 《沧桑》2013,(1):79-81,108
在太平洋战争中及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共争端中,美国政府采取了支持中国军队抗战以达到牵制消耗日军、减少美军伤亡的目标,和平解决国共争端政策达到最终扶助中国成为统一、民主、合作的国家的目标。美国政府在执行上述政策过程中,偏袒蒋介石政府,压制共产党,从而增强了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实力和嚣张气焰,但最终美国的对华政策的目标化为泡影。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是近代100余年来中华民族首次打败外国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有关抗日战争的重大学术课题长期被忽视,不少有份量的学术专著未能得到及时出版。经过广大从事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专家学者三年共同努力,我国第一套反映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之全貌的大型学术丛书——《抗日战争史》丛书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首批出版的有:1。《失去的机会?——战时国共谈判实录》(杨奎松著),2.《深谷幽兰——战时“国母”风采》(唐宝林著),3.《历史的毒瘤——伪满政权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海外华侨华人积极参与。他们跨越侨乡、国家与民族三个边界,投身于中国抗战及太平洋战争中的同盟国联合作战。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联系所在国家与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民共同行动,不但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也为全世界的联合抗日做出了贡献。这段经历对于华侨本身也深具意义,为日后全世界华侨的团结以及他们与祖国人民、与侨居地人民增进感情和交流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的美苏国共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日战争结束前后 ,围绕中国政局的发展 ,在美苏国共三国四方之间形成了独特复杂的互动关系 ,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政局的演变 ,包括国共和谈、全面内战爆发、中共取得全国政权及其对外政策的制定等等。美苏国共关系的每一次变动 ,都严重地冲击着东亚的国际形势 ,并对塑造战后东亚国际格局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罗隆基先生,是我国名的爱国领袖。抗日战争时期,为挽救民族危亡,他挺身而出,赤心救国;在国共和谈,反对内战的关键时刻,他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始终站在共产党一边。虽然两次遭到逮捕,两次坐牢,多次被暗杀,他也毫不畏惧,更不退缩,为坚持团结进步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研究》2006,(4):219-249
一总论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胡锦涛.高校理论战线,9现代化视野中的抗日战争.袁成毅.史林,1抗日战争催化了中华民族觉醒.赵欣.军事历史研究,2抗日战争提升了民族凝聚力.陈冬红.军事历史研究,2抗日战争与中国大国地位的奠定.华强.军事历史研究,2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张海鹏.抗日战争研究,3抗日战争的胜利与爱国主义精神的高扬.周新辉、徐志中.西北民族大学学报,4试论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意义.范水涛.贵州师范大学学报,4抗日战争中的民族精神与当代中国的和平崛起.陈琢.长白学刊,5论抗战精神.危兆盖.中…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中叶的抗日战争,使原本如一盘散沙的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团结,各党派、民族、阶层,几乎无不排除私见而戳力卫国。然而战后研究却因党派之争使中国抗战的重要性被削弱。为全面了解抗战,本期刊登了《国共之外党派抗战纪略》一文,介绍了除国共两党之外其他党派的抗战活动与贡献。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郭大钧过去讲抗日战争,讲国共斗争多,讲对日军作战少;讲国民党顽固派反共与妥协多,讲它抗日与联共少,这是片面性。而现在有的学者认为,写抗日战争史,应着眼于“一致对外”、“求同存异”,对于国内的阶级矛盾、党...  相似文献   

14.
皖南事变,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关系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对国共双方、中国的抗战大局以及中国未来的政治走向都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中国所引起的震荡也是十分剧烈的。对这一事件,史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已进行过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已相当宏富。但笔者注意到了...  相似文献   

15.
我抱着很大的兴趣阅读了刘大年先生发表在《抗日战争研究》1992年第2期上的《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统一》一文。刘先生在文章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抗日战争以前中华民族或中国国家是分裂的,不统一的。”刘先生的论点似乎是这样:抗日战争以前的中国国家、中国民族(中华民族)是不统一的,要到抗日战争爆发后,才实现了中国国家、中国民族(中华民族)的统一。我认为,刘先生的这一观点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6.
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抗日战争史》丛书(王桧林主编),是国内第一套反映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貌的大型丛书,计划于1995年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时出齐。现首批出版的有以下9种: 《度尽劫波兄弟在——战时国共关系》,李良志著;《失去的机  相似文献   

17.
论抗日战争的整体性和社会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抗战是在基本统一的军事、政治、外交战略下进行的民族战争,是近代中国一次完全意义的独立的民族革命。国共两党对抗日战争的国际战略和持久战方针具有基本的认同,同时也存在原则的分歧。在上述方针指导下,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形成发展是由中国政治和社会状态诸客观因素决定的,并不是国共两党的初衷。抗日战争的社会历史意义,远过其战争本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摩擦”是两党不同的民主主义和社会革命路线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是历史学家公认的国共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国共之间的内战,为两党第二次合作铺平了道路,意味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有关西安事变的研究,一方面可加深对1930年代苏联对中国影响的理解,同时亦可深化人们对太平洋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政治上获得成功的认知.①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美苏对华政策与国共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美苏对华政策与国共关系顾莹惠[本栏目特邀顾问:孙宅巍]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动向对战时的世界局势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美苏等国为了争取战局能朝着有利于本国安全的方向发展,均开展了积极的对华外交。它们所实行的对...  相似文献   

2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中华民族"观念经历过从汉族的代称到汉族与汉化民族的统称再到中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称谓的演变。从1922年7月第一次使用"中华民族"观念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中共所讲的"中华民族"在多数情况下指的是"汉族"。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1938年8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共讲的"中华民族"是汉族与汉化民族的统称,其代表作是杨松的《论民族》一文。1938年9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在其"中华民族"观念的演变和民族政策的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中华民族的论述,则标志着中共"中华民族"观念的最终形成。中共"中华民族"观念的基本内涵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共同称谓,"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之间一律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