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来读报,看到戏剧、报纸创新各有一例,印象颇深。先看戏剧创新。豫剧六大名旦唯一健在的“洛阳牡丹”、以83岁高龄仍然活跃在戏剧舞台上的马金凤,她的拿手好戏是“一挂两花”(《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1956年7月,马金凤率领洛阳市豫剧团,带上《穆桂英挂帅》进京,向首都观众作汇报演出,《戏剧报》对《穆桂英挂帅》这出戏进行了宣传和评论。郭沫若、夏衍、田汉等领导、专家观看了马金凤的演出,并亲切接见了她,肯定了她的成绩。在北京召开的座谈会上,有人问马金凤:“你演的穆桂英属于哪一种行当?”马金凤一下子被问住了,她思忖片刻后说:“我演的是帅旦!”在戏剧的行当中,有青衣、花旦、闺门旦、老旦、刀马旦等,从没有听说过“帅旦”。但仔细一想,这个叫法也挺贴切。马金凤演的穆桂英,已突破了原有的行当程式,是她根据人物的特殊身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新行当。这个新行当的创造是她虚心好学、不断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罗翼 《神州》2021,(3):277-278
随着融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播音主持节目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对播音主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本文将分析播音主持风格形成和创新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当下播音主持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和形成播音主持风格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对播音主持人员有帮助,有效提升播音主持节目的播出质量.  相似文献   

3.
于默涵 《神州》2021,(7):60-6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为适应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纷纷转型发展,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大力建设融媒体.在此背景下,作为播音主持节目的主持人,也需要适应广播节目发展的新趋势,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主持风格.本文就新媒体时代下,主持人如何适应新媒体发展,形成...  相似文献   

4.
梁清 《神州》2011,(6):13-13
什么叫新闻导语?简单说,就是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特有的一个概念,是"消息"这种新闻文体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导语是消息的开头,一般由最新鲜、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  相似文献   

5.
光绪皇帝给人的印象是“窝囊废”。人们的这一印象当然不错,笔者丝毫没有为他“翻案”之意。对于光绪皇帝的优点,例如,他主张抗击日本侵略,支持康有为等人维新变法,史家们已经说得不算少,笔者也不拟在此啰嗦。本文想说的是,在上述两项优点之外,他还很有点见地,例如,他的新闻思想就算进步,领先于中国当时的时代潮流,对后世也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往对随笔的研究,多见于内容和题材方面,本文着眼于随笔文学的语言特点,以三大随笔《枕草子》、《方丈记》、《徒然草》为例,从文体和修辞入手,分析随笔呈现出的不同语言风格及其成因,探讨文体的演进与随笔文学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通过分析随笔的基本修辞风格,研究随笔区别于其它文学形式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郝巧亚 《黑龙江史志》2013,(15):121-121
文体不同,风格也有所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力求最大程度地再现原文的风格。本文将针对刘宓庆提出的三种风格翻译方法,即对应式转换、重构式转换和淡化式转换,分析如何使各种文体再现其风格以及翻译策略选择的顺序。  相似文献   

8.
地方志的文体,一致公认和强调的是语体文、记述体。但地方志在内容上是百科全书,在编纂上使用多种体裁,具有多个属性与多种功能,这些特性决定了志书仅用记述文体是无法完成的。新编两轮志书,是记述文体、议论文体、说明文体、文学体、应用文体等的综合运用。虽然记述文体是最主要的文体,但其他文体也有广泛的运用,并且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应该突破地方志记述体的束缚,充分认识各种文体在志书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地方志是以记述文体为主、多种文体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9.
司景方 《沧桑》2009,(4):237-238
本文试图从五个方面来详细探讨词的文体意义,既中性文体意义的词与基本词汇、带有正式文体意义的词、带有非正式文体意义的词、新词语和古词语、地方方言和社会方言等来阐述词的文体意义。通过对词汇文体色彩的分类阐述,让大家对词汇的文体色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在实践生活中对具有各种文体色彩的词汇的不同应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刘羽洋 《神州》2014,(6):209-209
播音主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创作活动,播音主持的风格是播音员、主持人在长期艰苦的播音创作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身为传媒专业的人要深入研究、学习。本文着重阐述播音风格的含义,形成原因,以求能给播音员、主持人一些启迪,也让受众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李宁 《攀登》2011,30(6):111-11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日益广阔。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新闻报道,必须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改革旧的报道手法,以全新的报道内容,应对时代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王斌林 《攀登》2010,29(4):115-118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作为纸质媒体的党报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就如何正视存在的问题,找到党报做活新闻报道的突破口,创新报道形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提高新闻宣传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进行了论述,指出做好新闻报道工作已经成为各级党报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党报发展壮大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杨晓冬 《攀登》2010,29(3):100-105
本文就新时期如何全面准确理解新闻党性原则,牢牢把握和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的时代要求,科学处理新闻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党性原则与尊重规律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以及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进行了论述,阐明了只有把握新闻党性原则的时代特色,才能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高丽史》为迄今为止较为全面系统记载10-14世纪高丽王朝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社会、文化的纪传体史书,其历经五次修纂,先后有甲寅字本、乙亥字本和木刻本以及手抄本,但存世不多,流传不广。现存最早的《高丽史》版本,为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收藏的乙亥字铜铸字本,然已残缺不全。其所藏太白山史库本等和韩国东亚大学收藏的《高丽史》,则是以乙亥字本为蓝本雕版印刷的木刻本,并非活字本,但为现存较早的全本和善本。英国剑桥大学收藏的《高丽史》是流布海外抄本中唯一的全本。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试论《时务报》内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勇 《安徽史学》2006,2(1):15-24
由黄遵宪、汪康年和梁启超等人创办的<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期间最为重要的宣传阵地,对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曾起到过重要作用.然而遗憾的是,随着戊戌年的政治进程,随着<时务报>日趋红火,黄、汪、梁三人的处境开始变化,他们共患难的创业精神开始丢失,三人之间的关系出现微妙变化,并最终导致分手,仅存两年的<时务报>就此结束.<时务报>悲剧是近代中国政治史的一个缩影,由此也折射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些基本特征,所蕴含的意味相当深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史家论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及其史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史家在继承传统思想与方法的基础上,吸收近现代西方新的文学观和史料观,对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及其成因、如何正确看待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历史研究运用文学作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一些史家还在运用文学作品研究历史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17.
董丛林 《史学月刊》2007,27(9):110-116
晚清时期的社会传闻,非常盛行并且内容复杂。从时间上看,高潮迭起又延绵不断;从空间上看,存在大范围、大规模的流布场。其承载形式,则呈多类多样性:口头传播为基本形态;书面形式有报刊新闻型、函牍型、书籍载传型、揭帖型、图示型等。内容上重现复杂性,除了题材方面的表现外,还典型地体现在世俗性内容与神异性内容的混合、叙事性内容与评价性内容的交融。  相似文献   

18.
I am parting from the premise that poets and writers such as Juan González de Mendoza wrote literary works commissioned by the Philippine colony oligarchy in order to influence the Habsburg Court, to continue the imperial expansion in Asia. In Historia de la China, Juan González de Mendoza offers to the Spanish Court and the King a messianic discourse proclaiming that the overtaking of Asia by the Spanish throne would be understood as a divine plan for the recuperation of the kingdom of Jerusalem and the conclusion of the medieval biblical prophecies.  相似文献   

19.
河南北宋壁画墓的题材及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墓室壁画是宋代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题材有日常生活、孝行故事、超度升仙和装饰性画面等四类,布局、构图都遵循一定的程式,但构思巧妙、技法多变,体现了北宋绘画艺术的丰富多彩与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20.
When compared to studies of media effects, relatively few studies of the media focus o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behavior of media organizations. Specifically, there are few empirical studies of the attributes and incentives of news organizations that might lead to slanted coverage of particular policy issues. In this study, we identify factors that lead to negatively slanted coverage of a specific policy issue: immigration. Using content analys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data, and contextual data, we find that newspaper ownership and proximity to the U.S.–Mexico border are related to slant in news articles and opinion pieces regarding immig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