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方志写作活动可概括为“物—意—文”的过程,那么方志阅读活动恰好是方志写作活动的逆运转过程,即“文—意—物”的过程。详而言之,就是首先从认读志书文字(含符号)出发,理解文面意义,随后延及编撰主体和社会文化背景,寻思志文的社会和学术价值,最后把知识信息和思想启迪变为改  相似文献   

2.
<正>这里所谓"志文"仅指志书分志正文,所谓"志文书法"即指志文撰写的具体方法。或者说本文所言"志文书法"仅适用于分志正文,不适用于分志正文以外的各种辅文。其实自从有志文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志文如何书写的问题。如北宋王存论志书行文说:"绵历岁时,仅终编帙,绌绎弗工,论述无法,格以典训,实有愧焉。"(1)这里所说的"论述无法"之"法"就含有志文"书法"之意。但志文"书法"作为方志学的一个学术用语,始见于明前期。如景泰  相似文献   

3.
当代方志学界对于志文使用描写、抒情和议论的问题,一直有不同的看法。虽然描写、抒情和议论都不是志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但它们作为志书行文的辅助表达方式,每志编写都必然会遇到。  相似文献   

4.
刘朗 《巴蜀史志》2007,(2):26-27
有专家认为,一部志书有精彩的概述.这部志书就成功了一半。笔者以为十分正确。为什么?因为概述采自志书主体,它既是志书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是志书主体内容的升华。志书主体内容不丰富,不全面,元特色,靠撰稿者杜撰是不可能写出精彩的概述的。但是,主体内容写得再好,概述没有写好,会从总体上影响志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概述与无题小序是志书著述性最强的体裁,它们像一张网纵横贯通各个门类和条目,使志书内容浑然一体。由于它们是在志文基础上综合分析提炼概括的三次文献,撰写难度大,存在问题多。那些见于篇章节下数量众多、地位重要、作用显著的无题小序,应纳入志书常规独立体裁深入研究,强化著述。对不同层次的小序和概述的篇幅按“2:5:8:1”的比例编排,有利于增强志书的著述性和形式美,提高志书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历代及首轮新方志编修经验,认为志书语言风格可概括为“信”、“达”、“简”、“雅”四个字。即要求志文要真实可信,文辞通达,言简意赅,优美典雅。  相似文献   

7.
谈志文谋篇     
谋篇是指对文章框架的构想,是写作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志书是一方的百科全书,内容浩繁,如果不通过一定的结构谋篇,将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势必成为一盘散沙。志文谋篇必须遵循谋篇原则,做到总体把握,合理处理各要素,这样才能将志文谋篇科学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8.
谈入志插图     
谈入志插图杨谦东山插图是志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古今志书编者都十分重视这一问题。特别是方志在由地记发展到以图为主的“图志”(图经)阶段时,图,一度成为志书的主体,文字记述处于从属地位。在图志演变成地方志之后,志文上升到主要位置上,但志图仍然没有...  相似文献   

9.
洋洋 12 0万字的《贵州省志·审判志》 ,其最大的特点是收录了大量的案例 ,从而增强了志书的可读性和史鉴性 ,同时也感到该部志书案例入志的方法很值得借鉴。一、入志体例因地制宜案例是一种纯资料性的东西。新编地方志在处理著述性与资料性的关系时 ,不少学者乃至已出版的志书 ,大部分采用以著述性为主记述志文 ,以资料性为辅设置附录的方法。这本身没有错。但在具体编纂中往往是骨肉分离 ,主次颠倒。比如有本志书 ,记述一个地方的“通讯报道” ,条目撰写以著述的方法简述通讯队伍、机构设置情况 ,大约百来个字 ;而条目后却有三个附录 ,篇…  相似文献   

10.
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志》中的一则景点材料引发思考:一是修志人要学会写,必须注意搭建志文框架、志书行文用语及克服差错。二是修志人员要会开发、转化志书资料,为社会提供地情资料。三是修志人要通过读志书学习研究编纂知识。四是补好前志。五是继承前志,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1.
<正>第二轮修志主要采取续修、重修两种方式。因首轮志书疏漏、差错较少,为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多数地区采取续修,但也有少数采取重修。采取续修的地区在编纂志书中会遇到时空范围、内容重点、体例创新等难以把握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把握不好,也会影响志书质量。为此,笔者就如何把握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和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启动以来,已经分别出版四、五批志书。五年来,笔者从参与编纂方案论证到学术委员会终审会以及名镇名村志论坛,伴随两文化工程的成长一路走来,感触良多,这些志书体例不断完善、基本篇目相对固化、行文表述逐渐成熟、内容丰富多彩、名村名镇纷纷闪亮登场、社会反响越来越强烈,已经形成中国方志亮丽的品牌产品。名志系列丛书编纂从最初设计就提出坚持志体,创新编纂,注重文采,增强可读性,以吸引社会受众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3.
地方志是“志地方”的书.是记载一地域内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的书。方志的这种区域性,决定着它的地方特色.即地域个性。因此.一部志书除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翔实的资料之外,还应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与地方特点。否则各地志书如果只记共性的东西.而没有地方特点.就会造成千人一面,千志一貌,使志书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14.
既然是续志,就应当注意是续谁——续第一部志书。首先应了解第一部志书都记叙了哪些内容。如果第一部志书记叙的事物都存在,那么第二部志书就不能出现缺项。有些同志提出续志记叙的时间短,有些事物在这十几年中没有什么发展变化,可以少写或  相似文献   

15.
地方志是“志地方”的书,也就是记载一地域内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的书。方志的这种区域性,决定着它的地方特色,即地域个性。因此,一部志书除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翔实的资料之外.还应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与地方特点。如果各地志书只记共性的东西,而没有地方个性,就会造成千人一面,千志一貌,使志书特色丢失。因此,衡量一部志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看它有没有突出地方特色。笔者认为,续修新志只  相似文献   

16.
修志为用志,用志要先读志,所以志书就必须有可读性.一部志书有没有可读性,直接关系到读者用志,关系到志书价值的实现.因此,方志界历来对志书可读性问题十分重视.那么,志书怎样才算有可读性呢?当前我们在续志中怎样才能增强志书的可读性呢?我认为,一部可读性比较强的志书,应该具备四大优点,概括起来就是新、实、活、深.下面予以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7.
图是志书的体裁之一,在地方志漫长历史演进中,它始终与志相伴相随,使这“无言之史”真正发挥“彰显志文”的作用.在当前第二轮志书编修过程中,如何在图片入志上进行继承和创新,这对于提高志书的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二轮志书体式必须改革,即从原来将图照、志文、附录分别设置的板块式志书构架改为融述、记、志、传、图、表、录、索引为一体的构架,以使科学编排的形式美和深刻思想的内容美达到有机统一,使志书体式得以优化,品位得以提升,从而增加志书的可读性、实用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9.
(一) 志书的编写非常重要,是确保志书质量的关键和基础。志书的出版发行也很重要,是确保志书质量的最后环节,也是能否发挥志书的功能和作用的最后程序。不加强志书的出版发行工作,就不能确保志书的总体质量,更不能发挥志书的功能作用和两个效益,也就没有圆满完成编修第一代社会主义新方志  相似文献   

20.
以往学界把语体、文体两概念混为一谈。当下学界已经把语体、文体分别开来。所谓语体就是指文章的语言体式。所谓文体就是指文章的体裁样式。对于志书语体和文体问题,此前方志学界虽都有所研究,但迄今仍未形成明晰的结论。对于修志者来说,语体和文体问题都是必须了解和掌握的。语体和文体越明确,修志人的写作活动就越自觉,写作成果就越理想。反之,如果志书作者对于志书语体和文体一知半解或全然不知,那他动起笔来就会言不得体,文不得法,甚至可能使成果变成一种四不像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