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藏传佛教文化是青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寺院作为藏传佛教文化的集合与代表,为发展青海藏区佛教寺院旅游业具有很大潜力和资源支撑。本文以客观存在的藏区佛教寺院旅游为基础,充分考虑各寺院特点、相互联系及地区差异的条件下,将青海藏区佛教寺院旅游划分为北部铁路沿线寺院旅游区;中部黄河—柴达木、察汗乌苏河谷地寺院旅游区;南部高原寺院旅游区三个大区。  相似文献   

2.
从吐鲁番文书可知,唐代世俗政权在利用僧尼籍及寺院手实来限制寺院僧侣数量和土地规模的同时,还通过向寺院征纳税役、控制及放良寺院依附人口、掌握寺院财务收支状况等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州寺院经济的发展规模。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藏传佛教寺院管理主要是指由寺院管理者对寺院内部的管理,是寺院自身各种管理工作的总称。它具体包括政府根据社会的需求所要进行的对寺院活动的宏观的规范,也可以包括佛教协会根据佛教教义和传统以及整个佛教事业发展的需要对寺院进行的指导和引导。本文针对新时期藏传佛教寺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乡村寺院之社会作用有别于那些在城市或"名山"中的寺院。鉴于在古代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乡村民众的信仰成了宗教在社会存在的基础,所以乡村寺院对佛教的社会作用至关重要。这些乡村寺院和当地社会互相影响,寺院作为地方民众的重要公共场所,促进了农村的文化经济、习俗信仰和慈善事业,地方社会则影响寺院的僧人和信众之素质、宗教形态,甚至寺院建筑。  相似文献   

5.
李广斌 《攀登》2012,(5):94-97
藏传佛教寺院作为一种特殊的基层组织,在多民族聚居地区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对寺院的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青海的社会稳定和发展,甚至关系到整个西部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本文在总结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社会管理创新主要成就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寺院社会管理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寺院社会管理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读《洛阳伽蓝记》论北魏洛阳的寺院园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魏洛阳的寺院园林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树种开始呈现出驳杂的 气象,因花草的种植,使寺院园林呈现出庭院的特色。寺院园林的构成有两种形式,其一为园林 与寺庙建筑融为一体;其二因达官贵人的佞佛,往往舍宅为寺,使寺院园林也具有了达官贵人 园林的特色。寺院园林的昌盛与北魏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7.
与古代相比,当前寺院更深度地卷入到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寺院财产来源日益多元,面对丰富的寺院财产,如何保持佛教徒与财富的距离,如何保持寺院的纯洁,如何使用寺院财产成了丞需解决的问题。寺院通过兴建庙宇、修造佛像,以恢宏、庄严的建筑来供奉"三宝";加大佛学人才的培养,提升僧侣的修养;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慈善活动,向社会进行布施,对财产的正当使用,体现了佛教财富观中的超脱性,有利于佛教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试论晚唐五代宋初敦煌寺院财产管理的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敦煌文书中保存下来了许多关于寺院财产管理方面的资料,这些资料反映出晚唐五代宋初敦煌寺院在财产管理中的公开与透明、寺院财务管理人员任职的进步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对了解当时敦煌寺院财产的管理状况及敦煌寺院经济大有裨益,同时还在进一步了解我国唐宋时期各地寺院经济的管理及对今日的财务活动提供借鉴作用等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卓尕措 《攀登》2012,(4):161-164
我国佛教寺院图书馆对普通民众开放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佛教寺院图书馆在普及大众文化,方便社区民众,为民众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新产品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就我国佛教寺院图书馆发展状况作一简要论述,从中窥探港澳台与大陆、沿海与内陆、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寺院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性。并通过比较对藏传佛教寺院图书馆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库伦兴源寺历史悠久,是藏传喇嘛教在东北地区的代表性庙宇,无论是寺院历史,寺院建筑,以及寺院的建筑文化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本文就此给以简单阐述,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1.
佛教在东汉初由西域传入中国内地,先是由人口述佛经,后来才传来佛经与佛像,建立了寺院①(本文所记述的寺院仅限于汉族地区的大乘佛教寺院,对蒙古地区的寺院、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小乘佛教寺院及西藏、青海的喇嘛教寺院概不涉及)。相传中国最早的寺院是东汉的白马寺。最初的白马寺是什么样子,已不得而知了。《魏书》上讲“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根据这条记载,从逻辑上讲白马寺是仿造印度的寺院形制而造。但许多学者对此持怀疑态度,其根据是汉代中国建筑风格与印度建筑风格截然不同,何以见得最初的白马寺是以仿造印度…  相似文献   

12.
陈豪 《四川文物》2020,(2):86-95
山西晋城市高平市金峰寺保存的元代碑刻为我们揭示了金元时期这一地区寺院间的互动情况。金峰寺的始建和位于高平城内的崇果院有关,后两寺互为甲乙,成为上下院。因修习同一法门,可从碑文"法眷"寺院的记载中得知金峰、崇果二寺和当地其它寺院的交往。又因助缘寺院修建、撰写碑记等事,二寺还与另一些寺院有联系,这些存在关联的寺院之间直线距离多不超过20千米。寺院互动主要由僧人建立、维系和发展,是金元时期寺僧人际网络和活动范围的反映,也有因地方官员和村民的疏请而建立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寺院农业是明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明代佛教方志对寺院田产的来源、耕作模式以及农作物等作了介绍,并讲述了明代寺院田产与民间田产的纠纷。  相似文献   

14.
史永秀 《攀登》2013,(3):121-123
本文分析了海北州寺院社会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海北州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民族宗教工作实际,就完善海北州寺院社会管理体制、加强寺院社会管理、促进宗教和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卢天玲  甘露 《人文地理》2009,24(1):53-57
传统文物寺院旅游业的大力发展造成了寺院功能在神圣和世俗之间的转换和冲突。这种冲突主要体现为游客旅游和佛教徒朝圣之间、地方发展经济和文物保护之间、以及僧侣佛法修持和寺院世俗经营之间对寺院建筑空间利用需要上的对立。本文立足于传统寺院内部建筑神圣和世俗功能的空间分异,分析了不同行为主体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对寺院不同区域建筑的功能变化和要求的差异,将寺庙建筑功能区域划分为佛国象征区、僧人修行区及生活区、世俗接待区、寺庙外围区,并对各个区域的行为主体及行为时间进行调整,提出了一些建筑功能空间转化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新译出的资料对西夏时期的45个寺院名称进行了译释,认为西夏时期的寺院主要有官寺及家寺,家寺主要有皇家寺院及高僧大德所设立的私家寺院,官寺主要为帝王或国家举办全国性佛事活动佛教法会,西夏时期的官寺享有特权,并且规模浩大。  相似文献   

17.
现存于正定县文物保管所的元代《真定路十方万岁禅寺庄产碑》,主要记述了寺院庄产,但从其碑文可分析出,万岁禅寺创立于唐代,宋代为十方寺院,元代与临济宗的海云宗师有一定关系,曾是一座规模可观、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临济宗寺院,元后期逐渐衰落。此碑对研究正定佛教寺院情况和临济宗的发展传承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序《中国藏传佛教寺院》杨岭多吉冉光荣教授所撰《中国藏传佛教寺院》一书(下简称《寺院》),是当代藏学研究一项可喜的收获。藏传佛教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内涵。藏传佛教寺院组织细密、健全,分工明晰。藏传佛教对藏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习俗等诸方面,均有着深...  相似文献   

19.
《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是中国佛教学会最新颁布的有关寺院管理人才选拔的一项措施。而敦煌所出社会文书中,关于中古时期寺院管理者的资料较为丰富,而其中涉及的选拔程序与今天所颁布的办法多有契合之处。据此,通过古今比对的方式,对寺院管理人才的选拔作一个初步的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白云寺位于河南省民权县尹店乡白云寺村东西南,距县城20余公里,为豫东地区现存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历史上河南省八大寺院之一.寺院创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原名"白云庵",因每至夏秋季节白云缭绕,更名为白云寺.金、明时期寺院两次毁于兵火.清康熙二十六年大规模修葺扩建,达鼎盛期,其间重建山门、钟楼、鼓楼、五大佛殿、藏经楼、千佛殿及廊房达千余间,聚纳僧众800余人,寺院占地500余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