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我今年36岁,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了,但还在上学。要知道原因,还得从我的出身说起。我生在开封市一个穷苦家庭里,父亲是修理鞋的工人。一岁死去母亲,三岁死去父亲,跟着半瞎的奶奶和一个傻姑姑流浪街头,乞讨为生。当我刚刚九岁时,奶奶便求人把我送进“救济院”。进了这里,生活更悲惨,终日吃不饱穿不暖,还得做苦工,一不小心,工头的棍棒便落在身上。“救济院”吃饭要靠抢,抢到手就吃一点,抢不到就要挨饿。我的身子小,进去头一天就沒抢到饭,只有含着眼泪挨饿。有一次费了很大劲才抢了一碗烂稀  相似文献   

2.
碗里没有了油泼辣子,再长再宽的扯面吃起来也不香。女儿给陕西乡村中的奶奶打电话,说俺爸碗里没油泼辣子,吃饭嘟嘟囔囔泼烦死人咧。没过三五天,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邮寄来一大包辣椒面,不只是我,女儿的碗里也红红地飘了一层。  相似文献   

3.
童言无忌     
小好奶奶把头发染成了黑色,小好很想不通,问:“奶奶你的头发怎么变成黑色了呀?”奶奶敷衍说:“不染一下,人家会说小好奶奶怎么这么老啦。”小好说:“奶奶,你的头发是白色的,现在你骗人家是黑色的,是个不诚实的孩子。”牛牛妈妈让牛牛多吃一些饭,就对牛牛说:“你要多吃点饭,这样会更聪明的。”上街的时候,牛牛妈妈和爸爸骑摩托车,爷爷骑自行车,牛牛先到了,爷爷却还没到。牛牛担心地说:“爷爷晚上吃了三碗饭,怎么还不认识路哦!”妈妈给毛毛断奶,毛毛伤心得哭个不停。苗苗看见怀里的毛毛哭得真伤心,就对毛毛妈说:“阿姨,把你怀里的牛奶给毛毛吃…  相似文献   

4.
半个烤红薯     
宋伯航 《文史月刊》2011,(11):52-52
秋天白露刚过,儿子就把我从乡下接到城里来小住。这天,我接孙子放学,路过金桥农贸市场,远远的就闻到扑鼻的烤红薯香味。孙子缠着我说:“爷爷,我要吃烤红薯。”我说:“烤红薯有啥好吃的。”孙子不依,拉着我径直走到烤红薯摊前,我说:“爷爷不吃,你就挑个小的自个儿吃吧。”  相似文献   

5.
常州卞奶奶给我讲了这么一件事。一天放学,她去接上一年级的孙女回家,走到半路,孙女说口渴,要买小店铺那些花花绿绿的饮料。她不想买,对孙女说,快到家了,回家喝吧。小孙女望着店里那些粒粒橙、蜜桔汁直咽口水,过了一会,孩子说:“奶奶让我望梅止渴!”奶奶嘴上没答理,心里却真想笑。回到家,比孙女大一岁的外孙也回来了。老奶奶一边拿水一边对孙女说:“你知道今天为什么不买那些饮料吗?不干净,吃了会生病的。”站在边上的外孙听见了,插嘴说: “还不是她馋猫鼻子尖。”小孙女嗅了一下鼻子不服气地说:“你不了解情况可别胡说啊!”二年级的外孙也  相似文献   

6.
我给碗里填满了米饭,还放上一大块自己也舍不得吃的红烧鱼,我以高傲和特别关怀的样子把碗给了阿角,阿角接住碗看了看,以十分恭敬的样子十分小心和退缩的样子把碗放在地上说:“我不吃,我不会吃,我害怕吃。” 阿角是领主的佣人,牧民出身、二十三岁,信仰黑教,常给我们警卫班放马,有时我们外出,他跟踪马,对我们十分敬重。我比他小十岁,但我们是朋友。我是解放军的卫生员,我看不惯领主训斥他,但是他无论挨打挨  相似文献   

7.
爱的蜂蜜     
李青青 《南京史志》2013,(11):14-14
太阳火辣辣的,狗吐着舌头,蝉不停地叫着。我穿着短衣短裤走在弯弯的山路上。到了爷爷奶奶家f3口,我开心地喊:“爷爷奶奶,我来了。”“乖孙女,你来啦!吃饭了吗?”奶奶欣喜地问。“吃了。”我点点头。爷爷在厨房里,对我笑了笑。  相似文献   

8.
周六的晚上,我照例到我的老师家做客。吃饭的时候,老师不停地把鱼夹到他儿子的碗里,一边说:“今儿给你买了两条活鱼,多吃点,多吃鱼聪明。”儿子头也没抬,拨拉了几口饭,就回到自己的房间温习功课去了。老师的儿子六年级,面临冲刺,几个月中每晚奋战到10点以后,一三五吃鸡,二四六吃活鱼。像我的老师一样,北京的许多家长认为,大脑是智慧的摇篮,与供给的营养息息相关,让孩子把智力“吃”进去,是家长研究的课题。他们经常琢磨把家常菜变成“席上珍”,渐渐发现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没有腿的。自四大发明以后,北京人又发现吃鱼…  相似文献   

9.
一盘龙虾     
晚饭,桌上居然摆着一盘龙虾!肥硕红艳,煞是诱人,我欣喜若狂。细数,共有十个。问母亲来历,母亲轻抚我头:“你已经十四岁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特意托人从海边买来的,趁热快吃吧……”坐在沙发上,边看动画片边吃。动画片太诱人了,我无暇剥虾,母亲和奶奶轮番帮我剥,我只管吃。动画片播完,我惊奇地发现父母和奶奶谁也不曾吃过一个虾。问原因,母亲笑道:“我不爱吃这东西。”父亲漫不经心地说:“我也不爱吃。”我抓起一个递给奶奶,奶奶受到惊吓似地直往后躲:“我可不敢吃,一看那张牙舞爪的样子就害怕。”我暗笑:这么好吃的东西居然不愿吃?吃得更…  相似文献   

10.
一个冬天的傍晚,太阳快落山了。小青蛙在水田里吃了一肚子线虫,然后从水田里游到河岸上休息。这时,一只野猫窜到它面前,恶狠狠地说:“你们青蛙天天吃虫子,不知伤害了多少条命!现在,我要来为小虫子报仇,你快躺下吧!”它流着馋涎,张着嘴,就要扑向小青蛙。小青蛙知道自己一时难逃,便马上板着脸说:“到底谁吃谁还很难说!你们野猫不仅吃小青蛙,还到处偷吃人家的鸡呢!我是青蛙之王,天家前几天才派我到人间来,为被你们吃了的青蛙报仇呢!”野猫听了,说:“咦,你这么小,还能吃我们野猫?哈哈,别吹牛啦!”小青蛙笑了笑,沉着地说:“不信?好,我告诉你,我个子虽小,但沾了仙气,力  相似文献   

11.
张杰 《神州》2013,(31):128-128
开学时,我园新收了一批4周岁的幼儿,在这群孩子中,有的生龙活虎,爱说爱笑,有的文质彬彬,端庄大方,还有的默默无语,不言不笑。其中,杨然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孩子。开学时,多数孩子在家长走时都哭闹不止,只有杨然对奶奶的离开一点反应都没有,没有不舍,更没有哭闹,那时我真的认为然然是一个表现良好的孩子。直到两周后,我接到了然然奶奶的电话,才改变了我的想法。杨奶奶向我询问然然饭吃的怎么样,奶奶说孩子到家就要吃饭,带的水果也没吃,都在书包里又背了回来。听了杨奶奶的电话,我感到很愧疚。说实话,那些天我把心思都放在了哭闹不止的孩子身上,对然然关注的太少。放下电话,我找到了然然的书包,打开一看,他的间餐真的在书包里一点没动。从那以后,我才发现他的性格很内向,平时很少出声,就连你站在他跟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甚至你问话他也不答,然然就是这样特殊的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12.
黄适远 《丝绸之路》2006,(11):63-66
78岁的乌斯满·伊不拉英老人站在那棵粗大的桑树下,慢慢摘吃着紫嘟嘟胖乎乎的桑子,果实挂满了老桑树,枝头显得沉甸甸的。六月的阳光透过树枝洒在老人的脸上,呈现着斑驳,忽明忽暗。老人转过身,用纯熟的汉语说:“甜的很,你尝尝嘛!这是我爷爷霍加木尼牙孜佐尔敦的第二个夫人阿拉木罕种下的,100多年了。”老人感叹地抚摸了一下老桑树,轻轻哼着:“阿拉木罕你在哪里?吐鲁番西300里。”然后说我的奶奶阿拉木罕就是你们汉族人王洛宾写的那首歌里的阿拉木罕。”说着,他呵呵笑了:“不过歌词有点小问题,有一段时间不是在‘吐鲁番西300里’,而是吐鲁番东…  相似文献   

13.
小军是一个在部队大院里生长的孩子,长得虎头虎脑,很逗人喜爱。今年上幼儿园不久,向老师告他状的孩子就越来越多:“老师,小军抢我的玩具。”“小军玩滑梯不排队。”“小军抢我的东西吃,还打我。”“小军说要拿枪毙了我。”小军在幼儿园表现“霸道”,如果老师批评他,强制他把幼儿园的玩具拿出来,给其他小朋友玩,小军就会又哭又闹,耍赖。小军的爷爷是一位军人,戎马一生,自觉儿子小的时候他未能尽到作父亲的责任,深感内疚,因而孙子小军出生后,他把他视若掌上明珠,不愿让孩子受半点委屈,  相似文献   

14.
曾冬敏 《神州》2011,(9S):113-113
感恩,是一种情怀,是所有美德的基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幕幕与感恩极不相符的画面:孩子看到父母烧好的饭菜不合胃口,便把碗一推.翘起嘴巴大叫:烧的什么菜,我不喜欢吃;顽皮的孙子坐在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上骑马;爸爸、妈妈喂孩子吃饭,孩子还挑三拣四.提要求,不满足他,就不吃等等。这些现象表明,很多孩子缺乏感恩意识,养尊处优,唯我独尊,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 “别让中国现在的孩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这是某政协委员在两会上的呐喊。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亟须解决的教育问题。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不光要教给学生知识,教学生学会做人做事,还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感恩教育,唤醒学生那颗感恩的心。我觉得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5.
今天已经是正月初八了,难得这么清静。于是,我就坐下来,凝视着书桌上的一沓稿纸。一股闪亮的河流在我眼前升起。于是我看见了金色的蜂群,轻轻地在阳光下震颤,空气中布满了大小不一的旋涡;于是我看见一个雪白的小宠物,屁颠屁颠地跑在手牵花色绳索的老爷爷前面。风是那只藏在树背后的猫,蹭蹭地掠过灰色屋脊,于是我重新回到屋后栽树。场院前背着小孙子转悠的田奶奶,伸长着脖子在眺望遥远的山坡。于是我看到了那场蛰伏在农谚背后的秋雨,它犹如山中猛兽,逼近黄土尽染的村庄,雨幕里的牛和羊、迷濛的影子好像水彩,于是我看到了狂风把两棵树吹到了村前,看到了庄廓里成串的豆角花和五颜六色的菊花。  相似文献   

16.
天下第一鸭     
我8岁那年,家里来远方客人。这天中午,爷爷奶奶陪着出去吃饭,我要上学,只好“弃权”。晚上,奶奶专门给我拿出几块肉来,还略带神秘地说:“尝尝这肉香不香?”“香!香!”我只两口便将那肉填进肚里,这才问道:“我吃的是什么肉啊?”“傻孩子,这肉自然好吃了,这是全聚德的烧鸭子啊!”烧鸭子——也就是烤鸭,这是我第一次吃烤鸭,第一次听说有个全聚德。  相似文献   

17.
逢迎取悦:我到底该爱谁?●客厅里奶奶削了只苹果递到了七岁的孙子龙龙面前。龙龙抬手来接。奶奶将手一扬,问:“龙龙,告诉奶奶,是爷爷待你好呢,还是奶奶待你好?”龙龙一心想吃苹果,似乎对这问题毫无兴趣(这个问题不知问多少遍了,对孩子来说太乏味了)。他在奶奶面前又是蹦又是跳,苹果时而在他眼前,时而在他头顶,就是没法得到。“快说,爷爷奶奶一样好。”一旁的妈妈赶忙解围。“爷爷奶奶都好!“哎!乖,我的好孙孙。”奶奶像摸彩中奖似地笑得合不拢嘴。虽然孙子答非所问,但她却得到了最满意的答案。上述场景,正以现在进行时的方式在中国许多家庭…  相似文献   

18.
月迹     
贾平凹 《神州》2010,(8):104-104
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觉得不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  相似文献   

19.
袁克桓谈其父袁世凯我那已是耄耋之年的老父亲,记忆力明显衰退;我儿子在北京理工大学读书,告诉他多少遍,再问,他总是说“我孙子在北京大学”。然而他奶奶——也就是我曾祖奶奶——给他讲的往事他却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20.
儿子腾腾今年五岁,他从小就跟爷爷、奶奶长大。到了三岁,我们把他接回来上幼儿园。可是,腾腾非常割舍不下对老家的情结,尤其是对两位老人的感情。时常,儿子就会在我们面前讲起爷爷奶奶的故事,以及他的一些小伙伴们,讲着讲着,儿子就眉飞色舞,异常兴奋。老人住在近郊,不算太远的路程,平时,我一个月几乎都要回去两三次,看望老人。每次回去,我都要带上儿子,让他高兴地玩上一天,正好老人也想看看日夜想念的孙子。这一阶段,我发现他养成了不少坏毛病,我很恼火,总觉得老人的溺爱会助长孩子的不良习性。如果再这样下去,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于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