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花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源远流长,它品种繁多,千姿百态,成为中国古代民俗文物中一个独特的板块。就其品种而言,国内花钱最走红的是宫钱和秘戏钱,其次为人物钱、吉语钱、庙宇钱、上梁钱和钱文钱等。收集、研究这些铸造精良、文图优美、内涵丰富的花钱,可以直观地了解中国古代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2.
韩兵 《钱币博览》2004,(4):23-23
古代花钱是我国古代钱币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花钱的分类较多.主要包括咒语钱、吉语钱、生肖钱、钱文钱、镇库钱、赐赏钱、打马钱、秘戏钱等。其中吉语钱种类最多.它以吉祥含意为主,其内容有以长命百岁为主题,往往与富贵、幸福等内容相联系.如。长命富贵”、“福寿双全”、“福寿康宁”、“福禄寿喜”、“龟鹤齐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 有以高官厚禄为贺辞,  相似文献   

3.
吉语钱是花钱的—个分类。因民间有寄托心愿和自我安慰的语言兆吉习惯,所以又称口彩钱。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古代花钱(又名厌胜钱)名目繁多,大体有;动物钱,戏秘钱,八卦钱,生肖钱,符文钱等,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一种吉语钱的铸造,更是蔚然成风,这里介绍一枚清代独占鳌头花钱,就是属于一种典型的吉语花钱。该钱,质地紫红铜,园形方孔,直径5.2厘米,阔缘,正面有"独占鳌头"宋体四字,竖读,背面为一老人形象,即文昌魁星(俗称文曲星)头戴奎冠,身着衣袍,一手捧书,一手握笔,立于鳌头之上,似乎正欲阅尽天下大块文章,圈点题名,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古钱有两大类.一是历史上曾经正式流通使用过的货币,古钱学家称之为“正用品”:二是历朝历代货币文化的衍生物,诸如:吉语钱,宫钱、赏钱、花钱、游戏钱、庙宇钱、厌胜钱、瘗钱、冥钱等等。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用途,虽然不行使货币的职能.但材质、器形、  相似文献   

6.
诗钱是花钱的一种,一般以各种书法形式在钱币上雕刻或铸造诗句,并配以相应的图案,为人雅士赏玩之用。花钱又称厌胜钱、压胜钱(押胜钱)、吉祥钱、绘钱、玩钱、杂钱等,是相对于有货币功能,形状似钱币的一种“钱”,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了,可谓历史源远流长。花钱种类繁杂,常见的有镇库钱、符咒钱、吉语钱、生肖钱、冥钱、上梁钱、春钱、佩饰钱、刻花钱、占卜钱等等,材质、制作精细不一,是钱币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7.
王雪 《东方收藏》2020,(1):87-89
厌胜钱是古代在正式流通钱币之外的一种用于吉利品或辟邪物的钱币。钱面上的文字与图案多有特定的含义,与中国传统宗教、风俗、民情、文化相关。明清时期的厌胜钱种类丰富,有镂空钱、吉语祝福钱、宗教文化钱、"钱文"钱等,这为古代民俗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实物参考。厌胜钱也叫作压胜钱、花钱、民俗钱等,是在正式流通钱币之外的一种用于吉利品或辟邪物的古钱币。  相似文献   

8.
压胜钱亦称花钱,是我国古代钱币与民俗、民风渊源关系的一种体现。现附录两枚文图精美的花钱,与泉友共赏(彩页1)。 一.小巧玲珑的“龙飞凤翥”花钱 龙与凤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物。龙象征皇权至高无上;凤却风姿绰约,代表高贵。二者均是吉祥、幸福的化身。古人经常铸制龙凤吉语花钱,供佩带或馈赠之用,表达了先人们除凶避邪的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安徽钱币》2006,(3):36-36
泉友藏有一枚"状元及第·五子登科"吉语花钱,经征得同意,现介绍给同好共赏。此钱为清代传世品,铜质熟旧,包浆完满,楷书钱文,端庄遒劲,径53.5mm,重38.6g。花钱源于西汉,盛行于明、清(高峰在乾、嘉  相似文献   

10.
王振华  郝福祥 《文物春秋》2000,(1):41-42,62
前时有幸偶得“吉语花钱”一枚。系黄铜质,径2.6、穿0.5厘米,重5.55克。面文为欠规范之篆书“水陆平安”横读;钱背铸有图案,穿之左、右为大刀、三尖钢叉,穿上为北斗七星,穿下系八卦中的坎字卦文(三)。从正、反两面的吉语及奇特的图象观之,无疑当属“花钱”之一种。  相似文献   

11.
《收藏家》2021,(1)
正花钱也称压胜钱、厌胜钱、民俗钱等,是中国古代具有压胜、祈吉等文字和图案的"钱币"。不能作为钱币流通,主要用于佩戴、馈赠、赏玩、撒帐等。花钱的铸造较为随意,民间与官方均有铸造,形制各异,因此花钱的种类较多。从形制看,花钱主要分为镂空钱、实体钱。其中,镂空钱两面通透,古人也称玲珑钱或通花钱(1)。两面不通透者称为实体钱。  相似文献   

12.
<正>花钱,又名压胜钱,它虽然不是流通货币,但是它却属于我国古钱币中一个独特的体系。其中有一种吉语钱,它就是代表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和古人对美好生话的向往与祝福。富有较深邃的文化内涵,故自古以来,一直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愛与收藏。该花钱,黄铜质地,顶部为帽冠形式,,冠顶部有一穿孔,可系绳佩戴。下部圆郭无穿。通高5.6厘米,宽3.6厘米。圆廓正面为"阿弥陀佛"竖读四字,阳文。背面为"长命富贵"竖读四字,阳文。面背中心均为阴阳鱼纹图案。整个花钱制作  相似文献   

13.
<正> 压胜钱不属货币,它是我国古代铸成钱币形式的吉利品或避邪品,仅供佩带玩赏之用,又称“花钱”,“厌胜钱”,因此,它也是历史古钱宝库中的一枚艺术之花。 压胜钱主要用于赠赏、压邪、镇库、开炉铸钱或其它重大事件的纪念活动之用,所以,压胜钱一般都镌有吉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等,并有龙凤、八卦、星斗、人物等图案,其造型千姿百态,书体纷繁,构造新奇,铸造精美,虽不参与货币流通,却一向具有较高的收藏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孙敏 《中国钱币》2006,(4):50-50
目前,我国各地泉市及藏泉者手中清代的各类民俗花钱数量较丰,而同期的太平天国民俗花钱存世量却极稀。近年,有少量太平天国民俗花钱随着城乡基本建设工程的动工而陆续面世,笔者特将近年来收藏的几枚公诸同好。一、太平天国“九如三多”银质花钱该钱银质,钱径25、穿径7、厚0·7mm,重2g(封三上图1),钱面阴刻直读“太平天国”,“国”字中间笔划从“王”,此为太平天国钱币重要特征之一。钱背文字阴刻直读“九如三多”,为清代常见之吉语。钱体为手工打制刻就,钱文刻写较为工整,原有鎏金层几乎褪脱殆尽,10倍放大镜下仅依稀能辨残存金黄色。地张内…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初春,风阳县南岗,工人开采金矿时,发现一宋代古墓。墓内出土百余枚北宋钱币,其中发现双龙双凤通花钱各一枚,“龟鹤齐寿”吉语花钱一枚。此3枚花钱,比较少见,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国钱币》2005,(3):15-15
由北京收藏家、北京钱币学会理事刘春声(齐庚)先生编著、作家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古代镂空花钱鉴赏》一书近日面世。这是迄今为止第一部介绍评价镂空花钱的著作。镂空花钱是花钱的一种,是指中国古代以金属铸造的、以镂空工艺表现吉祥内容的用以佩挂的钱形饰物。镂空钱的种类很多,表现内容也十分丰富,工艺水平相当之高,在古钱币收藏队伍中拥有广泛的爱好者。作者多年集藏研究古代钱币,近年多把精力集中在花钱和镂空钱的研究上,经过数年努力,完成了图文并茂的《中国古代镂空花钱鉴赏》。该书有以下特点:一是尽量求全,除已发表过的品种,争取…  相似文献   

17.
压胜钱属非流通货币,大多用于吉庆、供奉、悬挂、佩带等,是我国古代货币中的一个种类,在民间广泛流传。2013年,四川博物院在整理馆藏古钱币时,发现了一批压胜钱,约有十余个品种,主要包括宋代佛塔钱、打马格钱及清至民国时期的祝寿钱、吉语钱、十二生肖钱等。本文对其中几种压胜钱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韩兵 《钱币博览》2004,(1):41-41
花钱是民间对所有不作货币流通而具有钱币形态的钱的通称。我国古代花钱是古代钱币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咒语钱、吉祥钱、生肖钱、钱钱、马钱、秘戏钱等。其中,咒语钱的钱和图案表达了我国历代人民祈求驱邪避恶、平安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同时也真实反映了各  相似文献   

19.
这枚五铢钱上的缀文已达到8个字之多,其钱体特征、吉语,与缀文半两钱很接近。故可以断定这两枚钱都是西汉时“吉语厌胜钱”。缀文半两钱,正面缀文是“日入千金”,背面缀文是:“长毋相忘”(图3) ,其特征是重斜穿、八柱、上鼻、下环。这种钱的形制比较奇特,也很稀少。该缀文半两钱的形制和缀文与周仲芬藏的“日千半两”,张齐斋藏的“长母半两”,王荫嘉藏的“长相思半两”,陈仁涛藏的“日入千金”(图见《陕西金融钱币专辑》第1 0期6 0页)极类似。钱背缀文“长毋相忘”反映了西汉时人们崇尚朴实、诚信、笃敬之风。像这种吉语以及残缺不全的成语,…  相似文献   

20.
潘懿 《中国钱币》2008,(1):77-78
《中国花钱图典》是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的,2006年3月又出版了续集。此前国内出版的花钱工具书,可称系统全面的惟有余榴梁、徐渊诸先生所编之《中国花钱》,已多年未重印;近年新发现的花钱品种不少,客观上也存在重新整理汇集的要求。所以,这两本书问世后确实对花钱集藏有所积极的推动。然而,其体例编排、图文质量等方面也不免缺憾,本文拟就其钱文释读方面的部分问题略作商榷。一、《中国花钱图典》第149图:“天清丰乐”当作“太清丰乐”。此钱并非两读皆通,“太”字之上一横本不相连,比例亦不合,不应并为一字,且“天”字篆文亦无赘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