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附录是志书和年鉴的重要组成部分。附录在志书和年鉴中带有依附性、前瞻性、平衡性和全局性。本文以实例为证,举一反三,从大事记附录、分志附录、人物传记附录和艺文志附录几个层面,分别阐述附录内容的选择与编排。  相似文献   

2.
由于附录是志书的附属内容,承编单位在编修过程中普遍不够重视,导致附录的名称和内容都比较随意。为规范随文附录的编辑,以广州市两轮区(县)志书为例,对其随文附录展开分析。认为要规范随文附录的名称和格式,随文附录的标题以不入目录为宜;合理设置随文附录,宜纳入正文的不设附录,避免收录过滥;增加存史价值高的资料作随文附录,提升随文附录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57种国内在版年鉴的考察与分析,认为年鉴附录内容具有实用性、便览性、超时空性的特点,并提出规范年鉴附录栏目设置、规范年鉴附录内容选择、规范年鉴附录表现形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附录是志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志书不可或缺的内容,这是经过两轮修志实践形成的共识。由于志书内容的广泛性和编纂者认识的多元性,附录的编辑一直未能定型,呈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局面。关于志书附录的形式、内容、篇幅如何确定,长期以来有三种不同观点:一种是本文所主张的统一性,另一种主张是灵活性,还有一种主张是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本文从一般文献附录入手,探讨志书附录的定义、地位与作用、类型特点与收录标准、形式与内容,志书附录原始文献的搜集与编辑等问题,并对志书附录作了定义。  相似文献   

5.
年鉴附录融信息性、知识性、实用性为一体,使年鉴的工具书性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因此,年鉴有必要设置附录。编好年鉴附录有三点需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6.
再论附录     
附录是指附在正文之后的,非其它篇目所可包含而又值得留诸后世的资料集辑。其作为志书的一个门类出现于志书之末,始于北宋,但那时尚无"附录"之名,清末、民国才有了"附录"之名,但旧志中命名"附录"的志书极少,直到新中国首轮修志以来,各地志书才普设附录,现已成为新编地方志的基本体裁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志书附录的由来、功能、内容收录标准及如何编写,尤其强调在内容上要区分附录的"录"性与杂记的"杂"点、艺文志的"文"属三者间的不同,避免志书内容的交叉重复,从而为二轮续志附录的编纂提供一些借鉴,给新修志书续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7.
“附录”是新编方志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编写好“附录”可丰富志书的内容,增强志书的地方特色,起到“脉胳清晰,因果彰明,富有启迪,佐证借鉴”的作用。 附录是一种特殊的体裁 附录是方志体例之一种。它的特点是杂,涉猎各类,在编写记述时不一定是“横排竖写”,这就构成了“附录”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谈志书附录     
志书附录是依附志书正文而存在的,是志书正文的合理延伸.是志书辅文的一种。古今志书一般都设有附录。在旧志中。类似附录的体裁很多,有杂录、杂记、杂掇、摭遗、摭谈、别录、丛记、外记等。新编志书附录称谓更是多种多样。其中多数名为附录,也有名为附记、丛录、总附、志余、备考、杂志、杂录、杂记、文献、文献辑存、资料辑存、文存等。  相似文献   

9.
<正>附录是地方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编纂一部地方志书能否在附录中凸显出地方特色,直接影响和关系到志书的质量。谈到附录的地方特色,首先要弄清楚附录的内涵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附录是指附在正文后面与正文相关的文章或参考资料;2012年第六版的《辞海》中解释:附录,图书中的一种辅助型文字。附于图书正文后面,与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或与正文内容有关但不适宜放入正文的各种材料。包括对正文内容有所增补的文章、文件、图表、书目、大事记、译名对照表等。《中国方志大辞典》中解释;附录则  相似文献   

10.
附录是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设好附录直接关系到志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首轮93部县区志中,不设附录的占极少数,只有《顺德县志》、《惠州志》、《肇庆市志》、《清远县志》;随文附录的有38部,占总数的41%;志末附录的77部,占总数的83%。可见首轮新志采用附录比较普遍,但使用录较为随意,不规范与不恰当的现象较为普遍,第二轮志书应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2.
图书分类是古代书目的结构体系,与图书分类相关的还有某些类目之后的“附录”,前人很少谈及。《四库全书总目》在18处设置了附录,涉及经、史、子、集四部,共41种书。附录较早出现在上海图书馆藏的《总目》稿本,之后才发展完善。附录之例应始于《总目》经部易类之后所附的易纬八种,《总目》所设既有小类附录,也包含某类或子目之后的一种两种书,大多是馆臣新的归纳,体例完善,内容全面。这意味附录至《总目》已突破了传统书目设置附录仅限于小类的藩篱,具备了完善的内容和体例,达到了理论自觉,成为古代书目分类体系成熟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3.
附录是志书志、述、记、传、图、表、录 7种体裁中的一种 ,设置它的目的就是辑存有价值的资料。上届修志 ,《黑龙江省志》规定 ,整部省志统一设附录 ,各分志一律不设附录。执行这一规定的结果 ,整部省志没设成附录 ,分志只有一部《外事志》设了附录。这一情况很值得研究。下面 ,我谈一下关于这个问题的几点思考 ,作为续志考虑这个问题的参考。1 上届《黑龙江省志》由 1 0 0部分志组成 ,即 1 0 0部分志要反映 1 0 0个行业和部门情况 ,统一设附录 ,很难反映这 1 0 0个单位对资料保存的需要。如果满足各单位的需要 ,编出来的附录 ,印成书 ,比…  相似文献   

14.
《萧山市志》第一卷(试印本)附与附录设置及其运用形成该志一大特色,是录体运用的一大突破。附与附录实质相同,不宜区别使用,附录原始文献的撰写时间应限于断限之内。《萧山市志》中的相关做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附录是志书的重要体例形式,其内在属性和外在属性决定了它与志书正文有关章节内容关系紧密,但又不适宜列在正文之中。附录内容要充分反映地方特色,同时避免与正文交叉重复。修志工作者应充分重视附录内容辑录的规范性,使志书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怎样安排附录陈田云一、不同层次的附录设置必须根据内容而定由于附录依托于正文而存在,故我们设置附录时必须因地制宜。志书的正文划分为篇、章、节、目乃至小目。在某篇中,假设有某些资料非本篇任何一章所能统辖,而对全篇正文具有重要的补充、辅佐作用,就可作为该篇...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发现一本简化字版的《毛泽东自传》,曾在1937年出版,后又再版过。在正文之后附录了3篇文章,即《毛泽东论中日战争》、《毛泽东夫人贺子珍小传》、《斯诺眼中的毛泽东》。读后对附录这种体裁倍感亲切。翻看各地新编志书,附录这种体裁在省、市、县(区)志以及专业志中被广泛应用,名字五花八门,收录的内容也很博杂。但首轮修志对附录的阐述文章却不多见,可能因其处于志书的次要地位而被忽略。附录作为志书的七大体裁之一,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哈尔滨市即将启动续志附录编纂工作,笔者将近期的学习心得见诸纸端,希望能对编纂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2月26日,《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志办)召开《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附录》(以下简称《附录》)分卷编纂工作会议。会议由省志编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全志办副主任、《附录》分卷主编罗亚夫主持。  相似文献   

19.
附录作为一种传统的编史修志记述手段,对于当前提高志书资料性具有现实意义。大量使用并用好附录,将有助于提高当前修志面临的资料性难题。  相似文献   

20.
《沧桑》2009,(Z2):86-92
浅议年鉴附录的功能定位及其内容选择蒋新甜在《中国地方志》2008年第1期上发表文章指出,所谓附录,是指依附于某一类文化作品的附件,即在编辑出版某一类文化作品时的随带品、附带品。年鉴附录融信息性、知识性、实用性为一体,使年鉴的工具性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因此,年鉴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