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筷子文化     
筷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可以说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一般来说制作普通筷子的用料有两种,一种是用竹子加工制作的,一类是用杂木加工制作的.此外还有骨头、银子、象牙、不锈钢等加工制作的比较高级的筷子. 各种筷子都是从内地运销省内.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加之农村人的经济条件十分有限,购置筷子往往也成了问题.所以,就想方设法就地取材自己制作筷子.一种是在脑山地区生长的叫兔儿条的木材(红色),采选如筷子粗细的木枝制作筷子;一种是在河边生长的沙柳丛中采选适当木枝加工筷子.购置的竹筷子或杂木筷子供客人和陪客人的长辈用饭;而就地取材制作的兔儿条或沙柳条筷子,供其余家人、小孩用饭.就地取材制作的筷子,在洗锅刷碗时,经过热水的“考验”,时间长了就变得三扭四歪,形态各异,尽管如此,仍然坚持凑合着用呢.  相似文献   

2.
筷子古俗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筷子是中国民俗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世界上,大约有16亿人在使用筷子,风行欧、亚、澳、美洲.筷子是生命的拐杖,饮食的桥梁,最方便的搬运工具.筷子的原地是在中国.它在中国有漫长的流变史,故而衍化出丰富多彩的筷子文化、筷子风俗、筷子传说,研究筷子民俗文化具有特殊的价值与现实的意义.本文以清代以前的文献为依据,对中国筷子的起源、发展、演变作初步探索.一、先秦汉魏晋南北朝筷子古俗中国筷子最早见到的时代是在商代,称“箸”(Zhù音著).《韩非子·喻老第二十一》云:  相似文献   

3.
6月23日晚,《变形金刚4》的北京首映礼上,出现了一双大筷子——这是柯利明和“筷子兄弟”送给导演迈克尔·贝的礼物。迈克尔·贝看上去很高兴,对“筷子兄弟”中的肖央说,“我的下一部戏,将会出现新角色,就是筷子兄弟。”  相似文献   

4.
战国至汉初儒家对古典礼乐的传承,在“礼”的方面,可分为传承礼“义”、传承礼“仪”礼“容”。其传承方式是或着于竹帛,或直接传习“礼”的礼典和动作。在传承“乐”的方面,表现为《乐》的成书及亡佚。经过战国至汉初儒家的传承,宗周礼乐部分地保存了下来,但已不再是周代旧“礼”下礼的“义”、“仪”、“容”浑然一体以及礼乐水乳交融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饮食的问题,涉及时间、空间、社会等层面,一言以蔽之,可以概括为“吃什么、怎么吃、谁吃”这三个问题:一个地方的人吃什么,与当地的物产和传统有关,也就是说,既决定于他们能吃什么,也决定于他们认为什么能吃;“能吃什么”这句话有两重含义,一是说“能吃到什么”,一是说“能吃下什么”;“认为什么能吃”涉及文化观念;“怎么吃”则涉及...  相似文献   

6.
《神州民俗》2006,(12):18-19
中国人使用筷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时又称其为“箸”,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讲究的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在使用过程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编按]  相似文献   

7.
正《韩非子·喻老》说:"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商纣时的贤臣)怖。"这是所能看到的使用筷子的最早记载。纣是商朝的末代君主,距今3000多年,他已使用精美的象牙筷子(象箸),可见筷子的产生早有年头。从"箸"(又写作"筯")的字形看,早期的筷子是由竹木做的。纤细的竹木筷子要保存下来不容易,所以发掘古墓,已经找不到太早的竹木筷子实物。在被誉为"1993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江苏高邮龙虬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42  相似文献   

8.
榕树俗称松树 福州人称榕树为“松”树。民谚说:“千年松柏万年松”其中第二个“松”字指的是“榕树”。福州人称“榕树”为“松树”,称“松树”为“松柏”。这是众约俗成的。松树和榕树都有万年长青的含义,要混为一起说也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另据《康熙字典》载:“松”字,古作“寮”字写。“寮”字通”榕”。  相似文献   

9.
捻军的历史是清史研究范围内一个长期被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多年来历史学者配合田野考察与文献考据作为研究方法的问题。本文从20世纪50年代以江地与马昌华先生为首的田野考察与文献研究出发,提出近年来历史人类学从“礼仪标签”的概念所能引申的问题。本文考虑把“捻”或“捻子”作为一个行为的标签,放到法律文书,对“捻”在文献出现的频繁有没有影响。再者,所谓“结捻”的群众,为什么会在太平军北伐的时候竖旗起义。  相似文献   

10.
“筷子兄弟”肖大宝扶着吉他、王小帅套着迈克尔·杰克逊舞服,微叉腿站在选秀台上。  相似文献   

11.
田家青 《收藏家》2006,(11):61-62
宫廷建筑常常利用不同形式的装修来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或配合礼仪活动的盛大庆典,需要宽敞雄伟、气势庞大;或适合日常起居,则应私密小巧、宜于休息。清代雍正、乾隆盛世,较多的连卷建筑(三、四个屋顶并列在一起的建筑)深受皇家喜爱,由此也加大了室内的进深,例如圆明园的慎德堂、—等。这一时期各式各样的落地花罩被大量用于宫廷建筑内的隔间,落地花罩充分表现了皇家精彩华美的装饰,对于烘托室内气氛起着重要作用。紫禁城、圆明园及各地行宫的内檐装修工程大多是由“样式雷”工房负责设计,再交由造办处木作或发往江南如扬州等地承造。对这…  相似文献   

12.
今年元旦节前后,我们与朋友相约一起到贵州榕江县新华乡高排村参观苗族传统的“鼓藏节”(或“牯脏节”、“吃牯脏”)仪式。高排是一个很大的苗族村寨,又不通公路.十三年举行一次的“鼓藏节”不仅规模宏大,而且传统礼仪也保存得较好。我们在高排逗留了数日,高排村的“鼓藏节”  相似文献   

13.
张敏 《文物世界》2013,(4):66-69
棵在闽南民间有着广泛的用途,按照闽南习俗举凡祭奠神明、供奉先贤、红白喜事和乡俗节庆之类的活动等传统民俗礼仪活动中,民众都会制作各色糕饼棵食用作供品或礼物赠送。印制这类糕饼棵食的模具,闽南地区常统称为“棵模”、“龟印”或“米棵印”等,材质以木制为主,另有陶、瓷、砖、金属等。  相似文献   

14.
民间习俗中的彩礼及其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霞 《民俗研究》2008,(3):253-262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彩礼”专指“订婚时男家送给女家的财物。”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聘娶婚制的产物,在中国古代“男女无媒不交,无帛不相见。”(《礼记·坊记》)“非受币,不交不亲。”(《礼记·曲礼》)。彩礼作为正式的婚姻礼仪的最早规定是西周的“六礼”。由“纳征”演化而来。如果我们把礼看做是国家法律渊源之一的话,那么彩礼从西周开始即以国家法的制度而存在,并一直沿袭至清末,中华民国时期《中华民国民法》还规定订婚或结婚须有媒妁之婚书或收受聘财方为合法有效。  相似文献   

15.
草原的力量     
《华夏人文地理》2004,(10):145-145
起源于成吉思汗时代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大集会。“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原来包括射箭、赛马、摔跤比赛,所以又叫“好汉三赛”。“那达慕”的规模大至一个盟(地区)、旗(县),小至一个苏木(乡)。人数少时  相似文献   

16.
如今在一些描绘清宫大内轶事的电视连续剧中,将宫廷生活编造得如同一方乐土:皇上可以耐着性子与妃子拍拖,格格、皇子、侍卫们也都可以自由自在地谈情说爱,甚至于还可以对皇帝使小性子、发脾气……让许多不谙世事、不懂历史的少男少女们看了后,仿佛觉得,古代皇宫中的日子比现实世界还要“民主”、“自由”得多……这真是一种天大的误导!其实封建专制下的宫廷,无论中外,都只是一处黑暗世界而已。须知在专制制度下,即使皇帝本人,也是没有丝毫率真的自我可以表现的。所以我在这儿闲话几句清宫大内规矩,也许能够让那些对清宫剧痴狂的男孩女孩们,能对历史上真实的宫廷生活,有个稍微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1992年,我有幸在北京同中央民族大学的陶立瑶教授谈起中国的产育习俗。我们讨论到中国与日本一些习俗的共通点,我想它也是韩国等其他国家与地区所共通的礼仪。1995年,我在韩国就那里的产育习俗做过访谈,也发现有一些与日本产育礼仪共通的地方,比如有关“剃胎毛”的礼仪。所谓“剃胎毛”礼仪,是指给出生后不久的孩子剃除胎毛的仪式,包括剃胎毛的日期、方法、缘由、民俗称谓等很多方面的内容。剃胎毛这种为新生儿举行的仪式在日本各地都能见到。  相似文献   

18.
持第六种看法的学,特别对大洋洲出土的三件大铙(或称钲)和一件镈(或称纽钟)的特征、年代进行了缜密的解刮和分析,认为“其为越器,决无问题”,但其年代“难于早到商代”,因为这三件钲上(指大铙)“有明显的土墩墓系青铜器上的纹饰,而伴有青铜器的七墩墓,其年代很少能超过春秋早期”。  相似文献   

19.
漫谈虬角     
传世的工艺品中,有一种翠绿色带花斑纹的雕刻物品,称做“虬角”,如虬角扇股、虬角筷子之类。虬是何物呢?《说文》云:“虬,从虫从乙,龙子有角。”《楚辞·离骚》王逸注:“有角曰龙,无角曰虬。”二者说法不同。  相似文献   

20.
食全食美     
《世界》2011,(12):I0002-I0003
对吉隆坡美食的认识从一盘老鼠粉开始。 从油腻腻的摊档上端出的这盘特色小吃,黑乎乎的样子相当不讨喜,再加上这个“可怖”的名字,让一众伸出的筷子犹犹豫豫地缩了回来。但,第一个下筷子的人.再没有给后面人品尝的机会——弹滑爽口的粉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