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青 《区域治理》2022,(5):54-56,129
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仍要持续推进.新时期的国家治理与传统的国家治理相比,有些新的内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之一是建设法治国家,为此目的,我国要积极运用制度和法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全球化、大数据时代下,中国的法治建设还关系到中国的国际法治实践.因此,中国的国家治理必须高度重视国际法...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法治新疆建设的行动指南、根本遵循和理论引领。法治新疆建设必须坚持以最广泛地凝聚人心为战略根本,从中国式现代化使命任务的战略上谋划新疆长治久安的法治。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法律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必须坚持健全和落实行政法规体系与执法责任制,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反恐维稳法治体系,提高遏制和打击敌对势力干扰破坏新疆和谐稳定的法治能力,聚焦国家总体安全观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加强涉外高素质国际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厚培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法治基础。发挥“关键少数”在全面推进法治新疆建设重大决策部署中的关键作用,统筹全面推进依法治疆与依纪治疆,确保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基更为巩固。  相似文献   

3.
井凯笛 《攀登》2015,(1):53-56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总目标,培育和践行以"三个倡导"为表现形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抓手。文章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法治体系建设目标的时代背景分析,阐释引导人们将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将社会层面的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将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准则理论内涵。明确"三位一体""共同推进""一体建设"文化传承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府法治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对目前政府法治建设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和发扬其中的经验,发现和纠正其中的问题,将对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建琼 《区域治理》2022,(9):121-125,212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习近平指出:"运用法治思维及能力,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根柢作用,实现国家全面法治化,促使国家各项制度执行的更为高效".乡镇干部作为法治的"践行者",其法治思维及能力有着怎么样的高度,直接影响甘孜州的法治是否能够推进.因此,乡镇干部只有运用法治思维及能力来管理各项事务,才能维护...  相似文献   

6.
刘小红 《神州》2020,(6):280-280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经验和基本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要充分认识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使其相得益彰形成有效治理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7.
欧阳丽娜 《区域治理》2022,(11):29-32,36
内蒙古位于祖国北疆,地域广阔,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均衡的问题,导致县域社会治理水平不平衡.内蒙古县域社会治理能力是内蒙古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关键,也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建立"全领域清单"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发挥"综治中心"作用、健全社会治理互动机制、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等路径提升内蒙古县域社会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攀登》2014,(6):47-54
青海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体会议专题研究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加强"三基"建设提升执政水平的意见》。"三基"建设成为青海探索治青理政规律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推进青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确保长治久安,建设法治青海以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实践创新;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9.
《攀登》2016,(2)
党的十八大提出,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解决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这就对我们的基层干部,特别是对农牧区的基层干部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里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包括完善的法治体系,也包括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社会的能力。运用法治思维是从思想方面提升治理能力,运用法治方式是从实践方面提升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攀登》2016,(3)
国家治理是国家产生以来从未间断过的社会政治实践,治理主体在国家治理中处于主导地位。治理主体划分为"人治""官治""共治""自治"四种类型。治理主体现代化是指治理主体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治理素养和能力的现代化。推进治理主体现代化可以通过"倒逼推进""主动推进""自发推进""自觉推进"四种方式。治理主体现代化是依靠和为了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实现治理主体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治理主体的现代化对国家治理以及其它两个要素治理工具和治理客体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十八大产生的新的党中央领导人习近平等在诸多场合也一再申述法治的要义和要求,提出"建立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还强调指出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等等。注1可以看出,这些宣示中有某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法治新思维。新在首次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法治社会"的概念和目标;昭示了一些新的愿景和承诺,再次启动人们对政治制度改革的期盼,也引发理论界的思考。改革开放30多年来,法治一直是理论上持  相似文献   

12.
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法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时代主题。建设法治政府意味着我国政府实现从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的转变,这标志着政府治理理念和模式的一个巨大变革。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法治政府所要追求的理想目标就是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郭照  吴娜  夏雪 《攀登》2023,(5):9-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作的报告,首次把法治建设以专章论述,提出来一系列重大法治创新理论,法治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地位更加凸显,也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部署。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涟水县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构建法治交通、平安交通、诚信交通、和谐交通,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为指针,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实际,深入开展"六项执法行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县运输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交通运输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执法人员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执法  相似文献   

15.
龙德忠 《文史博览》2015,(3):8-11,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人民政协是我国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6.
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来冰 《攀登》2004,23(3):99-102
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民主政府的一项基本要求。现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有了相关的政府信息公  开立法,但在我国这项制度却还不健全。本文认为,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在我国有其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因此,我国有必要制定一部系统的《政府信息公开法》,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A这是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论断。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一论断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要求,对于深入学习和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法治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推进、不断完善,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作用是全方位的,没有法治建设的强有力推进与保障,就不会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也就不会有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因此,第二轮志书应设政法专篇,浓墨重彩地记述法治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全面反映法治建设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攀登》2015,(6)
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是乡村治理的理想目标。必须让法治凝聚农村社会共识,在法治的轨道上解决问题,用法治思维促进乡村发展。破除阻碍乡村治理法治化进程的因素,既要注重制度自身的完整性、体系化,又要注重制度的更新和发展。规范和完善乡村治理的运行机制,使村民参与有序,理事有章,办事有据,走法治化道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正>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做出了全面部署,特别是第一次提出和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贯穿全会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