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爱军 《环球人物》2013,(13):87-89
官位不比范仲淹低,德行不比范仲淹差范纯仁,字尧夫,谥忠宣。著有文集《范忠宣公集》20卷、《台谏论事》5卷、《边防奏议》20卷。《全宋词》中收录了他的《鹧鸪天》:腊后春前暖律催,日和风暖欲开梅。公方结客寻佳景,我亦忘形趁酒杯。添歌管,续尊罍。更阑烛短未能回。清欢莫待相期约,乘兴来时便可来。  相似文献   

2.
提起父亲柳传志,柳青说:"父亲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他培养了我的性格、意志和品质,让我受益终生。""对不起,让你们久等了。""走进北京香格里拉饭店的Cafe Cha,由于堵车迟到了几分钟的柳青一个劲儿地道歉。与父亲柳传志一样,她早就养成了重诺守时的习惯。作为高盛公司直接投资部董事总经理,柳青每个月总有两个星期在外地谈项目。  相似文献   

3.
本刊1995年第3期曾发表作者回忆其父亲吴印咸的文章。吴印咸是我国摄影艺术的先驱之一、世界级摄影大师,也是一位革命战士。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极鲜明的个性,更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资料价值。本文系前文的续篇,编序亦依前文顺延。  相似文献   

4.
我的父亲     
正我认识他十四年了,在这十四年里,我和他展开了无数次"腥风血雨"的战争。他生气的时候总是用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眼神审视我;他最生气的时候会用最无奈也是最可靠的方法——"罚跪"让我三思;我清楚地记得自己跪过三次,比起弟弟小错大错不断跪过的次数,我真是庆幸自己犯过的错可谓屈指可数;然而每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是数学在重要的考试中挂彩了。他全然不  相似文献   

5.
我的父亲     
赵亦凡 《南京史志》2010,(11):29-29
我从小体弱多病,一天两头往医院跑,父亲总是陪着我,照顾我。所以,我从不责怪父亲不在我年幼时让我学些什么特长,我知道不是父亲不想给我学,而是我身子单薄。  相似文献   

6.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丁达三于2000年10月10日12时40分在贵阳逝世,享年94岁。今年农历11月10日是父亲百年寿辰,谨以此文对他老人家表示永久的纪念。父亲去世的头一年,即1999年的6月20日,老人家写了一首短诗“:九四年华瞬息过,一事无成愧疚多。有时学写隶书字,大体相似喜心窝。”父亲把这首自嘲短诗写在宣纸上,并邮寄给我。“一事无成愧疚多”,这是父亲的心里话、真话。他觉得自己一生无所作为,虚度年华,愧对桑梓,愧对子孙。我担心老人家这种心态,有碍他的健康。趁父亲93岁寿辰之际,我撰写了一副对联,并请我的老同学、父亲生前极为赞赏的书法家戴明贤书写…  相似文献   

7.
我的父亲     
严谨 《南京史志》2014,(5):19-19
我认识他十四年了,在这十四年里,我和他展开了无数次“腥风血雨”的战争。他生气的时候总是用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眼神审视我;他最生气的时候会用最无奈也是最可靠的方法——“罚跪”让我三思:我清楚地记得自己跪过三次,比起弟弟小错大错不断跪过的次数,我真是庆幸自己犯过的错可谓屈指可数:然而每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是数学在重要的考试中挂彩了。  相似文献   

8.
我的父亲     
程治平 《文史春秋》2008,(11):25-28
2005年7月28日清晨8点,我担任主编的《凤凰早班车》节目直播刚刚结束,正要召集工作例会,手机响了起来。显示屏出现了北京医院的电话号码,心里不禁一沉。前些日子到北京探望父亲,在病榻上的他,情况已经不太好。医生年初时跟我们说,97岁的老人,在使用呼吸器的情况下坚持了3年已经是奇迹。但是,今年就很难捱过去了。  相似文献   

9.
<正>我的父亲李汉俊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父亲1890年出生于湖北潜江,他少年时代就胸怀大志,十四岁时得到伯父的好友吴禄贞的赏识  相似文献   

10.
《华夏人文地理》2004,(5):148-149
8岁的时候,我觉得得到康乃磬花真好,但是,我现在一点都不喜欢了,因为它使我回忆起参加父亲葬礼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11.
王士雄 《江淮文史》2006,(5):120-126
家父王兴序(号雁伍),1896年生于霍山县漫水河镇平田村。兄弟、姐妹9人,排行第二,晚辈皆称为二伯、二爹。王家祖辈以生产、经营中药茯苓为主业,在当地可称得上殷实大户。祖辈历来重视教育,子女大都送外地读书,家父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农学院。其时适逢五四运动发生。他多次对我们  相似文献   

12.
陈士榘(1909~1995年)湖北荆门人,我军名将领,曾任新四军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参谋长、第三野战军参谋长,战功卓。建国后曾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军事学院教育长、工程兵司令员、特种工程兵司令员,尔后任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顾问,中共九届、十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本是陈士榘将军之子陈仁康回忆父亲的章。章坦荡大气,既有深情的缅怀,也有率真的评价,表达了一代名将之后对先烈的真挚情怀。但也有不妥之处,两代人的鸿沟在这里撞碰,希望下代人理解上代人。这里刊发该以飨读——  相似文献   

13.
张岱霞 《百年潮》2014,(10):49-52
正我的父亲张文松(原名张骁,曾用名李析哲),祖籍河北霸县(今霸州市),1919年6月29日出生于北京,1935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残酷迫害。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教育部党组成员、副  相似文献   

14.
5月24日,父亲去世一周年,母亲去世是在5年前的9月11日。离端午节还有几天,我去看望姑妈和舅舅,他们是父母那辈还健在的亲人。姑妈姑爷两个88岁的老人住一间约15平米的小屋。83岁的舅舅起居条件宽松得多,却是出租屋。他们高寿且生活能基本自理,除了严谨的生活规律和子女牵挂,更是一种在平淡与清静中修练的福祉。  相似文献   

15.
我和父亲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是朱自清《背影》里的父亲形象,是“父爱如山”的具象表达,代表了一部分人和父亲的关系——在最初的生命里,父亲是很多人的原始偶像:高大而雄伟。  相似文献   

16.
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广西南宁,未发生过很重大的敌特破坏案件,其实大局稳定的背后隐蔽战线风起云涌。原国民党少校军官周毓斌追求进步,秘密加入共产党,后任人民公安侦察员。他出生入死,屡破匪特案件,荣获南宁市公安局特等功臣荣誉称号。铁血丹心卧底英雄,事迹长期鲜为人知;得失荣辱始终忠诚,共和国永远不会忘记。  相似文献   

17.
父亲和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著名科学家杨振宁依据珍藏多年的照片,在《父亲和我》中,深情地忆述了博学、慈祥的父亲对他的教诲和潜移默化的薰陶。  相似文献   

18.
李琼 《贵阳文史》2008,(1):66-67
我的父亲李紫光先生,名德辉,号癯道人,别号窳翁,寓寓庵主,金竹庵主,晚晖亭主,麦北村农,城南李三等,祖籍浙江绍兴。他生长在一个清末官宦人家。我的曾祖父和祖父为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期幕僚。曾祖父和祖父都在贵州兴义做过知府。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父亲走了,他走得那么突然,那么匆忙,那么出人意料,巨大的不幸降临在我们头上,给我们带来了无比的悲痛,留下了无尽的思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