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郑泽爽  甄峰 《人文地理》2010,25(4):50-54
本文在引入西方女性主义地理学以及城市居民行为空间和生活需求研究的基础上,以银川市为案例,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分析了当今城市社区生活需求的性别差异,对中国两性居民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及其对满足生活需求的基础设施的评价,总结居民生活需求的性别差异特征。文章充实了国内关于生活需求性别研究的实证研究,指出性别差异在城市社区规划和建设中被忽视和女性通常处于弱势地位的现实,提出今后城市建设需重视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的规划,强调公共设施的人性化和多元化,加大社区服务力度,提高女性居民的社区参与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住区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李植斌 《人文地理》1997,12(2):18-22
随着城市住房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城市住区的社会经济空间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本文从分析城市住区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入手,探讨了这种变化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住房建设市场化以来城市住区区位衍化特征的了解和认识,将有助于有关部门科学地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利用上海市1980年代中期以来开发的住区项目的空间区位数据,分析了其住区区位衍化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市1980年代中期以来住区区位衍化特征大致可总结为7个特征,即集聚与扩散趋势并存,居住空间重构与分异并存,热点开发区位的变化和延续同时存在,中心城区住区再开发和郊区住区新开发同时繁荣,住区区位"沿边"聚集,住区沿交通指向发展,从"地段"到"板块"的跃升和优化。  相似文献   

4.
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了大量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但大多区位偏远、交通不便,远离城市就业中心,导致低收入人群的通勤成本上升,进而对其就业和收入产生影响。本研究以昆明市为样本城市,选取廉租房、公租房和经适房3类保障性住区,利用通勤距离、通勤时间、通勤方式、工作地点等指标,从居住-就业空间匹配角度,揭示保障性住区居民就业空间特征;并通过建立包含空间虚拟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揭示了保障性住区居民就业空间特征对其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田培湘 《神州》2013,(32):43-4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受国际形式的影响,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引入了生态概念,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中,努力建设城市生态园林,让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规律,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城市生态园林规划的概念入手,对生态园林规划的思路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何倩 《区域治理》2022,(3):74-77
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土地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土地管理情况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有直接的联系.在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下,国家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对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进行有效规划是城市发展建设规划的主要环节,也是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城市发展和国土空间布局有效规划的主要措施,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社会公正等...  相似文献   

7.
西方的女性评价经历了从性化到性别他者的变化,而中国的女性评价(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则经历了由性别她者到性别他者,再到身份她者的转变。二者差别是由中西不同社会文化背景造成的。在中国,对女性的社会评价不如文化评价那样稳定,而文化评价更依赖历史传统和文化多样性,且可以给女性的社会发展及其相应影响性评价提供多样化的方式,有利于女性选择多种发展途径。目前民俗学、社会学和社会性别学都缺乏这种理论成果,但采用个案法进行研究可发现这个特点。在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建设中,构建女性的社会发展模式,应考虑中西女性评价的差异,将女性的性别差异、社会条件与文化评价传统加以综合考虑,使女性发展的选择获得社会评价与文化评价的双重合理性,以利于女性就业、事业与人生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紫晴  袁媛  梁璐  牛通 《人文地理》2020,35(1):19-27
男性和女性除了有生理性别差异,还有通过心理、文化和社会手段构建的社会性别差异,两者共同导致女性在健康、就业、教育、人际、资产等领域的相对弱势地位。近年,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女性贫困研究热度持续增加,发展中国家研究逐渐增多,但国内研究仍在起步阶段。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外地理学领域的女性贫困研究最新进展,发现研究热点集中在基于空间差异的女性贫困研究、基于社会剥夺的女性贫困研究,以及女性减贫的政策建议研究。基于研究热点与社会性别理论,本文提炼出女性贫困研究框架体系,并总结了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女性致贫解释机制,认为女性贫困是地区经济、文化与政治的折射。最后提出未来中国女性贫困地理研究建议,以期为推进以性别为切入点的精准扶贫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古罗马社会的城市女庇护人进行考察,并以此为基础对罗马帝国时期公共生活中的性别关系和罗马上层女性的社会地位加以分析探讨。共和时期,罗马人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与其他地区城市建立了庇护关系,有权势的罗马贵族成为城市庇护人。进入帝国后,除男性权贵外,上层女性也被选为城市庇护人。女性当选城市庇护人可看作罗马社会对上层女性的认可。然而,对城市女庇护人及其家庭情况的考察表明,城市女庇护人较高的社会地位离不开其家族男性权力的支撑,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在上层社会的两性关系中更加隐蔽,藏于上层女性享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表象之后。  相似文献   

10.
储婉君 《风景名胜》2020,(3):0027-0027
伴随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整体发展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但是对于城市的相关建设和发展来说,城市对水资源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所以在整体的建设过程中导致了人们生活水平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整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水环境进行良好的生态修复,通过全面系统的修复能够让城市得到良好的规划和发展,同时在相关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对景观绿化等都进行全面的规划,所以在当前的相关建设过程中需要完成对水环境生态进行良好的修复,确保不会出现一定的质量问题,通过相关的工作进行良好修复,能够完成对此技术的合理有效开展,最大程度的使其能够符合社会整体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女性居民行为空间研究的女性主义视角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在以人为本、重视差异性等后现代思潮的大背景下,基于女性主义视角的西方城市女性居民行为空间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城市中的女性群体,作为城市社会中的一个重要亚群体单元,在改革开放后经历着重大变化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对中国城市女性居民行为空间的女性主义研究已悄然起步,今后的研究视角不仅要关注女性自身的特点及其与男性的对比,而且更要重视女性内部的差异性以及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城市社区型营业性场所的人本主义布局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区理念的引入,当前社区各类场所的规划都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人本主义的方法论入手,结合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结构原理,还深入到存在主义"引力区"构成、商娱空间行为场所认知构成、社区资源可接近性-可获性构成及社区阶层化构成,总结出城市社区型营业性场所的四种布局规律。  相似文献   

13.
1992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居住消费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年之后,我国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城镇居民居住消费发生了深刻变化。居民购房公平自由,私有住房的比重急剧攀升,住房设施日益完善,居住环境不断优化,居住开支迅猛增长,城镇居民居住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然而受不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在居民居住消费过程中,一些诸如住宅私有率过高、住宅面积过大、一房伴终身等严重脱离实际需要和基本国情的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4.
The spatial division of cities into residential zones is a universal feature of urban life from the earliest cities to the present. I propose a two-level classification of such zones that archaeologists can use to analyze preindustrial cities. Neighborhoods are small areas of intensive face-to-face social interaction, whereas districts are larger areas that serve as administrative units within cities. I review comparative historical data on neighborhoods and districts and outline archaeological methods for their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Illustrative cases are drawn from Mesopotamia and Mesoamerica, and I conclude with a review of the major top-down and bottom-up social forces that generate and shape neighborhoods and districts in preindustrial cities.  相似文献   

15.
居民消费行为与城市生活空间行为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消费社会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居民生活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社会空间秩序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人本主义"地理学为出发点,应用数理统计和随机过程理论,结合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对居民消费行为的演进过程进行分析,来探讨城市居民消费行为与日常生活空间行为的关系,并总结出相应的居民消费生活空间行为规律。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思潮背景下,性别研究在人文科学领域越来越重要。性别不只是关于个体身份的自然属性,更是一种映射社会变革、社会不平等和反抗特权的社会关系。本文梳理国内外女性主义研究的相关文献,具体从女性主义地理学理论渊源、西方女性主义地理学和中国本土女性主义地理学等三方面对女性主义地理研究进行综述。较之于国外同行,国内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仍显单薄,多数是采借和沿袭西方的相关理论进而通过特定案例加以印证(佐证),某种意义上是对西方同行的回应性研究。未来的我国女性主义地理研究,需要关注三个问题:从我国传统文化女性发展理论中吸取营养;聚焦女性日常生活世界领域的实践逻辑;女性作为能动者的个体和自组织的集体智慧需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7.
河谷盆地型城市是一类地貌条件特殊的城市,本文就以兰州为例,讨论中国城市,包括河谷盆地型城市居住区的分异、空间演变与机制,并对未来中国城市居住区分化的趋势和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陈培阳 《人文地理》2017,32(1):9-15
全球化竞争促使国家和地区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加上住房市场的持续去管制化,欧美国家多数大学城镇出现“学生化”的现象,与此相应的城市地理学研究逐渐展开。从学生化概念的提出入手,回顾了西方尤其是英国学生化研究的简要历程,从学生化的现象特征、形成机理、后果影响、应对策略和学生化与中产阶层化关系等方面分析当前学生化研究的新特征。结合研究回顾,认为学生化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构建尚处在探索阶段,且主要在中产阶层化的理论框架体系中进行。中国学生化研究应当结合自身背景进行概念界定与实证、理论研究。未来学生化研究将集中于四个方面:大数据等新技术方法在学生化研究中的应用、学生化理论体系的构建、学生化效应评估与应对机制研究以及学生化的国际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城市社区的社区资源公正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和谐社区建设的开展,如何在社区建设中体现公平公正理念成为我国社区研究和实践的核心问题。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社区资源概念、研究内容、分析方法等相关研究,在对第三条道路思潮的社会公正理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空间公正理念下城市社区体系与生活场所体系的社区资源配置原理,并对社区资源公正配置的衡量指标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