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解放后,吴宓在西南师院任教,是二级教授,月薪272.5元,在校内可谓"高薪阶层"。他一贯节衣缩食,自奉极廉,但却古道热肠,经常将工资送给向他求助的学生、同事。他的这种"乱花钱"有时让同事难以理解。"文革"后期,西南师范学院有一位女教师编织了一双毛线袜子,送给孤苦伶仃的吴宓,吴宓给了那位女教师100元钱。有人对吴宓说:"一双袜子值多少钱?你给得太多了。"吴宓答道:"多乎哉?不多也。我是把袜子的成本费、劳务费,还有无价的感情都算在里面的,我给她的不算多。"  相似文献   

2.
正吴宓任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教授时,已经结婚生子,遇到毛彦文后,立刻坠入万劫不复的情网。"吴宓苦爱毛彦文,三洲人士共惊闻。离婚不畏圣贤讥,金钱名誉何足云。"吴宓公开发表情诗,为了追求毛彦文,他与发妻离婚,抛弃了3个幼小的女儿。后毛彦文嫁给北洋前总理熊希龄,吴宓痛苦不堪,大写《忏悔诗》,一连38首,诗句凄  相似文献   

3.
有一回,西南联大中文系的一位老师向吴宓教授借了五元钱,说好一个星期以后还,但一个星期过去了,那位老师却没有把钱还给吴宓。于是,吴宓就亲自找上门去,要回了那五元钱。那位老师很不高兴,跟别人说:"吴宓真是个小气鬼,借他五元钱还好意思上门来要!"有人把这话传给吴宓,吴宓说:"我不是为了五元钱,我是在帮助他提高道德修养!"还有一回,是在20世纪30年代,吴宓的一位学生要去美国留学。  相似文献   

4.
微博历史     
<正>一次,某教师向吴宓借了五元钱,说一周内还。一周过去了,却没有来还。吴宓找上门去,向他讨还了欠款。那位教师很不高兴,逢人就说:"吴宓是个小气鬼,借他五元钱还好意思上门来讨。"这话传到吴宓耳朵,吴宓则解释说:"我不是为了五元钱,我是在帮助他提高道德  相似文献   

5.
学贯中西的著名教授吴宓(字雨僧)与冲破封建藩篱的遵义才女卢葆 华(雪梅),1933至1945 ,保持了12年的亲密交往。其间,吴向卢求婚,卢婉拒,许以兄妹相称;后卢转向吴求婚,吴亦坚持认为以兄妹相处为宜。1934年,吴宓在《空轩诗》第10首中写下了“今生已许为兄妹,愿结来  相似文献   

6.
1966年6月28日,我们参加省委工作团的13位青年教师奉命回到西南师范学院。回教研室不久,“革命烽火”越烧越旺,终于有一天吴宓座位旁边墙上赫然出现了一幅标语———“打倒反动学术权威吴宓!”我顿时明白,吴宓要倒霉了。隔了两三天,教研室开会批判吴宓。会上,几位了解情况的人声色俱厉地揭发批判吴宓,说他反对鲁迅、反对文字改革、恶毒攻击党的粮食政策、资助牛鬼蛇神,简直反动透顶云云。对这一切,吴宓闭口不言,不置可否。这次批判会,大家说话还有三分客气,也不作人身攻击,还让他坐着接受批判。会后,主持会议的刘遗贤叫我晚上去找吴宓谈谈,…  相似文献   

7.
刘永加 《名人传记》2022,(10):26-30
著名历史学家柳诒徽在为《吴宓诗集》作序时,曾对吴宓与吴芳吉的友谊评论道:“两人者,貌不同,迹不同,遇不同,诗亦不同,所同者乃真性情。”确实,他们两个虽为同姓,又都是诗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际遇。这样的两个人能成为至交、知己,且那般肝胆相照,大概正如柳诒微所言,皆乃真性情也。  相似文献   

8.
何蜀 《文史精华》2007,(12):26-35
著名学者吴宓年逾古稀之时孤身在重庆执教,自"四清"始由家务女工唐昌敏照料他的生活。文革期间吴宓身心均受到极大的冲击和迫害,然而唐昌敏不离不弃,依然悉心照顾;同时吴宓对唐昌敏一家的不幸遭遇也予以极大的帮助。大学者与平凡的家务女工结成了难得的患难之交。吴宓在日记中记载了非常年代的经历,留下了珍贵史料。详见《吴宓和他的家务女工》一文。  相似文献   

9.
《学衡》是20年代化保守派的一份学刊。吴宓倾心编辑《学衡》11年,发表了大量的翻译作品和评论。重新审视吴宓与《学衡》所走过的那段路,也许对于人生、学术和化都会有一些感悟。  相似文献   

10.
吴宓之名是他在1910年报考清华学校时自己所取。当时他随手拿出石印本《康熙字典》,在某册某页,闭目确指,得一“宓”字,意为安静。他本名吴玉衡,乳名秃子。“玉衡”取自《书经》“陈璇玑之玉衡”之义,是北斗七星之一。1901年,祖母决定为孙子改名,以破除不祥,增强体质。于是,请玉衡的姑丈,诗人陈伯澜另取新名。这是吴家的大事,好酒好肉使主客如在节日之中,醉眼蒙眬的姑丈在一张破纸片上写出“陀曼”二字,吴玉衡也就变成了吴陀曼。  相似文献   

11.
何蜀 《炎黄春秋》2007,(6):64-66
著名学者吴宓,曾经冒险“偷书”。 这是发生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之中的事,是吴宓自己在日记中如实记下来的(见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续编》,三联书店2006年4月第一版)。其缘起,在于文革初期红卫兵的抄家。  相似文献   

12.
《文史月刊》2013,(10):63-63
梁启超推荐陈寅恪任国学院导师一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其实,从《吴宓日记》中的记载来看,在推荐陈寅恪到清华国学院任导师问题上,吴宓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实验室     
正餐厅里的小秘密餐厅在拥有众多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的同时,又佛隐藏着很多"不可说"的秘密。江湖传言中,不关于餐厅的"事实"令人恐慌。那么究竟真相如呢?本期的《科学实验室》就带大家走进餐厅看看。  相似文献   

14.
管鲍故事是中国人友朋相交的最高境界,向为人们所称道,我在这里要说的是,我国现代学术文化史上的两位巨子──陈寅恪与吴宓之间的友谊,是可以比之管鲍而不愧疚的。陈寅恪生于1890年,比吴宓大四岁,两个人相识是1919年初在哈佛大学留学时期,经陈寅恪的表弟俞大维的介绍,开始订交。以后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不论是顺利也好,挫折也好,他们总是真诚不欺,相濡以沫,共事于清华国学研究院。1944年年底,吴宓从昆明西南联大去成都看望在燕京大学任教的陈寅恪。当时寅恪先生右眼已失明,住进了医院。吴学昭女士的《吴宓与陈寅恪》一书所…  相似文献   

15.
说唐代经过庐州的二京路宓三能《全唐文》卷六一二辑录有陈鸿所撰的《庐州同食馆记》,文中说:“东南自会稽、朱方、宣城、扬州,西过蔡汝,陆行抵京师。江淮牧守,三台郎吏,出入多游郡道。……开元中,江淮间人走崤函,合肥、寿春为中路。大历末,蔡人为贼,是道中废。...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后期以来,学术界开始重新审视五四新文化运动,学衡派的思想颇受注意,而学衡派的灵魂人物则是吴宓。 吴宓(1894—1978),字雨僧,陕西泾阳人。他曾经和人说过自己的人生必有三个28年。后来,果如其言。第一个28年是1894年至1921年(虚岁)。1911年他入清华学堂,1916年毕业,1917年赴美留学深造,先入弗吉尼亚大学英国文学系,后转入哈佛大学,入比较文学系,1921年获硕士学位回国。第二个28年是1921年至1949年。回国以后他任南京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教授,与梅光迪等人创办《学…  相似文献   

17.
刘金华 《文博》2003,(3):25-28
九九表是早期人们所发明的一种简便、有效的乘法口诀。关于九九的传说,史书中多有记载,如《管子·轻重篇》云“宓戏作九九之数”,魏刘徽《九章算术》序云“庖羲氏,……作九九之术,以合六爻之变。”可知其起源甚早。这种九九表在出土的秦汉时代简牍中也有多次出现,但是其记载都已经残缺,不堪  相似文献   

18.
<正>陈思,字伏宓,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约生活在南宋宁宗至度宗时期,终生以鬻书为业,著述编撰有《书小史》、《小字录》、《海棠谱》、《书苑菁华》、《两宋名贤小集》、《宝刻丛编》等。《书小史》是史传类书学论著的开山之作,全书仿照纪传体史书体  相似文献   

19.
《旅游》2015,(4):18
民族饭店是建国10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四季餐厅以新派湘菜和粤菜为主打菜品。此次四季餐厅选派高级技师刘旭参赛,献上精心打造的天麻小米汤浸肥牛。"天麻小米汤浸肥牛"是民族饭店研发的一道养生餐。四季餐厅精选天麻与小米精心制作。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天麻的记载,中医认为其有祛风止眩、通络强筋之功效;现代科学测试天麻富含天麻素、天麻多糖、维生素A、甙类、生物碱、香荚兰醇、香荚兰醛、琥珀酸、β-谷甾醇,都是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四季餐厅所用的小米为仅产自山东济宁金乡县的金米,这种  相似文献   

20.
每天早上七点半,《欧洲文学史》教授吴宓准时来到教室,开始在黑板上书写。很快,讲义抄了满满一黑板。学生上前偷看,发现他所写的,竞全凭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