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点滴     
《贵阳文史》2012,(5):8-8
1867年7月29日青岩修建天主教堂背景:青岩官员前往会见法国传教士任国柱,任提出:"由官方在青岩修建天主教堂一座;二、由官方修建一栋住房,供教士居住之用,并修建学堂、医院一所。"前贵阳知府多文及青岩官员当即同意照办。1940年9月4日日本飞机侵入贵阳上空侦查背景: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年9月4日上午11时许,一架日本飞机侵入贵阳上空侦查。12时许,日本飞机约近百架窜抵贵阳附近上空巡回飞窜,并在散发传单后离去。  相似文献   

2.
青岩镇位于贵阳市南郊29公里处,是贵阳通往黔南的要津,始置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为屯田驻军要地,亦称青岩堡。明清之际,这里商贾云集,寺庙林立,香烟缭绕,盛极一时。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从贵阳步行经花溪到青岩,他在其游记中记述了当时所见到的青岩城貌:"度桥(青岩北门桥)而南,半  相似文献   

3.
雷高林 《旅游》2012,(5):64-67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花溪旅游线的尾端,也是这条兀起平畴秀拔如画的风景带上最醒目的一个旅游点,原为明代军事要塞。"军营"背后的一段风景《明实录》有载:明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远征滇黔,置贵州卫指挥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驿道。因为青岩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主驿道中段,于是在驿道上设置传递公文的"铺"和传递军情的"塘",于双狮峰下驻军建屯,史称"青岩屯"。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批  相似文献   

4.
历史点滴     
正青岩的"代办信局"办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比中国早的官办邮政还早8年。当时"代办信局"位置在青岩北街41号,早由名叫苏杭的老秀才负责专办青岩与外地的民间书信往来。到了1909年,青岩"代办信局"改设在现在的北街56号,由王席祯接办业务。从1909年王家接手到1938年转为官办,王家经营青岩"代办信局"30年。王席祯亲自书写并镌刻"代办信局"4个大字,用梓木制做了块长170厘米、宽25厘米的匾牌,悬挂在信局铺面右侧门框上方。这块牌悬挂了75年之久,1987年被中国邮电博物馆收藏(图片来源于《贵阳百年图鉴》)  相似文献   

5.
全国反洋教斗争的先声──贵阳教案1840年的鸦片战争.资本主义列强以炮舰政策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跟着而来的是大举入侵中国,传教是侵略手段之一。在全国人民反洋教的斗争中,贵阳人民勇举大旗,走在前列。咸丰十一年(1961年)发生了青岩教案,第二年又发生了开州教案。青岩教案和开州教案两者合称贵阳教案。贵阳教案揭开了全国反洋教斗争的序幕。明才战争以后,法国帝国主义分子被看宗教外衣,以传教为名,在贵阳进行种种侵略活动。他们同罗信众,庇护不法教徒为非作歹,干方百计扩大教会势力;他们兴办教会学校,宣扬宗教.企图消除中国…  相似文献   

6.
历史瞬间     
贵阳历史点滴1861年7月29日青岩教案爆发背景:1861年(咸丰十一年)7月29日,青岩团练总理赵畏三执行贵州提督田兴恕的密令,将青岩大修院张文澜、陈昌品、罗廷荫等3人从狱中押解至青岩北门城外谢家坡,恰值大修院厨工王玛尔大在附近河边洗  相似文献   

7.
1982年8月,浙江省义乌县桥东乡青岩刘村农民在青岩刘小学操场发现窖藏一处,出土铜镜4件,义乌市博物馆得知后,派工作人员赴现场进行了调查。据农民叙述,当  相似文献   

8.
青岩望族,当推赵家。赵氏祖籍江西南昌,明末辗转定居于青岩近王百年。家族皆以务农为本,辛勤耕作,家道渐富。子弟在耕作之余,读书习文,至六世祖赵理伦时,子弟成才者渐多,当地人视为书香之家。至清代晚期,状元赵以切之父赵国谢时始渐显赫。国撤字慰三,又写作畏三,生于道光六年(1826年)。从青年时期起,在青岩办团练。青岩地处惠永、长顺到贵阳的要冲,道、成期间,贵州民变屡起,为保家卫士,国澎“散家财,城青岩,为守备.复倡练民团”。从咸丰五年(1835年)起,他多次参加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战斗,被保举“以候补同知直隶州”…  相似文献   

9.
青岩的况味     
古镇青岩,曾因为《寻枪》名声鹊起。那是陆川的处女作。当宁静眼波流转地用贵阳方言对姜文说,"马山,怎么是你?我是李小萌,我回来了……"的时候,高原女人温婉妩媚的一面彻底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更能引起旅游者追寻人文历史体验心理下的购买热情。研究贵阳(青岩)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与保护,将能填补贵州文化旅游商品的空白,促进贵州旅游的高品质发展,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紧密结合。笔者通过分析青岩古镇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促进贵州文化旅游的发展,并为贵州其他地区相关旅游商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1.
位于贵阳市南郊、距市区29公里的青岩古镇.地处东经106°14′、北纬26°20′,海拔1060-1200米,是贵阳通往惠水、罗甸、广顺等地的交通咽喉,也是花溪区南部最大的农村商品集散地。镇容布局沿袭明、清格局,四条主要街道呈十字纵横,大部分古建筑旧观犹存。青岩镇历史悠久,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设青岩堡,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设镇,至今已有616年。青岩在历史上曾有过府学、广顺州学、青岩书院及众多的私塾。历史名人周渔横、清末状元赵以炯、孙中山先生大元帅府秘书、老同盟会员平刚等也出自青岩,数百年来文教声被、人才辈出…  相似文献   

12.
如今,贵阳街上豆腐果的形状,或仿从“青岩体”,或呈“大块头”状,没有立方体状,连“豆腐果”的基本风味也失去了。现在的贵阳豆腐果名不符实,至于恋爱豆腐果,根本就无踪影,相比之下,青岩豆腐果就更显得具有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正>"繁红如雨翠成堆",是贵州籍著名学者、诗人、清康熙年间文化名人周起渭(字渔璜,号桐埜,贵阳青岩骑龙村人)在《春日怀归》一诗中对当时世人认为"遐荒贵州"的写实。繁花似锦的林城翠绿成堆,这就是300多年前周渔璜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用诗的语言向国  相似文献   

14.
《贵阳文史》2011,(5):11-11
周渔璜的故乡贵阳青岩骑龙,是一个群山环抱、翠林碧水的地方。骑龙是一个小山寨,房舍陈旧简陋,道路狭窄不平,村民衣冠简朴,不时传来的鸡鸣狗吠声,更加衬托出山村的宁谧静寂。周渔璜的故居是几问普通的农舍,看不出与昔日的荣华富贵有什么关系。然而整齐的条石宅基,又仿佛告诉人们这里昔日有过的辉煌。  相似文献   

15.
设置青岩堡以前,青岩的教育状况无史料可稽考。只能一般地推测,由于当地交通不便。社会经济落后,教育事业尚未发展。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贵州前卫在青岩境内设置青岩堡,电田驻军。隆庆六年(1572年).又在青岩设立青岩司,任用土司治理。天6三年(1623年),土司班陆贵建青岩土城。这二百多年间,青岩逐渐成为政治、军事重镇,经济不断发展,丈化教育也发展起来。明廷十分重视“礼乐教化”,使人民“知君臣父子之道”,“变其土俗同于中国”.注意对土司子弟和驻军官兵及其子女的教育;加上当时一批饱学之士入黔作官,提倡儒学…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为妥善安置因修建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的失地农户,规划总面积达350亩的青岩锈移民安置区项目开建。与以往类似项目不同的是,水交集团没有就安置而谈安置,而是在安置方案设计之初就开始严谨地思考:如何让安置户能积极配合搬迁,如何让搬迁居民们从安胃户变成一个重点项目工程的受益户,进而把安置与产业发展、以及城镇化带动有机结合起来? 青岩堡是古镇文化的延续  相似文献   

17.
<正>一直都相信,山有灵魂。到花溪高坡乡就能够深切感知到高原山地的气韵。出贵阳经青岩过黔陶,顺着山势慢慢走近高坡,一路上的山景,在峻峭间蕴藉着满满的生机,两旁的山往后退去,行进间,总觉得是在山的心脏上飞舞。静谧而又伟岸的群山,山野间郁郁葱葱的植被,不时露出的一簇两簇山花,有一种时间倒流的错觉,似乎在很久很久的往昔,曾经见过这样的地方,曾经晃荡在这片山野间,看云舒云卷。"衡之山,郁苍苍。我有佳人,在山之阳。"  相似文献   

18.
正谌志笃(1896—1971年),号石僧,生于贵州织金。11岁随父亲到贵阳,就读于贵阳私立南明中学,1916年考入天津工业专科学校。1918年与周恩来、邓颖超等共同建立了传播进步思想的学生组织——"觉悟社",是该组织的骨干。1919年"五四运动"中,谌志笃是天津学生联合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赴北京向段祺瑞政府请愿时,他咬破右手食指,写下"学生作事,纯本天良,不为势迫,不为利诱"的血书。后又被选为京津"学生联合  相似文献   

19.
贵州曲艺始于何时,史书尚无确切记载,从考古工作者70年代在黔西汉代古墓中发掘出的说书陶俑推断,贵州至少在汉代便有了曲艺的存在。清末,贵州洋琴、青岩唱书、黔北草书已经成熟。光绪二十年,以王石青、蒋发三、丁小瑞组织的“三友社”洋琴演唱班影响最大,遍及全省。民国时期,贵阳出现了由桂百铸组建的“百蕙堂”洋琴演唱班,他们操琴技法熟练,演唱音色悠美,为洋琴演唱的最高水平。“百蕙堂”位于贵阳民权路,传统的青瓦木结构房屋,石板铺就的小院,配有两扇腰门的宅门,均透出浓浓的贵阳民居的地方特色。1939年,遭受日机轰炸后的贵阳城满目苍痍,市井箫条,唯“百蕙堂”的演唱给贵阳带来些许生气。他们演唱时从不关大门,任过往行人驻足围观。一天,他  相似文献   

20.
集场上人群熙来攘往,人数多时达三五百人,似有过节的气氛。但这种做法既违背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律,又伤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是不能长久的。1975年冬,花溪区青岩公社在所属的生产大队(村)搞了几个月的"社会主义大集"(,青岩人称大集为赶场)。笔者当时是教师,被抽调为农村社会主义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员,自然就参加了"社会主义大集"的工作。何为"社会主义大集"?它是怎样出现的?今已81岁、当时主抓"社会主义大集"工作的原青岩公社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谢世俊谈到了与大集紧紧相关的3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