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肃慎女真族系是中华民族和东北亚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国民族历史发展和东北亚民族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肃慎女真族系的研究也是中国民族史研究和东北亚民族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中外民族史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指的是二十四史中以民族史传为主体、兼及其他纪传志表中有关少数民族历史的记述,是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天民族史、断代史和史学史研究的材料和对象。汪高鑫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史学史特别是史学思想史研究,他的新作《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研究》(黄山书社,2016年),是首部从史学史角度整体探讨二十四史民族史撰述的专著,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重视对二十四史民族史撰述基本理论问题的阐发。以往学界对二十四史民族  相似文献   

3.
先秦至南北朝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初起。唐宋辽夏金少数民族史学全面展开,各民族史家以民族文字撰写出多种体裁民族史学著述。元明清少数民族史学兴盛,思想独特,制度完备,成就斐然,推动中国古代史学走到巅峰。20世纪少数民族史学全面开拓、充分发展和走向全盛。前期,多部民族史确立民族史学初步框架,出现翦伯赞、白寿彝等民族史家群体,民族调查和民族文献整理取得成绩。后期,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出版意义深远,理论探求、学术研究全面展开,少数民族学者走上民族史学研究前沿,民族史学繁盛。傲视全球的中国史学史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民族史的研究与其他学科一样,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我们认为民族史深入研究中还存在着值得思考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应该是继续深入细致地进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调查。因此,我们想就这一关键问题谈一点看法。 启示 中国民族史史学会1983年4月成立以后,民族史的研究和学术活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老一辈民族史学者精神焕发,中青年民族史工作者奋力向上,民族史研究的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这表现在:无论是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族别史,还是各地区的民族史,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史以及民族关系史的研究都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宋辽金元时期是指两宋政权和辽、金民族政权先后并存到元朝统一中国这一长达四百余年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民族关系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研究的进展和史籍著作的大量出现。因此,宋辽金元是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发展时期。 在宋代,政府与士大夫十分重视史籍的编修工作,尤其注意对本朝历史的研究与著述,  相似文献   

6.
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徐杰舜副教授编著的《中国民族史新编》(以下简称《新编》),最近已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这部近50万字的巨著是建国40多年来出版的第一部中国民族史专著,仅从这一点上说,此书的出版便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细读《新编》,就会发现,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体例上都处处体现了作者独具匠心地对中国民族史研究思想的新探索.中国历史上相继崛起、亮相于中国历史舞台的民族或部族.令人眼花缭乱,至今中国仍然是一个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族史是中国各民族(包括当代民族和古代民族)历史的总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现在全国有五十六个兄弟民族。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中国民族史包括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族别史,各个地区的民族史,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专史和民族关系史等项目。 解放以来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过许多民族史问题的探讨,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问题。 首先的一个问题是怎样理解历史上的多民族国家“中国”这个概念。这一问题关系到古  相似文献   

8.
读《中国北方民族史》友之近年出版了许多中国民族史著作,有的是全国性的民族史,有的是地区性的民族史,有的是某个民族的历史。这些论著各有其长处和特点,反映出中国民族史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高路加先生撰著的《中国北方民族史》(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4...  相似文献   

9.
粱启超在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淡出政治舞台,致力于学术研究.在他1920年前后所发表的一系列民族史研究论文中,对民族史研究的目的与任务、理论与概念、对象与内容等都做了阐述,对早期民族史研究的理论和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正,基本形成了具有内在逻辑性的中国民族史学的学科思想,奠定了中国民族史学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民族史研究的一部佳作——评介《元代民族史》蔡志纯最近,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中国历代民族史丛书》,罗贤佑研究员所著《元代民族史》是其中之一。作者曾师从著名元史专家翁独健先生,致力于元代民族史研究,锲而不舍,多有创获。他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数年...  相似文献   

11.
唐嘉弘教授从事民族史研究和先秦史教学40年,是我国在民族史、先秦史这个领域一位有成就的学者。最近,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国古代民族研究》一书。全书精选了他的28篇论文(其中有5篇是他和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教授合写的),约40万字。这是我国民族史研究中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2.
郭太原  段宏振 《文物春秋》2007,(2):23-25,39
河北是宋辽对峙的前沿地区,在宋辽金考古中的区域位置十分重要。河北的宋辽金时代考古有许多重要的发现,是研究中原宋代文化与北方辽金文化之间互相交流与碰撞的重要资料.在中国宋辽金考古领域占据了特别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河北是宋辽对峙的前沿地区,在宋辽金考古中的区域位置十分重要。河北的宋辽金时代考古有许多重要的发现,是研究中原宋代与北方辽金文化之间互相交流与碰撞的重要资料,在中国宋辽金考古领域占据了特别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和福建省考古博物馆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百越民族史学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于2004年11月14—17日在著名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武夷山市隆重举行。来自北京、江苏、上海、浙江、湖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台湾等省市以及美国、日本的7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并就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热烈的讨论。1.百越史研究的学术史与方法论。蒋炳钊《百年回眸——20世纪百越民族史研究概述》、王文光《百越民族史整体研究述论》、吴小平《文化结构理论在考古学上的应用》是这方…  相似文献   

15.
文史摘     
《贵阳文史》2008,(1):94-95
梁启超的中国民族史研究 梁启超是中国民族史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开拓者。他首先提出了中国民族史的学科概念,并在1900-1923年间,不断研究、总结,不断调整自己的学术观点,使之更加符合中国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形成了公认的中国民族史学科,从而丰富了中国史学的内容,同时也显示出粱启超的史学研究是以民族史为中心的。在历史研究应该以民族史研究为中心的学术思想指导下,梁启超的中国历史时代划分也突出了这一精神,他认为,中国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上世史、中世史、近世史三个时代。  相似文献   

16.
正2020年10月17—18日,由中国民族史学会主办、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承办的第23届中国民族史学术年会在青海西宁召开,主题为"凝聚与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210位民族史专业的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会,提交论文140余篇,从不同角度研讨了民族史研究中诸多理论观点及学术思想。共有九位学者作主旨报告。华涛教授《抗战期间回族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路径》指出,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我一直有个愿望 ,编写一部新型的回族史 ,在好多场合曾经呼吁过 ,总是力不从心 ,没有动手。后来《回族人物志》元代、明代、清代、近代四册出版了 ,这是为新型回族史的开路之作。现在多卷本《中国通史》也已完成并且出版了。于是旧事重提 ,仿照多卷本《中国通史》的体裁 ,编写一部新型回族史的设想见诸行动了。我请两位比我年轻些的同志帮忙组稿编排 ,经过两三年的努力 ,现在书稿已经完成 ,即将送交中华书局出版。我想在有生之年“为回回民族历史事业做点贡献”的夙愿可以实现了。这部书叫做《中国回回民族史》 ,共分四编。甲编序说 ,…  相似文献   

18.
秦汉时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阶段。秦汉的边疆与民族问题也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王子今的《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就是这方面研究的最新力作。该书是作者近年来边疆史、民族史研究论文的整合。  相似文献   

19.
民族史工作的历史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是多民族的历史。民族史的工作在我国史学史上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民族史的工作起源很早。司马迁在民族史工作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他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都是先秦、秦汉史范围内有卓越成就的史书。它们在民族史方面都有杰出的撰述。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以来,面对国家危亡的局势,许多知识分子通过“中华民族”话语和历史书写,推动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其中,顾颉刚的民族史编撰思想尤其具有典型意义。顾颉刚最初只希望做与实用和政治无关的学问,其古史辨致力于打破中国“民族出于一元”的神话,这无疑与当时已兴起的中华民族话语相抵牾;在“九一八”事变后的民族危亡之际,他自觉地转向救亡图存和民族边疆现实问题的研究,并在反思其疑古立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提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的理论,强调以此理论为核心编撰中国通史和民族史,纠正古史材料“言分化有余,言团结不足”的偏颇,以历史教育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尽管顾颉刚的中国通史和民族史编撰事业并未完成,但其民族史编撰思想及理论自觉意识,对新时代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研究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