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书画作品是我们了解和弘扬中国文化、记录我国文明文化的实物载体之一,也是文物中价值最高、极易损坏且最难保护收藏的藏品。中国书画装裱技术是伴随着中国书画创作产生和发展的一种特种工艺美术,对于保存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起了特殊的作用。古代书画作品历经几百年、上千年,得以传世至今,在传世的过程中,其主要原因就是经过装裱与修复。  相似文献   

2.
全色是古旧书画修复中的重要工序,包括命纸的配备,色彩的调配两大部分,并需要在揭画、工具选择等方面的配合才能达到“四面光”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书画艺术,载体一般均为缎本、绫本、绢本和纸本,由于年代久远,绢、纸老化,以及人为和自然因素,疲破成为客观趋势,然而在书画艺术的继承和保护中,形成了中国书画修复装裱的特殊工艺技术。本工作通过探索、研究和实践,总结在中国古旧绢本书画修复中,对画芯的清洗、揭芯、补洞、托芯、全色接笔等五大工序和工艺技术操作的认识体会,通过两幅画和书法作品的修复前后的对比,说明五大工艺和工艺技术操作是成功的。通过总结使感性经验提升为科学理论,可更有效地指导古旧绢本书画的修复实践。  相似文献   

4.
覆托1.将托纸润湿、溻浆,并垫干纸撒水,再挑除遗落的排笔毛等异物。2.喷湿画心,并将干净的潮毛巾依次覆盖在画心上面。3.将托纸浆面朝下面平铺在湿毛巾上面。小幅画心先从右首始;折起一段托纸,取走一条潮毛巾,再把托纸原位刷合。尔后,再依次重复(向右)折托纸、撤毛巾、原位刷合的步骤,直至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5.
古旧传世书画,由于问世时间久,加之保管不善,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往往会发生污染残损。一般的讲,年代愈远的作品,受损程度愈重。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修复和装裱,使它们焕发出新的光彩而流传后世,是每个装裱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装潢志》说:"前代书画,传历至今,  相似文献   

6.
纸质文物保护所采用的保护措施应以延续寿命、缓解病害为目标,避免过度干预造成对纸质文物价值、信息的改变,遵循最小干预原则。本研究从"水"的选择、清洗技术选择和书画修复技术路线选择三方面论述了最小干预原则在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中的应用。通过近期研究成果及实际案例,探究出适合的清洗用水、清洗技术及"能不揭画芯尽量不揭,能保留的尽量保留"的书画修复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
闫立群 《收藏家》2014,(10):14-19
<正>吴昌硕和王一亭为海派后期的领军人物,是继任伯年之后,海上画坛升起的两颗璀璨夺目的明星。他们亦师亦友、互敬互佩、互相合作、互相提携,犹如互为映照的双子星座,共同辉耀海上丹青翰墨之苑。他们的画风引领画坛时尚,风靡大江南北,隔海远播东洋,为海上画派后期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海内外画坛誉为"海上双璧",  相似文献   

8.
胡琰 《丝绸之路》2021,(2):138-141
书画文物是博物馆重点保护对象,其价值极高,具有易损坏、收藏与保养难度大的特点.当前我国已经将文物资源的保护上升到重大战略地位,对书画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博物馆建设的质量.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将对馆藏书画文物的保护与修复进行探究,以便为馆藏书画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做出指导.  相似文献   

9.
绢本书画作品的修复有别于纸质类书画作品,以上海博物馆藏《清代李含渼祝寿山水图》设色绢本立轴为例,因保存不当,该文物石青颜色脱落且原裱件天地头缺失,裱褙脱落,致使出现画心残缺破损、折痕断裂、劣化发脆等严重病害,无法陈列展示。为使文物恢复原貌、延长寿命,更好地收藏展示,上海博物馆运用科学手段,对文物现状进行检测分析,遵循“修旧如旧”与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对其进行完美修复,采用“细补法”修复工艺对其进行抢救性修复与保护。通过对《清代李含渼祝寿山水图》的现状分析,对每道工序采取针对性的修复与保护措施,进一步明确了绢本书画文物的修复方法与流程。  相似文献   

10.
李文琳 《文物天地》2023,(3):112-116
“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在社会上反响不小,引发了人们对相关文物的关注及对“和”文化的兴趣。本文就其中几件典型文物进行分析阐述。通过“齐家文化”玉璧,看玉文化的核心追求天地人和;分析清代龙袍,阐述古代“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文化融合;由清代中和韶乐乐器金编钟、玉编磬,上溯到黄帝大乐《韶》、舜帝“八音克谐”;由《乾隆南巡图》,回顾《尚书·尧典》主张的天下大治境界。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书画文物装裱修复理念与实践有着悠久的传统,现阶段由于借鉴西方修复理论以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已逐步形成了"最小干预原则"、"最大信息保留原则"、"安全性原则"、"可再处理性原则"等原则,提升并完善了修复前期调查、修复技术路线与修复效果评估等工作。特别是在转变书画文物装裱修复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工作的再认识,总结了"保留原裱"、"还旧装裱"、"重新装裱"等三种修复技术路线。这些理念转变与实践探索不断完善了符合中国特色、适宜中国国情的书画文物装裱修复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业内同行共知,收藏、科研、展示教育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随着博物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大众价值需求的推动,博物馆职能的权重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社会教育职能的凸现,正在宣告一个以人为本的新博物馆时代的到来!1990年,美国博物馆协会在定义博物馆时,把“教育”和“为公众服务”并  相似文献   

13.
工具形配饰,俗称"事儿",其在中国历史中出现较早,出现的初期是佩戴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类配饰逐渐成为一种既有使用功能又有吉祥寓意的装饰性物件。本文简单介绍了文物交流中心旧藏的几件精美的"事儿",以供读者赏析。  相似文献   

14.
公元1793年,清中央政府在西藏颁布实施了意义深远的《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这是清军入藏平定廓尔喀后,乾隆皇帝治理整顿西藏政治的重大举措。二十九条章程将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加以法典化,标志着清中央政府治藏政策的完善与主权地位的完备。“金瓶掣签”是章程的第一条:  相似文献   

15.
正瑞福鼠——南京博物院藏鼠文物特展于2020年1月5日在南京博物院艺术馆正式开展。此次展览展出百余件藏品,勾勒描绘出鼠这一物种在中国文化中的丰富内涵和独特意义。展品从写有鼠字的商代甲骨文卜辞,再到现当代的各类鼠主题艺术品,时间跨度达三千余年,包含陶塑、  相似文献   

16.
宋歌 《中原文物》2012,(1):108-111
<正>2005年1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对郑州文庙复建工程考古过程中于尊经阁地下4米处一古井内(2005ZWJ1,以下简称J1)发掘出一批陶制玩偶,共计12件。这批玩偶的出土地位于郑州市管城区东大街东段路北郑州文庙,该地区的文化层堆积简单,时代特征明显,可根据  相似文献   

17.
书画文物及中国的传统卷轴装裱形式因材质为纸和绢,质地脆弱易损,出现断裂痕是最为常见与普遍的一种损伤情况,严重者会对文物造成致命伤害。因此,需要研究分析导致书画及裱件产生断裂痕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修复断裂痕的方法。通过运用贴条加固的方法修复书画文物的断裂痕,并在装裱成卷轴形式的过程中,始终按照平薄柔软的装裱目标,进行各工序的操作,从而使原先劣损的书画恢复原貌,得到保护与新生。要使书画文物,特别是卷轴书画能得到长久安全的保存,创造适合的保存与展示环境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8.
<正>在古旧书画的修复中,对于发生残损的画作,必须通过相关技术的整复才能使作品得到延存,但是由于画作质地不同,不仅所用方法有所区别,所起作用及其结果也因之有异。中国古代书画主要可分为纸质和绢质两大类型。纸质书画的补缺称为"隐补"。"隐补"是指托完画心纸后,在托心纸的背面对破损处进行加补的一种方法。原理是受损画作在上完"托心纸"后,由于原有画心受损缺失,破损部位实际只有"托心纸"衬于破口,画面本身则仍呈亏损状态,这时不仅画作  相似文献   

19.
书画文物及中国的传统卷轴装裱形式因材质为纸和绢,质地脆弱易损,出现断裂痕是最为常见与普遍的一种损伤情况,严重者会对文物造成致命伤害。因此,需要研究分析导致书画及裱件产生断裂痕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修复断裂痕的方法。通过运用贴条加固的方法修复书画文物的断裂痕,并在装裱成卷轴形式的过程中,始终按照平薄柔软的装裱目标,进行各工序的操作,从而使原先劣损的书画恢复原貌,得到保护与新生。要使书画文物,特别是卷轴书画能得到长久安全的保存,创造适合的保存与展示环境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20.
书画文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书画文物“出圈”、传统文化“入圈”,核心在于加强书画文物保护,这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民族自信心、提高国家软实力与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书画文物“出圈”旨在让书画文物“火起来”、走进人们的生活圈,让传统文化“入圈”旨在挖掘书画文物优秀传统文化、让其与公众建立共生共长的关系,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公众感受到书画文物的魅力,以促进书画文物的保护、传承和利用,真正促进书画文物传统文化传承与薪火绵延。因此,文章将深入研究促进书画文物“出圈”、传统文化“入圈”的路径,认为要加强书画文物基础研究,强化书画文物价值认同,做好书画文物科技赋能,讲好书画文物故事,以更好地挖掘书画文物的传统文化内涵,推动书画文物文化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