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史"概念是人类活动范围逐渐扩大,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的产物.古希腊人的Ecumene概念和古代中国的"天下"观、以欧洲或西方为中心的所谓"世界史"、以人类主要文明或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化形态史观,都在不同程度上为当代"全球史"和"全球史观"的出现提供了理论的启示和可资借鉴的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推动了全球史研究的兴起,全球化进程和全球性问题成为新全球史学者关注的对象.但无论如何,全球史仍然属于世界史的范畴,全球史观只是世界史研究的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而已.  相似文献   

2.
全球史对世界史编纂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平 《世界历史》2006,(4):117-123
“全球史观”是近年来由国外史学界首先提出的一种研究世界历史的新观点,在这种新视野影响下形成的全球史史学显示出新的世界史编纂模式。全球史史学与传统世界史相比,无论在视角、编纂范围、意识形态、研究方法、历史分期和话语特征诸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全球史史学尚不能代替国别史的传统研究领域,但它开创了新的领域———研究国家或区域间的互动交流和全球文明在其他方面的整体关联。全球史史学所带来的方法论意义以及它所表现出的对带有强烈欧洲中心论意识形态的旧世界史体系的解构具有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梳理了美国历史研究和历史课程从英国史到西方文明史再到世界史和全球史的演变脉络,揭示了学术研究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提出了建构世界史或全球史框架所应注意的问题,认为尤其应重视持有异议的人群的声音和引入批判性视角。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1月21—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什么是世界史:跨越国界的思考"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五十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世界史研究各个领域的老中青三代学人围绕着"什么是世界史"和"怎样研究世界史"展开讨论。关于什么是世界史,中国人民大学唐纳德·沃斯特教授指出,要想写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必须要拆除三座"壁垒":"民族国家中心主义"、"地区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他认为,"世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世界史教学具有长期的传统:从"通史"到"西方文明史",再到"全球史"。全球史教学在美国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后半期的全球化浪潮导致美国对全球史课程的需求,而长期的世界历史教学和研究成果为全球史课程的设置铺平了道路。全球史的兴起对美国的世界史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全球史"或"世界史"的课程迅速进入美国的许多大学,美国中学的世界史教学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世界历史上的跨文化交流"变成了教材的核心主题。  相似文献   

6.
环境史的兴起和发展,是自然对人类警示的结果,是人对自身历史反思的结果,是历史学科的又一大发展。环境史为史学观念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范式,即抛弃人类中心主义,从环境中心主义去思考世界史,从自然的整体思考人类历史,思考整体史,并试图以此构建一种新的全球史。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期以来,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推动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的当代世界。这个变动世界中的世界史编撰所面临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如何避免各种片面或局限,构建系统、科学的世界通史阐释体系。本文从编撰的主线、内容及方法、宗旨等方面探讨了西方全球史之优长与局限。观照自身,本文认为在如何把握世界历史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的关系问题上,可考虑构建双主线、多支线的世界史编撰线索体系;在如何处理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关系问题上,可考虑充分发挥中国史在世界史编撰中的时间坐标效应,从而深化对人类历史和世界格局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8.
中国世界史学科体系的构建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昀 《沧桑》2011,(1):141-142
改革开放后,中国学者在世界史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全球史、现代化和文明史等观点,这些研究成果为中国世界史学科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高校世界史专业教师应当在吸收这些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培养新的史学观念,推动世界史教学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陈志强 《史学集刊》2003,2(4):84-91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产生于17世纪,而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史产生于15世纪末以后,它们是同一个时代发展的结果,标志着人类关系的强化。国际关系学与世界史有许多相通之处,两的观察对象是同一的,两大学科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也是相同的。用国际关系研究的方法观察世界历史的发展,或言之,在世界史研究中增加国际关系的视角可能有助于世界史研究的多样化。“世界”与“国际”是同一事物的两种视角,前注重人类社会整体的形成和发展,后关心的是国家之间的联系,前从宏观进入微观,而后从个别进入一般。近现代国家对外关系的真实目的就是维护一方民众的物质和精神利益,保证本国在争夺占有资源和控制掌握生存环境的斗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国家间为不同利益而发生争执,乃至最终爆发战争的过程,以及为取得利益平衡达成和解,就是国际关系发展的过程。人类世界的历史就是一部对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关系、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史,而国际关系的核心也围绕这一点展开。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世纪,西方人开始撰写世界史。二战后,西方历史学家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史学,开始关注世界历史。1960年代,全球史在美国诞生。全球史与世界史有同有异,全球史促进了宏观世界史的研究,1980年代美国的世界史学科化,大学与高中大都开设世界历史课程。1962年,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出版,标志着我国的世界史体系的诞生。但是,我国世界史有很多基本概念不清,横向与纵向研究都有缺陷,研究力量畸轻畸重,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也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4月10—11日,国际全球史与世界史组织联合会(NOGWHISTO)1会议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区域研究中心举行。来自各大洲的世界史与全球史组织代表齐聚会场。有非洲全球史学家联盟(African Network of Global Historians)的罗卡娅·索科纳(Rokhaya Fall Sokhna),亚洲世界史协会(Asian Association of World Historians)的张伟伟,欧洲普世史和全球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下半叶,西方学者对全球史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有一批这方面的大部头著作问世.在我国,打倒"四人帮"后,随着著名学者吴于廑先生关于世界史是"由分散到整体"的历史的界定出台,这方面的研究也渐成潮流.我个人甚至认为,如果仅仅从横向发展去理解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概念,西方的这类新全球史堪称目前最好的世界史.但能不能像西方全球史论者所主张的那样,把"全球史"提升为一个与"世界史"并列的学科,进而完全用"全球史"取代传统意义上的"世界史"呢?这就成了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11年7月8—10日,由世界史学会(World History Association)①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研究中心②协办的"世界史学会第20届年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这是世界史学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来自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五百多位学者与会,其中包括国内二百多位从事世界史或中国史研究的专家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的角度,探讨西方全球史在研究和编撰当中采用的主要方法即跨文化互动研究的由来与特点,并给予其适当的历史定位。跨文化互动研究扩展了世界史研究的对象,更新了对世界史进程的解释模式,并努力克服"欧洲中心论",追求全球视野的实现。全球史的发展表明西方世界史研究的包容性不断扩大,在此过程中,西方对自身的界定更加明确,对自身历史的阐述与认同更加清晰;同时也显露出自身的问题,即如何把握历史叙述内在的平衡,怎样对发生交往的各方主体的历史作用做出准确的判断。全球史的跨文化互动研究用经验性的实证归纳方法描述和总结了各种历史现象,但却回避以此为基础从因果必然性上探讨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在方法论上并未实现根本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人类满怀希望和憧憬,迎来了新世纪。新世纪的中国将更加开放,更进一步汇入世界历史的潮流,中国人会更加关注“外面的世界”,世界史的“知音”会越来越多。这会对世界史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推动世界史研究向新的高度攀登。在新的世纪里,应该大力加强对20世纪世界史的研究。20世纪是世界的“昨天”,它现在才真正成了“历史”,现在我们才可以站在世纪的高度对这一段历史进行回顾和总结。这是人类历史真正成为世界史的一个世纪。在这个世纪中,现代化进程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社会的生产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1978年以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和史学观念的更新,中国史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它首先表现在研究领域的拓展上,即从传统的政治史转向文化史和社会史。此外,在总体的研究方法和路径上,出现了从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后现代范式到全球史范式的演变。而在世界史研究领域,对于世界史的整体研究或世界史体系问题的探讨也得到学者的高度关注,大致有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交往史观和全球史观四种对世界史体系的理论探讨。本文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发展的上述特点和趋向进行了考察,力图从总体上勾勒出其线索和概貌。  相似文献   

17.
<正>World History Studies(《世界史研究》)是我国世界历史学专业英文期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刊为半年刊,2014年12月1日刊印第一期,全球公开发行。World History Studies(《世界史研究》)旨在推动中国世界史学术成果的国际传播,扩大中国世界史学界的国际影响,增强中国世界史学者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加强中外世界史专家的交流对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我国世界史在理论体系甚或辞句上都照抄苏联。近十几年,在理论上虽有一定突破,如有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等西方舶来品,但从来不敢大胆地抛弃苏联已过时的东西。苏联世界史理论体系的构建可以说是以阐释十月革命为核心的。因此,本文聚焦于苏联十月革命著作史,无疑能更深刻地了解苏联的世界史甚或整个历史学理论与历史事实的炮制内幕,也能对目前我国世界史理论体系有个较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1月16-18日,笔者参加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和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在杭州联合主办的"全球史、文明史学术回顾与世界史学科建设"高层论坛,会议围绕"全球史、文明史研究"和"世界史学科建设"两个主题展开.笔者参加该会感悟良多,今在此将本人对以上两个问题的认识略谈一二,以为感言.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1月16-18日,由北京大学历史系、《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和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共同主办的"全球史、文明史学术回顾与世界史学科建设高层论坛"在杭州西子湖畔召开.来自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十余所高校以及《世界历史》、《史学月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会议由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承办,杭州师范大学校长叶高翔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刘新成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高毅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此次论坛的主题为全球史、文明史学术回顾和世界史学科建设两部分.与会学者围绕"全球史、文明史研究"和"世界史学科建设"两个主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