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三朝北盟会编》 二百五十卷,南宋徐梦莘编。这是专记自政和七年(1117年)“海上之盟”至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帝完颜亮攻宋毙命,上下四十五年间宋金交涉与和战的编年史书。所谓“三朝”,指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北盟”是指与北方金朝的外交活动与和战。“会编”指明本书是一部史料汇编。全书分三帙:上帙二十五卷,记宋徽宗政和、宣和年间事;中帙七十卷,记宋钦宗靖康年间事,中帙末有诸录、杂记五卷;下帙一百五十卷,  相似文献   

2.
江永县上江圩镇、潇浦镇、黄甲岭乡、铜山岭农 场等地,历史上流传着一种记录当地土话的特殊文 字,这种文字只在妇女范围内使用和传承,称之为女 字。用女字创作的作品被称为女书。女书作品主要是 七言和五言韵文。分创作、记录、翻译三大类,其创 作的作品主要包括三朝书、结交书、慰问信、祝贺信、 传记、祭文等,使用于祭祀、读唱娱乐、信件往来、诉 说身世、记事记史、改写汉字韵文,编绣。女书作品 的产生与女书流传地的女性习俗密切相关,女书之乡 奇特的女性习俗是传承女书文化和运用女书进行交际 活动的场所和舞台。这些习俗主要是:  相似文献   

3.
王梅 《文物世界》2011,(4):56-59
“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青之裱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这是清《陶雅》一书对康熙青花瓷器的赞誉之句。而康熙民窑瓷器“造型之众,规格品种之多,难以数计,与明代宣德、嘉靖、万历三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谓开清一代造型的先河”。始建于1917年的旅顺博物馆,在经历了日本建馆、苏联接管、中国政府管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积淀,收藏有不少价值很高的康熙民窑青花瓷器,青花云龙纹洗口兽耳瓶便为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4.
南宋人江少虞,编纂了一部《皇朝事实类苑》,专取天水一朝之事,亦集宋人说部书达五、六十家,“是尤说家之总汇矣”.由于此书系宋人所编,“其间若《国朝事始》、《三朝圣政录》、《三朝训鉴》、《蓬山志》、《忠言谠论》、《元丰圣训》、《傅简公佳话》、《两朝宝训》、《熙宁奏对》、《刘真之诗话》、《李学士丛谈》等书,今皆久佚,藉此尚考见一二.”(均为《四库提要》语)因此,文献史料价值很高.此外,由于此书分门别类,为后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前几年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点校本.然而,关于此书编纂者江少虞的生平,点校本《出版说明》语焉不详;关于此书的版本等问题,也有一些尚未考证清楚之处.因此,略加考述,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省博物馆珍藏的宋人墨迹——《信宿帖》(图一),是北宋名臣韩琦仅存的书迹。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在北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为官,封魏国公,卒谥"忠献"。他作为当时重要的军事将领,曾多次率兵抵御西夏元昊的进攻,战功显赫。史书记载他"为陕西西路经略安抚、招讨使,屯泾州。琦与范仲淹在兵间久,名重一时,人心归之,朝廷倚以为重,故天下称为‘韩范'。……琦相三朝,立二帝,厥功大矣。当治平危疑之际,两宫几成嫌隙,琦处之裕如,卒安社稷,人服其量。欧阳修称其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宋史·列传第七十一》)。可见他在当时不仅位高权重,而且也是德高望重的。  相似文献   

6.
清代咸丰、同治、光绪三朝,战乱不息,制政不稳,经济、文化衰落,景德镇御窑厂瓷器生产更趋萎缩,直落而下。从故宫博物院传世的这三朝青花瓷器来看,从制作工艺到装饰艺术等方面,整体水平明显下降,尤其是咸丰、同治二朝,就品质和数量而言,光绪青花要比前两朝好得  相似文献   

7.
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历时99年,从世界范围看,这一时期正值欧洲文艺复兴盛期,是地理大发现、殖民主义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初步发展时期。在中国,这一时期是明代社会剧烈变革时期,主要表现为启蒙思想开启、市井文化达到巅峰、手工业生产中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等。在制瓷业方面,景德镇御窑瓷器烧造总体呈现产量空前大增、造型更加繁多、大件器物增多、胎体趋于厚重、工艺略显粗糙、装饰愈加繁缛、色彩流行华丽等风貌。民窑瓷器产量和质量则比以往有了很大提高,"官搭民烧"制度普遍实行。由此导致此三朝瓷器颇具特色。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和清末民国时期,随着崇古和收藏之风的盛行,仿造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御窑瓷器的作品出现很多,更有甚者,利用原胎加彩,给鉴定带来麻烦。鉴定时主要还应从造型、纹饰、胎釉彩、制作工艺和款识等方面寻其破绽。  相似文献   

8.
唐代洛阳宫城,太宗、高宗时期,在隋朝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中轴线上三朝建筑群(即应天门、乾元殿、贞观殿)的营造。武则天时期,因出临外朝之需要,宫城西侧的武成殿政治功能凸显;而天堂建筑的隳废,不仅消解了太宗、高宗时期对于“三朝”的建设成果,且最终促成武成殿正衙地位的确立。及至唐末迁都洛阳,以武成殿及其北侧崇勋殿为核心的政治运作轴线确立,宫城内部正式演化出中、西二轴,以含元、武成、崇勋三殿构成的三朝建筑呈“L”形布局。因旧都长安已遭隳废,洛阳宫室制度于唐祚之标志性意义渐显,故五代及北宋初年之洛阳宫城皆因袭唐末之模式。而北宋东京之开封宫城,因摹写西京洛阳宫城,三朝建筑也呈现“L”形布局。  相似文献   

9.
清代景德镇集我国制瓷业技术之大成,把瓷器制作提高到更高的水平。特别是康、雍、乾三朝由于经济、文化的繁荣发达,瓷器生产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进入黄金时代。在生产规模、制瓷技术及精美程度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尤其是乾隆时期的工艺体现了繁缛、华丽、新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0.
李晓丽 《收藏家》2023,(2):29-37
本文以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代仿古瓷为研究对象,分析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仿古瓷的造型、纹饰、釉色、款识,探讨清宫仿古瓷的仿制工艺和创新精神,阐述清三朝仿古瓷的背景、工艺、风格、创新以及时代特点,由此展现清代对古代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创新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史记注译》与读者见面了,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桩好事!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自述创作《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之旨写道:“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此言毫不夸大.是书所涉及范畴,举凡政治经济、天文地理、水利历算、医学音乐,无所不包,实为中华民族公元前千余年历史文化之集大成,从而展示出中华民族文化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正>书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重要遗存。古文《尚书·序》曰:"古者伏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书同时也是个体的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城百座"。正因为书籍有如此作用,历史上才出现了藏书现象。《墨子·天志下》云:"有书之竹帛,藏之府库。"藏书就是藏历史,藏文化,是文化积淀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与表现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汉简邮书刺中,对所传递的各种文书据其内容或形制等而有众多不同的称谓。其中的檄有杨檄、板檄、合檄、单檄、校檄等,杨檄或为书写于以杨木为质材的简牍之上的檄。板檄和合檄相对,经过诸多学者研究,其性质形制基本明确。而单檄也和合檄相对,我们认为单檄即板檄,只不过二者命名的角度不同。校檄,则当为源自将军之下建制为部校的檄书。檄之外,悬泉汉简邮书刺还可见众多对书的不同称谓,主要有以性质命名的皇帝玺书、诏书和军书,以封装命名的绿纬书、皁纬书、蒲封书、苇箧书等。这些文书在传递过程中根据文书的不同特点来命名,涉及传递过程中邮书的内容、包裹封装及批次传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渤海上京城仿唐长安城存在"三朝"制建制.渤海上京城以宫城正南门为元旦冬至日之朝(仿古之外朝),以宫城1号殿为塑望日之朝(仿古之中朝),以宫城2号殿为常朝日之朝(仿古之内朝).渤海上京城"三朝"制主体建筑的年代当完成于渤海第十一代王大彝震之世.  相似文献   

15.
“耕织图”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题材。清代康雍乾三朝均绘制过“耕织图”。乾隆帝在将内府织染局由皇城内迁至昆明湖畔的同时,还为清漪园构筑了耕织图景观。本文在分析耕织图景观与织染局迁建关系的基础上,讨论了三朝绘制“耕织图”的各自原因及其宫廷文化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朱雪芳 《文史博览》2013,(4):44-46,66
朱衡《道南源委录》与张伯行《道南源委》二书均以人物传记体裁,记述宋、元、明三朝600年间程朱理学人物发展史:由二程、杨时至朱熹一系列学问人物传承纵线发展兼述杨时至朱熹学问交流的横向流衍。二书均以杨时为宗,以朱子为核心理学思想发展史,根据宋明理学家生平,描述理学家一生事迹。文章陈述朱衡与张伯行纂辑目的以及二书的内容特色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外宗教文化艺术交流的辐辏之地,作为藏传佛教中成熟的艺术表现形式,佛教造像艺术也因此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浸淫。藏传佛教的造像艺术萌动于佛教入藏之始,到元明清三朝随着藏传佛教的空前发展达到巅峰,形成了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风貌。根据宗教职能划分出的上师、密修本尊、佛母、佛、菩萨、罗汉、空行护法七个部类的神构成了藏传佛教纷繁复杂的神的世界,作者便是根据这样的划分对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特征作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三朝北盟会编》传本及其体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梦莘(1126—1207年),字商老,江西清江县人,绍兴年间进士,先后知湘阴、宾州,官至南安军教授、广西转运司主管文字、荆湖北路安抚司参议官。梦莘“耽嗜经史”,“恬于荣进”,一生虽转官各地,然其志趣在著述。平生著述颇多,有《集医录》、《集仙录》、《集仙后录》、《读书记志》、《会录》、《北盟集补》等,今皆不传。传世者仅《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五十卷,百万余字。所谓“网罗旧闻,荟萃异同,为《三朝北盟会编》,自政和七年海上之盟,讫绍兴三十一年,上下四十五年,凡曰制敕、诰诏、国书、书疏、奏议、记叙、碑志,登载靡遗”。《四库全书总目》称赞《会编》是南宋野史中之佳作,其地位仅次于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图书馆已走过一百多年的历程,其馆藏除一般图书资料外,还有许多珍贵的特藏,其中馆藏书板就是较为重要的特藏。在分析木刻书板馆概念的基础上,针对河南省图书馆所藏木刻书板来源、现存情况以及价值体现加以考证、辑录,以便于读者更好的了解与利用木刻书板。  相似文献   

20.
敖继公,元代著名《仪礼》学家,也是中国古代《仪礼》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敖继公的学术,主要体现在敖氏为驳郑玄《仪礼注》而著的《仪礼集说》上,这是敖氏的名世著作。《仪礼集说》一书成书于元大德五年,其影响深远,元明清三朝学者,多为之披靡。所以,鉴于敖继公在《仪礼》学界的地位,有必要对敖继公的学统进行研究,笔者选择从经学史角度来探究敖继公的学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