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奴隸制度是一切民族歷史自然發生必然經過的階段,但在各民族所表現的形式却不畫相同:有的充分發展成熟,有的未達到成熟時機,甚而還有些民族在原始社會末期的時候,因受週圍其他先進民族的影響,超越了奴隸制的階段,經過先封建的過渡時期,即進入封建社會;但就各民族本身自然的社會發展規律而論。奴隸制的歷史階段是不可能超越的,奴隸社會是第一個階級剝削的社會經济形態,這種剝削表現得最原始,也最殘酷。這種制度在各民族中要以羅馬最爲典型。羅馬奴隸制度的發生,發展和沒落異常明確,而且奴隸革命次數之多,規模之大,也是世界史上所罕見。  相似文献   

2.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指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各族人民的团结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条件。如何解决好民族问题是关键,其中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则是首要问题。民族是在历史上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在不同的社会里或者在一个社会的不同发展历史阶段,民族问题的内容和性质是不相同的。在阶级社会里,民族问题实质上就是民族剥削和压迫。在我国现在,剥削阶级及制度已经被消灭了,从而也就废除了民族压迫和剥削,实现了各民族之间政治上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南部蓄奴州脱离联邦运动是美国内战前夕的重要历史事件。在南部蓄奴州脱离联邦的过程中,白人奴隶主是决定性的社会力量。非奴隶主白人在脱离联邦问题上则表现出地区性差异:在奴隶制不发达地区,非奴隶主白人的多数反对脱离联邦;在奴隶制发达地区,非奴隶主白人的多数则接受了脱离联邦的选择。造成这种地区性差异的原因,在于非奴隶主白人民众并不作为一个自为的阶级而行动,因此,在奴隶制发达地区,他们在政治上只能顺从奴隶主的领导,而在奴隶制不发达地区,他们就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  相似文献   

4.
美国商品奴隶制性质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美国历史上曾存在过人类文明史上最野蛮的资本主义商品奴隶制,时间持续了二百多年之久。自1619年黑奴输入弗吉尼亚起,美国南部各州蓄奴之风渐次滋长。1641年马萨诸塞州首先从法律上确定了黑奴的终生奴隶地位,以后黑奴制便相继在各殖民地合法化。早期奴隶制  相似文献   

5.
氏族制度的发展,经历了母权制与父权制两个历史阶段,这是世界各民族原始社会氏族制度发展的普遍规律。我国母权制氏族制度的倾覆与父权制确立的历史,目前学术界尚有不同的认识,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大约“从五千多年起,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一些氏族部落先后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但也有人提出,远在五、六千年前中国已进入奴隶社会,并认为太昊、少昊、炎帝、黄帝时期是奴隶制前期。  相似文献   

6.
一、导言在古代各部族的奴隶占有制的社会中,可以说以罗马的奴隶制度最为典型,它的发生,发展和没落,每个阶段都很明确。同时也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阶级斗争,正如斯大林所指示的:「富人和穷人,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享有完全权利的人与毫无权利的人,他们彼此间的残酷阶级斗争,——这就是隶奴制度底情景。」(註1)而这些斗争在罗马历史上特别具有大规模的与鲜明的性质。这是由于它所处的较晚的历史时代,及其奴隶  相似文献   

7.
杜华 《世界历史》2023,(1):58-75+161
美国历史上的废奴主义者身处福音派宗教复兴的时代,深受宗教思想影响,其观念和话语具有鲜明的道德特征。18世纪末以来,黑人废奴主义者的持续抗争,为废奴运动提供了政治话语和抗争意识。在此基础之上,废奴主义者充分调用基督教思想和“自由、平等、权利”等美国政治的核心理念,构建出一套以“道德—权利”为核心的反奴隶制理念和话语。他们还尝试发动“人民”,通过塑造公众意见来切断美国政治体制对奴隶制的保护。在19世纪30年代,奴隶制已经成为一种无比强大的全国性政治权势。从这样的历史语境来看,废奴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抗争运动。废奴主义者不是单纯的道德改革家或政治行动者,而是试图联合道德和政治的力量,打破奴隶制政治权势对全国政治的控制,以最终消除奴隶制。这种兼具道德感召力和政治策略的理念和话语,是美国内战前反奴隶制政治运动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拉美由前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向资本主义转变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着超越了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现象?这是这些年来在研究拉美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的同志认为,在拉美有些以奴隶劳动为主的地区,如巴西,“是在直接奴隶制基础上,超过封建制度直  相似文献   

9.
从古希腊罗马史看奴隶占有制社会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民族各国历史发展的个性共性问题,始终受到历史学家的关注。古代希腊罗马,因其辉煌的文化以及高度发展而又富有特色的奴隶占有制度,从文艺复兴至今的数百年间,一直是各国学者悉心研究的对象。笔者认为,在对奴隶占有制社会的历史地位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等问题仍然争论不休的今天,根据古希腊罗马的史实,就与奴隶占有制社会相关的若干问题作些探讨,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是否经历过奴隶制社会,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然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实有赖于对中国古代奴隶制具体形态的认识:如果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一种发达的奴隶制形态,即以这种剥削制度作为整个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的话,那末,中国古代经历过奴隶制社会是不容置疑的;反之,如果我国古代仅有过不发达的奴隶制形态,即这种剥削制度在整个社会中不占支配地位,甚或影响至微的话,那末,无论以什么样的“东方奴  相似文献   

11.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社会经济从开国之初的贫弱小农经济状态,一跃而进入世界近代工业强国行列,建立了强大的近代工业体系。实现这一伟大社会经济变革的基本力量,是日本的伟大民族。日本民族所表现出的这种可贵的“民族活力”是值得发扬和学习的。自然,日本民族是由各个阶级所组成的,而在日本民族中,最进步、最革命的则是日本无产阶级。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的革命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日本全部近代历史雄辨证明,日本无产阶级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发展的,同日本的大工业生产直接相联系的。因此,它既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又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直接体现者。换句话说,日本无产阶级不仅是实现上述社会经济和政治变革的主力军,而且也是  相似文献   

12.
西方学者谈封建社会都光从欧洲谈起,并且一般谈欧洲封建社会的,又都把西欧作为典型;而西欧封建社会最具有代表性的剥削形式,就是庄园制度了。庄园制度既是封建制度中最有代表性的剥削形式,为要彻底明了欧洲的封建制度,我们对中世纪西欧封建庄园制度的产生问题,应有个正确的认识。有人认为大迁徙后日耳曼人的庇护制度,是中世纪庄园制度产生的唯一原因(注一),也有人追溯到罗马的隶农制(注二);前者没有全面看问题,后者作为在奴隶社会所孕育的因素看,是可以的。现在分为下列几点来说明这个问题:一、罗马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与世界其他民族一样走过了一条不断发展的道路,各民族既有自我发展,又相互交融,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具有中国风格和气派,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学界关于中原地区奴隶制问题多有探讨,成果丰硕,民族地区奴隶制问题的探讨相对不多(这方面探讨最多、最深入的是张广志教授)。在此基础上,我们来探讨我国古代民族地区奴隶制及相关问题,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4.
李维史学中的命运观念用fortuna、fatum等多种词汇形式表达,从而传递出不同状况下不同层面之内涵与意义。命运作为一种人类无法完全掌控的力量,在李维笔下源于诸神又超越于神意,其实质是以偶然性来展示历史进程中某种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因素。李维以通史之眼光,透过诸神或神意、人的行为与命运之互动,看到了pietas等德性力量,并试图以此来解释命运,表现出一种对罗马民族精神的内向观察以及一定时空场域而具有宗教伦理色彩的历史性反思。李维尝试以此相对不变之道德理性来解释历史变化,但面对历史之复杂性又无法完全化解。李维史学的命运观集中展现了这种具有内在张力的历史思想。  相似文献   

15.
试论我国人祭和人殉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祭和人殉,是古代两种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社会现象。根据考古、民族学资料和历史文献的记载,人祭是杀人来祭祀人格化的神灵和对山川等的自然崇拜。它是原始宗教的迷信活动。人殉是用人来为原始社会的氏族首领、家长及奴隶制社会的大小奴隶主陪葬。世界人类历史上各民族都存在过这种野蛮残酷的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在我国究竟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是怎样发生的?人祭和人殉的形式、性质是什么?人祭的种类、  相似文献   

16.
独立之前,英属北美所有殖民地都存在奴隶主.但是奴隶主人口分布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北部殖民地奴隶主人口较少,蓄奴规模也较小,大奴隶主寥寥无几.而在南部殖民地,奴隶主人口较多,蓄奴规模较大,大奴隶主人数也相对较多.奴隶主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既确定了南北地区社会结构的差异,又对未来社会发展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独立之后美国北部能够废除奴隶制,而南部继续坚持奴隶制,根本原因就与历史上形成的奴隶主人口地区差异相关联.  相似文献   

17.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阶级斗争异常剧烈。腐朽的奴隶制的生产关系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主阶级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激起了奴隶反抗奴隶主、平民反抗贵族的斗争。奴隶的解放斗争,特别是他们的暴力斗争,有力地破坏和动摇了奴隶制的基础,为建立新的封建制开辟了道路,推动了历史前进。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逐步壮大,向奴隶主阶级展开长期的,反复的夺权斗争。他们通过频繁的战争先后夺取政权,建立自己的统治。一种新  相似文献   

18.
付志波 《神州》2012,(9):58-59
罗马是西方文明的起源,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几千年来,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丝毫没有减退人们对罗马历史的追寻和热情。罗马对后世西方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罗马的教育,作为罗马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一个民族前进的方向和脚步。现有的书籍文献,在论述罗马教育时,大多与古罗马的历史阶段(王政时期、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相结合。而本文则是把古罗马教育与历史分期结合起来,通过对罗马共和国时期(BC510年-公元BC30年)家庭教育的研究,加深我们对西方早期家庭教育的认识,从而体会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民族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评析近代澳大利亚民族意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宇博 《世界历史》2000,13(1):51-58
近代澳大利亚民族意识是19世纪澳大利亚民族形成和发展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应。它以澳大利亚民族为载体,反映出澳大利亚民族的成熟程度和发展趋势,以自然的方式体现在澳大利亚人的言论和行为之中,并具有指导性作用。它还显示出澳大利亚民族由英吉利民族派生而来并与之逐渐脱离的过程。本文以19世纪后半期澳大利亚社会变革为背景,对近代澳大利亚民族意识的形成及其内涵作初步探讨。一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是澳大利亚民族形成的重要阶段,澳大利亚民族是在英国移民及其后代的基础上发展和演变而来,其形成表现为英吉利民族…  相似文献   

20.
以西方古典时代的政治结构、特点为界标,来框定东方历史的发展,在文明与城市发生科学和城邦制研究领域尤为突出。强调中国与古希腊罗马有相同的城邦;西方有古典民主政治,中国有与之相同的“公卿执政”的民主时代及城邦是人类社会“一切奴隶制国家的必经阶段”是“泛城邦论”强化“欧洲中心主义”思想的学术认识观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