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康年 《安徽钱币》2006,(2):26-26,27
钱号与钱庄、银号的性质基本相似,系旧中国的一种独特的民间金融信用机构。早期钱号(包括钱庄、银号)大部为独资或合伙组织。  相似文献   

2.
钱庄是我国旧社会的一种信用机构,有的地方称银号,性质与钱庄相同.早期的钱庄大都为独资或合伙经营,规模大的钱庄,除办理存放款业务、开发庄票外,少数还发行银钱票.小的钱庄仅从事兑换业务,俗称钱店.当铺亦称典当,是旧中国以收取衣物等动产作质押,向劳动人民进行放款的高利贷机构.典当中规模较小而取利重者,称押当铺.亦称小押典或小押当.在乡镇中领用典当之款以作资本,押得物品再转押于典当者称代当.  相似文献   

3.
<正>徐州同昌蛋局发行铜元票的背景清朝光绪年(1875—1928年)的中期,徐州先后出现了几家钱庄、银号,到了光绪晚期,有部分钱庄、银号为化解徐州商品市场上交易时存在着找零钱的困难,迎合商品市场的需要,便开始有部分钱庄、银号发行了钱票,钱票的种类有:银两兑换券、制钱兑换券和铜元兑换券三种。随后,又出现几家商号也开始了发行钱票,自此,本地区的城乡商品市场上就有了徐州钱庄、商号发行的兑换券在流  相似文献   

4.
钱庄,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商品经济发展中,因货币的兑换而产生的一种旧式金融机构,它与银号、票号、银炉、典当等同时存在。笔者撰文下述介绍的这几家钱庄,均是与华中银行合资创办的,属股份制形式的企业,当然也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行业,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了大量有益工作,为解放战争全面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与其它私营钱庄性质是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5.
在观赏日本银元时.发现有些银元的币面.有一个直径约5毫米的圆圈.内有一“银”字的凿印,有不少钱币爱好者以为这是银号、钱庄为鉴别银元成色所为。其实这是一个误解。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方得知.这种清晰、工整的凿印,并非银号、钱庄鉴别银元成色所致,而是日本政府特意加凿的,系台湾在日本侵占时期,  相似文献   

6.
《广西文史》2007,(2):56-56
银号,亦称钱庄。公元1823年(清道光三年),由邕宁亭子人雷氏为店东的元记银号在南宁城外沙街(今解放路)开张,这是广西最早成立的银号。开业时该银号有店员6人,资本为白银3000两,后改为国币1万元,年营业额在七八十万元上下,主要业务有组织存款、发放贷款、汇兑业务、发行凭票和买卖生金、白银以及各种货币找换等。存款主要来源是特货(鸦片)商、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金融资产阶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金融资产阶级,指的是在旧中国开设私人银行、钱庄、银号、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资产阶级。它是中国民族金融资产阶级,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对于民族工商业资产阶级有着深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钱庄(银号)①是中国明朝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传统金融机构。早期的钱庄业经营以银钱兑换为主要业务,发展到近代以后逐渐演变为具有多重功能的综合金融机构,这个过程大致经历了四百年的时间。近代开埠之后,钱庄被外国人称为"native bank"或"old-style bank",在国内商品交易以及外国商品的输入和中国土产输出的对外贸易中都起到了很重要的资金融通作用。钱庄业在票号衰落以后迅速发展,与民资银行、外资银行逐渐形成了三  相似文献   

9.
馆藏日升昌银号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平遥日升昌银号(后改称钱庄)始创于清道光年间,在全国银钱行庄中久著盛誉.本组史料辑自馆藏国民政府财政部档案,反映了民国期间这一著名商号的部分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0.
民间私钞,也称私票、杂钞、花票、帖子等,各地称呼不一,名目繁多。一般指未经政府批准而由地方上各种民间机构如钱庄、票号、银号、商铺、商会、公司、当铺、汇兑局以及个人发行的纸币。其流通范围多数仅限于发票单位所在地,少数也有跨地区流通的。民间私钞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存在延续近千年的时间,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成为中国纸币家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地方私票的产生及发展石长有私票是指未经政府批准而由地方各种机构如商会、商号、银号、钱庄、票号、公司、当铺以及个人发行的仅能在固定地区流通的纸币,它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存在了几百年。它是中国纸币发展之源。因此,研究中国纸币不能不研究地...  相似文献   

12.
地方票券,是未经政府法律允许,由地方各种机构如钱庄、银号、商号、企业以及个人发行的。仅限一定地方流通的一种货币。其名称五花八门,有“店票”、“门票”、“私票”、“购货券”等等。它兴于乾隆年间,直至抗战  相似文献   

13.
左宝 《文史月刊》2005,(10):53-54
清代中叶到民国初年,随着张家口至库伦通商的频繁,张家口呈现出商贾云集、市场繁荣的景象。在商业兴盛中,起着枢纽关键作用、掌握着经济命脉的是山西商人开办的银号与钱庄。据《察哈尔省通志》里经济类中所说“:金融枢纽,操于山西钱商。”山西的钱商由于操纵着张家口商业金融的  相似文献   

14.
去年以来,长治市钱币收藏者在潞城县等地,收集到上党银号孙中山头像伍元券数张(见封三),这一版别的发现,证实了上党银号伍元券有两种版别。在以前调查中,上党银号印刷厂老工人路新荣同志曾回忆说:“上党银号伍元券印过二种版”。经上党银号会计、股长刘大伦同志查证,确认这一版别的伍元券是当时印刷的第一版伍元券。票面的冠字、编号及背面的骑缝章是他们亲手盖的。  相似文献   

15.
私营钱铺又名钱店、钱号、钱庄、钱局、钱银号、银钱局、票号、汇兑局、银钱帐局等。也有的钱铺称作银行,但这个“行”字是行业的行,即经营银钱生意的意思,与现代银行不同。现对私营钱铺及其发行的纸币作一个简述。一、私营钱铺概述从我国货币史的整个过程看,私营钱铺出现较晚,是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兴起的,有文字可查的历史仅有二百多年。  相似文献   

16.
1946-49年广东侨汇逃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 6- 194 9年间 ,国民党政府为内战需要 ,加紧控制侨汇业。但是由于国统区经济恶化、通货膨胀剧烈 ,国民党政府又大肆搜刮人民财富 ,采用不合理的外汇汇率政策 ,因此引发大规模广东省侨汇逃避现象。海外华侨汇往广东的侨汇纷纷通过外商银行、民营侨批局、钱庄、银号等机构流入黑市 ,使国民党政府外汇收入大量流失 ,财政困境更无法解脱。  相似文献   

17.
潘荣阳 《福建史志》2007,(3):32-33,52
钱庄.是古代中国社会金融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历来甚受学术界的重视。近代福建一地的钱庄甚为发达,尤以福州钱庄为最。拙文拟就福州钱庄的设立、业务的开展以及钱庄的终结等方面.谈谈福州钱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澳门历来属于中国,自16世纪中期一直被葡萄牙占领。澳门货币几经变化,可分三个阶段。一、“一地多币”混杂阶段: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葡萄牙殖民者霸占澳门。1905年葡方想在澳门统一行用葡币,但被中国居民抵制。当地百姓仍主要使用中国银锭、银元、制钱和铜元;另有包括葡币在内的多国金银币;澳门钱庄、银号也印发了本票式银票等。澳门经历了较长的“一地多币”时期,并逐步形成了各国货币自由出入、自由兑换、没有外汇管制的格局。二、以带有葡萄牙国徽的澳门元为主的货币阶段:1902年葡萄牙大西洋银行在澳门设分行,…  相似文献   

19.
《中国钱币大辞典·民国编·县乡纸币卷》2015年1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该卷由《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戴建兵任主编,陈晓荣、石长有任副主编。收录省市以下小区域流通纸币,发行机构有县公署、县财政局等县机关,区镇村公所等自治团体,县镇商务会、行业协会等准权力部门,钱庄、银号、当铺、票号、钱局、钱铺等金融机构,商店、工厂、矿山、寺院、福利院等非金融部门。共收录辞条3587条,图片4148张。16开1552  相似文献   

20.
清代的货币流通结构除法定货币制度规定的白银和铜钱这两种金属货币外,还一直在流通支付领域中大量使用商办信用机构发行的信用票据(俗称“私钞”)。整个清代发行“私钞”的民间商办信用机构颇众,其中最名的除“银号”、“钱铺”、“当铺”外,尤以“钱庄”的影响最为久远,其金融业务经营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