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俑服饰及其礼仪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兵马俑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帝陵墓的陪葬品.人类社会发展到秦代,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物质、文化生活的日渐丰富,促使封建的礼仪制度基本形成.服饰礼仪主要在于别尊卑,分等级,以实用为目的.已出上的秦俑,其发式和冠戴有地位和身份之区别,服装的等级差别也很明显.秦俑的造型源于生活,是当时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秦代服饰及其礼仪制度从中便可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2.
秦兵马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数量多,质量重、个体大、等级高,已成为秦代文化的代表符号,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为了有效科学地保护修复秦俑,通过对常用胶黏剂实验室老化比较测试,结合秦俑陶胎的理化性能和粘接剂的理化性能对比分析,筛选出六种适合于秦俑修复的粘接剂,并应用于新出土秦俑的粘接修复中,应用观察效果良好。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秦俑修复深入研究及考古发掘出土陶质文物保护修复粘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秦俑是历史的产物。它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因此,秦俑是我们研究秦代社会的活素材。本文似就秦俑雕塑的角度去研究、探讨秦人的社会心理。一艺术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秦俑雕塑艺术的出现,亦决非偶然,必是继承发扬前人的艺术成果才诞生的。从考古资料可以证明,战国至秦时,人们已经完全能够塑造出生动的、富有个性的“传神”之作。秦俑艺术与前代一脉相承,并是同时代集大成之  相似文献   

4.
秦汉时代的陶塑艺术,在我国古代陶塑史上起着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作用.再现秦代军容的秦俑被称为“第八奇迹”,是世界古代写实雕塑艺术的不朽作品,而汉俑则在表现社会生活方面更为广泛,较多地注意刻画对象的神志,因而雕塑手法上出现了较为夸张的写意作法.要了解秦俑艺术与汉代艺术效果的不同,仅看其外表是不够的,不同的制作工艺也是应该加以探究的.  相似文献   

5.
秦俑是高度写实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品,其发式和头饰细腻逼真,种类繁多,颇引人注目。它和秦代的军事制度密切相关;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生活习俗。  相似文献   

6.
艺术的发展同文化的其它门类一样,有其连贯性和继承性,它不是一个朝代的瞬息更替,而是一种文化缓慢地过渡.因此,要考秦俑艺术的渊源,我们就必须对秦代以前整个中华民族的雕塑艺术,作一简略的追索.  相似文献   

7.
秦代兵士的衣服是由国家供给还是自备?史无明文记载,云梦睡虎地四号墓出土的两件木牍,是士兵的家信,内容是向家中要衣钱.许多人因此推断,秦俑的服饰也应是自备的.我认为这一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  相似文献   

8.
浅论秦俑铠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俑的服饰,甲衣塑造逼真,甲片的编缀方法也交待得很清楚,与真实的铠甲编缀一般无二,护腿、靴、履等细部,都塑作得非常具体,一丝不苟。所有这些为我们深入细致地研究秦代军事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下文想通过自己的观察体会结合收集的资料,谈一谈对秦俑铠甲的初步认识。一、秦俑铠甲的编缀秦俑军队中铠甲俑占了绝大多数,而其中大量出现的是一类一型铠甲俑,此类型铠甲应当是秦国军队的主要护防装备,下面即  相似文献   

9.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中,对秦俑彩绘质地作了这样的描述:“经化验颜色都是矿物质,颜色的调合剂为明胶”。在王学理《秦待卫甲俑的服饰与绘彩》、李亚东《秦俑彩绘颜料及秦代颜料史考》及单(日韦)《秦兵马俑彩绘成份初探》等文中,均称秦俑所用彩绘属矿物质,与发掘报告不同之处是说彩绘涂在一层褐色胶层上。最近,笔者有幸参加了三号坑彩绘的保护工作,亲眼目睹了秦俑初出土时的彩绘现状,在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试验后,觉得上述报告  相似文献   

10.
《秦俑秦文化丛书》是秦俑学研究会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辑的一套中型秦俑秦文化研究的丛书,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共三十部,第一批已出版《秦文字类编》(袁仲一、刘钰著)、《秦史人物论》(张文立主编)、《秦陵铜车马与车马文化》(张仲立著)、《秦代刑罚》(王关成、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七四年以来,在秦始皇陵东侧和西侧先后发现了兵马俑坑,出土了大量的秦代兵马俑及两辆铜车马。它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宝库,是秦帝国时代留下的奇迹。秦俑坑和铜车马的出现,不仅引起了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的关注和重视,而且也在美术界引起很大的反响。关于秦俑艺术,研究文章已有不少。本文仅就秦俑艺术的渊源和流派问题试加探讨,以期得到专家学者的批评和指正。如果把秦始皇陵兵马俑与咸阳扬家湾出土的西汉早期兵马俑加以对比,就会发现两者显然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秦俑浑厚高大,似真人般大小,人体的各部比例适中,  相似文献   

12.
秦俑铠甲的编缀及秦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秦始皇兵马俑以高度的写实作风再现了秦代为军阵形象,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秦代军事的珍贵资料。尽管如此,我们还不能对这些现成材料拿来就用,对秦俑的认识和研究还要下一番功夫。这是因为:1、秦俑的写实是通过陶塑的手段来表现的,它提供人们的形象限于俑的外表,对“隐”于其里的形状、结构需要通过外表来联想、研究。2、形象的质地一律是用陶质表现的,需要通过形象提供的质感、颜色,还要借助于文献资料和其它考古材料进行参证、比较才能确定。3、俑坑经过焚毁,陶俑及所执兵器有  相似文献   

13.
编后记     
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跃出黄土地,便立即步入了研究家的书案。秦俑的研究工作可以说同考古发掘大体上是同步的。秦代留给后代文献资料的匮乏,困扰了多代史学研究家。秦俑的丰富内涵,使各学科的学者都可以从这里找到研究的资料。因此,发表的论文、文章和出版的图书的数量较多。在这个基础上,在秦俑坑发现十周年时,我们召开了第一次秦俑研究学术讨论会。接着,在1986年,又召开了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会议期间,学者们提出,经有关方面批准成立了中国秦俑学研究会。近四年来,秦俑研究又有了较大发展,它的基本特点是:一、宏观研究引起了重视;二、微现研究有新的发展;三、不同的现点开始了争鸣;四、超越了历史、考古研究,其他学科更  相似文献   

14.
《文博》1987,(1)
一九七四年,春寒料峭时期,秦俑破土而出,惊动中外.旋即,它又迅速登上了研究者的案头.秦俑博物馆于一九八四年召开了第一次秦俑研究学术讨论会,总结了十年来秦俑研究的成果,促进了秦俑研究的深入.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中旬,秦俑研究第二届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则检阅了一九八四年以来秦俑研究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5.
秦俑研究第四届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8月16日至8月20日在陕西省临潼县召开.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继前三次秦俑研究学术讨论会后的又一次关于秦俑与秦文化研究的盛会.它是纪念发现秦俑坑20周年、秦俑博物  相似文献   

16.
秦俑主题思想是秦俑研究诸方面中一个十分重要而且较为复杂的课题.它关系到从总体上真正把握和认识秦俑这一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随着秦俑研究领域的不断开拓,秦俑主题思想的探讨也逐渐被专家学者们所重视,从一般涉及到专文论述,以致初步形成几种不同观点的争鸣,这是秦俑研究不断深入的可喜表现.  相似文献   

17.
秦俑坑兵马俑军阵内容及兵器试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鸣 《文物》1975,(11)
临潼县秦俑坑的发现和试掘,是文物考古工作在毛主席"古为今用"方针指引下获得的又一巨大成果。俑坑的规模宏大,埋藏丰富。经初步试掘,已发现身高1.75——1.86米的大型武士俑约580件,和真马大小相似、拖有战车的陶马24匹。另外,还有大批实用兵器。估计整个俑坑将会出土陶俑、陶马约6000件。马俑排列整齐,气势宏伟,为一组织严密的雄伟军阵。这对研究秦代的历史,特别对研究秦代的军事史是一批十分  相似文献   

18.
郭兴文 《文博》2002,(2):62-65,37
写这篇小文章,我心情非常难过地想起和我同时走进秦俑博物馆的北京大学高才生聂新民朋友,他不幸英年早逝。当时聂新民一直致力秦代铠甲的研究,颇有成果;而我和党士学同学就住在铜车马修复室里,从事铜车马修复的一些相关研究,探索残破成三千多片的铜车马连接与系驾关系。  相似文献   

19.
秦俑艺术研究——探索方法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俑发现20年了,对它的研究已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更何况能够较直观把握的秦俑艺术,则是多数学者都关注的一个部分.不论在谈什么的文章中,总是回避不了秦俑艺术,单是研究秦俑艺术的文章就可谓洋洋洒  相似文献   

20.
自1978年秦始皇兵马俑坑正式发掘以来,先后出土秦代青铜兵器上万件,特别是带有刻铭的戈和戟,引起了学者和专家的重视。2005年4月,我们在对秦俑一号坑后部的部分文物进行清理时,发现2件带有铭文的戈和戟,为研究秦代兵器提供了新资料。其中一件为“十年寺工”戈,出土于秦俑一号坑T12G7中。该器长胡,曲援,长内上翘,援、胡均带有锋刃,阑侧四穿,内部有一个横长方形穿。器物保存完好,明亮如新,刃部相当锋利,胡部刃稍有小豁口。通长27厘米,援长16·9、宽3·1~3·2、厚0·5厘米,内长10·1、宽2·8~3·3、厚0·5厘米。出土时木朽迹犹存,尾部套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