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丹,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当红主讲。她用一种崭新的方式解读《论语》作出了新的阐释,打动了所有观众的心。“我是用个人的生命去体会,道不远人,《论语》就是告诉大家怎样获得心灵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于丹 《中华遗产》2007,(1):26-31
近些年来,从频频见诸报端的大学国学班,到层出不穷的幼儿经典诵读,传统文化大有复兴之势。可是,质疑的声音也不绝于耳:适用于农业社会的传统经典,真的能解决二十一世纪全球化时代中国人所面临的各种心灵问题?我们该如何看待经典、解读经典?最近热销的《于丹〈论语〉心得》似乎让人们找到了一些答案。该书作者就是从四岁起就开始读《论语》、浸淫经典至今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她对于经典自有一番体味。看于丹如何解读经典,或许能给浮躁的现代人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上开讲7集《论语》、10集《庄子》,一举成名天下知。“学术明星”、“学术超女”、“女易中天”等众多普通女学者难以企及的桂冠一齐加冕。2007年国庆长假,央视3套《文化访谈录》推出《于丹·游园惊梦》。于丹从梦幻、深情、悲壮、苍凉、诙谐、灵异、风雅等7个方面阐述了昆曲之美。这档节目在黄金周期间播出,收视率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4.
于丹在百家讲坛说《论语》,以惊人速度成为文化明星。那些排着长队购买《于丹<论语>心得》的读者,跟很多年前排着长队购买文学史上最晦涩作品《尤利西斯》的读者,何其相似。这种轰动效应,一方面要归功于电视这部万能机器——有关《论语》和孔子的著作,我们的书店里  相似文献   

5.
书屋     
《中华遗产》2007,(4):150-150
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2月版定价:20元本书是于丹教授继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论语》心得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新作。全书分庄子何其人、境界有大小、感悟与超越、认识你自己、总有路可走、坚持与顺应、本性与悟性、心态与状态、大道与自然、谈笑论生死等十讲。  相似文献   

6.
借着于丹新书《于丹<论语>心得》的热销,《中华遗产》2007年第一期发表了于丹撰写的《道不远人——今天如何读经典》一文,在读者中引起很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开始渐渐复兴并热起来。先秦元典的高贵品质造就国学热,国学热带动"于丹热"。于丹用现代视角解读《论语》、《庄子》、昆曲等,使国学经典经世致用,开创了"经典解读"的新风。于丹善于通过讲述先秦元典中和古今中外的趣味小故事,揭示人生大道理,语言有质感,文笔活泼优美。同时,善借强势媒体资源,寻求图书的社会影响力和营销捷径,以温情动人的平民立场和传播亲和力,也促进了于丹"国学经典心得"系列的热销。  相似文献   

8.
郭祥贵  杨和为 《沧桑》2013,(5):92-94,101
《论语》一书属语录体,因语境记录的不完整,对《论语》中一些章句的理解就会产生误解。通过还原语境,从《论语》中找出线索进行互文性阐释。用这种方法对“吾道一以贯之”进行阐释,“吾道”即“修身治国之道”,“一以贯之’僦是以“仁”贯之。  相似文献   

9.
蒯乐昊  曾年 《华夏地理》2007,(7):76-101
往年要到9月孔子诞辰日前后才热闹异常的曲阜,今年4月下旬就先热闹了一把。“今天站在杏坛,我心里很忐忑,但又很坦然,因为天在我的头顶,地在我的脚下,圣人在我身后。”4月20日晚,容纳三千人的曲阜杏坛剧场座无虚席,在这里举行的“于丹教授孔子故里再谈《论语》暨《杏坛圣梦》2007首演式”上,于丹的开场白一半是自谦,一半似乎是在回应网络上说她“圣人故里班门弄斧”的批评。而在一个小时的演讲期问,一尊巨大的孔子雕像,就笑眯眯地立在她的身后。 孔子以及他的学说从汉代开始就为政府所用了,不过那时是用他“教化”百姓,维护王朝的统治,现在则是用他来促动旅游帮助赚钱。作为曲阜市“于丹教授孔子故里再谈《论语》心得暨2007曲阜春季旅游推介会”的主宾,于丹头天晚上在杏坛剧场谈论《论语》,第二天在阙里宾舍为曲阜市如何利用孔子带动旅游业赚钱出谋划策。靠解读儒家宗师孔子而名利双收的这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借箸代筹的姿态似乎更接近先秦的纵横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书屋     
《中华遗产》2007,(12):152-152
于丹·游园惊梦于丹著中华书局2007年11月版定价:30元这是于丹教授继开讲《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之后的又一心得式力作。这回解读的对象是昆曲,围绕昆曲之美,共分七讲,白先勇说"从‘梦幻’开始,最后归结到‘风雅’,把昆曲美妙传神音艺俱佳的风貌描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1.
罗泽堂 《神州》2011,(4X):215-217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新形式下班主任管理的惟一出路也是最佳出路。笔者企图从中《论语》攫取教育思想及大量论据,结合现实具体阐述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必要性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明代《论语》诠释,上承宋元之余续,下启有清一代之端倪,具有自身的时代特色.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论语》进行了各具特色的阐释、利用和发挥,建构了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同时他们对《论语》的阐述、利用、发挥,又促进了《论语》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兴盛.后世学者对这一时期《论语》注本的研究,既有宏观的通史类、断代史类著作,也有微观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出土简帛文献,《论语》中的“即戎”当为“節戎”;根据《论语》的一贯思想和“教”、“以”的用法,《论语》中“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当为“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相似文献   

14.
刘洁 《丝绸之路》2013,(16):43-44
孔子被尊称为"圣人",其道德修养为后世所称赞。《论语》较详细地反映了孔子的修身之道,既包含人际交往中的处世哲学,也涵盖个人自我修身的内容与方法。修身之道是孔子核心思想"仁"的具体表现,也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书与人     
《中国思想之渊源》牟复礼的名字取自《论语》中的"克己复礼",他曾主持编写《剑桥中国明代史》。本书涉及儒、道、墨、法、名诸家思想和代表人物。"孔子一直尝试着用最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他的想法,他或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觉的、有体  相似文献   

16.
何晓慧 《神州》2014,(15):11-11
孔子十分重视交友,其交友思想在《论语》中得以集中体现,其对交友的原则及相处之道分别做了阐述,深入浅出,对当今社会人们的交友具有指导作用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南宋著名学者洪兴祖著有《论语说》一书,朱熹称"其说多可采",并在《四书集注》中多有采用,惜其书早佚,今已难窥其堂奥。1997年笔者曾同友人一起辑得洪氏《论语说》佚文20余条,刊于《文献》季刊。近年来,笔者又陆续新辑得洪氏《论语说》佚文50余条,并略加疏证之。凡原《洪兴祖论语说辑佚》中之阙漏者,亦一并订补之。  相似文献   

18.
伴随《论语》在儒家经典的地位的上升,以目录学为观察视角探析《论语》在众多的目录著作中由最初的"经之附庸",逐步发展为一个固定类目,梳理《论语》类目在目录著作中的分合衍化,在经过了先秦两汉、魏晋至隋、唐宋、明清四个阶段后,由《论语》类目发展为"四书"类目的脉络。  相似文献   

19.
《论语笔解》成书时的卷数不是2卷,是10卷;成书时间不是北宋之末,而是北宋中期之前;成书方式不是后人得韩愈、李翱稿本而别录之,而是韩愈、李翱讨论论语之后,李翱据记忆而撰写。四库馆臣为《论语笔解》作《提要》时,在这几个问题上的说法均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正道,在汉语中有两种意思:其一为道理、法度、准绳、规律之意。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此为道的哲学意义。其二为道路、路径、方向之意。孔子有"道听而途说"(《论语·阳货》)之语。《说文》释:"道,所行道也。"此为道的一般意义。本刊作为一本以中国历史为主要内容的杂志,之所以设"问道坊",在于开设一个专门探究中国历史发展规律,追寻中国革命的正确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