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攀枝花的退休教师阚老师,以前给远在加拿大的女儿打电话使用普通的IP电话卡,每分钟要2块4毛钱,电话一通,马上挂掉,改由女儿回拨,这样省钱。后来听说用中国电信17900IP电话卡拨打加拿大、美国等地每分钟仅需3毛钱,阚老师非常高兴:这下能随时给女儿从从容容打电话了!据悉,近年来,为适应不同消费者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中国电信不断调整产品线,针对各类人  相似文献   

2.
家住广州海珠区的张老师去年从单位退休。很早开始就为孩子前途盘算的两口子,用攒下的钱把独生女儿送去了加拿大留学,自此,张老师的退休生活变得有点孤单,远在大洋彼岸的女儿成了她心头的一大牵挂。  相似文献   

3.
雷峰塔地宫出土的玉童子像被解释为善财童子,似有不妥(见本刊2002年第5期《杭州雷峰塔遗址考古发掘及意义》一文)。此像可清楚地看到童子穿右衽交领短袍,下着长靴,双手叉腰,从衣着和姿态看,表现的是西域人物装束的童子在跳舞;尽管身侧有祥云,台座是须弥山纹饰,但这是玉工们按习惯所套用的吉祥纹样,并不意味着突出佛教的须弥山和人物的佛教身份。  相似文献   

4.
陶、瓷枕在我国最早见于隋,唐宋之际广泛用于民间,金代以后渐趋消失。烧造枕以磁州窑系为最,其它窑系亦兼烧之。其形制有长方形、椭圆形、腰圆形、云头形、花瓣形、鸡心形、八方形、银锭形等,也有塑造为卧婴式、童子荷叶式,卧女荷叶式、雕龙、雕虎等。装饰手法多采用白地黑花,部分采用模塑肖形,敷以三彩,或用刻花、划花、绘花、印花、题词、赋诗等。总之,有的以肖形毕似取胜,有的以形、色典雅见长。童子荷叶枕,则属于它们之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5.
范学静 《收藏家》2004,(8):12-16
玉雕童子是宋代玉器中的重要品种,深受当时各阶层人士的喜爱。童子造型相当丰富,有的手持莲花或莲叶,有的足跨枝叶,有的抱球或持盒,有的嬉戏,有的舞蹈,特别是持莲童子更加富有生活情趣。玉雕童子的出现和盛行显示出民间清新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时代风貌,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持荷玉童这种题材在金银器、漆器等其他器物上也曾出现,存在着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与宋代儿童生活风俗有关。他源于当时流行的佛教“鹿母莲花生子”的故事。故事说:古代西域波罗奈国的国王见到行路步步生莲花的鹿母夫人,心生怜  相似文献   

6.
<正>引言中国古代玉童子,从它的产生到发展跨越多个朝代,而每个时代都具备其独特的时代特征,观玉童子的发展轨迹中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人的审美意识的演变,亦反映了各时代艺术创作和工艺技法的整体特点,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玉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现以考古发现和传世实物为基础,按时代顺序对中国古代玉童子做一个简要论述,抛砖引玉,以求方家指证。玉童子的出现和盛行,是玉史  相似文献   

7.
上了年纪就会怀念过去,尤其是童年。只有童年是真正没有忧愁、没有哀伤的,快乐是那段日子永恒的标记。记事的那几年,我就因生产"拳头"产品"童子尿"而火了几把。冬春这个季节,我们西北高原风沙雪霜频至,  相似文献   

8.
武田信玄以孙子名言为军旗,可见其对孙子的推崇。他在孙子思想的指导下建立了战国最强军团-武田军团。本文对武田军团的编制和运用进行了大致的解析。  相似文献   

9.
2001年3月,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了五代吴越国时期玉雕善财童子像一件,通高8.6厘米,最宽4.1厘米,最厚0.6厘米。该件玉雕童子系用青白玉制作,透光性良好。整个器型作扁平片状透雕,祥云、身体局部为镂空透雕,正背两面阴刻细部花纹,表面抛光度极好。童子脸部开相作羽状眉、丹凤眼,眼中刻划眼珠,大鼻小嘴,环耳,身着宽衣宽袖,腕缠臂金,腰间系带,衣饰米字纹,为宋代持荷童子造型的滥觞。身体左侧及脚下的如意状祥云,云头粗大上卷,云尾细而长,与头顶平齐。童子站立在飘浮的云彩之上,衣衫随风飘动,作翩然起舞状,一副怡然自得、天真自信之态,栩栩如生,形…  相似文献   

10.
难忘当年     
40多年了,经过的时间太长了,经历的事情太多了。当我回首往事,在纷繁之中,有几片落叶轻轻地向我飘来。那就让我拾起它吧!或许从它身上可以依稀辨认出我们当年所处的那个时代;或许,从它身上可以咀嚼一番我们当年经历的那段岁月。由于家境贫寒,上大学是我做梦也不敢想的事情。由于偶然也并不偶然的原因,我这个连一双布鞋也穿不起的穷孩子,不但上了大学,而且修完了四年的学业。今天想来,这确实是一件令人惊奇,也令人振奋的事情。我的家在陕南一个偏僻的县城。父亲是做买卖的小贩。我考大学的前一年,由于贫病交加,父亲43岁时便告别了人世。余下全家六口,全靠母亲起早贪黑推豆腐卖维持生活。兄弟姊妹中我是老大,本应帮母亲挑起家庭的重担。但我母亲虽不识一个大字,却很看重读书这件事情。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她对我说:“娃子,你的前程要紧,得到这个机会不容易。我们虽然很苦,但天无绝人之路,再苦也会熬过去的。你就安心地去吧。”我到兰州上大学的盘费是靠了原来学校的资助才勉强解决的。家里实在拿不出分文,我也不忍从家里拿取分文。乘火车行到天水路段时,我记得身上只剩了两角钱。西北师院接新生的汽车把我们从兰州火车东站拉到学校时,我脑子里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快吃一顿饱...  相似文献   

11.
话说当年     
《湖南文史》2009,(10):1-1
村子里,老少爷们照例站立在说书老艺人周围,津津有味地听他说当年的那些事儿。年复一年,通过这样的口耳相传,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在这里代代传承。三尺讲台,曾经就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是单骑走天涯的侠骨柔肠;就是英雄不问出处的易水萧萧。  相似文献   

12.
故宫藏康熙五彩童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景德镇为中心的中国瓷业至清康熙朝进入了更辉煌的时代,《饮流斋说瓷》论述清代“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相对色调柔和的“粉彩”而言,康熙五彩因其彩料单纯、深浓、古朴而略显生硬,故又称“硬彩”。五彩器始创于明初宣德年间,明晚时达到鼎盛。清康熙时开五彩之新风,创烧出明代所没有的釉上蓝彩、黑彩、金彩,加上传统的红、黄、绿、紫、褐诸色,更富于装饰性和表现力。五彩的主要呈色剂是铜、铁、钴等金属矿  相似文献   

13.
话说当年     
《文史博览》2009,(10):1-1
村子里,老少爷们照例站立在说书老艺人周围,津津有味地听他说当年的那些事儿。年复一年,通过这样的口耳相传,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在这里代代传承。三尺讲台,曾经就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是单骑走天涯的侠骨柔肠;就是英雄不问出处的易水萧萧。  相似文献   

14.
西夏时期佛教艺术中童子形象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不管从莲花中化生的童子还是世俗社会礼佛供养的童子,他们都真实地再现了生命本真,赋予童子更多的意义和内涵。西夏艺术家在承袭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地创造属于自己本民族的元素特征,他们笔下的童子有的赤身裸体,憨态可掬;有的扭动身躯、活泼可爱。这些童子形象在西夏佛教艺术中的出现,无论是来自佛教经义,还是世俗社会,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着西夏童子的生活与风貌,让我们更多了解一个神秘的西夏童子世界。  相似文献   

15.
熊文彬 《考古学报》2021,(2):221-232,中插1-中插6
目 次 一 西藏明代壁画中的汉式善财童子和汉式童子 二 内地明代藏传佛教寺院艺术中的汉式善财童子 三 内地汉式善财童子的造型 四 汉式善财童子在藏区的传播与演变 明代是汉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又一重要历史时期,随着明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和其他藏区施政,以藏传佛教及其艺术为代表的藏族文化大规模传入以南京和北京为首的内地;另一方面,以汉传佛教及其艺术为代表的汉族文化也陆续传入西藏和其他藏区,正是这种相互的交流和融合,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在内地传入西藏和其他藏区的汉传佛教艺术中,就人物造型而言,四大天王和十六罗汉是藏传佛教艺术中汉式风格人物造型的经典代表,一直被藏族艺术家所钟爱.经过多年的田野考察发现,在西藏和内地现存明代以来的壁画中有不少表现汉式善财童子和汉式童子的形象,并且逐步融合演变成为藏传佛教艺术母题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造型的出现不仅是明代西藏和其他藏区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频繁紧密交流的结晶,也是藏族文化对汉族文化认同的又一例证,同时丰富了汉藏艺术文化交流的内容.为此,笔者在此对这一造型的渊源、特点及其在明代各大藏传佛教寺院的表现和演变进行概要性的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有关月光童子(Candraprabha-kumāra)将出于中土为转轮王(Cakravartin)的观念非常流行,对这一时期的政治理念和政治运作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中古政治史上留下了很深的痕迹。从公元3世纪开始,月光童子就从佛传故事中一个并不显眼的角色,逐渐成为带有谶言性质的政治宗教符号。不论是北齐、隋代、武周的君主进行政治宣传,还是南北朝时期的民众造反,其中都能看到他的影子。以前的研究着重探寻月光童子的思想和信仰源头。其实月光童子本身并不重要。他变得重要起来,是因为他和佛教转轮王的信仰连在了一起。从根本性质上说,月光童子转世于中土为转轮王的预言,是转轮王信仰结合了中古时期中国本土具体情况,发展出来的一套适应中土政治要求的新说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198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北魏遗址出土的一件童子角抵瓦当,结合中国古代有关角抵的文物与文献资料,论述了起源于北方草原地区游牧民族的角抵运动的历史情况。  相似文献   

18.
抢童子是旧时川西地区的祈子习俗。祈子习俗在各地普遍存在,其共同内容都是祈求怀孕和怀孕后生育男孩,但在题材和仪式以及构成的要素等方面却不尽相同。“抢童子”这个习俗形态丰满,规模宏大,观赏性很强,有丰富的文化沉淀。《四川民俗大观》载道:  相似文献   

19.
时值5月,天空中的骄阳无时无刻地提醒着人们夏天的到来。  相似文献   

20.
4月20日 天气:晴 这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平常的天气,平常的函谷关,平常的老人,骑了一头平常的青牛。散漫的卫兵,慵懒的过客,老子选择在这片混沌的土地上整理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