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明末清初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入华传教后,西方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这些传教士,多是颇有学问的人文学者或自然科学家,他们在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传入中国的同时,也把中国古老的文明带回西方,中国传统文化对欧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西学东渐的同时,东学也开始西传。在这一过程中,西方传教士为了培养中国的传教人员,同时也为了让中国人更多地了解西方,开始介绍一些年轻的中国人到欧洲留学,以便他们学  相似文献   

2.
陵墓资讯     
《华夏人文地理》2004,(4):55-55
京郊穆斯林一家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与他非亲非故、明朝初年来到中国传播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传教士墓地。  相似文献   

3.
传教士,顾名思义与传教有关.作为文化侵略的一种,改变中国人的信仰,是近代基督教传教士们来中国的最初愿望和目标,但是结果却未必是如他们所努力的.从他们历尽艰险跨海越洋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已经同中国的社会发展紧紧地拴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4.
陈小卡 《文史天地》2013,(11):32-34
美国传教士医师老谭约瑟,在中国正处于列强进侵、动乱频仍、革命与变法此起彼伏的年代来到中国,行医传教。  相似文献   

5.
杨格非,一个英国传教士,为了在中国普及基督教教义,来到了中国,在中国度过了57年光阴的著名街头传教士。  相似文献   

6.
曾泽禄 《中国钱币》2002,(1):31-32,37
中国近代以来,许多外国传教士及经商者来到中国,如果他们对中国艺术文化有兴趣的话,多多少少会带一些中国古文物回去,尤其在清末民初时期为最,这些古文物,包括中国钱币,最后不是捐献给博物馆,就是在市场被拍卖掉,所以在海外遗珍之古钱,可以从拍卖物或博物馆的藏品而得知一二。  相似文献   

7.
《瀛环志略》是近代先进人物向西方学习的启蒙读物,同时也是19世纪以来西方史学不断向中国渗透的产物。新教传教士是这一时期主要的文化传播者,由于传教士传教传统的影响、新教传教士自身知识构成、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排斥及清末知识分子的尴尬处境等原因,西方史学的东传之旅十分艰难,但它毕竟拉开东西史学融合的序幕,给中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冲 《神州》2013,(11):9+11
千百年来,传统文化一直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其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传统也是一种时尚。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不断蜕变和发展的过程中,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不计其数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这些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发展也日趋成熟,现代化的工业设计多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基本内容进行了简要的解读,并着重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工业设计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在广告设计中,传统图案元素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民族传统文化就是世界"这一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认同,更多的设计人员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如何应用传统元素,合理、有效地将这些传统图案融入到广告设计中,设计师们做了很多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10.
从17世纪开始,许多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到中国.他们出入清朝宫廷,得到信任。为了有利于布教,南怀仁、贺清泰等传教士不仅学会了清王朝官方语言——满语,而且以满语翻译了大量圣书。从研究满语的角度,本介绍了清朝时期来到中国的西方传教士以满语翻译圣书的情况.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立新 《历史研究》2012,(2):68-82,191
19世纪,绝大多数传教士对中国文化抱着毫不妥协的态度,企图用基督教文明取代中国本土的信仰、伦理和价值观,即对中国进行文化征服。从20世纪初期开始,在理性主义、民族主义的冲击和一战的影响下,主流的传教团体开始倡导文化合作,提出基督教与其他宗教携手"共同追求真理",以及借鉴中国文化遗产以补充和丰富基督教传统的重要思想,对中国文化表现出高度的尊重与欣赏。这种思想改变了传教运动的面貌。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西方资本主义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市场,开拓殖民领地,中国成为他们的主要目标之一。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航海家及商人们充当了开路先驱,基督教会则先后派遣了一大批传教士来到中国各地,宣传圣经,争取新教徒,扩大教会势力。传教士不仅传播宗教,同时也成为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和使者。最早来到中国的传教士是意大利天  相似文献   

13.
18世纪初期,在传教士内部发生的“礼仪之争”已经演化为清王朝和梵蒂冈所代表的欧洲礼仪文化之间的冲突。康熙为使入华传教士遵守“利玛窦规矩”,重新思考他的宗教政策和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安排法国来华耶稣会士白晋、傅圣泽等在清宫研读中国典籍《易经》,并就白晋等人的《易经》研究与传教士展开对话。这场文化对话,不仅揭示出“礼仪之争”发生后在来华耶稣会士内部出现的矛盾及白晋所代表的“索隐派”的文化倾向,也表现出康熙在“礼仪之争”中对待耶稣会传教士的策略以及对待西方文化与宗教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启喑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启喑教育郭大松,曹立前启暗即聋哑人教育,属特殊教育,本非中国所固有,而是西方近代文明的产物。在近代西学东渐过程中,这一特殊教育随传教士漂洋过海,来到东方古老的中国大地落户、繁衍,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教育学科。但是,...  相似文献   

15.
晚清时期的中国,被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许多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对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产生了重要而复杂的影响。一100余年前,一批年轻的德国传教士,越过大洋,来到中国这块陌生的土地。这些传教士自称"斗士",将自己从事的传教视作至高无上的事业。到了中国之后,等待他们的却是未知的命运,他们有的病死,有的被杀,有的则在华多年,从事传教、教育、医疗事业。  相似文献   

16.
历史的吊诡     
《华夏地理》2014,(1):175-175
对于西方传教士的述说,民间和学界往往陷于两难。一方面他们与现代中国教育的开拓紧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他们又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人民的鸦片”之类难脱干系。  相似文献   

17.
"李约瑟难题"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立足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可能绕开对"李约瑟难题"的再次思考。"李约瑟难题"所带来的强劲动力将为新时期重新发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争取早日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济生 《炎黄春秋》2006,(11):75-79
中国传统文化有几个影响特别大的流派?学术界几乎是都维护这样一个定论的:儒释道三大家。那么中国究竟是四大传统文化还是三大传统文化?还有没有和儒释道三大传统文化并列的文化?后面我谈的帝王文化究竟是不是传统文化?帝王文化能否和其它三大传统文化相提并论?只提三大传统文化掩盖了什么?在传统文化里放走了帝王文化危害有多大?这是本文所要论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5000多年来,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孕育下产生了中国传统战略文化,中华文明赋予其丰厚的人文底蕴,使中国传统战略文化的传承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了科学理论所共有的人文价值特征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同其他文化一样,中国传统战略文化不是静止的孤立的,它在中国历史上的传承与影响展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对战争的诠释和理解,更多的是张扬自己的生命和个性.  相似文献   

20.
周浩 《神州》2013,(18):43-44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文明,经过几千年世世代代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现在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它支持着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在世界上存活了几千年,并将继续推动我们伟大的祖国向前迈进,蓬勃发展。在传统文化观念深入人心的年代,人民过着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其乐融融的生活。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很多人认为传统文化对于他们的生活已经无关紧要。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而中国传统文化却一再遭到国人忽视,频频发生冲破道德底线的恶性事件,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日益突显。与此同时,信息流通系统越来越发达,文化发展和创新日益加快的社会大环境造就了多元文化。它严重影响、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如何传承,又是怎样体现的,更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