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是历届师生在继承、批判、选择人类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共同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大学文化定位,牢牢把握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和精髓,是大学的核心标志,是大学师生共同创造和共享的"食粮",是现代社会先进文化的基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创新大学文化建设内容,夯实大学文化在现代社会先进文化中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2.
守望乡愁     
正"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党中央施政蓝图中为我们描绘的一幅诗意栖居的自然画面和城乡福利平等的生活图景。尤其是"记得住乡愁",成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的一大亮点,直抵人心,引人遐想。乡愁是什么?是一杯浓烈的"大麦烧",是一轮圆圆的中秋月,是那条环绕着村庄缓缓流过的小河,是那根在灵魂深处流动的血管。乡愁是什么?是乡风、乡情、乡俗、乡思、乡音,是与风土人情乃至民俗文化、戏剧文化、方言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家谱文化等联系在一起的时间与记忆沉淀的产物,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乡愁应该有所依附,一  相似文献   

3.
田海舰 《攀登》2010,29(4):51-57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文明先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基本特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根本趋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的“文化”,主要指文治、教化和礼乐章典制度。近代的所谓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称的人类文明,其内涵相当宽泛,可以划分为广义的(大)文化和狭义的(小)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文化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即一切非自然的人类创造物。它包括物质文化(技术、工具等)、  相似文献   

5.
一、"文化部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文化部类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就是人类的文明,包括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以及非物质文明。从广义的概念来说,地方志书所记载的,除了自然地理之外,都是"文化",即人类的文明创造。狭义的文化特指人类的  相似文献   

6.
草原文化是与城市文化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草原文化不自觉地被从城市文化的方位去审视和观照。草原文化的价值不仅因它与城市文化的异质而凸显,更因人类与生俱来的原梦而存在,这原梦就是指向人类自身的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何处去?草原文化更接近于人类生活的原初状态,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去体验梦圆。草原文化的这种"本真"是理解草原文化建设的钥匙,因此,草原文化建设的第一要义是"去城市化",但是去城市化并不等于反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古代物质文化中凝结着先民伟大的创造和质朴的审美,其中玉器就是一种人与自然的结合,通过造型、雕刻、搭配改造自然玉石后所创作的艺术品,为我们留下无尽的遐想。"石之美者谓之玉""君子比德于玉",古来圣贤为我们解开了玉器通天礼地、风度翩翩的文化密码。珍藏存世古玉为一方天地增加灵气,其中"因物赋形"的商代玉器在浩如烟海的玉器世界中最为人称道。  相似文献   

8.
地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广义地说,它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地方志记载的内容,涉及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地域文化的概念更广阔,内容更宏富。  相似文献   

9.
《功夫熊猫》成功获得了巨大票房。"功夫"和"熊猫"的结合不仅有着明显的中国符号性特征,在解读中国文化方面也渐渐深入。文化的"出口转内销"让一些中国人心理不平衡了。作为"熊猫"和"功夫"原有和原创者的中国人应该怎么办呢?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与其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束之高阁,还不如送出去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10.
<正>一贵阳有没有文化?当然有。凡有人群的地方,必有文化。文化与自然相对,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存在于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生物属性等自然性。文化的出发点是从  相似文献   

11.
郝建国 《神州》2014,(15):280-280
群众文化,从广义上讲,是人类社会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它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群众文化是大众的文化,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董丽红 《南方文物》2002,(1):88-89,84
“文化”的内涵相当复杂,从大的范围说,自地球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文化。文化的内容很丰富,有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之分。总的说来,文化是指人类历史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我们今天所讲的“文化”主要是讲精神文明。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经济是基础,文化属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制约着上层建筑,什么样的经济决定着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以文化来说,资本主义经济滋生和孕育出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经济自然孕育出的是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还必须看到,文化发展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先导力量。  相似文献   

13.
从悖论浅议人地关系中的人性内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叶岱夫 《人文地理》2005,20(2):124-128
从哲学意义上说,不先研究人的秘密而想洞察自然的秘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有必要从人的"二律背反"本性内涵的表现出发去探寻人与地的关系。在探讨和分析了人地关系中人性内涵特征的基础上,从文化人与地的关系、人类自身的矛盾性、生存态度所决定的人性特征、忽略人性研究的严重后果等4个方面认知了人地关系中的人性内涵。最后在分析了技术与人性相互作用的前提下,指出了人性的本质内涵是内省式的"自己创造自己",而不是在对"地"的无限度索取中迷失自我,并提出人性内涵重新塑造和回归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正"原始"是什么,是蒙昧吗?启蒙主义者历来这么认为。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所谓"原始",首先跟本原有关,其次跟创世有关,而原始人,就是第一个直立、创造世界的人。自从拿起石头,人类就站立起来,在苍茫大地上开始自由行走,追逐猎物,从日出到日落,从天亮到天黑,追随日月星辰,跟着人类  相似文献   

15.
李宏 《攀登》2012,(6):46-49
本文尝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界定文化自觉的理论体系,包括文化自觉的主体、客体及自觉实践。文化自觉的主体是自由的有意识的人;客体包括静态文化与动态文化;自觉是指人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文化自觉的核心指向是人的解放与自由;本质属性是人的实践活动;应有之义是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价值取向是其主体的阶级性;存在功能是文化自觉本身。  相似文献   

16.
呼唤“文化创新”,是专家与大众、官方与民间的共同诉求。人们都厌倦粗劣的文化复制品,期待着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出现。然而,文艺创作、文化生产何以获得原创性源泉呢?我想,文化“草根性”的开掘及时代精神的弘扬,是值得关注的两个方面。先议“草根性”的开掘。这是文化创新的深厚土壤。广义文化指“自然的人化”,即所谓“人文化成”,一切文化创造都深深植根于“人文”之中,也即深植于人民生活的轨迹之中,文化创造需要直接、间接地汲纳人民生活提供的营养。这便是“草根性”的意蕴所在。比如说,早已成为经典,被供奉于庙堂之  相似文献   

17.
冰雪文化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冰雪所获得的全部成就的总和,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地处白山黑水的满族人与冰雪结下不解之缘,所创造的冰雪文化从内容上看:冰雪娱乐和运动的习俗是满族冰雪文化的核心。满族冰雪文化具有地域性、观赏性、包容性、军体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刘晓霞 《神州》2012,(28):254-254
文化从广义上讲是人类社会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讲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真正开始使用“群众文化”是在1953年。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群众文化是中国当代文化的几种主要形态之一,它是一种独具特性的新兴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9.
徐娟  赵鹏  孙广耀 《神州》2014,(11):35-36
“文化”一词在我国古代便已存在,溯其根源可至《易经》。千百年来,文化学者不断对“文化”进行释义。今天我们可以认为“文化”一词指的是某一特定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实践所创造出的物质成果、精神形态以及制度、规约、交往方式、生活习俗与语言、思维方式的总和或者说复合体。①在《文化学辞典》里,对于“传统文化”的定义则是“由历史沿袭而来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精神、现代价值等方面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展现了中华民族至诚至善的民族精神和亘古烁今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20.
曾静 《神州》2013,(18):18-18,20
建筑的本质是一种由人创造的、凝聚了人所创造的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的实体。这种实体不是一种自然的生成物,而是一种社会的产品;不是一种由自然恩赐的物质,而是一种由人的智慧创造的文化。由于中西民族在历史渊源、风俗习惯、心理结构、伦理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所以中西民族呈现出不同的建筑文化。因此,从中西柱式与斗栱的比较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其社会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