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鉴辑览》注《牂牁郡志》:“故且兰侯邑,今平越府平越县为汉故且兰侯邑。”平越之名始于明洪武初,历五百七十余年至一九五三年改为福泉县。《贵州通志》、《贵州古代史》均说明故且兰即平越(福泉)。  相似文献   

2.
一九一二年三月,唐继尧率滇军入黔,推翻了辛亥革命后建立的贵州军政府,是民国初年西南政局中的大变故,引起了全国舆论界的关注。从此滇军入黔便成为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至今仍能引起史学工作者的兴趣。我们认为,要真正了解这一事件的真相,必须弄清如下几个问题:(一)滇军入黔是偶然的历史误会还是早有预谋?(二)滇军假道黔境“北伐”是真意还是别有企图?(三)云南军政府干预黔政、颠覆贵州军政府的真实动机何在?(四)唐  相似文献   

3.
福泉位于贵州的中部,相传为秦代的且兰县境,是贵州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元代在这里设置平月长官司,明置平越卫,清康熙年间始设平越县,相沿至贵州解放。1953年更名福泉县,属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气  相似文献   

4.
贵州第一个状元曹维城何处人氏 ?民国《贵州通志·人物志》等书记载是贵阳人。如民国《贵州通志·人物志》说 :“曹维城 ,字价人 ,贵阳人 ,康熙四十二年武进士第一 ,官副将”。但随着地方史志研究的深入 ,王永祥、周泽林两同志从历史文献中发现清康熙、雍正年间 ,曹维城是平越 (今福泉 )人。在新编《福泉县志》的《平越进士名录》表所列的 2 3个文武进士中 ,有姓曹的 2人 ,即曹元肃、曹石 ,2人皆为武进士。曹元肃和曹石是什么关系呢 ?他们和曹维城又是什么关系呢 ?据光绪《平越直隶州志》记载 :“曹元肃及其孙曹石为平越人”。很明确的告诉…  相似文献   

5.
过去的岁月     
我的老家是贵州省关岭县永宁区一个布依山寨。父亲十六岁时,就被拉兵离开家乡,在军中度过半辈子。他经历了战乱、动荡不安的年代,从贵州的关岭走到广西百色、广州韶关,在滇军第一师警卫营当勤务兵。1922年滇军战败,他被国民军收编在第三军八师二十三团二营五连当勤务兵。1926年随军北伐到福建漳州,经推荐到总指挥办公室当勤务兵,总指挥是何应钦,贵州兴义人。  相似文献   

6.
平越是京滇古驿道上的重镇,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明初“贵州建十数卫,平越卫最大”。明洪武十四年(1381)由平越卫指挥李福建土城,建文三年(1401)改为石城。城垣周长4700米,高7米,宽5米。建石拱城门4座,城  相似文献   

7.
平越(今福泉)之名始于明洪武初,其地古为牂牁,战国、秦为且兰国邑,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为牂牁郡治且兰县,史称故且兰邑,隋唐置宾化县,是古牂牁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明代以来,几经沦桑,或卫或府,或州或县,《明一统志》称平越“边方冲要之地,苗蛮丛聚之墟”,平越历近六百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福泉县,本文为便于叙述仍称平越。平越地处黔中,是京  相似文献   

8.
李书侠、名腾章、号古新。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家住平越县城,原籍平越高坪司,父李凤祥,清末陆营武弁,守卫平越县城。智慧聪明,自学成才书侠自幼智慧聪明过人,少年时代读过私塾,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  相似文献   

9.
正平越,今贵州省福泉市的古称,1953年7月,经政务院批准,平越更名为福泉。1939年2月到1945年7月之间,国立交通大学(即联合交通大学)迁徙到这里,走过了一段筚路蓝缕的办学之路,平越百姓以极大的热情欢迎这支远道而来的"文军",交大与当地百姓齐心协力,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教育救国宏大篇章。一、国立交通大学在平越办学始末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之后,抗  相似文献   

10.
正这个标题,是郭子章诗《播平过慈姥石》中的一句。那慈姥石,在平越北路。明代郭子章时的平越,属四川省播州宣慰司管辖,在今天贵州福泉市的地域内。只是不知,慈姥石于今安在?一句"为祝全黔求太平",不仅是郭子章及当时贵州"汉夷"百姓的愿望,也是此后400多年来黔人的夙愿。  相似文献   

11.
清代贵州农业区域特征初论陈国生贵州从汉置群柯郡起到宋元,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很迟缓的,汉时“寡言生”,“无蚕桑”,“其郡最贫”。隋唐时仍为官吏被贬居的荒僻之地。到明朝,政府首先由长江中游沿沉江谷地向西先后设置了铜仁、思南、黎平、镇远、平越、安顺以及遵义等...  相似文献   

12.
福泉(原名平越)地处黔中,是贵州开发较早地方之一,明代开设驿站,京滇驿道横贯县境,交通便利,向为物资集散、中转之地,商业贸易比较发达。市场的开拓变化,可以反映该地商业贸易兴衰的历史。一、古代的市场  相似文献   

13.
四 主持贵州讲武学校奠定黄埔教官基础 贵州军事学堂的创办,始于清末的武备学堂。该校招收两期学生后,即改为贵州陆军小学堂。辛亥革命后,唐继尧率滇军人黔与刘显世等共同颠覆了贵州军政府以后,先设干部学校,后改名陆军讲武学校,隶属都督府参谋处。唐继尧离黔后,刘显世当上贵州护军使,与王文华商量重建贵州陆军。  相似文献   

14.
曹维城,字价人(价读介,不是亻贾.字的简化。价人,谓卿士披甲掌握军事者)。生卒年月不详。籍贯:因维城与其子曹石为官卸职后,均住居贵阳,直至逝世,故《民国贵州通志》称之为贵阳人。近来有学者从贵州《平越直隶州志》及今《福泉县志》中发现,曹维城之父曹元肃系康熙十二年癸丑科武进士,平越(今福泉县)人,因而写文章更正,称曹维城为福泉人。笔者认为,说曹维城是福泉人或贵阳人均有道理,但不应偏废,可写为:原籍(或祖籍)福泉,定居(或落籍)贵阳。一般写历史人物传记,常有这种事例。维诚于康熙四十二年癸未(1703)以武举人身份进京会试,考取一甲第…  相似文献   

15.
90年前的贵州辛亥革命中,人们的注意力,被贵州辛亥革命前自治、宪政两党的斗争,以及革命成功仅三月后就被滇军颠覆了政权的纷繁现象所吸引。对贵州的帮会组织和帮会分子发挥的主力军作用,长期以来未受到应有重视。最近,笔者着手整理贵阳市帮会资料,对此有一些新的认识,写下来以纪念贵州辛亥革命90周年。  相似文献   

16.
王士俊,号灼三,字犀川,贵州平越(今福泉)人,一生性甘淡泊,为官十多年,清正廉洁,极有政声,颇得当地百姓爱戴,近因某些电影和电视剧在描写清雍、乾时期的故事时,多将清廉的王士俊描述为奸臣小人,实与史不符。  相似文献   

17.
黄绂,字用章,其曾祖太常寺孵黄思豫自封丘徙平越卫指挥,遂世居平越卫。黄绂生于永乐二十年,他幼年时代因家道中落随舅舅、麻城博学张宗琦读书。平越卫于宣德八年(1433)创立卫学,建孔庙,黄绂年纪稍大后回籍  相似文献   

18.
明代以前,由于社会、经济非常落后,贵州几无学校教育可言,人才极少。朱元津一匡天下以后,由于明统治者注意“礼乐教化”,把在边疆地区设学作为巩固边防、统一国家的重要政策之一,学校教育在贵州才广泛兴起,人才也开始大量涌现一并出现了贵阳、安顺、思南、普安(今盘县)、清平(今凯里炉山)五个人才分布中心。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到清代这一人才分布格局又发生了变化。明末清初的历次战争,给明代兴起的贵州学校教育造成了很大破坏。振乾隆《贵州通志·学校志》记载,贵阳府学、走番州学、安顺府学、平越府学、都匀府学、…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四日,以张百麟为首的贵州革命党人(主要系自治学社成员),响应武昌起义,策动新军,推翻了清政府在贵州的反动统治,成立大汉军政府。未及一月,全省光复,并由都督杨荩诚率一旅之师出兵湘、鄂北伐。一九一二年三月,在宪政派、耆老会的策动下,刘显世等引唐继尧滇军入黔,夺取了贵州军政府的政权。贵州省起义之先,即有“自治、宪政两派,素不相能”的情况,宪政派  相似文献   

20.
今天的贵阳市白沙井幼儿园地址原是一座祠堂,幼儿园所在的大门上有块由康有为所题写的石质横额,上书"刘统之先生祠民国庚寅申南海康有为书"。这位刘统之名叫刘官礼,他的长子正是日后权倾贵州的刘显世。而这座祠则是刘显世在1921年用公房所改建的"刘氏专祠"。从1912年滇军侵黔,颠覆"大汉贵州军政府"起,到1935年国民政府中央势力进入贵州,解除王家烈军政大权为止,这期间20多年里的贵州历史被称为"贵州军阀时期"。统治贵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