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婴戏纹是一种以孩童玩耍嬉戏时的生动形象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吉祥纹样,是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与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民间百姓朴实价值理想与审美观念的情感表达符号。婴戏纹最初以民俗观念中的祈子求福为基本内涵,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世俗心态与审美理念的变迁,其吉祥内蕴不断丰富扩展并促使自身形式结构逐渐完善。明清时期的瓷绘婴戏纹,在原初的祈子含义之外以相对成熟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人们对生命及生活追求的几乎所有吉祥祈愿,且由于受到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其本身蕴含着深厚而独特的民俗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水纹在宋金时期瓷器装饰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装饰工艺、线条的组合及排列方式,对定窑、耀州窑、越窑、磁州窑和吉州窑等5个宋金时期较具代表性的窑口的水纹装饰进行了类型划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这5个窑口不同类型水纹装饰进行对比,可知宋金时期瓷器水纹装饰在内容上可分为以定窑、耀州窑、磁州窑为代表的内陆体系和以越窑、吉州窑为代表的海洋体系两大类,在工艺上可分为以定窑、耀州窑、越窑、磁州窑为代表的胎装饰体系和以吉州窑为代表的釉装饰体系两大类。宋金时期水纹装饰的流行,与政治冲突和文化交融背景下不同民族纹饰的相互融合、南北方制瓷技术的相互交流、士大夫阶层文化与市民文化的共同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明清家具装饰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decoration of furnitur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to display the grand achievement and advanced art level of that time, which echoes with the form and structure of the furniture. The following points can be studied for the decoration: the partly decoration, various methods and the topic and content of the decoration. Through long years' practice,special styles are created to dedicate obvious artistic characteristic and great value of beauty. 相似文献
4.
交通民俗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出行习俗、信仰与禁忌构成了交通民俗的主要内容。兰州交通民俗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兰州人的交通活动与交通运作,而且也反映兰州人的生产、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兰州交通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从交通民俗文化中汲取营养和精华,推动和谐兰州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道场形成后,地藏信仰开始在九华山民间传播,与本土信仰和文化相融合,成为九华山民俗的信仰核心.地藏信仰渐渐深入影响到九华山民众的日常生活,丰富了九华山民俗活动的内容,形成了以地藏菩萨为中心的民俗活动,其祭祀方式也因此与众不同.作为地藏菩萨的道场,九华山自然成了民间组织和开展民俗活动的基她,寺庙是民俗活动的主要场所.在九华山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地藏信仰逐渐积淀成为一种审美心理,形成了九华山民俗的独特审美观。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华佗信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佗作为我国古代的名医,有“医圣”之美誉。本文主要以明清地方志为依据,阐述明清时期华佗信仰的形成过程、华佗信仰形成的原因以及这种信仰背后的隐喻。指出华佗的医术及民间深刻的贬曹心理是华佗信仰延续的内部动力,而士绅是推动华佗信仰发展的关键人群。 相似文献
7.
古代浙东的民间造物——越窑瓷器,自东汉以来即已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在汉晋时期的茶具、酒具、餐具、文具、容贮器、盥水器、灯具、卫生用具和随葬冥器等各类生活用品中,都存在有越窑瓷器的身影。因此,在其一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它无可置疑地融和烙印着不少地域风俗,这为我们研究浙东地区汉至唐宋时期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民俗事象提供了相应的物质依据,对于正确了解和探索古代浙东地区的社会面貌和先民的生活习俗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帝信仰是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是关帝信仰形成并向江南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苏州地区关帝庙祠兴修和扩建的重要阶段。苏州各州县庙宇称谓多样,地位较高。随着关帝信仰的演变,关帝的神职逐渐多样化,在官方,不仅保留其忠义的形象,还扩展到模范作用,勇武层面;在民间也被赋予求财,保平安等新的神职功能。统治者有目的地增加关帝神职,以此来通过管理这一信仰形式,来组织民众,以达到维持社会稳定,控制百姓生活的作用。而普通民众也在热闹的祭祀活动中得到了心灵的满足。这两方面也同时促进着关帝信仰的不断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民俗心理是心理结构中最深层、最隐藏,也是最稳固的部分,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民间信仰是构成民俗心理的核心部分,对其民俗心理分析尤为重要,本文以灶神为对象进行民俗心理解读。 相似文献
10.
生态民俗系自然的生态学与人文的民俗学交叉所产生的学术新概念,是对“联系食物链的有关民俗文化”的统称。其中,同食物链诸环节相联系的民俗事项关系亦叫生态民俗链,其与区域民俗文化特色的生成、演绎和发展有着深层相关性,受到中外学界的关注。本文试从自然的和人文的角度,通过苏州、徽州两地民俗文化的比较来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中国明清两代输往葡萄牙外销瓷的史实。作者在论证中结合了西方有关的档案文献及目前存世的考古发掘与官私收藏的外销瓷实物,并重点介绍了早期存在于葡萄牙的外销瓷和纹章瓷。文章指出广彩在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中不可估量的贡献,而澳门是整个贸易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最后总结出外销瓷具有极高的历史和科研价值,如今存世不多的葡萄牙人在华定制的“纹章瓷”是中葡关系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2.
试述清嘉道咸三朝官窑瓷器的生产──兼论清官窑衰落的确切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史料就清中期官窑瓷器生产衰落的确切年代,中期的烧造情况进行了讨论,试图从中探寻清嘉道咸三朝官窑瓷器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故宫博物院藏有传承自明代宫廷的清官旧藏洪武瓷67件,其制作工艺和装饰既有元代遗风,又有明代官窑瓷器特点,器物风格具有鲜明的由元至明过渡阶段的时代特征.结合景德镇明洪武制瓷历史背景、洪武瓷研究以及其在清宫中的原藏位置,可知清宫旧藏洪武瓷是景德镇洪武官窑受命为宫廷烧造的瓷器,反映了此时景德镇制瓷风格处于由元至明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14.
常熟博物馆所藏的一件清乾隆“彩华堂制”款釉里红“八仙过海”纹盆,集青花、釉里红于一身,色彩的深浅浓淡相互补充,和谐统一,堪称乾隆朝官窑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受徽州商业经济的影响和家庭中从商父兄的引导,徽商子弟克绍箕裘者众.因而,商业教育成为明清徽商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将子弟缔造成激烈商战中应付裕如的商人,明清徽商着重从知识、素质、技能三方面对后继从业者展开全面的职业培训,以期为其很快适应市场和占有市场提供保证.本文对这一现象加以总结和研究,旨在揭示我国古代鲜为人知的经商家传,并为现代商业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17.
明清边疆社会的习俗互化——以海南女性生活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族群对我国边疆地区的共同开发奠定了边疆社会的基本形态。秦汉以后,大陆移民就不断进入海南,他们在与其他族群共同开发海南的过程中也渐渐互化了习俗,女性在社会经济、婚姻家庭、衣着服饰等领域均扮演了重要角色,对汉黎风俗互化起了积极作用,在明清时期最终促成具有海南地方特色习俗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明代私人收藏家百例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民间收藏历史悠久,但直到明清时期才出现了集中的收藏家名录。本文结合资料,将107位明代私人收藏家的年代、籍贯、功名行状等基本情况列表分析,以期对明代收藏家的分布及组成特点等有一个比较客观的系统认识。 相似文献
19.
晚清时期是中国民间资本重新组合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 ,集中于城镇的各种手工业组织对资本的需求增大 ,而拥有资金的商人又缺乏投资渠道。因此 ,在经济相对富裕的苏沪地区 ,民间资本开始通过招股与认股的方式组合成为股份公司。各股份公司成立后 ,在股金管理、红利分配和组织机构等方面均形成了新的体制。同时 ,随着股份公司的建立 ,传统的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方式也开始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