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娇  鲜利华 《民国档案》2023,(1):5-15+2
九一八事变后,为使北平天文陈列馆所藏天文仪器免遭劫掠,中央研究院决定将其分批迁往南京。本组史料即为1933年4月—1934年1月间,中央研究院与国民政府行政院、铁道部、天文研究所等之间关于天文仪器拆卸、运输及保护情形的来往函件。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与张学良暗隙渐生,后者多次被暗示下野,另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何应钦则出任国民军事委员会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占领了东三省,欲将魔爪探向华北的日本人当时正在寻找借口欲在华北地区发起战事,于是,老谋深算的土肥原贤二开始策划又一次暗杀事件,这次他将目标圈定了何应钦,执行暗杀任务的两名高级间谍酒井恭辅与清水次郎扮成中国商人,偷偷潜入了北平。  相似文献   

3.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当时的北平出现一个引人注目的"辽吉黑抗日后援会"团体,该团体大声疾呼国内外华人团结一致,共赴国难,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以实际行动支援正在东北苦战的东北抗日义勇军。这一团体的领导人就是早年投身辛亥革命的爱国志士,著名社会活动家朱庆澜先生。  相似文献   

4.
何世庸  何达 《百年潮》2007,(7):44-47
九一八事变当晚我正在沈阳。当时我是日本在沈阳办的南满医科大学预科的学生。我因此目睹了一场有预谋的侵略,也亲身体验了沦为亡国奴的痛苦。当我辗转逃回北平家中,向父亲讲述了在沈阳的经历时,父亲说:“果不出我预料,日本人真的动手了。”  相似文献   

5.
“七七事变”以前,我在北平曾经看过一次丁果仙的戏,那时丁果仙的艺名叫“果子红”。虽然当时正值“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了东北,但是关内还是很平静的。果子红来北平演出,为前门外二三十万山西商人提供了一次过瘾的艺术享受。据说,她演了一个月,场场满座。我出于好奇,到前门外的广和戏院买了一张票,在那儿看了一次果子红的演出。记不清我买的票是后排,还是站票,我远远地看见台上有个戴七  相似文献   

6.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久,发生了天津事件,《大公报》由天津日租界搬到法租界新址。那年年底,胡政之派我去汉口当特派记者。在此以前,《大公报》只有南京、北平、上海三个办事处,我去汉口。也成立了办事处,成为四大办事处之一。我名为办事处主任,实际还是单干。另外,请陶菊隐先生担任特约记者。  相似文献   

7.
李敏 《文史春秋》2022,(8):47-51
<正>李兆麟(1910—1946),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原名李超兰,又名张寿篯等,辽宁省辽阳县铧子镇小荣官屯(今属灯塔市)人,1930年底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7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一八事变后,李兆麟到北平(今北京)参加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以下简称“救国会”),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后回家乡组织抗日义勇军。  相似文献   

8.
1928年张作霖政府倒台后,顾维钧的外交生涯进入了一个短暂的低潮时期。为躲避南京国民政府的通缉,他离国前往欧洲小住。1929年初,他应张学良之邀回国。刚到沈阳,张学良就送来了请他担任高级顾问的聘书,但顾维钧婉言谢绝了。不过,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常常向张学良表明对外交事务的看法,实际上成了张学良的外交高参。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使顾维钧重新登上民国外交的舞台。九一八事变发生当夜,顾维钧正住在北平铁狮子胡同自己的家中。9月19日凌晨6点钟,与幕僚讨论了一整夜,但仍苦无对策的张学良给他来电话,请他立即去…  相似文献   

9.
不久以前,日本岩波书店马场公彦先生来信说,准备将《日伪统治下的北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一书选译成日文,在九一八事变60周年之前出版;马场先生并约我们为该书的日文版作序。能把这本书介绍给广大日本读者,这也是我们的愿望,岩波书店所做的这什事,对于促进中日友好,维护世界和平,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史和中国抗日战争史的重要研究专题。作为九一八事变发生地的辽宁省对九一八事变的研究格外重视。在既往研究成果出版的基础上,于九一八事变60周年之际,辽宁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九一八事变丛书。九一八事变丛书共有六种:《“九·一八”事变图志》、《“九·一  相似文献   

11.
正1945年9月2日,停泊在日本东京湾美军密苏里号战舰上,大公报记者朱启平发回一篇现场报道,详细描述了日本签降的历史性一幕,最后写道,签字后"看表是9点18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1931年9月18日日寇制造九一八事变,随即侵占东北。1933年日本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是9点18分。14年过去了,侵略者竟然也在  相似文献   

12.
锦州中立区计划是南京国民政府在日军进攻锦州时向国联提出的应急措施,其目的不仅是希望通过这个计划保全锦州,以争取和平解决九一八事变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诱使英、法、美等列强直接介入,以得到国联和美国行动上的支持。在国联讨论这个计划的同时,中日双方在南京、北平等地进行了交涉。由于列强拒绝担保、日本态度强硬和国内民众的强烈反对,南京政府不得不放弃锦州中立区计划。  相似文献   

13.
张生 《近代史研究》2022,(3):66-83+161
1932年,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赴中国实地调查九一八事变真相,在上海、杭州、南京、北平等地受到中国各界的热情招待。国民政府与日方一样,在细致接待的同时,向调查团全面表达己方的政治诉求,希望影响其立场。但殷勤的接待并没有改变会谈过程中调查团的严厉苛刻态度,而调查团亦在繁复的调查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逻辑和路径确认众多关键事实,做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政治判断。李顿调查团的关内之行,体现了国民政府时代外交的姿态和面相。  相似文献   

14.
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当局加紧制造华北危机,阴谋策动"华北自治",企图将华北数省从中国的版图上分裂出去。1935年,日本利用第二次华北危机及所谓"何梅协定",不断蚕食中国领土;策动汉奸殷汝耕在其所管辖地区成立伪政权"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宣布脱离南京国民政府。1936年9月18日,日军制造事端,强行侵占了丰台。接着,在卢沟桥附近持续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到1937年,北平的北、东、西三面都已经被日军控制,只有西  相似文献   

15.
臧运祜教授和户部良一教授在日中共同历史研究成果中,阐述了九一八事变爆发及其以后中日关系的发展。双方的论述收录在报告书《近现代史》第2部第1章《从九一八事变到中日战争》中。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臧运祜详细介绍了中方对九一八事变的应对,而户部良一则论述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决策过程。两者的基本态度都是根据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始史料和既有研究成果进行论述,但在判断史实的重要性和对史实的认知方面,双方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本文着重于双方的不同之处,在梳理各自的论述之后阐述笔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论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统一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统一问题贺新城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期间中国抗日救亡斗争与国内统一的关系,是中国现代史研究中一个需要探讨的深层课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一对统一是抗日前提的共识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近代以来最严重的民族危机。为了克服这...  相似文献   

17.
正九一八事变是近现代中日关系发展史上重要的节点性事件。近年,某些日本右翼学者在九一八事变研究中,刻意抹杀历史事实,篡改历史记忆,在国际学界产生了恶劣影响。因此,依据新史料对九一八事变进行实证研究,依然是中日关系史、抗日战争史的一个重要课题。近来笔者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接触到由张洁等主编的《真相——TRUTH史料汇编与研究》~((1))(以下简称"《真相》")一书,翻阅之后感觉该书对研究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等问题有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韩两国人民的抗日斗争贯穿于1919至1945年日本投降的36年间。本文通过现存档案、报刊等历史文献,分别记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前、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7年七七事变和七七事变至1945年日本投降两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尤其是1919年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两国人民从各自为战到统一由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满洲省委...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大规模侵华的开始。分析九一八事变前后及整个日本侵华战争的军事战略,对于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本质和必然失败的命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鉴于国内外学者对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之间的中国留日学生研究相对薄弱,笔者以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的档案材料为基础,选取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对中华民国留日学生的政策为主要内容,系统阐述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政府对中华民国留日学生的关注与调查,以及这一时期日本政府对中华民国留日学生接收政策的演变、戒备心理日重的教育实态和更加严密的监控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