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隋唐洛阳城实行了严格的里坊制,普通百姓的居住区被限定在里坊内。里坊基本呈方形,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设有坊门,坊门严格按照律法定时启闭。以隋唐洛阳里坊门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为基础,结合文献、壁画、碑刻等材料对坊门的记载,以及唐代建筑研究成果,可以推测隋唐洛阳城里坊门有单层式与城楼式两种样式,坊门屋顶采用级别较低的悬山顶。  相似文献   

2.
黄敏 《四川文物》2020,(2):71-76
东魏北齐邺京里坊的设置沿袭北魏洛阳里坊制度,文献记载往往以里或乡里形式称谓居住地。然而有4方东魏北齐时期墓志,志文记载墓主的居宅异于常例,为某行某里,或某行某坊。通过对墓志时代及墓主身份等因素的综合研判,并结合史书记载,可知东魏初至北齐末,某行某里(坊)是邺京里坊称谓的一种常用格式。"行"的称谓源自邺京行经尉制度,行名与里(坊)名的连用,是基于城市治安管理角度所产生的隶属关系的呈现,在名称上反映了某行区域内里的管辖情况。且行名与里名存在一定关联,将行名与里名对照,可知邺京部分行名与里名相同。  相似文献   

3.
都城空间区划制度与对都城内主要城市景观的称谓密切相关,在中国古代,最基本的都城空间区划制度有里制和坊制两种,因此主要城市景观的名称也就为里或坊。就北朝隋唐时期而言,首都居住区里、坊的称谓之间并非一开始就是官称与俗称的关系。在北魏洛阳,空间区划制度是里制,坊实际为落实治安管理的一种手段。在坊建好后,被围墙围绕的封闭区域也开始可以称为“坊”,此后,坊、里在指代空间位置时就可以等同了。不过,北魏洛阳涉及治安事务时才用坊表示居住空间,因此墓志所见城中居住区都为某某里。隋文帝正式在都城实行坊制,确立了坊在指代居住空间时的官方地位,由此才形成了坊、里官称和俗称的关系,但里代指居住区的用法并未改变,唐代坊、里的混用实源于此。  相似文献   

4.
张霖 《丝绸之路》2012,(24):37-38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记述北魏洛阳佛教寺院布局及其形制的作品,同时也记载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事实。该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魏时期的社会风貌。本文从北魏时期的经济状况、里坊形制、饮食等方面窥视当时的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5.
史国强 《文献》2007,(3):16
杨鸿年《隋唐两京坊里谱》论及"归德坊"时说:"长安、洛阳均有归德坊,因坊名相同,故易致误.录以俟博考."①但据《唐两京城坊考》(以下简称《城坊考》)②,两京坊名相同者有安业、崇业、道德、道政、敦化、归义、通济、延福、修行诸坊,但无归德坊.杨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洛阳缔造过无数的传奇,特别是夏、商、周以降,先后十三个朝代于此建都,以洛阳为中心形成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洛阳博物馆新馆的建设用地位于洛阳新区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北侧,地幅广阔,周边即是隋唐洛阳城里坊区的遗址。受到大遗址保护规划的要求,建筑限高15米。高度制约加上巨大的面积需求,决定了建筑的扁平体量,建筑的第五立面成为需要突出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 元《河南志》是研究隋唐东都洛阳城阙坊市设置最为系统的资料,向为人们所重视。其卷三叙隋城阙古迹,载宫城景运门内道右有“命妇朝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品质的追求,大遗址的价值日益显现。隋唐洛阳城遗址是洛阳五大都城遗址之一,被列入国家“十一五”以来的大遗址专项规划名单。“两坊一街”遗址是隋唐洛阳城大遗址的一部分。其保护展示工程以保护遗址本体、展现遗址格局和凸显历史文化为重点,同时兼具城市公园休憩、体验、娱乐、观赏等基本功能。本文以遗址保护展示为主线,以景观设计为辅,以遗址公园为载体,以城市规划为归处,就“两坊一街”规划前后概貌、遗址保护政策、规划原则、设计理念等方面做了阐述。“两坊一街”保护展示工程不仅具有保护城市遗产,而且还具有营造城市休憩空间,打造城市生态绿肺,宣传城市历史文化等意义。以洛阳大遗址保护为契机,将“两坊一街”努力打造为兼具遗址保护、生态休闲、体验观光等功能的遗址文旅公园。  相似文献   

9.
清人徐松的《唐两京城坊考》是我们今天研究隋唐两京的重要参考资料。它考察了唐代长安、洛阳的宫城、皇城以及居民坊区的位置、坊区居民的分布 ,资料丰富 ,内容详实。然而 ,从徐松编著此书 (清嘉庆年间 )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了 ,在这期间 ,先后有许多人对此书又加以增补和考订 ,著名的有清人程鸿诏的《唐两京城坊考校补记》,今人阎文儒的《唐两京城坊考补》,辛德勇的《隋唐两京丛考》以及西北大学李健超的《增订唐两京城坊考》。尤其是《增订唐两京城坊考》,利用隋唐两京碑志资料 ,增补考订 ,几乎使原书内容增加一倍。近年来 ,随着考古挖掘…  相似文献   

10.
卢亚辉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3):22-33+147-148
唐开国元从功臣及其后裔的洛阳宅邸,呈现相对集中分布的趋势,即漕渠以北的洛北里坊区、以洛阳南市为中心的里坊区、以定鼎门大街北部为中心的里坊区。基于军事、政治、防洪的要求和隋代以来洛阳营建的影响,洛北里坊区是开国元从功臣首先选择的区域。因唐太宗对洛阳地区的经营,居住在洛北里坊区的元从功臣,多与其有密切联系。王朝稳定之后,以定鼎门大街北部为中心的里坊区,因进入皇城宫城之便利,遂成为高层文武官员优先选择的区域。而洛北里坊安置开国元从功臣的传统一旦形成,在玄宗时代的唐元功臣身上再次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1.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及近郊,南望龙门,北依邙山,东逾湟水,西至涧河,洛水横贯其间。隋唐洛阳城遗址是中国隋唐两代的东都城遗址。1954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隋唐洛阳城进行勘查;1959年,调查了宫城、皇城及周围诸小城的平面布局,确定了一些门址的位置,并发掘了皇城南墙的右掖门;1960—1965年,考古工作者继续调查了街道、里坊及市场的位置,同时发掘了宫城。  相似文献   

12.
清嘉庆年间徐松的《唐两京城坊考》,是一部研究隋唐时期长安、洛阳的宫殿遗址、建筑布局、城坊制度等方面的重要作。徐松《唐两京城坊考》的东都部分主要依据是从《永乐大典》中纂辑的《河南志》及其图。正如《唐两京城坊考》序中所说,“己巳之岁,奉诏纂辑唐,于《永乐大典》中得《河南志图》证以《玉海》所引,《禁扁》所载,灼是次道旧帙。其源亦出于韦述《两京记》而加详焉。”  相似文献   

13.
隋唐东都西苑遗址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辉 《四川文物》2004,(6):41-46
西苑是隋唐王朝在东都洛阳营建的皇家禁苑,它是隋唐洛阳故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苑的建设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西苑在今洛阳市的西部保存有故址,是一个由众多遗址组成的遗址群落,目前这个遗址群有一些重要的考古发现。根据献记载结合洛阳西部的地理环境,我们可以对唐代西苑的范围进行具体的分析、判定。  相似文献   

14.
2000年,洛阳的考古工作在市区洛河南北两岸,发掘出唐宋时期洛河石堰与桥墩。石堰延绵达数公里;桥墩下垫枕木,上铺方石,联以腰铁。这便是多种献记载、久享盛名的唐代东都天津桥遗址,东都天津桥初创于隋,为木船浮桥。唐改为石柱桥,是东都城内连接洛河南北即联通里坊与皇城的第一大桥,是由洛阳经南路西行长安的必由津梁。  相似文献   

15.
现存北京市朝阳区文物管理所的唐牛氏墓志为研究历史上北京城的发展与变迁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证据。据史料记载,唐代幽州城共有26个里坊,其郭下的蓟县共有22个乡。牛氏墓志志文中提及的牛氏去世前的私第"幽都宁台里"为确定唐代幽州城的26个坊里名称增添了最后一块拼图零片,而其葬地蓟县"忠信"乡则为研究唐幽州城郭下蓟县管辖的22个乡增添了一个新的乡属名称。  相似文献   

16.
霍宏伟 《考古》2012,(8):80-88,1
1996、1997年,在洛阳老城西大街东段发掘出隋唐洛阳城东城宣仁门的南门道遗址。此处门址的发现,为进一步确定隋唐洛阳城东城第二条横街宣仁门街、外郭城上东门街的位置提供了重要坐标点。结合考古资料及相关文献记载,可以考证出现今洛阳老城十字街与隋唐洛阳城宣仁门街、上东门街、徽安门街的叠压关系。  相似文献   

17.
河南洛阳市隋唐东都外郭城五座窑址的发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隋唐洛阳外郭城东北里坊区内发掘了5座烧窑遗址,出土有长方形砖、板瓦、筒瓦等建筑材料,以及瓷器、釉陶器及陶器等生活用具。根据烧窑的形制结构及出土遗物,再结合与临近地区窑址的比较,推断该窑址应属于隋唐时期的官营烧窑作坊遗址。  相似文献   

18.
赵润雨 《东南文化》2023,(2):100-115
受中国“中世纪都城”形制影响,新罗国从6世纪中叶开始对其都城“王京”进行了一系列改造,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在王京内实施了里坊制度。除文献记录中与王京里坊有关的史料外,近年来韩国庆州地区考古发掘工作也确认了多处统一新罗时期前后的王京里坊遗址,取得了较为重要的成果。尽管如此,在新罗王京里坊的内部结构、数量及规模问题上,学界仍存有争议。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文献史料的梳理,可知既有研究成果中新罗王京一里坊140米见方、内部没有十字街道等观点存在问题。结合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可以对新罗王京里坊的规模、内部结构等问题提出新的看法,即新罗王京的一个里坊普遍以280米见方,其内部结构与隋唐长安城、洛阳城的里坊一致。  相似文献   

19.
河南南阳市辛店熊营汉画像石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隋唐洛阳外郭城东北里坊区内发掘了5座烧窑遗址,出土有长方形砖、板瓦、筒瓦等建筑材料,以及瓷器、釉陶器及陶器等生活用具。根据烧窑的形制结构及出土遗物,再结合与临近地区窑址的比较,推断该窑址应属于隋唐时期的官营烧窑作坊遗址。  相似文献   

20.
王勇 《文博》2005,(5):84-88
(上楼《文博》第3期)6.赵智偘宅:《隋唐两京坊里谱》引陆心源《唐文续拾》卷一四《游击将军赵智榀墓志》:夫人宗氏,以长安二年七月二十九日,终于延康坊私第。7.张良娣宅:《隋唐两京坊里谱》引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