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家》2020,(6)
正帽筒,又称"官帽筒",据专家研究,"帽筒这一器物产生于清代的嘉庆年间,初始时用于放置官帽,后来流入民间,一直受到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的喜爱。帽筒的制作工艺经历了几个发展时期,结束于建国后的20世纪50年代,前后跨越了两个多世纪,约150年的时间"。由此可见,帽筒创制于清代嘉庆朝年间,经历了清代咸丰、同治、光绪朝乃至民国时期,最开始是仿古所作,官员用于放置顶戴花翎,代表了上层社会和统治阶级,有一定的身份等级象征寓意,随着其不断发展,逐渐世俗化,成为寻常百姓家的装饰品  相似文献   

2.
《收藏家》2016,(6)
正"帽筒"又称"官帽筒",最早为清代官员用于放置顶戴花翎的器具,通常为瓷制。清代官员的帽子有两个后摆,不能叠压,最好悬垂,以保持帽子的形状。官帽平时至于专门的器具上正契合了古人"冠不落地,鞋不上桌"的说法,也能表现出对官帽的尊重和炫耀。在清初,康、雍、乾三代,官帽多是用球形帽架承托的。现存世的有一件的乾隆时期粉彩帽筒燃香器,为镂空花式,可内置香料,官帽置于其上,这应是帽筒较早的雏形(图1)。筒状帽筒大约出现在嘉庆时期。帽  相似文献   

3.
帽筒出现于清代嘉庆年间,是清朝官员放置花翎顶戴用的。清朝末年,帽筒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并逐渐由实用器转变为陈设观赏品。河北大学博物馆收藏有两件清中期扬州制漆名家卢葵生制作的漆帽筒,上面刻有精美的图案,并有卢葵生的刻款。  相似文献   

4.
《收藏家》2020,(4)
正沈阳故宫是清王朝的发源地,是我国保存完整的清代帝王宫殿建筑群之一,以其为代表的盛京文化、清前文化是享誉世界的人类文化遗产。这里不仅保存着清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个时期所建的建筑群,还尊藏着皇家珍宝。自清中期始,北京紫禁城曾向这里输送过大量帝后御用器物和宫廷艺术品,这里是与北京宫苑、热河行宫齐名的清代皇家三大宝库之一。据辽宁省档案馆现存道光及光绪朝形成的盛京皇宫所藏古物清册来看,其中在《翔凤阁恭贮宫殿各宫陈设清册》《飞龙阁恭贮器物清册》内,均登记了大量宫廷御用品,其中宫廷漆器数量颇多。  相似文献   

5.
蔡毅 《收藏家》2000,(5):42-45
清代宫廷生活同样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社会中带有文化氛围的器物,同样会影响清宫的使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王朝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的宜兴古镇已发展成以制陶业为支柱产业的,享有“万家烟火”美誉的繁华重镇。(参见清嘉庆二年《重刊荆溪县志》)在那里生产的品茗佳器紫砂茶壶、茶叶罐等,已不再只是文人玩赏品茗的器物,由于它的日益精湛的工艺和品茗留香的作用以及文人墨客赋予它深邃的文化内涵,逐渐地被清代宫廷皇室成员所接受,使它成为贡品,进贡于内廷或皇室,有些则由宫中亲自下样定制成  相似文献   

6.
小文 《收藏家》2011,(5):59-59
古代陈设瓷的出现发端于北宋,其大致可描述为仿照青铜礼器中的一些标志性器型,用类似玉器的陈设与表现形态,在日臻成熟的青瓷造型艺术的基础上完成的。及至清代,随着康乾盛世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御用瓷器中的陈设器发展到达顶峰,  相似文献   

7.
<正>将军罐,一种罐式,是明清期间罐器之一,其盖颇似将军的头盔,故而得名。初见于明代嘉靖、万历朝,至清代顺治时根本定型。清康熙朝最盛行。罐身为直口,丰肩,敛腹,平面砂底,附宝珠顶高圆盖。其器形巨大,各朝其形略有不同。常见品种为青花、彩色器,此外还有黄釉、茄皮紫釉、三彩等。此件粉彩花鸟将军罐,器形高大挺拔、丰硕俊美,器物外壁以粉彩等多种手法进行装饰,逐渐被人们当作摆置观赏的陈设器。在清代后期至民国期间,将军罐大量生产,可以算得上是当时婚礼嫁妆的必备之物。  相似文献   

8.
王牧 《收藏家》2010,(10):45-52
宋代曾掀起过复古运动,徽宗时达到极盛。目的是希望通过恢复、再现"三代"礼制,以求治国和加强皇权。这场复古运动,皇帝与士大夫阶层是最热衷的实践者,寄托了他们强烈的政治抱负与理想。复古运动的性质决定了作为重要载体的宋代仿古青铜器,以礼器占大宗,当然,陈设与实用兼具的器物也有不少。大致可归成以下几类用途:  相似文献   

9.
明人笔记中的成化官窑价值连城,而在清代《宫中进单》中臣工上贡物品冠以"成窑"之名者,泰半非今日所识之成窑精品,审其特点,多为以釉上彩瓷为主的高品质瓷器。这点与明人笔记所强调的成窑形象相符。彩瓷系列的典范首推成化斗彩,在清初历经"调色盘革命"之后,新兴的珐琅彩和洋彩能以更大的色彩广度对成窑进行描摹,清代选择成化官窑为釉上彩瓷的主要模仿对象,使得在明末古董界本已地位非凡的成化官窑彩瓷地位又再度得到了提升。同时贡单中所见花觚、花囊等花器也有不少比附于成化官窑之名者,此一现象反映了清代宫廷陈设对花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仿制前代旧物的做法自古有之,尤其到了清代金石学复兴后更加明显,一些古玩店和加工作坊大量仿制古代器物以牟取暴利,而一些不懂古器物的工匠仿制的器物与真正的古物又有着明显的差别。山西博物院收藏着一件纪年为"章和元年"的错金银弩机就是清代仿制的,虽然做工非常精细,仿制程度很高,但与汉代的青铜弩机相比较还是有着细微的差别,所以拟从器物的合金成份、铭文内容和装饰风格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证实这件错金银弩机为清代仿制品。  相似文献   

11.
《收藏家》2020,(8)
正一、明清宜钧同河南禹钧的区分河南钧窑为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钧窑于北宋徽宗时期开始烧造,于元代后期基本停烧(1),禹钧的停烧加之明代各大官窑烧造技术流入民间促进了各地仿钧器物的兴起和发展。钧窑的器型种类多以各类陈设器为精华,有花盆、盆托、炉、尊等(2),兼有盘、碗、盆、盏拖、罐、洗等文房、日用器物(3)。从外观看来,禹钧的天蓝与月白釉上多见"蚯蚓走泥纹"(4),器物为支钉支烧,器物底部施釉前有刻的"一"到"十"的  相似文献   

12.
李理  杨志强 《收藏家》2012,(7):39-48
插屏和座屏,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室内装饰用品,属于家具陈设类器物。它由古代居室中常见的屏风发展而来,尤其是受到枕屏、砚屏等小型专用屏风影响,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为宫廷贵族、官宦士绅甚至普遍百姓广泛使用,摆放于厅堂室内或几案桌张之上,成为装饰室内环境,美化人们生活的艺术品及实用器。  相似文献   

13.
董健丽 《收藏家》2022,(5):3-12
唐代是中国陶瓷蓬勃发展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器物种类繁多,造型千姿百态,釉色品种丰富,纹饰端庄大气,文化内涵多元。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器物计1534件,涵盖了各个窑口,各种釉色,使用功能齐全,日常用具、陈设用具、文房用具、宗教法器、丧葬用具、乐器、玩具等各种门类无所不包,直观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述论,不妥之处,敬祈方家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4.
紫禁城内乾清官和太和殿前丹陛右侧,在石雕歇山脊式小亭屋中各陈设着一件铜制鎏金嘉量,前者为圆形,后者为方形,这两件刻有乾隆御铭的量器,在阳光照射下,金光璀璨,引人注目。关于这两件器物,有人认为是新莽铜嘉量的仿制品,也有人说是清代为统一当时混乱的度量衡而制造的。乾隆朝的这两件铜嘉量(图一、图二),从形制看确实是仿新莽铜嘉量而制。新莽铜嘉量是公元九年王莽当政时委派国师刘歆设计  相似文献   

15.
崔云 《收藏家》2014,(11):43-49
玉壁是中国古代玉器中最为核心的礼器,在辉煌的玉文化发展史中独具魅力。玉璧有着极其广泛的使用范围,或祭祀、或佩带,或陈设。都有严格的规定,它既是贵族权力等级的标志,同时又是社会交往中的信物和馈赠品。玉璧的形状为扁平状,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圆环形器物。考古发现,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不同形制的玉璧出土,一直延绵到清代,它出现的时间之早、且使用时间之长、不同历史时期纹饰特征之变化丰富,在玉璧的鉴定断代上以及演变史上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形铜烛台、花觚是1994年杭州昭庆寺遗址发掘出土的23件器物中的4件。由于这23件器物的造型特征不一,很可能不是同一时期铸造,而在烛台、花觚的同类器物中还未发现相同造型,因此对这四件器物的研究一直很难深入。本文通过重新审视烛台、花觚的造型特征,理清其中对断代有帮助的因素,认为它们应铸造于明代嘉靖、万历之后到清代早期,且体现了昭庆寺在明代后期的繁盛发展,也侧面说明了当时佛教的世俗化及三教合一趋向。  相似文献   

17.
郑艳 《民俗研究》2011,(1):229-241
精怪信仰是我国民俗信仰的一个方面,也是民众宗教观念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器物精怪属于精怪族群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它是由人造物件幻化而成的自主且具有灵性的生命个体。古代文献中描写的器物精怪具有类似于人的思想、情感、生活等,但它也作祟于人,并遭到人的厌镇和剿灭。器物精怪的特点既来自于原始性宗教思维观念的形塑,也受佛道二教的侵染,并包含着古代文人的创作意识。在统治力量和正统宗教的长期围剿下,器物精怪被异端化,而人们对待器物精怪的态度又彰显了人类自我意识的张扬。  相似文献   

18.
王彦嘉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8):103-112+134-135
清代孝、景二陵隆恩殿陈设遵循明制,以奉祀帝后神牌为主。但自雍正帝泰陵始,与养心殿佛堂装修几乎同时,开始在隆恩殿暖阁中供奉佛尊。乾隆帝更是在其裕陵隆恩殿中专辟东暖阁兴建二层仙楼式佛堂,此法自此成为清代帝陵之惯例。除二次建陵的道光帝慕陵未建佛楼外,共有裕、昌、定、惠、崇五座帝陵和菩陀峪定东陵一座后陵兴建了二层佛楼,每座帝陵佛楼实际上均成为皇帝个人寄托来世生活的什物陈列室和宗教上的精神超度堂。作者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东陵管理处等机构所藏相关档案文献,大致还原了清代数座帝陵佛楼的陈设和布局,为进一步探讨藏传佛教在清代皇室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提供史料支撑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20年4月至5月,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清理了11座清代墓葬。这批墓葬的空间分布较为集中,保存状况较好,根据墓主人数量的多少可分为单人葬墓、双人合葬墓和三人合葬墓。出土的随葬器物较为丰富,主要有陶器、瓷器、玉器、铜器、金银器等。尤其是金质发簪,成对出现,成组使用,并且制作工艺复杂,造型生动别致,纹饰多样精美,是了解和研究清代首饰的重要实物资料。综合墓葬形制与出土器物,初步判定这批墓葬从清早期一直延续至清晚期,这有助于探究清代中关村地区乃至北京西北部社会生活状况与丧葬习俗。  相似文献   

20.
《收藏家》2016,(2)
正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清代漆器,多为宫廷用器,其中有许多器物具有明显的藏传佛教风格。本文选取沈阳故宫院藏佛教风格漆器,从清代宫廷藏传佛教入手,简要介绍清代宫廷漆器的特征与分期,以为依托,见证西藏与内地文化的交流互动。漆器作为清代宫廷艺术品的重要分支,受清帝钟爱。由于藏传佛教被清帝所推崇,与藏传佛教相关的器物也依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