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封建城市问题,直接关系着封建社会的命运和前途。中国与西欧的封建城市。尽管有许多共同点,但也有很多不同点。本文从起源、主权、内涵、组织、作用和使命等几个方面,把中国和西欧的封建城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封建城市问题,直接关系着封建社会的命运和前途。中国与西欧的封建城市。尽管有许多共同点,但也有很多不同点。本文从起源、主权、内涵、组织、作用和使命等几个方面,把中国和西欧的封建城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晓岷 《世界历史》2001,(2):118-118
由湖南师范大学刘景华教授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2 0 0 0年出版的《西欧中世纪城市新论》一书分上、下两篇 ,共 9章 2 9节。上篇以“城市与西欧社会经济发展全局之关系研究”为题 ,把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结合起来 ,全方位地探讨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城市在社会经济中的定位和变化 ,城市自身的危机和转型等。作者通过对城市与乡村主要是周围农村的关系的研究 ,得出结论 :城市必须依靠农村经济的支持 ,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 ;但城市必须尽快摆脱封建农村的束缚 ,才能走向独立与繁荣。作者还指出 ,自 1 5世纪起城市人口、…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城市的封建性质,尤其是城市的封建行会制度,使西欧城市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受到种种妨碍。而在封建关系已发生深刻变化的西欧广大乡村地区,则有着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为生产的充分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自由成长提供了广阔场所。在十五、十六世纪,城市劳动者和城市资本向农村的转移,几乎成为西欧各国普遍发生的历史现象。本文仅就英国在这一时期的这一转移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公元11世纪后城市的兴起,为西欧封建社会注入了充满生机的活力,孕育了更新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力量,最终导致西欧发生了深刻变化。完全可以说,这是西欧封建社会与同时代的中国和东方相比较所具有的一个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不同点。那么,是一股什么动力促使和推动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呢? 这是一个古老的论题,但却长久不衰地吸引着历史学家们的兴趣。国内外史学界今天主要有两种解释。流行于西方的商业起源论,描述了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某些客观过程,但却忽视了社会生产力尤其是手工业的发展,没有能够说明中小城镇广泛兴起的原因。而且,此论  相似文献   

6.
黄春高 《世界历史》2007,79(6):47-59
封建主义范式的主流叙事,强调封臣一封土两大基石对中古西欧封建国家的主导作用。“封建主义的悖论”则以另类的叙事,揭示封建国家诸多准封建或者非封建的特征。悖论现象反映了西方封建主义范式的理论危机。  相似文献   

7.
中世纪西欧城市与私人财产权利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世纪西欧城市人的私人财产权利在城市早期受封建领主的各种侵犯和制约。私人财产权利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内容,一是财产的不可侵犯性的发展,即城市摆脱了外在的对财产的封建性侵扰,并建立了抵制这种侵扰的机制;二是不自由人对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的获得以及对城市土地的权利向市民私人所有权的趋近。这一切,都以城市在政治上不同程度的独立为前提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50年所有制结构的变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997年召开的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下来。这意味着,这种所有制结构不只是一般的方针政策,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具有稳定性、长期性的制度安排。这是科学总结建国50年来尤其是近20年所有制改革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晶。50年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经历了一个由多元到一元又到多元的否定之否定的变化过程。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和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旧中国是一个经济极端落后的国家。经济命脉和主要生产资料掌握在外国资本、封建地主和…  相似文献   

9.
中西中古社会赋税结构演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中西中古社会赋税结构演变的历程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第一阶段,双方都以农业税为主体;第二阶段,中西开始分途,中国沿第一阶段的路径向前发展,西欧则转以工商税作为财政基础。第三阶段,中国赋税结构的演变再一次证明了农业税无可争议的地位。西欧则进一步提高了工商税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总之,中西赋税结构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袁媛  伍彬  古叶恒 《人文地理》2015,30(1):70-77
中国城市社会经济转型与重构背景下,城市贫困空间特征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以西部城市重庆为例,探讨贫困空间的分布、演变和影响因素,并兼论与东部城市的异同。研究显示,在重庆市层面,贫困空间分布差异扩大,都市区得到较大程度改善,渝东北偏远县城则逐渐恶化。在都市区层面,贫困空间分布非均衡性较强,与老城区、工业及其配套居住区耦合。这种特征受到"体制"和"市场"因素的系统作用,体制因素是历史空间继承、早期住房政策与分配制度、城市规划对保障住房的布局引导;市场因素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房地产开发和内城选择性更新等。根据西部城市的贫困特征,反贫困政策应该重点促进都市区局部地区和偏远辖县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西封建君主制中的"法治"与"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封建政治史上都存在着限制君权的传统。西欧盛行的是由日尔曼法、神法与封建法融合而成的“王在法下“的“法治“传统,在中国则表现为儒学的君主受制于“天“、“礼“的政治传统,但这类传统多流于理论或理想的层面。在中西君主制中,“谏议“虽有规范君权的效应,但最终并不能束缚君权,而君主以加冕誓词或“罪己诏“所作的政治承诺也是如此。从君权的实际运作来看,中西封建君主制都带有基本的“人治“特征。  相似文献   

12.
公元5世纪至15世纪末叶,历经千余年的西欧诸国,与同时期的东方诸国社会的发展水平相对比,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状况上都明显地落后于东方文明古国。但到中古后期,西欧诸国的社会发展却逐步超越东方诸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异的情况呢?中国史学家虽也多次论述,可是对西欧的国情阐明得很不够.本文就此问题作以概述.第一,西方新城市的兴起、昌盛和工商业的发展趋向有明显的不同,从而引起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也有差异.西欧封建国家的形成是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和日耳曼落后的原始社会瓦解的基础上确立下来的.但是西欧城市的兴盛是在两个基地上发展起来,一是罗马的旧城市,二是从11世纪兴起的新  相似文献   

13.
中古西欧的封建庄园,是封建经济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由于其生产力低下条件,生产规模小容易受地理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通过分析庄园的形成条件、生产组织形式、地租形态、政治统治权利等,可知封建庄园是在封建大地产的基础上,以占有一定数量的依附劳动者为前提而产生的,是在生产力落后,商品货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形成的,从当时的历史情况来看,它的产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清代乾嘉道时期,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封建的经济、政治、文化在这个时期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只着重从所有制结构、生产结构、交换结构和分配、消费结构几个方面分析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和具有哪些特点。  相似文献   

15.
论中世纪西欧封建主义的政治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计秋枫 《史学月刊》2001,9(4):69-74
西欧封建主义的政治结构随着中世纪中期封建主领地的世袭化进程而确立起来。其主要特征是封建权利对公共权利的最大限度的排斥,领主和附庸间的私人契约取代了国家的公共法律,公共权利沦为私下义务。由于领主一附庸间纵向阶梯型网络的破毁,西欧封建国家的领土界限极为模糊,各国君主不仅对内无法实行统一的管理,对外也不能以主权的身份进行平等的交往。因此,在封建主义政治结构之下,中世纪西欧便不存在任何完整意义上的“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6.
论地主经济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试图探讨世界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一些特征。这么做的前提,就是我认为世界的历史虽然千差万别,但在大致相同的经济条件下,有其大致相同的发展规律。本文使用的资料主要是中国和西欧(尤其是英国)的封建时代的,有其局限性,请读者留意。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封建化过程是在深受中国唐朝封建制度的影响下完成的。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土地国有制度脆弱,封建化之后的日本在并未与西欧建立任何联系的前提下,却形成了与西欧十分相似的封建社会模式。其中,庄园制的产生最能反映日本封建化过程的这一特征。具体表现为:一、剥削方式在落后的生产力的作用下由实物地租向劳役地租的回归;二、土地国有制在私有传统和庞大官僚队伍的鲸吞下向土地私有制转化。中国唐朝先进的封建因素与日本本土落后的前封建因素相互接触、融合,最后产生了日本的封建庄园制。  相似文献   

18.
中世纪早期的西欧封建制度大部分最后形成于9至11世纪中叶。在这个时期,其主要特征是日耳曼的广大自由农民阶层被农奴化,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庄园之形成;自然经济占着绝对优势;大土地占有制和小农土地使用制之结合;劳动者没有和生产资料分离,而是和生产资料有机的联系着;超经济的强制,即大小封建主强制农奴向他们缴纳部分代役租和毫无代价的被强迫在地主土地上付出繁重  相似文献   

19.
在"封建"名实问题讨论中对"封建"概念的不同理解,说到底是承不承认马克思所说的封建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形态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例如,有人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视西欧封建制为特例",氏族社会一奴隶社会一封建社会一资本主义社会的演进模式只适用于西欧.列宁把"封建"拓展到其他地区和其他类型,是"泛封建论"的始作俑者.把秦以后的中国定为封建社会,就是"泛封建论"在中国历史上的贯彻;它既不符合封建的古义和西义,亦与马克思的封建社会原论相悖.我曾经撰文提出不同意见.现在,趁<史学月刊>组织笔谈的机会重申我的一些看法,并作若干补充.  相似文献   

20.
关于劳役地租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一般认为西欧封建社会的地租形态以劳役地租为典型,而中国则以实物地租为典型,双方存在着明显差别。我想考察一下,这样的差别是否确实存在,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具有什么意义等。 要回答这些问题决非易事,我的初步考察也没有得出什么值得重视的结论。但仍想把一些想法作为问题提出来,以期引起更多的同志注意,来探索封建经济运动的奥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