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晚清外聘人才的奖赏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外聘人才的奖赏制度向中银近代中国第一个明确提出要聘用西洋技术人才的思想家是魏源。此后,经过近20年的争论,洋务派终于把它提上了实践的日程。咸丰十年,奕等人的聘用洋匠在上海教习制造枪炮的主张为咸丰帝所接受,标志着晚清外聘人才战略被正式确定下来。为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对晚清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洋海军的创建、编制、特点及素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述评,四洋海军的编制、特点及素质尚未见有人专文论及。文中提供了一些新史料,如福建、南洋海军的编制史料。提出了晚清创建海军的具体时间,并认为晚清海军代表清朝军队的最高水平。将北洋海军发展受限及南洋、福建、广东三支海军不能成军的主要原因,归结到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社会根本问题上,并对李鸿章单纯的战略防御加以评论。  相似文献   

4.
晚清时期,各列强对中国的人才引进工作进行了多方干预。本文试就这一现象作些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依据一些“一史馆”及“省档案馆”新发现的档案,对清陵寝员役制度作了剖析,并从员役数量的多寡、官员级别的差异及守陵人在不同时期的待遇等变化中,阐述了清陵寝员役制度的实质。  相似文献   

6.
官修历史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财富,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基础的封建君主制国家里,它被当作特殊的国家制度确定下来。对官修历史发展脉络的特别关注,产生于晚清时期。一般认为,当时发展到顶峰的史馆修史制度,此后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历史学科。而事实证明,在晚清时期,官方修史仍然起着重要的影响,不过,它的面貌发生了变化,其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现代性上。  相似文献   

7.
晚清时期,新疆地区正处于社会变革的急速动荡时期。由于沙俄帝国和阿古柏匪徒侵入天山南北,战争连年不断,使新疆经济遭受到严重破坏,随之出现了严重的钱荒。新疆地方政府遂创办官钱局,发行纸币,此后一发而不可遏止,其发行机构越来越多,数量自然也越来越大。可是,在众多货币图录中却很少见有收录,新疆纸币仿佛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为使钱币爱好者了解这一时期新疆纸币之真面目,本文以笔者所见纸币实物(彩页3)为依据,作一初步研究并予简略介绍。错误难免,敬请业界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8.
晚清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述论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周秋光 《近代史研究》2000,141(3):134-192
中国红十字会的成立,是内因与外因互动、中西慈善化相互融合的结果。中国红十字会在清朝官方的重视和支持下,依靠一批热心慈善事业的中外善士,奉行一套完整、合理的运行机制,维持其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在晚清时期,中国红十字会以其所从事的各种慈善救护与赈济活动,发挥了重大的调节社会的作用。中国红十字会所开展的各种国际性交往,还促使清朝从封闭走向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9.
这一时期的教育创新,是以学习和吸收西方现代明成果为前提;以“中体西用”为宗旨;以兴办新式学堂、废科举、改革教育体制为标志,以抵御外辱、治国安邦为目的,向封建传统教育发起冲击,使传统教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特别是以京师大学堂为代表的一批高等学府的相继创建,不仅结束了中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历史,而且在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有着特殊而伟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晚清时期外籍人才引进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早期现代化事业的逐步开展,人才奇缺的现实决定了"借才异域"成为一种必然而又明智的选择.在引进外籍人才的过程中,清政府遵循引进有真实本领人才的指导原则;其引进人才的途径以中国驻外使馆的招募为中心;推行"重金聘请"的吸引人才政策;实施以合同为主的管理制度,既发挥其在推进中国现代化中的作用,同时又做到了权自我操.外籍雇员积极协助举办新式事业,培养掌握近代科技知识的人才,在中国早期现代化事业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引进人才过程中的教训也是深刻的:聘洋人为将,有损主权;误聘误用洋员,造成极大浪费;新式人才成长缓慢,未能实现以华员取代洋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罗布淖尔地区泛指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下游、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库鲁姆沙漠之间的夹缝地带,包括小罗布淖尔(今尉犁县治)至卡克里克(今若羌县治)绵延400余公里的辽阔地域。它的开发是左宗棠平定浩罕匪首阿古柏侵略势力之后开始的。 光绪五(1878)年,左宗棠派遣长沙黄长周驻喀喇沙尔主办善后事宜。黄长周即向左宗崇提出小罗布淖尔屯田,安置流散群众的建议。左宗崇批复道:“罗布淖尔……环  相似文献   

12.
(一) 石印术为十八世紀末叶,德人施納飞尔特所发明。到了十九世紀中叶,石印术成为美术印刷的重要工具,例如法国大画家杜米埃的諷刺画,当时就是用石版印刷的。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石印术传入亚洲,約1834年前后,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在巴达維亚(即今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最早使用石印印刷中文書笈;之后,中文石印本相繼在澳門、广州、上海等地出現。在清代人較早的記載中,曾經把石印法称为"吃墨石"(毛祥麟对山書屋墨余录卷十六)。光緒初年上海创办了点石斋,开始大量印刷石印出  相似文献   

13.
<正>清代晚期,常德交通畅达,商业繁荣,民间资本活跃。除常德官钱局发行钱票投入流通外,常德民间各大钱庄和商号也纷纷发行钱票,当时称之为花票,外埠则称之为常德花票。常德《新国书屋》珍藏有3张大清光绪年间常德商号发行的花票,除店号名称不同外,其设计模式基本相同。长约27厘米,宽约11厘米。上方两边成斜角,下方直角。纸呈土黄褐色,为极具韧性的藏经纸。票贴为石印,文字图案为铁红色。票贴四周印有人物故事图案,外围印有70余朵  相似文献   

14.
土地问题——核心是地权分配,是近代河南也是近代中国的一个基本问题,新中国成立前百十年间中原大地的社会变迁和历史风云,都与这个问题有着直接间接的联系。可是,由于资料散缺,已出的有关论著和地方志书对这个重要问题都缺乏正面论列,留待当今的史志工作者继续探索。为篇幅所限,本文仅就晚清时期(1840——1911年)河南地主阶级的土地占有状况试作蠡测,民国时期的变化另文讨论。  相似文献   

15.
《贵州文史丛刊》1988年第四期刊载一篇《清末民初贵州社会经济情报》的文章。文中给1907年路过贵阳云南布政使刘春霖加了个注释:“清末最后一名状元”。这显然是个小小的误会。晚清时期有两个颇有名气的刘春霖。一个是直隶肃宁人。据朱彭寿(光绪二十一年进士)所著《旧典备征》记载、直隶刘春霖于光绪甲辰年(公元1904年)考中状元。翌年,废除科举制。这个刘春霖遂成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名状元。另一个刘春霖是贵州安顺人。据民国《贵州通志·人物志》记载:“刘春霖,字润民,  相似文献   

16.
晚清时期待质人证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清时期待质人证问题表现为非法羁押手段长期存在,无限期羁押现象极其普遍,待质人证瘐毙数量极大等特点。导致待质人证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中央与地方相关政策严重脱节,政府权力体系设置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关立法及救济程序缺失等等。清末法制改革前后清政府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却并未能够合理有效地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海关洋税被视为经制外的新增税项,晚清政府开始有意将其纳入经制管理的轨道,但未能实行。在财权下移的背景下,洋税的“尽收尽解”使关税收支确数成为一个“未知领域”,中央不得其详。分成扣款促成外籍税务司全面介入中国关税的征收,在关权受损的同时,也使清廷得以“以税司之报告,核监督之账目”,基本解决了关税征收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按税课之盈绌,坐扣经费之多寡”的经费提取原则,在将海关经费纳入正式经费系列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关税分配过程中存在的“激励不兼容”状况。晚清政府的汲取政策,特别是清末的财政摊派,导致分成制的破坏。分成制的运作显示了晚清中央政府企图加强财政集权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教育博物馆在中国博物馆早期实践中占有数量上的明显优势。清末新政后,教育博物馆经由罗振玉等游历日本的士人宣传介绍,引起清政府要员和教育界的重视,并被写入"癸卯学制"相关章程,得到国家制度层面的提倡和推广。湖南、广东、天津等地率先创设了中国第一批教育博物馆,完成了教育博物馆从理念传入到实际开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20.
李文巍 《黑龙江史志》2013,(21):324-325
闽海关医员和福州教会医院是共荣共利、水乳交融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表现在医务工作、人员流动、资金支持三个方面。闽海关医员和福州教会医院的交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方医学在福州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