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黄启量 《铁军》2022,(7):19-21
<正>自1937年10月新四军成立至1947年1月新四军番号撤销,新四军军部驻地多次迁移,多达数十处,跨越5个省的20多个市(县)地区。军部暂驻湖北武汉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于9月28日发出通报,宣布“任命叶挺为新编第四军军长”。10月12日,国民政府正式颁布改编南方8省的红军游击队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的命令。10月23日,叶挺赴延安面谈,他从南京出发,经武汉、西安,于11月3日到达延安。他的到来受到了中共中央领导人的热烈欢迎与接待,毛泽东亲自在门外等候。9日,叶挺离开延安于13日回到武汉。当天,他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军部暂驻武汉,  相似文献   

2.
<正>1941年1月6日下午,正在按照国民党当局要求北移的新四军军部9000余人,在茂林一带遭到近10倍于己的国民党军围攻,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1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表命令和谈话,倒打一耙,反诬新四军为"叛军",宣布"撤销"其番号,长期在国民党顽固派和日伪军的夹缝中坚持抗战的新四军,遭遇了成军以来的最大挫折。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中央同国民党顽固派针锋相对,重建新四军军部,宣示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宁折不弯的  相似文献   

3.
徐红 《铁军》2024,(3):25-26
<正>当年党报铿锵语,世代长闻油墨香“。毋忘在莒”,是《新华日报》1942年7月7日为纪念“七七卢沟桥事变”5周年,以两个整版篇幅出版特刊所采用的醒目标题。《毋忘在莒》之本意出自鲍叔牙劝戒齐桓公毋忘在莒避难往事的典故。《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正式创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活跃于抗战大后方的舆论先锋。1937年10月宣布成立的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战斗在华中敌后战场的抗战先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前期,《新华日报》和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和敌后战场一“文”一“武”两支同时存在的重要队伍。  相似文献   

4.
1941年1月6日,国民党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并取消了新四军番号。中共中央针锋相对,于1941年1月20日,发布了军委命令,除严历谴责国民党悍然袭击在抗日前线的新四军军部,破坏团结抗日的罪行外,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5日后,刘少奇、陈毅在盐城重建了新四军军部,继续与日伪进行斗争。新四军地处华中敌后,东临大海,西屏武当,南迄浙赣,北至陇海,面积约3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6000余万,是盛产粮、棉、鱼、盐的战略要地。日寇对这些重要物质早就垂涎三尺,一方面进行“扫荡”,强抢豪夺;另一方面用经济手段开设了各种洋行,用日本军用票、伪币及用伪币换来的法币,强购他们所需物质。  相似文献   

5.
1941年1月13日《芝加哥日报》远东特派记者史蒂尔对美发电,报道国民党军队进攻新四军的真相。1月14日《生活》杂志拟于“七七”出版中国抗战四周年纪念特刊,派摄影记者马顿斯夫妇到渝,拍摄有关镜头。3月1日离渝。  相似文献   

6.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华中地区的新四军立即向徐州附近的日、伪军发出命令,敦促日、伪军立即向新四军缴械投降。但是蒋介石抢先了一步,委任驻徐州的伪淮海省长兼保安司令郝鹏举为六路军总司令,所部编成四个师,两万余人,阻止新四军接收失地。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新四军成立70周年,由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主办、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协办的“铁的新四军大型图片暨书画展”,17日上午在南京江苏省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分“光辉历程”、“铁军精神”、“传承发展”三大部分,以800多幅珍贵的图片资料,第一次全景式地、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与河南省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联合召开的“新四军历史事件研究学术讨论会”4月17日至19日在洛阳市举行。来自全国9个省市的学者及新四军老战士80余人出席了会义。会议共收到论文44篇。会议对新四军历史的一些重大事件,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9.
张秀玉 《江淮文史》2011,(1):114-122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之时,叶挺是新四军军长,但他成为新四军真正的军事首领,是在1月8日晚项英从大部队离开后.随后,叶挺指挥了惨烈的突围战.1月14日,突围失败,叶挺被俘.  相似文献   

10.
1941年1月11日,在国民党突然发动皖南事变期间,毛泽东致电新四军军政领导人叶挺(字希夷)、饶漱石:“希夷、小姚的领导是完全正确的,望全党全军服从叶、姚指挥,执行北移任务。”在此,饶被毛泽东昵称为“小姚”。  相似文献   

11.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宣布新四军为“叛军”,一方面调集30万大军附百余辆坦克在飞机的掩护下分四个“清剿区”向我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大举进攻;一方面又与日寇伪军秘密勾结,在策动其向我淮北根据地疯狂“扫荡”的同时,指使土顽和封建道会门势力在我后方进行武装暴乱。在这急剧恶化的局势下,坚持战斗在津浦铁路以西地区的彭雪枫将军所率领的新四军四师,不得不暂时放弃豫、皖、苏边界地带,遵奉军部命令,向皖东北地区转移。彭雪枫师长指挥四师主力部队,在敌人大兵压境,我军粮少弹缺的情况下,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12.
1940年秋冬,在判断蒋介石有无联合日本夹击八路军的阴谋的问题上,毛泽东与莫斯科之间发生意见分歧。几经往复,毛泽东最终放弃了先发制人,集中15万精兵进入甘肃与河南,打破日蒋夹击的军事行动计划。紧接着,皖南事变发生,新四军总部近万人大部分牺牲,部分被俘,蒋介石公开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了新四军的番号。毛泽东再度提出政治上和军事上同时采取攻势的策略,并多次告诫莫斯科不要再向蒋介石国民党提供援助,双方为此又一次发生重要意见分歧。面对这种情况,毛泽东不能不考虑根本改变中共与共产国际之间的关系。这既是中国革…  相似文献   

13.
徐永坤 《铁军》2023,(12):5-8
<正>一位百岁新四军老战士对我们说:“今年12月26日,毛主席整整130岁了,你们得好好宣传宣传他老人家。”话音未落,他就动情地讲起了关于毛泽东与新四军的故事。末了,老人揉揉泪花闪闪的眼窝,一字一顿:“没有毛主席,哪有新四军?没有毛主席,何来新中国?”  相似文献   

14.
郭家宁 《纵横》2011,(5):21-23
1943年1月10日,新四军军部由苏北盐阜区转移到盱眙黄花塘。从此,这个小村庄便载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史册。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小村庄曾一度受到冷落。近20多年来,这里的“禁区”已经打开,人们才开始认识它的“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15.
1942年1月13日,中共中央电告中原局:“中央决定少奇同志回延安参加七次大会。少奇同志来时,由饶漱石同志代理中原局书记并代理新四军政委”。3月4日,刘少奇在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作总结报告最后说:“……中央有电报来,调我回延安,……跟同志们工作很久,这次会议上总结了工  相似文献   

16.
房列曙 《百年潮》2024,(1):5-13
<正>毛泽东是新四军的主要缔造者、新四军发展华中的战略设计师。新四军发展华中战略方针的部署及实现,为新四军选准了战略基点,使新四军发展为“华中人民的长城”、更好地发挥华中敌后抗战的中流砥柱的作用。毛泽东是新四军的主要缔造者全民族抗战爆发后,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心腹地区。蒋介石急欲调动红军开赴前线,因而在国共谈判中开始表现出较多团结合作的愿望。8月22日,  相似文献   

17.
郑琳春 《江淮文史》2021,(2):121-129
皖南事变是抗战时期国共关系问题上的一个严重事件,是国民党顽固派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顶点.皖南事变后,1941年1月26日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根据蒋介石的旨意,组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训练总队,“整编”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干部和战士.由于被俘人员众多,经过甄别被编为军官大队、军士大队和2个士兵大队.新四军军长叶挺...  相似文献   

18.
1939年1月下旬,为打破日军的分割、封锁和“扫荡”计划,时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的粟裕采取“敌进我进”的战术,向芜湖日军机场外围据点官陡门发起突袭,仅用8分钟就消灭敌人,取得了战斗胜利。这场战斗是新四军成立后首次长途奔袭作战,其出兵之奇、行动之快、用时之短,堪称突袭战的经典范例。新四军挺进江南敌后打出了威风,一时间人人都在传诵“粟司令”打仗神出鬼没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1993年5月9日至12日。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与中共淮阴市委、中共盱眙县委,在淮阴市联合召开“纪念新四军军部移驻黄花塘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江渭清等新四军老战士和来自福建、浙江、湖北、河南、安徽、江苏、上海、北京等省市的研究工作者共6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22篇。  相似文献   

20.
1941年1月15日,即在皖南事变大规模战斗结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在尚未与皖南被围、突围人员取得任何联系,对新四军皖南部队伤亡、被俘情况尚不清楚的情况下,匆匆发出了一个关于项(英)袁(国平)错误的决定。认为“此次失败,乃项、袁一贯机会主义领导的结果”,并加以“不服从中央”、“阳奉阴违”、“自寻绝路”等罪名,而且与叛徒张国焘相提并论。从此,项、袁的革命业绩,包括他们对创建和发展新四军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被一笔抹煞。但这个决定并不是最后的决定,因为这个文件的最后一条写道:“将项、袁错误提交党的七次代表大会讨论议处。”可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