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过炉银"是晚清时期营口地区一项极具特色的区域货币体系,它是中国从秤量银两币制向记账、信用币制转化的主要形式之一。这一制度大约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从19世纪80年代到1900年间保持了稳定运行,之后则在外来冲击、官方干预之下不断遭受危机和制度调整。"过炉银"由营口商人组织——公议会创设和管理,并在山西票号提供的汇兑机制基础上臻于完善。通过发挥货币市场中的各项职能,诸如大额贸易支付、提供短期借贷、买卖汇票、化解交易风险等,为营口贸易及其市场覆盖区域提供了交易媒介和信用工具。"过炉银"的运转机制也反映了晚清货币市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
慈禧的火锅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银火锅,是慈禧太后经常用的。清宫旧藏的火锅,质地有陶瓷、银、银镀金、铜、锡、铁数种。有些是锅与炉分开,有些则是锅内带炉,炉中可直接烧炭加热——这件银火锅即属此类。形制上的差异性也从侧面体现出,清宫吃火锅颇有传统。  相似文献   

3.
进入19世纪中叶,晚清政府在内外压力的夹击下,开始寻求新的变化和发展,其中开放通商口岸就是其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这些通商口岸大多位于沿海或沿江地带,它们的建设和发展相应地带动了周边或者所在江河流域城镇的发展,营口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个通商口岸.本文主要采用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结合现代城市地理的部分理论,对营口的兴衰以及相应带来的辽河流域城镇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清末废两改元,近代广西货币开始从银铜复本位转向银、铜、银元、铜元、军用票并用的多元货币体系。以陆荣廷为首的旧桂系在广西发行的纸币与西亳,出现了贬值通胀情况。但这一货币政策有利于广西货币统一,抵御外币在广西的流通,进而初步奠定近代广西货币制度的基础,并且有利于广西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两件西汉时期鎏金与鎏银青铜器镀层中的金属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金相显微分析、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对两件西汉时期的鎏金与鎏银青铜马镳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西汉时期鎏金与鎏银青铜器的部分金相学特征和部分金属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汉时期已采用了金汞齐与银汞齐在铅锡铜合金表面火法鎏金和鎏银技术。  相似文献   

6.
明代是中国古代金银钱铸造较多的历史时期。据史籍记载和考古资料 ,其时官炉金银钱由内府银作局与金银矿坑冶主管部门所主铸 ,民间金银钱则由金银铺或富豪私家铸作。一、明代内府银作局铸造的金银钱史述明官制设有职掌“打造宫廷金银器饰”的“内府银作局” ,为明代宦官十二监之一 ① 。万历朝任内府司礼监要职的宦官刘若愚在其所作之记录中 ,述内府银作局事颇详。其云 :银作局“专管造金银铎针、枝个、挑杖、金银钱、金银豆、叶。……以备钦赏之用”② 。明代用内府金银钱、豆于钦赏的史录不少。如明人记述正统间“英宗初开经筵 ,每讲毕 ,…  相似文献   

7.
姚永超 《史学月刊》2012,(7):96-101
随着近代东北沿海、沿江、沿边商埠的开放,以营口、大连、安东、哈尔滨、绥芬河、满洲里、瑷珲、珲春、延吉等城市为核心,与其商业和资本联系频繁的腹地城乡为外围的多个港埠经济区逐渐形成。但各个港埠经济区形成的历史过程和空间侧重各不相同,近代化发展程度差异较大,东北南部港埠经济区的发展绩效远高于东部、西部和北部港埠经济区。其成因与近代东北地理环境、港埠区位、日俄争霸的地缘政治、资源配置制度等因素有关。近代东北港埠经济区的构建,极大地塑造了近代东北经济地理格局,但就深层次的现代化发展来说,它又是一个缓慢和渐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明代年例银制度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一项军事供给制度。宣德十年(1435)首先出现京运银,历经景泰、天顺时期,京运银两中有一笔银两开始向"岁例"发生制度性转变的趋势;成化、弘治之际,"常数"、"岁运"、"岁例"、"年例"、"年例银"等名称的出现是这笔京运银两制度化发展的结果,标志着明代年例银制度的初步形成;嘉靖十六年(1537)年例银一年一发的规定以及年例银会计预算制的出现,意味着明代年例银制度的完全确立。年例银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改变了明代国家的军事供给体制,是明代军事财政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9.
从日军占领平津到太平洋战争之前,日本一直欲攫夺存放于平津的中、交等银行数千万存银。围绕平津存银问题,中日英展开了角力。日军占领平津并成立联合准备银行,强行将平津存银的一部分作为联合准备银行的现银,并借机封锁天津英租界,压迫英方举行东京谈判,试图攫夺存银。中方前期在孔祥熙主持下,在与英方交涉中采取财政观点;后期蒋介石介入并主导了对平津存银的处置,在外交政治全局的考量下,对英交涉采取强硬立场,有意借平津存银问题激化英日矛盾。在平津存银问题这场中日英三方的角力中,中国虽然在存银上有所损失,但在战略上,中方以防止日英同盟为目标,并在欧战爆发后,逐步使中英日三国关系开始步入了中方,或者确切地说是蒋介石所设想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角度对馆藏著名的“汉朱提残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提出这件“文物珍品”既非朱提银 ,也非汉代制品。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银器物防变色缓蚀作用的机理,用AES和XPS方法研究了缓蚀剂在银表面成膜的厚度和各组分的化学状态,测测定了PMTA、MBO、MBI的普通拉曼光谱(NRS),利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研究几种唑系缓蚀剂防止银器物变色的表面成膜过程,复合缓蚀剂组分与银的相互作用,并讨论了其防变色作用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MTA,MBI和MBO与银表面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由于杂环结构的差异,不同缓蚀剂在银表面上呈现不同的吸附取向,形成了更为致密的防变色保护膜,在成膜溶液中,PH值较小时有利于缓蚀剂吸附,处理时间应不少于120min.成膜溶液和含缓蚀剂的硫化钠溶液中,银电极阴极极化时(外加阴极电位≤600mV的测试范围内),复合缓蚀剂的SERS响应均随电位负移而增强,表明其可有效防止银在腐蚀介质中的变色行为。  相似文献   

12.
银器文物防变色缓蚀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银器文物防变色缓蚀作用的机理,用AES和XPS方法研究了缓蚀剂在银表面成膜的厚度和各组分的化学状态,测定了PMTA、MBO、MBI的普通拉曼光谱(NRS),利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研究几种唑系缓蚀剂防止银器文物变色的表面成膜过程,复合缓蚀剂组分与银的相互作用,并讨论了其防变色作用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MTA、MBI和MBO与银表面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由于杂环结构的差异,不同缓蚀剂在银表面上呈现不同的吸附取向,形成了更为致密的防变色保护膜。在成膜溶液中,pH值较小时有利于缓蚀剂吸附,处理时间应不少于120min。成膜溶液和含缓蚀剂的硫化钠溶液中,银电极阴极极化时(外加阴极电位≤600mV的测试范围内),复合缓蚀剂的SERS响应均随电位负移而增强,表明其可有效防止银在腐蚀介质中的变色行为。  相似文献   

13.
正"江西方宝"银锭是清朝、民国初年江西地方官炉铸造或由官府指定核准私炉熔铸、标准重五十两的解库官银,正面呈方形,边沿翘起,底小面大,其器形固定,大气厚重,规整划一,成色好,分量足,在银锭史上享有盛誉。由于"江西方宝"银锭铸造使用的时间跨度长、铸地铸炉复杂,加上时光的流逝,回收熔毁等种种因素,前人及近现代的著述图书对其涉及不深,有的描述仅寥寥数言,过于笼统,难窥其貌。笔者归纳图书刊物、钱币拍卖会银锭实物资料,进行筛选整理,试图对"江西方宝"戳印的特点、规律、重量、大小以及收藏价值等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周易》在西学东渐的文化氛围中被严复视作重要的本土思想资源,严译《天演论》将人性之善恶、生存斗争学说、进化论与易学精神相印证。解读《天演论》文本体现的社会兴衰史观,可从中西文化会通层面分析:就方法而言,严复将易学中逻辑思想与西学中归纳、演绎法结合起来,开启近代中国实证主义之先河;就文化精神而言,严复将易学忧患意识与西方关于社会盛衰史观,交融互释,为晚清社会变革提供学理上的合法性、可能性。严复是有思想的翻译家,中国近代救亡图存是其利用易学诠释西方历史兴衰论的社会语境。  相似文献   

15.
庙会是我国传统商业的重要形式之一,历来是活跃城乡经济关系的重要手段。近代北京的庙会经济正处于由传统商业向近代商业的转型过程中,它的兴衰折射出城市经济的发展程度,并对城市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深远影响。因而研究近代北京的庙会经济不仅对认识北京城市的发展规律有一定帮助,而且对研究中国传统城市的结构、功能的变化,以及城乡关系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形式、分布、特点和估价诸方面对近代北京庙会经济进行分析,以地砖引玉。一、北京庙会的形式北京的庙会包括五种形式,分别以宗教条把、游赏娱乐、商品贸易为中心。…  相似文献   

16.
港币小史     
鸦片战争后,英国殖民主义于1842年侵占了香港。当时香港是一个渔港,华人以打渔为生。当地所用货币,大数用银(主要用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鹰洋、荷兰马剑、美国贸易银、日本龙洋),小数用铜钱(主要是清钱)。这几种不同国度的货币共同流通,由于成色、重量不  相似文献   

17.
复配银缓蚀剂及其电化学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极化曲线正交试验筛选出银缓蚀剂的复配组成,比较了该复合缓蚀剂在腐蚀介质中对银电极的腐蚀电流、腐蚀速度、缓蚀效率、交流阻抗膜电阻与膜电容等电化学参数的影响,得出最佳的银器防变色唑系复合缓蚀剂成膜处理的最佳工艺:复合缓蚀剂组分MBO:PMTA:MBI为1:2:3,成膜浓度为0.0189mol/L,pH值3.0,成膜时间为4h,预膜温度50℃。实验结果和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种复合缓蚀剂具有较好的抗银腐蚀和变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极化曲线正交试验筛选出银缓蚀剂的复配组成,比较了该复合缓蚀剂在腐蚀介质中对银电极的腐蚀电流,腐蚀速度,缓蚀效率,交流阻抗膜电阻与膜电容等电化学参数的影响,得出最佳的银器防变色唑系复合缓蚀剂成膜处理的最佳工艺;复合缓蚀剂组分MBO:PMT:MBI为1:2:3,成膜浓度为0.0189mol/L,pH值3.0成膜时间为4h,预膜温度50℃,实验结果和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种复合缓蚀剂具有较好的抗银腐蚀和变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博物馆环境中的臭氧作为氧化剂,对文物起到氧化腐蚀的作用,会使馆藏银器文物腐蚀变色。本研究主要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反应性监测技术,监测电沉积金属银石英晶振片在不同臭氧浓度、不同相对湿度中的质量变化,从而推测银在臭氧中的腐蚀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浓度对银的腐蚀具有较大的影响。随着臭氧浓度的升高,银表面质量不断增大,腐蚀程度加剧。银对相对湿度具有较小的敏感性,在不同的相对湿度下,银表面质量变化相差不大。据此推断银在臭氧中的腐蚀首先表现为银与臭氧分解产生的原子氧反应生成氧化银(Ag2O),随着Ag2O膜的不断变厚,氧化膜顶层生成过氧化银(AgO),AgO是由Ag2O与原子氧反应生成。  相似文献   

20.
<正>松江银,又称京它(砣),是一种自清初由早期圆锭发展而来,并大致在清中期完成定型的北京地形银。其曾一度发展成为北京的主要周行银锭并覆盖到周边地区以及部分直隶县市,后由于北京珠宝市官炉房地位的确立。十足银开始成为北京银锭的新市场标准和主流后,松江银的影响力随之逐渐下降,光绪后期直至民初随着机制银币的普及而最终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