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4 毫秒
1.
张磊 《岭南文史》2014,(4):I0001-I0001
正我们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这种持续不断的状况是罕见的。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我们的重要使命。这桩任务不仅关乎文化强国的实现,且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需。社会越向高层演进,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益发凸显。正如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所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2])。进入新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重视和做好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载体及其表现方式之一的地方志事业。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地方志事业,特别是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方志人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与光荣使命。在强调地方志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价值的基础上,论文分析了地方志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点内容,提出了地方志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策略,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全面推动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约瑟难题"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立足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可能绕开对"李约瑟难题"的再次思考。"李约瑟难题"所带来的强劲动力将为新时期重新发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争取早日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来认知一年中的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形成了古老独特的时间认知体系,被称为"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认知体系于2016年12月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出国际社会对其作为中国传统的时间制度所发挥的文化影响的认同与推广。文章在知识社会学的框架内探寻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如何推广与传播,进而在学理层面上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一些新经验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地名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一个地方重要而富特色的文化元素,是"记住乡愁"的不可或缺的文化标志和区域印记。在广州市海珠区,与中山大学东面紧邻,有一个地名称"鹭江"的地方。这个名称已有一段历史了,不管是广州本地人,还是外地的匆匆过客,应该比较熟悉。因为这一带有知名的中山大学、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新中国造船厂、广东荣军医院,及广州市第六中学等,有公共汽车站、地铁站。但是,现在"鹭江"之名却引起争议,有一些人提出:其实应该称为"鹭岗"。  相似文献   

6.
论近代中国从“轻日”到“师日”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中国社会对日本的认识经历了"轻日"和"师日"两个阶段.初期,以日本吸收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并通过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为主流,中国仍然视日本为"蛮夷之邦",国民存在浓厚的"轻日"趋向.甲午战争之后,由于中国战败,导致对日本的认识发生根本的变化,中国由"轻日"向"师日"转变.明确提出"以日为师"的思想的当首推黄遵宪;在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康有为将"以日为师"思想理论化、系统化,并加以广泛宣传,使之成为全国性的行动和时代潮流.这种观念上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近现代中日关系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7.
正志书是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地方志属于历史范畴,志书以"横排门类,纵述史实,述而不论"等本质特征和特定体例规范,成为从断面、横切面客观反映事物发展过程与现状的信史。方志学与历史学、地理学等学科一样,都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一环。传承优秀文化,创新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8.
吴芳 《中国土族》2021,(3):34-34
互助土族自治县文体旅游局党支部坚持"围绕服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提升"的工作思路,以"党建引领、助推产业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思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党建+青绣产业发展"为重要抓手,凝心聚力,不断夯实基础、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加强顶层设计,争当行业先锋,实现党建工作与行业各项工作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9.
儒家学说以"仁"为中心,提倡"祖述尧舜",能绵延至今,其原因是因为儒学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孔子继承尧舜,与毛泽东的"六亿神州尽尧舜",一脉相承,古今呼应,从而揭示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大势。  相似文献   

10.
戴春芳 《神州》2013,(14):20-20
坚持"以人为本"也是我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人类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高校培育的众多专业人才是建设中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源泉,是未来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者。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将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与历史融入育人的全过程,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精神与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服务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弘扬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的很多优秀成果,逐步渗透至社会发展、经济活动、教育事业等领域,对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福文化是中国民俗吉祥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精神家园和世代传承的文化瑰宝。有学者归纳,中国民俗吉祥文化包括福、禄、寿、喜、财、吉、和、安、养、全十大方面的内容。《诗经·小雅·瞻彼洛矣》说":凡言福者,大庆之辞。"福文化就是吉祥文化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它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情趣、民俗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为中华传统餐饮文化"走出去"提供了一个平台,本文从中华传统餐饮文化"走出去"面临的问题入手,结合中国餐饮企业的发展现状,通过调研,获得中华传统餐饮文化"走出去"的内在需求和桎梏表现。提出要依托"一带一路"的倡议和平台,实现中华传统餐饮文化在宣传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依托互联网,坚持中华传统餐饮文化传播"本土化"原则,提出不断扩大中华传统餐饮对外文化传播的参与度的路径建议。推动中华传统餐饮文化"走出去",获得更深入的文化认同,传播好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丁德超 《黑龙江史志》2013,(19):287-288
梅州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梅州苏区史是嘉应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梅州苏区史是党史、国史在梅州地区的重要体现,加强梅州苏区史在梅州地方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的探索和运用,既是发挥本土优秀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又是创新地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方法。苏区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秀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苏区文化资源,不但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和范围,而且也可以加强对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14.
《攀登》2017,(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先秦以来由儒家倡导而在整个社会逐渐培育和践行的"五常",实际上构成了华夏民族文化认同的主要伦理道德规范和核心价值观,确立了古代中华民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理论指导、价值准则和行为方式,是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系统的主要精神动因和遗传密码。抛去其封建性糟粕,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无论是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弘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无比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代锦鲤(Koi)的发源地为日本新泻县的二十村乡,是文化复合体的表现。随着日本全球化战略的推行,锦鲤文化从地方民俗文化被建构为日本国家传统文化,并向海外传播。当全球化的锦鲤文化流入中国时,与中国传统的鲤鱼吉祥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第三种文化",即"中国锦鲤"文化。中国锦鲤文化不断发展变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出现了"中国锦鲤""网络迷因"的衍生物。伴随着移动支付技术向全球扩展,中国锦鲤或将形成"第三种文化之第三种文化"。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正"山西五千年文明发展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山西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标识。"在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省委书记骆惠宁在报告中提到,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下大力气把文化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7月1日,"太璞如琢—崔如琢指墨艺术展"开幕。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于展览开幕次日来我馆参观了展览。李瑞环同志对崔如琢指墨画赞赏有加,称其画作笔墨简练,意境深邃,大气磅礴,奔放洒脱,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大写意精神的准确认知与把握,在继承中国画优秀传统方面,是"继往开来一大家"。李瑞环同志希望国家博物馆继续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为优秀的中  相似文献   

18.
正司马迁创作的《史记》,既是一部体大思精、贯通古今的史学名著,也是一部刻画人物生动形象的文学名著,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继承、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对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的改造和创新性发展。2020年5月,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了陈绍棣主编的《地图上的史记》,就是一部这方面的优秀《史记  相似文献   

19.
常言耘 《旅游纵览》2013,(6):247-248
唐朝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巅峰时期。中唐之后,统治者疏于朝政,国势衰败。这一时期的园林在空间布局上摒弃前朝壮观崇雄之风,逐渐走向狭小的"壶中天地"格局。在兼收并蓄六朝隐逸文化的唐朝,士大夫阶层,地位逐渐提高,拥有大量的私家园林。但时局的动荡和统治阶级压迫使园林成为隐逸文化的依托,中国传统伦理的"休闲"观尽显其中。  相似文献   

20.
刘铭  徐传武 《民俗研究》2010,(2):104-113
"七七"丧俗是中国传统丧葬风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源头,应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数字七的崇拜和由之而来的儒家的"七虞之礼"。另外,渊源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道教的"七七"奠和佛教的"七七"斋对该丧俗的形成亦有重要的影响。三者之间相互融会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而又影响深远的"七七"丧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