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艳 《丝绸之路》2009,(12):41-45
从商代我国最早的驿站类设置形成起,在通讯手段十分原始的情况下,驿站就担负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信息传递任务,也是物流运输的重要承载者,是一种特定的网络传递与网络运输。汉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丝路沿线的驿站就有了固定的设置和专门的管理机构,驿站不但成为当时的交通枢纽,也是当地经济、文化的繁荣之地。  相似文献   

2.
驿站是一种交通运输机构,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在古代社会通讯手段十分原始的情况下,驿站担负着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信息传递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加强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和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驿站·军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自汉代起,我国建立了一种古代的邮递制度,在各地遍设邮和驿两种。邮是传递信件的机构,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邮亭,由专人骑马送信。驿是驿站,备有驿马,专供传递员交通工具和住宿,也同样接待过路官员。 唐代以京都长安为中心,条条大道,通向全国各地,因而驿站也星罗棋布。据统计,全国共有驿站1639所,其中陆驿1293所,水驿260所,水陆相兼86所。  相似文献   

4.
抗战爆发后,国民党中央为向各地迅速传递各类宣传书刊加强政治宣传起见,决定成立中央文化驿站。中央文化驿站直属于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于1939年1月3日正式成立,6日开始办公。初期,它被定名为“中央文化管理委员会”,1940年改称“中央文化驿站总管理处”,1945年抗战胜利后,奉命撤销。现将有关这一组织活动情况(包括禁止传递中共宣传品)的史料选辑公布,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驿站的历史沿革较悠久,内地早在战国时期已有邮驿;汉代各地有传舍;唐代为驿田,水路设有水驿;宋代设邮铺、递铺,元为驿传、站赤,还有急递铺;明代始为驿站,分有水驿、马驿和递运所;清代基本沿用明代驿站体制,后期有了邮政制度,废除递运所,仍置驿站。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中途歇宿的叫驿,专为军报而设的叫站。  相似文献   

6.
秦始皇以郡县制建立大一统的国家,其后的中国历史即是郡县制国家的历史。在朝廷与郡县纵向的和郡县之间横向的人员、物资、信息资料的交流路途中,设站点供人员以及坐骑、运输的牲口(驴马之类)歇息,或更换驴马,这些站点即为驿站。在需要紧急传递公文、信息或物资时,甚至一站一站地接力传递。可以说,驿路(包括驿站)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流通的动脉。  相似文献   

7.
清代云贵地区的驿传体系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鹏 《清史研究》2002,(2):94-101
清代云贵地区的驿传体系东联内地行省与京师 ,西北通西藏、四川 ,西南接缅甸 ,是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它以驿站为主构架 ,以塘、铺为补充 ,驿递合一 ,在信息传递、差役过境等方面发挥作用。在驿站的运转中 ,经费来源、官吏舞弊等问题也在本文的考察之列。  相似文献   

8.
驿站,是古时传达官方文件书信之所在,是本地与外县、外省陆上交通的一个重要中途站。驿站设驿馆,好比今天的宾馆、招待所,让远方过路的官员、使者以及驿使(传递文件的人)投宿休息,还为马匹提供饲料。  相似文献   

9.
驿站是古代官府传递公文的通讯机构。从殷商盘庚年间边关戍守传信 ,到西周时期烽火报警 ,发展到东周列国便产生了驿站组织。历朝历代驿站的规模和管理虽不尽相同 ,但均担负转达政令、飞报军情、接待使客的任务。春秋时代 ,各诸侯长年相互征战 ,出于政治军事需要 ,在道路旁设置驿马驿车 ,传送官府文书 ,通报军机事务。秦始皇统一全国后 ,在各地修筑驰道 ,颁发《秦邮律》 ,促进了邮驿通信的发展。唐朝驿站分陆驿、水驿和水陆兼办三种。如遇军情要事 ,驿马每天可跑300里。韩愈有“冲命山东抚乱师 ,日驰三百自嫌迟”的诗句。唐太宗曾设置若干…  相似文献   

10.
驿运是中国古代由朝廷官府设置的为接运官员传递文书,而严密组织的一种接力式的交通传送方式。当时,传递一般信件、文书和接运过境官员,均由各地驿站备人夫、马骡、车船,并筹办供给口粮。如遇大宗货物和大队官员,所经各县就必须根据所需,派出运输力量。安徽自战国时就有驿站,发展到明代,驿运已形成网络,各地遍布马驿、船驿和递运所。到清代中叶,递运所开始废除,但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杨正泰《明代驿站考》"陕西部分"驿站中存在的一些设置时间空白、错误或不清楚等问题,在可能的范围内加以补正或辩正,对尚未列入《陕西驿站考》中的一些漏考驿站,加以补考。文中共补正或辩正驿站27个(含设置时间),除补正中考出相关驿站的设置时间外,又考出33个驿站设置的时间,补充漏考驿站26个。  相似文献   

12.
明代梧州府水陆交通位置冲要,曾作为两广总府驻地,驿站、驿路分布较为密集。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明代梧州府的14所驿站逐一进行了考辨,纠正了部分讹误,认为明代梧州府先后在1州6县设驿站,设置时间集中在洪武年间,此后梧州府的驿站数量不断减少,至崇祯三年仅存5所驿站。同时,明代梧州府驿站的裁撤与驿站类型,根据统治需求与交通状况及时进行了调整,体现了明朝驿传制度在广西梧州府地方运行的实际形态。  相似文献   

13.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逐渐完善的驿站系统,促使信息传播方式丰富多样,而进奏院状作为唐代新型的传播媒介,它有着不同于其他媒介的特点。以敦煌文书"进奏院状"为例,结合其他进奏院状,可以发现进奏院状具有传递范围广、传递信息多、传递速度快的特点。进奏院状不仅成为藩镇获取情报的主要渠道而且还具有联系中央与藩镇的功能,成为唐代中后期重要的信息传递媒介,与其他的媒介共同构成唐代的信息传播。  相似文献   

14.
<正>古代驿道的开辟,驿站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传递谕令、军情、文书,运送官差、粮秣、武器、装备、贡品和赏赐等物资,并为之提供运输工具和供应食宿。黑龙江地区(指今黑龙江省境  相似文献   

15.
春暖桃花驿     
孝感有个杨店,原先叫桃花驿,是古官道上的一个驿站,邮亭传递公文书信,官差使节歇宿换乘,上木兰山拜香的信众络绎而来,到这里也会打个尖,欣赏一下乡野风光。“春暖桃花驿,人耕红杏村”,多美呀!  相似文献   

16.
清代福建驿站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的邮驿制度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代,终结于清朝光绪年间。在这种制度中,驿站负责免费传递政府公文、官员信件、军事文报以及外交使团信件等,它实际上扮演着“国家大动脉”的角色,对传宣号令、巩固政权、飞递军情以及发展社会经济等都起着重  相似文献   

17.
旧西藏邮差     
邮差藏语叫“阿冲”,意为送信件者。阿冲和内地山区的乡邮员不是一个概念,虽然都是送信和邮件,但方式大不相同。乡邮员足把信件和邮件翻山越岭,个人走完全程直接送到收件者手里,而阿冲(邮差)是分段包干,在漫长的驿路上只走一个驿站,将信件和邮件送达后,立即带上该站传送下来的邮件返回自己的驿站,第二次再往返重复。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邮电通信开始在西藏出现。亚东、帕里做为边境重镇,西藏地方在此开办了邮电通信业务,但未设扎康(邮局),只有邮差传递人员阿冲  相似文献   

18.
<正>站人不属于民族的类别,而是一个大的群体,站人,又谓"站上人","站"是指清代初期设立的古驿站。清代在东北建立若干个驿站,但不是所有的驿站的人都谓"站上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在黑龙江省境内,南从松花江北的茂兴,北至边陲瑷珲(今黑河市)建立了十九个驿站,其中墨尔根站以北至瑷珲五个驿站,均属索伦、达呼尔等  相似文献   

19.
绿色的遐想     
绿色的遐想●刘俐俐在我国,现代邮政的创立始于清朝。1866年在海关总税务司下设邮务办事处,1896年成立邮局,1911年关邮划分,邮政自成系统。早在古代,就有传递文书的机构,供应食宿和车马的驿站。孔子说:“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可见置邮历史已很...  相似文献   

20.
库伦南北路驿站在清代蒙古地区驿站中比较特殊,初设目的是应付沙俄使臣往来,归库伦办事大臣管理,在职能及监管方面有自己的特点。作者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满文附录奏折等档案文献,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考述了清代库伦南北路驿站的安设时间、提议者及其发展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