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民国时期,贵州省安顺县城发生过一桩印刷假钞案。制造假币的罪犯,把印刷厂变成了印钞厂,数额之大,让人大跌眼镜。更为传奇的是,罪犯居然躲过了法律的惩罚,得了善终。这充分说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到了何等程度。它不垮台,才怪哩!一、黑印钞厂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11月25日,穿着黑色保警队制服的一队国民党警察,突然搜查了贵州省安顺县城大十字钟鼓楼靠南街口的一家印刷铺。这家印刷铺子叫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的中日假钞之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年前的那场大规模的中日战争,是两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全面较量。为了配合日军的侵华军事行动,实施对中国抗战经济的破坏,日本当局发动了一场以假钞为重要手段的货币战,给中国的抗战造成很大的危害。中国方面也被迫进行了反击。一近代军阀割据造成了中国长期以来货币不能统一。1935年国民政府在英、美等国支持下进行币制改革,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发行的中国货币为法币。只有上述4家银行才拥有法币的发行权。由于法币统一了中国货币,并与英镑实行固定汇价,提高了中国货币的威信,这对中国经济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曹锟利用总统职权,迫令财政部印刷局工人,盗印东三省银行和东三省官银号钞票事件,曾经熟知其底蕴者对我述及原委,兹录出以供参考。 为便于叙述事实经过,特先说明两点: 1、东三省银行与东三省官银号的关系和钞票流通情况。东三省官银号于1917年发行一二大洋汇  相似文献   

4.
正1912年6月11日,《申报》《时报》《新闻报》《民立报》等上海知名大报,都在当天显著版面,刊布了一则由沪军都督陈其美(1878-1916,同盟会元老,陈立夫、陈果夫之叔)签署的军政府公告。该公告称:军政府业已饬令(上海)中华银行,自即日起,全数收回其之前发行的所有"中华民国军用钞票"(纸币,简称"军钞");凡军民人等持有"军钞"者,"皆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初上海的黄金交易市场逐渐形成,成为中国最大的黄金集散地。上海从事金业者先后成立了上海金业公所、上海金业公会。1921年上海金业交易所成立,进行了大量黄金现货和期货交易。潘连贵先生的《近代上海黄金市场的标金投机》(载《钱币博览》2014年第2期)谈到:"上海金业交易所成立后,金货交易以标金为主,故上海的黄金市场在习惯上亦称为标金市场。"1930年工商部工商访问局在《关于银价波动的报告》中就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看到了两篇关于"标金"的文章,一篇是《标金的沉浮往事》~([1]),另一篇是《从"商条"到"厂条"——老上海黄金市场概述》~([2])。民国时期的黄金交易异常活跃,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标金"金锭是重要的交易品种,然而时至今天我们却对"标金"仍知之不多,影响了对中国黄金货币历史的了解。上述两文都对旧中国的标金金锭和标金交易进行不少有益的探讨,丰富了相关知识,这样的文字内容和实物的发现和讨论无疑是极为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刘艳 《沧桑》2009,(5):21-22,24
如果不同艺术门类可以比较的话,民国时期的电影成就肯定超过了绘画,可以和京剧不分伯仲。作为中国民族电影制片、发行和放映业的核心基地的上海,从1896年电影传入中国开始,得益于欧美电影的影响及中国影人的努力,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本土电影从无到有,并逐渐获得了长足的进展。风起云涌的制片企业、日益成熟的影院经营和电影发行体系、大量电影书刊、电影学校及其电影人才的培养等等,就是上海作为民族影业基地贡献给中国电影的一道绮丽的风景。在抗战电影、左翼电影运动和国防电影运动中,上海电影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外滩远景及毁于日本侵华战争的和 禾二’二淙乙二二::taerer#vtt/旦:’/二”二二了二二二:叮————一”-曾经汽笛声声的北火车站(民国初年)平纪念塔(20年代)一’—””一‘”“—一’—”’””—‘”“-”’弓闻遇迹的霞飞路(3年代)繁华的南京路上林立的商店(30年代)W”/7lWTh”一Hwun’.r———””——”城隍庙里引人入胜的九曲桥、湖心亭 远眺花园桥和礼查饭店(民国初年)(民国初年)民国时期的上海建筑$同济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黑社会犯罪势力的日益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黑社会的来源、特点及其活动等。作为民国时期黑社会的重要组织,青帮不断地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不揣浅陋,拟对民国时期上海青帮的来源、主要黑色事业及其特点做一番简单的梳理,希望有助于揭开蒙在青帮历史上的神秘面纱。 青帮的来源 青帮最早出现在运河流域,其开山鼻祖是运河流域的漕运水手。有清一代,政府从江南一带征集调往北京的粮食每年达400多万石。当时有漕运粮船1.2万艘。从事漕运的水手二三十万,他们大多数是从山东、直隶等省的贫困地区分离出来的破产农民…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众多的寺庙纠纷案件中,静安寺纠纷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个案之一。1946年静安寺住持德悟、监院密迦先后被不同人士检举为汉奸,其中既有战后国家对汉奸的惩治,也有剃度派僧人师徒之间的纠葛,又涉及剃度与十方丛林之缠诉,更关涉佛教内部的保守与改革、客僧与主僧等争端。在日益现代化的近代都市中,各类报刊舆论、复杂的商业利益以及相关社会组织,均或明或暗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展示了近代国家、宗教与社会错综复杂的面相。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80年代,笔奉命主编《高明县志》,为菟集地方历史资料,曾潜心置身于广州中山图书馆南馆及省档案馆,搜索兼旬,所获甚丰。惟限于上届志书的体例要求,以及人事变动的原因,不少有价值的资料未能使用,颇觉可惜。  相似文献   

12.
乞丐原本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但丐亦有群,丐亦有道,群体性乞丐类似帮会,有领导,有部署,有分工,有合作,对社会影响也远比零散乞丐为巨。丐帮,即乞丐的行帮,是一种以民间职事集团面目出现的民间秘密社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3.
略论民国时期上海的慈善事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慈善事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是衡量社会文明进化的尺度。本文试结合上海城市社会的演进,探讨民国时期(1930年前)广泛存在于上海的慈善事业,以期拓展民国史的研究。一、上海近代城市的出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黄河入海口的乐安县(今山东广饶),于民国三年(1914)曾发生过一起义民为反对贪官污吏横征暴敛,揭竿而起的杀官案,系-件震惊朝野、轰动民国的大案,后世却鲜为人知,只是当时的<东方杂志>称:乡民聚众暴动,拥入知事卧室……而袁世凯则横加蔑词:扩鸷之风,甲于全县.但千秋功罪,自有评说.  相似文献   

15.
女拆白党,听名字.很象是一个组织,但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儿。因为参加这种组织的人数往往不多.最多时也不过十几个人,从事的活动也不外乎是“放白鸽”、“翻戏”、“卷逃”、“仙人跳”等等。她们的活动十分诡秘,受骗者往往遭受巨大损失。以下就是她们活动写照一二.读者不妨一读。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上海教师的薪水及其生活状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民国时期上海教师的薪水概况民国初立 ,百废待兴 ,学校教育经费空前拮据 ,上海很多学校都因经费困难纷纷停课、散学。为克服经费困难 ,一些学校以增收学费、对教职员减薪等办法渡过难关。如唐文治在当时就规定“教职员薪水按照每年十个月计算 ,教员薪金以教授钟点计 ,专科教员每点钟一元五角 ,中学教员每点钟一元。”① 这种做法为很多学校推崇并仿效 ,使上海的教育未因社会巨变而产生大的混乱。随着社会恢复正常 ,学校经费得以解决 ,因而恢复了教师月薪制。就全国范围而言 ,教育上除废除封建性教育、建立某些资产阶级教育外 ,对教师的薪水…  相似文献   

17.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以后,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蔡元培等,试图改革中国的教育管理制度,他们提出并试验了“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改革方案,其原意是欲改官僚化的教育部、教育厅为学术化的大学院、大学区。但是,在官僚制度下,“学术化”的大学院和大学区,也不免陷于“官僚化”的泥淖,结果导致一片混乱,以失败而告终。所谓大学院,是将全国依省份划为若干大学区,按北伐进军的次序,命名为第一中山大学(广东),第二中山大学(湖北),第三中山大学(浙江),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在中央则不设教育部而成立“中…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上海传染病防治的社会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面对各种传染病流行带来的危害,上海地区的社会力量作出了积极的反应,承担起了向民众宣传传染病防治的有关知识和督促官方实施防疫的责任,形成了近代上海传染病防治特殊的社会环境,推动和促进了上海公共卫生体系发展进程,反映了民国时期上海公共卫生建设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策划1946年夏秋之交,苏北通(南通)如(如皋)海(海安)地区久旱不雨,蝗虫肆虐,田禾近乎绝收,加之天花、虐疾、霍乱流行,城乡普遍缺医少药,以致数十万灾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便是震惊全国的“丙戌天祸”。此况对于一江之隔的上海民众影响颇大,欧阳予倩、陈鲤庭、金山等一批上海文艺界知名人士为筹款赈灾,决定发起戏剧、歌舞、杂技、马戏、街头说唱等多种形式的义演活动,这其中又以公开“选美”,即推选“上海小姐”最为引人注目,也最为曲折复杂,弄得满城风雨,震动了整个上海滩。  相似文献   

20.
锦屏本地苗族木商向政府状告外省木商使用冲铅银两假币的诉讼案件。收集到的两件状词,一是道光七年(1827)由李荣魁带头起诉到贵州布政使司批转黎平府的公文,又由黎平府作出处理公告;另件是光绪十三年(1887)姜名卿等向黎平府递交的状纸。两起案件相隔60年,因为假银泛滥、受害深重后才产生诉讼,政府行文禁止后,仍禁而不止,所以少数民族的木商、林农和从事木材运输的农民工,受假银之害至少在80年以上。但从外省木商之滥用假币,折射出清水江木业之兴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