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载商王祖乙迁都于邢,周初分封邢国,《春秋》、《左传》中则有邢丘和邢邑的记载。邢都与邢国早为学者们所熟悉,而所谓邢地主要指东周文献中的邢地。同时,甲金文中的“井”作为地名、国名、族名时即指文献中的邢。商周邢都、邢国、邢地这一专题的研究对于探索先秦时期政治结构、分封制度、地理疆域、经济文化、北方民族关系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世纪20年代以来,一批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对这些研究成果作一回顾与总结。一商周邢都、邢国、邢地研究的阶段性发展1928年殷墟发掘,从此中国古史的研究开启了新篇章,商周邢都、邢国、…  相似文献   

2.
白鸿森 《史学月刊》2002,(11):116-118
商王祖乙为盘庚迁殷前之七代王,迁都于邢,即今邢台。商都迁殷后,这里成为商朝封国邢国的所在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殷商末年,邢地为纣之三公之一,其地位显赫,为殷都的肘腋之地。周人灭商,周公庶子受封于邢,邢国是北方的一个诸侯大国,邢地北可抵御戎人(即商代羌人的后裔),南可作镇抚殷遗民的军事重镇。同时又是中原化与夷蛮化交汇的重要走廊地区。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考古证明,距今200万年前后,就有古人类聚居。到新石器时代,在河北这片热土上,先后演绎出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尧、舜、共工在河北的开发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夏禹治水始于冀州,商代祖乙迁都于邢。至商末,河北中南部成为商的王畿之地,在沙丘的行宫台苑中,有“北里之舞,靡靡之乐”。春秋、战国之交,赵氏分晋而立,东越太行,拥有了河北南部的土地,与北部的燕国和由鲜虞族建立的中山国形成封建社会初期的三大强国。  相似文献   

4.
邢地在商代中期为祖乙所迁之邢都。待都城迁走之后,这里又成为商代的封国──邢国的都城。周灭商后,成为周初大分封中的邢国。周初分封的邢国,确应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尤其是邢台葛先庄西周贵族墓葬发掘出土的遗物,更可证明。  相似文献   

5.
先秦“邢”地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小霞 《文物春秋》2003,(5):1-5,71
先秦时的邢、邢国、邗丘、邢都在文献中的涵义是不同的。曾有学者将祖乙邢都及西周邢国与温县邢丘故城联系起来,但祖乙所迁之邢及西周邢国始封地应在今河北省邢台市,而不在河南省温县邢丘。邢丘故城是一座至迟春秋中期就存在的古城,并非巫臣始建  相似文献   

6.
一《上鄀府簠》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于襄阳山湾楚墓区出土的,它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发现的鄀国青铜器,引起考古学界的广泛注意。黄盛璋同志最早认定它为鄀国青铜器,并认为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一书中,定上鄀为宜城南之鄀是正确的。又说:“传统都以鄀国本在下鄀,后由下鄀迁都,郭沫若认为‘南郡之鄀为本国,故称上,上雒之鄀为分枝,故称下’”。最近《中原文物》1988年第2期刘  相似文献   

7.
<正>河北省文物出境鉴定中心原名为“河北省文物出境鉴定组”,是依据文化部1989年发布的《文物出境鉴定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由河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而建立的事业单位,成立于1990年,2014年并入河北博物院,共存在了24年之久。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德阳市博物馆和市中区文物普查专业人员于10月上旬,在距市区约15公里的黄许镇附近,发现了一处汉代古城遗址。 很久以来,就传说在黄许镇一带曾是汉代的古“绵竹关”和古“南阳城”,但一直未找到确切的地址。这次文物普查中,经过文物普查工作者的努力,终于在黄许镇西4公里处的龙安村,小地名为“土将台”一带,发现了古城遗址。在厚约50厘米的文化层内,夹杂着大  相似文献   

9.
征稿启事     
正《文物春秋》创刊于1989年,是以文物、考古、博物馆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河北省文化厅主管,河北博物院主办,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文物春秋》的办刊宗旨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及时反映河北省文物、考古、博物馆工作的新发现、新成果,推动和活跃全省文博科学研究工作,立足河北,面向全国,扩大与国内外文物考古界的学术交流,为促进河北省文物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专业队伍的  相似文献   

10.
盘庚自何地迁殷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硕 《中原文物》2003,8(4):46-52
有关盘庚从奄都或邢都迁殷的观点,疑窦颇多。盘庚曾以奄、毫、殷三地为其政治中心。盘庚并非直接从奄或邢迁往殷地,而是经历了从奄迁“河南” 之毫、又从“河南” 之毫直接迁殷等两次迁都。“河南” 之毫可能在郑州商城,而非偃师商城。其中第一次迁都的原因与盘庚意欲振兴商王朝有关,长期洪水泛滥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可能是盘庚第二次迁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征稿启事     
《文物春秋》2016,(4):80
正《文物春秋》创刊于1989年,是以文物、考古、博物馆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河北省文化厅主管,河北博物院主办,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文物春秋》的办刊宗旨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及时反映河北省文物、考古、博物馆工作的新发现、新成果,推动和活跃全省文博科学研究工作,立足河北,面向全国,扩大与国内外文物考古界的学术交流,为促进河北省文物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专业队伍的  相似文献   

12.
征稿启事     
<正>《文物春秋》创刊于1989年,是以文物、考古、博物馆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河北省文化厅主管,河北博物院主办,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文物春秋》的办刊宗旨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及时反映河北省文物、考古、博物馆工作的新发现、新成果,推动和活跃全省文博科学研究工作,立足河北,面向全国,扩大与国内外文物考古界的学术交流,为促进河北省文物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专业队伍的  相似文献   

13.
《四川文物》2024,(1):119-120
<正>《四川文物》(双月刊)是四川省文物局主管,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四川文物》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四川文物》立足西南,面向全国,坚持学术性为主,知识性和资料性兼顾的办刊宗旨。自1984年创刊以来,已出版232期,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在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四川文物》现有“调查与发掘”“探索与研究”“文化遗产”“多学科研究”“文博论坛”“古蜀文明”“川渝石窟”“文明互鉴”等常设栏目。为更好地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刊物质量,特向广大专家、学者征求以上方面的佳作,期望不吝赐稿。为使稿件能够得到及时处理,作者来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4.
《沧桑》1996,(2)
《太原市南郊区志》(以下简称《太南志》)于1994年11月由三联书店出版,136万字。《太南志》是山西省内出版的第一部城市郊区志。城市郊区志应该怎样编写?笔者带着这方面的有关问题,认真阅读了这部志书。边读边思,收获颇多,本文难能尽言,而仅就三个方面予以评骘,故曰“三题”。  相似文献   

15.
征稿启事     
正《文物春秋》创刊于1989年,是以文物、考古、博物馆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河北省文化厅主管,河北博物院主办,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文物春秋》的办刊宗旨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及时反映河北省文物、考古、博物馆工作的新发现、新成果,推动和活跃全省文博科学研究工作,立足河北,面向全国,扩大  相似文献   

16.
《沧桑》1996,(2)
我国600多个城市属区已出版区志200多部,城市郊区志却为数不多。城市郊区修志,常用观点是以郊区为城市服务的方针为指导,多局限于农业或乡镇企业等的辅助作用的体现。《太原市南郊区志》(以下简称《太南志》)从其特殊的历史环境和地理位置出发,为郊区修志开创了一条新的路子。 由于军事政治或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变,许多城市的中心已不止一次作地理位置的移动。这种现象不仅常见于北方古城,即使在西部边远古城堡中,也屡见不鲜。这种变动意味着古文化遗存在当代多“转移”到郊区。我曾经到洛阳访古,而实际最古洛阳旧址却在偃师境内。《太南志》作为古晋阳旧地,  相似文献   

17.
《文物春秋》2000,(4):102-102
为深入贯彻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文物局长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九五”以来河北省文物工作,研究部署“十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全力推进文物强省建设,经省政府批准,河北省文物工作会议7月20日在邯郸市召开。出席会议的领导同志有: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河北省副省长刘健生、省政府副秘书长尹亚力、省文化厅厅长王辅捷、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柱、邯郸市市长宋恩华,并邀请了部分文物比较集中的设区市主管副市长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越窑是中国最古老的瓷器窑场之一。“越窑”一词,出现于唐代。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如向中宵承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的诗句赞美越窑瓷器的釉色精美。“茶圣”陆羽也在其论茶专著《茶经》中称:“碗,越州上,……或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唐代文人对当时的越窑非常推崇,“越  相似文献   

19.
春秋已有石邑考梁勇石邑,先秦著名城邑。对其地望笔者曾作过考证①,其址原在今河北省鹿泉市南35里南故邑村西北(当地讹称“窦王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徙石邑县治于万夏村(今石家庄市郊区振头村北)。以往志书、辞书、图集、论著几乎全都认定石邑初设于...  相似文献   

20.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属于非王卜辞,其中出现最多的男性祖先称谓是“祖乙”和“祖甲”。整理者认为“祖乙”即同期王卜辞中的“祖乙”(中丁之子、祖辛之父)“,祖甲”则是祖乙之子沃甲(羌甲),从而推断花东子卜辞的主人“子”很可能是沃甲的后人。但不少研究者已经指出,这个推断与花东子卜辞中所见对祖甲和祖乙的致祭顺序有矛盾,并对“子”的身份提出了几种与整理者不同的意见。本文通过分析花东子卜辞的称谓系统,尤其是通过对称“祖乙”为“毓祖”的分析,结合花东子卜辞所反映出的“子”与武丁的特殊亲密关系,考定“子”是时王武丁的子辈,而且当是亲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