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79年初.陕西省马栏农场在旬邑县转角平整土地时,发现两座毗连的石室墓。出土的随葬器物,择要简述如下。兽纹铜鼎 1件。盖上有三兽纽,盖中心饰柿蒂纹,周围纹饰形状似梅花;腹部饰三道双头兽纹。通高14、口径13.8厘米。一耳侧錾刻"(竹匀)止"二字(图一一三、八)。素面铜鼎 1件。底心周围微突起一圈。  相似文献   

2.
《文物》1979,(6)
铜川旧称同官,位于陕西"渭北黑腰带"的中心。这里煤矿蕴藏丰富,"煤称上品,实冠西北"。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进行了开采。为研究这里古代煤炭业的发展,铜川市中心文化馆和陕西省文管会,近几年对该地区的明清炭窠(煤窑)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除发现一些采煤竖井、采煤工具、矿工尸骨坑和窑神庙外,1975年又在雷家坡中学(原窑神庙旧址)发现有关清代炭窠碑刻六通。这六通碑刻为:  相似文献   

3.
陈宁宁  赵亚利 《文物》2023,(4):58-64
<正>2021年7月,铜川市电瓷厂进行基本建设时,在厂区北部发现了一批陶范,耀州窑博物馆随即进行了采集。铜川市电瓷厂位于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以南,漆水河以西,正好处于历史上耀州窑“十里窑场”的核心区域,属于唐宋时期耀州窑的重要烧制区。本次发现的这批陶范,形制规整,纹饰清晰,特别是首次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大观”款印花范,  相似文献   

4.
2006年,铜川市考古研究所在铜川新区天使小区清理了明内官监太监成敬墓。成敬为明耀州(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卒于景泰五年(1454)。生前曾任郕王府典宝、内官监太监等职。其墓葬为带有长斜坡墓道的砖室墓,出土有瓷器、金银、玉器、钱币及墓志、买地券等。成敬墓是铜川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宦官墓葬,墓葬形制和结构不仅符合明代政府规定的葬制,同时还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该墓葬对研究明代葬俗葬制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5.
2010年,铜川市考古所在位于铜川市新区的未来城小区建设范围内发掘了一批墓葬。其中M9是一座带有过洞、天井的砖室墓,出土了釉陶祭器、瓷器、玻璃器以及木器等随葬品。从买地券可知墓葬的下葬年代为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该墓为研究明代陕西的葬俗、葬制以及基层社会组织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文物》2020,(10):46-58
<正>2018年5月,为配合基本建设,铜川市考古研究所对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鸿基东路南侧发现的5座墓葬(编号M1~M5)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图一)。其中,M2规模较大,保存相对较好,出土器物丰富。据出土墓志可知,此墓墓主为隋骠骑大将军、招义县开国公折娄罴,葬于开皇三年(583年)。现将此墓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6年,铜川新区西南变电站发掘了3座唐代墓葬,出土有三彩陶器、瓷器、铜镜、鎏金银钗、鎏金铜带具等随葬品。这三座墓排列有序,方向一致,应该是一个家族墓地。但从人骨特征来看,墓主无一例外,都是成年女性,这种以相同性别集中埋葬的现象比较少见,是研究唐代葬俗葬制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8.
201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与铜川市考古研究所在铜川至黄陵高速公路建设中发现了一处西周早期墓地。该墓地位于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活龙村,共发现33座中小型竖穴土圹墓。随葬器物以鬲罐组合为主。陶鬲为西周早期常见的联档鬲。墓葬中有毁兵而无腰坑和殉狗现象表明这可能是一处典型的周人墓地。这批资料为研究西周早期关中北部的周人分布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正寇慎(1577~1669年),字永修,号礼亭,陕西同官县济阳寨(今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其后授刑部浙江司、工部营缮司主事,员外,迁虞衡司郎中;天启六年(1626年)任苏州知府;崇祯元年(1628年)补广平知府,迁山西按察司副使昌平兵备道,奉敕监军,后降佥事,分巡冀宁;再迁山西布政使参议,分守朔  相似文献   

10.
从西安沿西铜高速公路北行,经三原,过耀县,在古镇黄堡南侧的漆水河畔,有一座雄伟的现代建筑,簇拥在一片碧树绿草之中,这就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陶瓷博物馆——耀州窑博物馆。  相似文献   

11.
文辉 《文博》2003,(2):28-35
金锁关,位于同官故城以北15公里处,即今陕西省铜川市郊区金锁乡人民政府的驻地,是关中的北大门。金锁关摩崖造像分布在金锁乡东面马栏山西侧的峭壁上,造像面积南北长约50米,高约30米,岩质属黄色砂岩,极易风化。1997年,因铜黄公路主干线由此经过,现搬迁至铜川市玉华博物馆碑林院内。(图一)  相似文献   

12.
铜川博物馆近年来征集了一部分金代铜镜,现择其中几件具有代表性的介绍如下。 1、柳毅传书人物故事镜(图一)、圆形,直径17.8厘米,镜背圆纽,无纽座,纽左侧上方沿着镜边伸出一株大树,延伸至右上方,树下一女子衣带飘拂,两臂置于胸前,其对面一男子身体微前倾,双手对握,二人作对话状,右侧几只怪羊徜徉在草地上,纽右侧至边缘处有一人牵马侍立,树下方有长方形框铭,但字迹磨损难辩。纽下方饰波涛起伏的湖水,几只鱼儿游嬉于其中。该镜纹饰取材于唐李朝威传奇中的《柳毅传书》。 2、“吴牛喘月”故事镜(图二),圆  相似文献   

13.
公维军  邵华 《丝绸之路》2013,(14):28-29
耀州窑在我国陶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对铜川耀州窑的发展、保护现状进行初步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以期能为"耀州窑"的保护以及其他古瓷窑旅游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我馆征集的文物中有6件带戳记的陶器,除1件出土于宜君县云梦乡园树村外,其余5件均出土于铜川市郊区城关地区。现简报如下: 灰陶罐敞口,平沿,长颈,平底,亚字带腹;肩、上腹各饰一匝宽凹弦纹,腹有“频字”戳记。通高18.2、口径10.2、底径9.3厘米(图一:1,拓片一:1)。灰陶甑敞口,卷平沿,沿下内收成弇,斜直腹,最大腹径在弇下,小平底,底有五个梅花形透气孔,孔径0.5厘米;弇下、上腹鼓出部饰一匝粗凹弦纹,内底边有“频  相似文献   

15.
《文博》1998,(1)
铜川董家河出土的金代石刻  相似文献   

16.
陕西铜川黄堡宋时属耀州,是我国著名的耀州窑所在地。195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曾对耀州窑遗址作过发掘。1984年秋季以来,我们再次发掘了耀州窑遗址,揭露面积共四千多平方米,清理出十四组作坊、十七座窑炉,出土了大批唐、五代、宋、金、元时期的精美瓷器和各种器物。其中一组唐三彩作坊和三座烧唐三彩的窑炉的发现,对研究陕西唐三彩器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陕西铜川新区铜川市工人文化宫基建时发现6座清代墓葬,铜川市考古研究所随即进行了发掘。墓葬均为竖穴墓道土洞墓,总长4.5~5.5米之间,墓道长2.2~2.6、宽0.6~1.2米,墓室长2.3~3.1、宽1~1.2米。部分墓葬发现有土坯封门。墓葬为东西向或稍偏北,墓道在墓室东边或偏南。葬具为木棺,已朽。基本为单人葬。除随葬有陶罐、锡灯、铜钱、银耳环、板瓦等外,还同出有一批耀州窑生产的瓷器,  相似文献   

18.
201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铜川市考古研究所对铜川耀州区阿来村的金代和明代墓葬进行了发掘,为研究渭北地区的葬俗葬制及地理沿革,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铜川照金香山景区是陕西西北旅游线路新兴旅游景区之一,不仅拥有高价值的红色旅游资源也拥有独特的丹霞地貌自然资源。然而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景区管理不善、基础设施较差等问题已严重阻碍其旅游发展,针对景区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管理制度、加强基础建设等对策,力求照金香山旅游景区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晓捷 《考古与文物》2012,(3):78-86,113,114,1
2008年我们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西部的小坵镇和照金镇调查了6处石窟与摩崖造像,其中柳家湾摩崖造像、前咀子摩崖造像此前都有记载,其余4处为新发现。柳家湾摩崖造像和前咀子摩崖造像以前被认为是北朝时期的作品,此次根据发愿文及相关特征判断,认为柳家湾摩崖造像为唐代造像,前咀子摩崖造像为北宋造像。新发现的4处均为金代造像。另外还对这6处石窟与摩崖造像的性质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