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人文生态学视角着重分析和总结吐谷浑人经营青海湖流域的历史经验,认为青海湖流域的人文生态环境先后经过羌、汉、鲜卑、吐蕃、蒙古人相继经营的五个历史时期,其中3~7世纪鲜卑吐谷浑人经营时期,青海湖流域的人文生态环境发育成熟,形成形态完备、结构合理的人文生态系统,人与自然达到最佳和谐状态。全文分四个部分,分别从民族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以及湖名的人文意蕴,阐述吐谷浑人从蒙古草原入主青海湖流域,在羌汉民族长期经营的基础上,以其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生产方式,创造性地经营青海湖流域,不仅建立维系数百年的草原汗国,还成功经营高原畜牧业,尤其巧妙利用青海湖地理培育出举世闻名的优质马种——龙种马及青海骢。  相似文献   

2.
论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新 《攀登》2004,23(2):27-30
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的压力,一是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二是造成环境的污染。因此.人类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就应该正确处理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从依赖于自然的“收入”向不耗竭其“资本”的方向转变,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以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协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艰巨任务,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张贵喜 《风景名胜》2020,(1):0123-012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森林作为我国一种重要的生态资源,对于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以祁连山来说,它作为我国西北部干旱地区的一道生态屏障,对于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并且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但是近年来森林资源被破坏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如何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是我国现在政府与各级部门面临的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4.
徐明 《攀登》2000,19(5):69-71
改善青海生态环境.不仅是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保持青海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且对维持长江、黄河区域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均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然而,目前青海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依然严峻。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人们生态观念意识;对症下药,实施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5.
陈瑞 《安徽史学》2003,(6):75-83
本对清代中期徽州山区外来棚民的基本状况、棚民营山活动的内容与类型、棚民营山活动给山区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以及徽州社会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所采取的应对举措等方面作了分析与探讨。章认为,清代中期徽州山区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主要是由外来棚民所从事的简单粗放、掠夺式的营山活动造成的。在长期饱受生态环境恶化之苦情况下,徽州山区社会采取了驱禁棚民与封山育林,调整产业种植结构相结合的标本兼治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阳生  姚春丽 《人文地理》2005,20(2):114-118
针对青海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这一特大型风景名胜区的生态及社会经济地位和作用,综合分析了其社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青海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内的居民社会调控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风景名胜区优化城镇及乡村居民点体系、加强经营管理、健全社会组织、分区分类实施居民社会调控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从而为特大型风景名胜区的居民社会调控以及景源保护与开发、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探索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曲项向天歌     
石葵 《中国土族》2005,(4):19-20
它是水泊的精灵:优雅、圣洁、忠贞!它的学名叫大天鹅,很早就是人类的朋友.在古代文人的诗文里,它的名字叫作“鹄”,也被叫作“黄鹄”或“大鹄”。它在青海拥有“冬宫”;21世纪以来,在青海湖的种群数量.每年稳步递增。它被鸟类学家李来兴备加关注,最近我们访问了中秋节后才从青海湖考察回来的他,他兴奋地对我们说:青海湖可望成为冬季的天鹅湖……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美云 《攀登》2006,25(4):94-96
事实证明,生态环境恶化,会诱发人类许多疾病的产生,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诱因是自然与人产生了冲突,造成生态危机。人类只有从深层次上重新认识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使人类健康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9.
很久以来,对人类来说,青海湖总是充满着神秘的我色彩。就是在今天,对外地人来说,青海还是十分神秘的;对本地人来说,青海湖也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有一种说法:到青海,不去青海湖,等于没到过青海;而作为青海人,没去过青海湖,就不算真正的清海人。可是,你真的去了青海湖,面对那浩浩淼淼的自然奇观,又会在激动之余,显得十分迷惘。即使离开青海湖,你也会带着满脑子的疑问,甚至会产生新的向往,渴望再到青海湖,一睹青海湖的壮观景象,细细体味青海湖的神秘之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态系统日益失衡和自然环境的渐趋恶化,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就其实质来说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只有从社会正义的层面上来透视生态环境问题,才能找到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一、生态平衡:自然正义在西方.正义首先是作为一种宇宙论的原则被提出来的。这种作为宇宙论的正义原则,是一种自然正义的观念。这里所说的”自然”.是从两层意思上说的。第一层意思是指这种正义所指称的范围,这种正义不仅仅是指人类社会.而是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物质世…  相似文献   

11.
赵宇洋 《神州》2012,(28):244-244
当前的农村生态环境正在逐渐恶化,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的利益均衡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障,本文分析了我目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并提出了有效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均衡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受气候影响,冬季的青海湖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季节的景观特征,宛如童话冰雪世界,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青海湖冬季旅游逐年趋热。今冬,青海湖准备了一系列别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独特的冰雪风光,还可以在青海湖这个中国最大的天然滑冰场上滑冰。根据青海湖冬季环境特点、自然生态特点和文化特色,青海湖景区推出了冬季观湖(封湖、开  相似文献   

13.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只身一人来到青海湖.当时正赶上青海湖畔刮起九级大风,来势凶猛的暴风雨几乎吞噬了偌大的青海湖.为了一睹青海湖的美貌,我还是决定冒雨前行,了却我多年渴望见到青海湖的心愿。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分析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并针对生态环境重建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生态环境重建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最后就生态环境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丝绸之路》2010,(23):71-72
2010年11月4日,青海湖2010年冬季旅游暨2011年旅游推介会在西宁召开,青海湖景区不仅组合推出了新的旅游产品,而且面向旅行社推出了多项组团游青海湖优惠套餐,青海省内近200家旅行社满怀信心与青海湖景区签订了2011年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进一步推动青海湖旅游。  相似文献   

16.
华夏视野     
环境风向标因为能够反映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各个方面,两栖爬行动物一直被视为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指示类群。但现在,它们对这一使命显然已经力不从心了,而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人类。  相似文献   

17.
《丝绸之路》2011,(21):77-77
近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刚察、海晏、天峻等县乡相关方面签订《青海湖湿地保护补助工作责任书》,由国家专项投资850万元的青海湖湿地治理项目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的今天, 人类正面临着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 沙漠化所造成的环境恶化和经济贫困成为最可关注的问题之一。“沙漠化过程, 以及导致沙漠化的原因,是历史地理学所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沙漠化继续发展, 提供科学的依据。” (《侯仁之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 沙漠历史地理学是我国资深院士侯仁之先生奠基开创的一门新兴学科, 是我国的特色学科。侯仁之 (《居延和阳关地区沙漠化的初步考察》)、朱震达、刘恕等 (《内蒙西部古居延—黑城地区历史时期环境的变化与沙漠化过程》) 学者在此方面取得不少成果。李并成先…  相似文献   

19.
论生态型生产和生态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乃明 《攀登》2002,21(6):47-51,100
本文从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态系统的联系上提出生态系统的耗散结构,指出人类各种生产及其产业对生态环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狭隘唯利生产方式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型生产和生态产业的概念,认为人类可以选择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生产和产业,既改善生态环境,又获得经济效益,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呈以下 1 0大趋势 :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 ;河川径流减少 ;地下水位下降 ;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湖泊萎缩 ,湿地减少 ;森林面积减少 ;草原不断退化 ;土壤盐碱化问题突出 ;雪线明显后退 ;土壤肥力显著下降。西北地区环境恶化的自然的因素主要是在近几十年来西北地区处于相对干旱加剧的状态 ,主要表现在降水量在相对减少。另外 ,占据西北地区一定范围的黄土高原的土壤质地相对松散 ,抗冲能力较差 ,在同等降雨程度下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这也是环境恶化的自然背景。西北生态环境恶化的人为的因素主要有 :( 1 )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